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特产
江西省民俗文化
万载纸棚山歌
万载,地域广阔,山歌内容丰富,题材广泛,风格各异。有近乎口语质朴、音调粗犷的“急板山歌”;有高亢明亮、热情奔放的“客家山歌”,真可谓山上唱山歌,田里唱田歌,驾船唱船歌,采茶唱茶歌,耍灯唱灯歌。但颇具地方特色的“纸棚山歌”,乡土味尤为浓郁。万载土纸(即表芯纸)自古至今,是本地一大特产,素有“纸乡”之称。“纸棚山歌”流行于万载的高村、茭湖、仙源、赤兴一带,它地方特色浓厚,与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联,息息相关。从歌词角度来看,虽象民间口头文学,但每首山歌都有其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也深刻地反映着广大劳苦大众的精神风貌。如“恋郎嗳恋做纸郎,做纸郎子有恋场,初一十五打牙祭,赛过几多财主人。”它不仅反
麻姑仙女传说《沧海桑田》
麻姑山位于南城县西部,距县城建昌镇4公里,主峰海拔1176米,千百年来,她以峻秀奇丽的自然景观和优美的神话传说闻名于世。麻姑是中国道教中的女仙之一,同时又是一位妇孺皆知的神话人物。传说中勤劳美丽的麻姑原是南城人,后得道升天,成为仙女,是中国神话中有名的女寿仙。相传麻姑本事惊人,曾三次历经沧海桑田,能掷米成丹以救黎民疾苦。其“东海三为桑田”和“海中复扬尘也”,成为后世著名的“沧海桑田”和“东海扬尘”典故的来源。也因为麻姑是亲见“东海三为桑田”的长生不老的仙人,故后世多以麻姑为长寿的象征,在明代即有画家作“麻姑献寿图”,作为祝寿的礼品。“麻姑献寿”的故事在我国更是广为流传。这些优美神奇的神话传说,
齐客过年风俗
“齐客过年风俗”发源于罗家镇楼付村委会中的付村小组。“齐客过年风俗”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明朝中末期。据说付家自然村的祖先原先在河南中原黄河岸边居住,后期移居到青山湖区罗家镇。“齐客过年风俗”至今已传承40多代。“齐客过年风俗”的过程分两段:一是正月十一的祠堂会,二是正月十二祠堂前的行饭会。参加的人数约1000多人。“齐客过年风俗”充分展示了楼付村人的善良、纯朴、好客,而这种节日习俗又是在生产劳动中产生的,祖祖辈辈都要遵守这一习俗,所以楼付村“齐客过年风俗”,在维护社会秩序,加强人民团结,起了很大的作用。
临川篾编技艺
临川篾编技艺(第三批省级)临川篾编技艺是源自民间竹编技术的民间手工技艺。它集传统的的竹编技术和工艺美术为一体,制作工艺复杂,编织技术要求高,因画面多以吉祥的文字或图案为主,深受群众喜爱;且篾编作品以独特的竹编用具为载体,以独特的手法编织文字图画,是非常珍贵的工艺美术品。临川篾编技艺作品的画面以吉祥的文字(如;福、禄、寿、禧等)和传说故事(如桃园结义、八仙过海、老子对弈、蟠桃献寿等)为内容,色调以竹篾的黄色为基调,或配以红色以表现吉祥喜庆,或配以黑色以表现古朴凝重,字体方圆有致、粗细合体,人物则形象逼真、惟妙惟肖。临川篾编技艺历史上并无专门文字记载,又因为竹篾制品保存时间有限,容易腐烂毁坏,所以
抚州话文
抚州话文(第四批省级)《临川话文》又叫(抚州道情),民间曲艺一类的艺术表演形式,临川人们管它叫做“打嘭嘭”,唱话文”,因艺人演唱时拍击话筒发出“嘭嘭”声而得名,它是单人坐唱形式,既可演唱民间小曲小调,又可演唱整本,甚至连台大戏,它流传于临川二十六个乡镇、场的大街小巷、村村落落。《临川话文》始于明代以前,最初是盲人作为乞讨、算命用以维持生计的一种手段,群众称之为“瞎子过街”“花郎爬街”,到清康熙年间,即公元一六六二年以后,才开始说唱连本故事,它涉及的曲目非常广,民间戏剧曲目、民间故事的很大部份,都是它的艺术源泉。
罗汉灯
