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特产
江西省民俗文化
鄱阳渔鼓
鄱阳渔鼓(第二批省级)说唱形态。鄱阳渔鼓的说唱形态分坐唱和走唱两种。“二下响”渔鼓为“坐唱”形式;“三下响”渔鼓,因其保留了旧时沿门乞讨的形态,所以既可“走唱”也可“坐唱”。无论坐唱与走唱,都不受时间与场地的限制,说唱时主要靠面部和眼神的表情,说表时可用右手适当比划,以表达人物的感情和内容的需要。新编渔鼓则对传统表现形态有所突破,加上了乐队伴奏,说唱者由一人增至数人,可载歌载舞,渔鼓筒由乐器转变成道具。说唱道具。鄱阳渔鼓的道具主要有:渔鼓筒、简板和小钹。操作姿式及演奏技巧:说唱者左臂抱渔鼓筒,鼓面朝下,手心握简板击奏;右手四个指头并击鼓面。拍击技巧有点击、轻击、重击、连击等。简板专为击节之用,
鄱阳湖传统渔业生产习俗
鄱阳湖传统渔业生产习俗(第一批省级)鄱阳县位于鄱阳湖东北岸,湖岸线长100多公里,有16个乡镇地处鄱阳湖滨,湖区人口达50万,鄱阳湖水域居鄱阳管辖的为3万多公顷。千百年来,鄱阳人民浴湖而居,滨湖而生,入湖而作,饭稻羹鱼。湖区人民不但沿习了自古以来的传统捕捞习俗,而且随着生产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不断加以改造发展。同时,根据季节、水性、地域,总结出颇具针对性的渔业生产习俗以及由此引发的一整套具有浓郁的鄱阳地域特色的渔歌、渔谚、渔鼓、民间传说等渔耕文化。归纳鄱阳及鄱阳湖传统渔业生产习俗,据不完全统计,有百种之多。分别隶属网、钩、箔筌、杂特四大类。此外,还有栈湖、开港等鱼事活动;渔歌、渔鼓、渔谚
鄱阳渔歌
鄱阳渔歌(第三批省级)鄱阳渔歌是民歌的一个种类。当地因处鄱阳湖东北岸,河汊密布,自古至今,沿湖居住的人们多以渔为业,渔歌流传广泛,有“泽国芳草碧,梅黄烟雨中,枫红送暑归,翠竹迎飞雪”的渔歌形成土壤。唐代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云:“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用艺术手法再现了鄱阳湖渔歌的动人情景。鄱阳渔歌是鄱阳渔民们近千年来生产、生活形成的艺术结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音乐中各种元素(调式、旋律、演唱风格、真假声的运用等)极具特色。有男女声对唱《害我撑船都落了篙》;女声独唱《问声我郎几时归》,旋律起伏大,唱句中有“嘿嘿嘿嘿”衬字的连用,有行船呼风之感,多在开船后走风时唱;《我想情
鄱阳饶河戏
鄱阳饶河戏(第三批省级)饶河戏,又称饶河调,是赣剧的一支重要流派。她综合江西各大戏剧种的各种声腔,以江西五大河流之一,流经鄱阳县城的饶河命名。是饶河(鄱阳)人在南戏和弋阳腔的基础上经过改造发展,变一唱众和、锣鼓伴奏、以板击节的高腔,与乱弹、徽剧、秦腔、昆曲等皮黄声腔溶融揉合,形成的唱腔丰富、剧目众多,乡土气息浓郁的民间戏剧。早在南宋末年,赣东北城区就流传了南戏。1975年,鄱阳县磨刀石乡殷家村出土的南宋洪迈后裔墓葬发现数十枚形态各异的陶瓷戏俑,反映了饶河人早在南宋时就爱戏。元明之际,饶河人又接纳南戏、弋阳腔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将一唱众和、锣鼓伴奏、以板南节的高腔与乱弹、徽剧、秦腔、昆曲及皮黄融汇
鄱阳灌芯糖制作技艺
鄱阳灌芯糖制作技艺(第三批省级)鄱阳草本灌芯糖是一种经手工技艺精制而成的传统食品,外形为圆柱形,长短可自由截取,形似香烟。外层为一层薄薄的麦芽糖皮,里层包着主要由:糯米、小麦、植物油、黑芝麻以及姜、陈皮、桂花、茴香等多种材料制作而成的芯料,是一种古老传统低糖生态食品。鄱阳灌芯糖自西汉创制以来,在历代传承演变过程中,漫长时期的家家户户制作,制作艺人的不断创作改进和发展,工艺逐步趋于完善,并流传到鄱阳周边的乐平、万年、余干、弋阳等县市的部分乡村,是一种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的传统食品。2010年6月,鄱阳灌芯糖制作技艺被列入江西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鄱阳张王庙庙会
鄱阳张王庙庙会(第四批省级)鄱阳张王庙庙会又称赛神会,始于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至清代兴盛,经民间口授心传延续至今。在每年正月初八日举行张王(张巡:公元709-757年)、柳母“出巡”和“省亲”(拜丈母娘年)仪式,十一月初五日举办庙会活动,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信息。唐代“安史之乱”后,朝廷颁诏大江南北建“双忠祠”,奉祭唐代靖忠王--张巡,从祀许远、南霁云、雷万春、姚訚等36位忠义将士。是年,颜真卿出任饶州府刺史,依诏令在饶州治所鄱阳县城永平关上正街秦家山祀建张王庙。鄱阳张王庙庙会期间,搭台唱戏、说书讲古、戴家河提线木偶、民间杂耍、商贩云集。戏曲为赣剧饶河调;说书讲古以鄱阳渔鼓为表现形式,提
安源灯彩制作技艺
安源灯彩制作技艺(第四批省级)安源灯彩是一种民间传统手工技艺。制作工艺起源于明代,清乾隆年间以后,境内已经盛行灯彩表演活动,民间灯彩多姿多彩,有龙灯、狮灯、牛带茶灯龙、凤花灯、蚌壳灯、鲤鱼灯、走马灯等。
鄱阳管驿前晏公庙会
鄱阳管驿前