罗汉灯(第二批省级)罗汉灯是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县农民自娱自乐的一种灯彩活动,融傩舞、杂耍、武术于一体,配以打击乐伴奏,以力与美的叠加造型,表达繁衍生息、祈福辟邪的主题,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表演难度很大,颇具观赏性和艺术性。罗汉灯源自明代,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70年代以前在东乡县广为流传,90年代后,其余各乡镇表演团队相继自然解体,现仅在小璜镇孙家圳流传。每年正月初一至元宵,由罗汉头组织,孙家圳各家各户抽出30余名演员,吃过麻子、拜过金花小娘、银花小姐和祖庙后,在旧屋或空旷之地表演,有时在农闲时农民亦会组织操演。罗汉灯共有24人组成,其中大罗汉14人、小罗汉4人、罗汉头1人、领队1人、乐队4人
东乡车马灯
东乡车马灯(第三批省级)东乡县五桥村车马灯是集舞蹈、小戏为一体的民间灯彩艺术,以三国关云长与张飞率兵深夜从曹军成功救出刘备两夫人凯旋回营路上,受到刘备与赵云亲自迎接时众官兵载歌载舞、喜庆逗乐的民间传故事为背景;融跑马、舞蹈、小戏等为一体,同时配合打击乐吹奏乐的表演形式,表达了聪明智慧的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表现了人与人之间肝胆相照、同心同德的团体精神。车马灯分工严格、合作柔和,对演员素质要求较高,无论是跑灯,还是唱“小戏”,在表演时吸纳了中国传统戏曲舞台上以虚写实的艺术表演形式,极富于象征意义。该灯造型新颖。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型中有型。配锣鼓点、节节风民间打击音乐为主旋律及吹奏乐,
东乡跳马灯
东乡跳马灯(第四批省级)江西省东乡县浯溪村的跳马灯源于明朝时期,明代永乐年间蔚为壮观,迄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在历代人们的表演、传承中,该灯戏不断汲取劳动人们的智慧以及民间艺术的多种元素,使其艺术魅力经久不哀,审美价值不断提升,形成了一种独具地域特色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灯舞。跳马灯主题是指古代劳动人民在春节时为祈求新年的平安幸福,增添吉祥如意的气氛为目的,以跳马为主,说唱舞蹈为辅的表演形式来反映古代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同时表现普通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体现了广大劳动者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良好的祝愿。跳马灯,融舞蹈、音乐、说唱等一体,是综合性较强的一个舞种,其间以演员跑马步表演为中心
装故事
装故事(第二批省级)“装故事”是流传于乐安县湖坪乡一带的一项民俗活动,规模盛大,气氛热烈。据湖坪汉上王氏景烈族谱记载,“北宋年间(970年),开基祖王延年从山西太原迁居乐安湖坪,即将装故事带入,明万历年间开始盛行,每年中秋节必举行活动,世代延续,盛况不衰”。湖坪“装故事”传统活动时间是农历八月初九至十五。一个月前,村中王氏七房的主事人分别在本房各家精心挑选数十名健康活泼、面貌清秀的1—5周岁男女儿童,于初九早晨集中到王氏宗祠前,按照故事情节的要求,由其它主事人帮助儿童盛装打扮后绑扎在木制的故事架上。故事架分两层,上层必须是女孩(据说上层的铁环容易伤到男孩的“小鸡鸡”),下层男女不限。所有的服饰
章贡区民间高跷
章贡区民间高跷(第二批省级)高跷又叫踩高跷,有的地方也叫踩拐子,是章贡区在正月十五闹元宵时,踩街中不可缺少的一项群体街头表演节目。它的特点是乡土气息浓厚,形式奇特别致。据传有500多年的历史,亦说有千年以上。据《列子·说符》篇记载:“宋有兰子者,以枝干宋元。宋元台而使见其枝。以双枝长信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并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文中可知,高跷早在先秦已在民间流行。章贡区是在清公元1902年就有了高跷队,当时的高跷爱好者自发组织在刘家宗祠(位于章贡区新赣南路未端,藕塘里)当时每逢正月初一至十五闹元宵,城区都有踩高跷,走旱船、玩蚌蛤,这些活动,在城区走街串巷表演。
贵溪錾铜雕刻技艺
贵溪錾铜雕刻技艺(第四批省级)铜雕工艺是我国流传甚早且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技艺。长期以来,经过各代艺人们的不懈努力,精湛的铜錾技艺的结晶尽情发挥在饰满层层叠叠繁缛历美感图放的铜器上,在享受美的艺术中充分彰显其古色古韵,纹饰清晰、形象传神、新颖别致集为一体的艺术魅力。现代铜雕工艺是优秀的文化结合现代艺术风格的一种延续和发挥。它即传承了古典金属装饰艺术的时代风格而又体现了当今社会文化的美学追求,是传统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完美融合的一种纯手工技艺。贵溪铜之道工艺有限公司在吸收、发挥传统铜雕技术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挖掘和创新,逐步形成自己特有的“錾雕”技法。其手工生产的铜雕工艺品亦与现代机械制作工艺品有着
崇义舞春牛
崇义舞春牛(第三批省级)我国是农业国,素来重视农耕。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朝廷规定,皇帝和各级1在每年仲春的亥日要行耕作礼,在祈年殿和各官府所在地举行象征性的耕作活动。崇义“舞春牛”的习俗起源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几百年历史。最早的“舞春牛”活动是在每年的立春时节,村民们自发来到河边,由人装成河神,在河上装灯彩,各家各户把河神请回自己的家中,在家中的牛栏、猪圈等家禽前进行参拜,以保一年太平,五谷丰登,六畜平安。崇义县上堡乡唐姓明朝正德年间从湖南迁入本地,同时带入了这一民间古俗。后来,此俗流到民间,民间组织春牛队,以“春牛”为角色,把严肃的政事活动演变成民间轻松快悦的,甚至是恢谐活泼的具有闹春
湘东旱龙船
湘东旱龙船(第四批省级)地处赣西边陲的湘东区民间有句俗语:河里赛水龙船,岸上划干龙船。划旱龙船也叫划干龙舟,因靠近萍水河湘东段,是湘东端午节前后由来以久的一大民俗活动。据老《萍乡县志》和《湘东诗苑》第一期里记载,湘东划旱龙船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公元1783年前后任萍乡知县的胥绳武所作的萍乡竹枝词为证:“东去湘西写官板,西下湘东浆倒划,中五十里船不到,两岸桐油兼苎麻”。其中浆倒划是划旱龙船一个特有动作。
莲花血鸭烹调技艺
莲花血鸭烹调技艺(第三批省级)“莲花炒血鸭”始于南宋末年,数百年来,一直为县民所喜食。“莲花血鸭”对原料要求高,烹调技术独特精湛,因而代代相传,并流传至各地。“莲花血鸭”作为江西省民间特色菜之一,声名远播,是莲花唯一上了国宴的佳肴。“莲花血鸭”店遍及祖国大江南北,越做越大,越做越强,既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也蕴含深厚的文化价值。
莲花哦嗬歌
莲花哦嗬歌(第四批省级)“哦嗬歌”是一首五声音阶、落音(6)的调式山歌。音调刚劲,高昂激越。旋律生动优美,舒展开阔,饱含真挚而细腻的情感。节奏自由,易于表达歌曲内在意境。旋法一上一下,一高一低,抑扬顿挫,高低起伏,起唱时风味独特的甩腔,引人入胜,展现出歌曲的魅力。结束时一声高亢挺拔的“哦嗬喂”号子声,彰显特色,余韵悠扬,回味无穷。歌词简洁精炼,朴实无华,有时触景生情,自编歌词,即兴演唱,活泼生动,颇有情趣。曲调地方色彩深厚、浓郁,富有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哦嗬歌”的演唱形式一般为单人独唱,也有两人对唱,多人齐唱。有在崇山峻岭中砍柴伐木时唱,也有在田园沃野中耕种收获时唱,有在劳动生产中引亢高歌
上栗傩舞
上栗傩舞(第三批省级)上栗傩舞的表现成分可具体划分为动作、姿态、步伐、技巧四个方面。上栗傩舞动作风格独特,舞姿和步伐优美精湛,变化多端,其表演技巧套路清晰,结构严密,布阵精巧,线点流畅,跳跃得体。上栗傩舞还伴有念白和音乐等表演艺术。上栗傩舞2010年入选为第三批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上栗皮影戏
上栗皮影戏(第四批省级)上栗皮影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它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上栗皮影戏节目繁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包括七姐下凡、西游记、仁贵征东、粉妆楼、封神榜等曲目,是民族文化和艺术文化的复合体,是一份极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芦溪南坑车湘傩舞
芦溪南坑车湘傩舞(第三批省级)芦溪傩以车湘傩为代表,因它有傩庙、傩面具、傩舞,“三宝俱全”,在国内也是罕见。车湘傩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始建于唐代的傩庙古朴雄壮,傩舞粗犷诙谐,傩道具、面具、服饰更是庄重古朴。傩庙中至今保留了一套民国辛已(1931年)冬月沐恩居士周瑞华敬献的短装,所存最早面具迄今已有400余年,堪为古文化之瑰宝。当地无论童叟,均会耍傩,成为群众一种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每年春节期间,傩班应乡民之约,戴着香樟雕刻的各种面具、燃放鞭炮,抬着傩王爷上轿,点着香火,敲锣打鼓,挨家挨户去“扫堂”(意为驱逐邪祟)。芦溪南坑车湘傩舞入选2010年江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芦溪上埠牛带茶
芦溪上埠牛带茶(第三批省级)芦溪上埠镇茶园村的牛灯系芦溪县传统民间艺术中的一种,俗称“三脚班”,又称“牛带茶”,它是萍乡采茶戏的一种,是一种有简单故事情节和化妆的灯彩,表演有锣鼓及唢呐伴奏,多人帮腔,扎一纸牛犁田,丑角则穿插其间,并以胡琴与笛相和。它是萍乡采茶戏的一种,有简单故事情节和化妆的灯彩,表演有锣鼓及唢呐伴奏,多人帮腔,扎一纸牛犁田,丑角则穿插其间。上埠镇牛带茶源于清朝,距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萍乡人黄启衔《近事录真》载:“采茶戏,亦名三脚班,相传来自粤东,二旦一小花面,所唱皆俚语淫词,近日吾袁州及长沙各处,此风尤炽,乡村彻夜搬演。”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
芦溪年丰狮
芦溪年丰狮(第三批省级)芦溪年年丰狮造型酷似真狮,狮头原先用竹蔑扎制,现用玻璃钢翻制,内装操持起舞用小柄,狮眼用蛋壳或乒乓球做成,顾盼传神,栩栩如生,而狮身披金黃、橙、紅色毛。年丰狮一般是8个人,4个舞狮,1个耍绣球,3个伴奏。雌狮雄狮成对出現,狮头上有红结者为雄狮,有绿结者为雌性。二人舞一头狮子,由裝扮成武士的人前领,手拿绑有彩帶的狮球。年丰狮属北狮一派,又融文狮和武狮为一体,不仅有擦痒、0毛、抖毛等小动作,还有跳跃、翻滚、腾转等高难动作,其中高台阵势最为惊险。用桌、凳搭成高台,雄狮与舞狮球者逐级跳跃而上,在高台上打滚、腾转、站立,而后高空纵跳打滚而下。雌狮则在高台下表演打滚、站立等动作,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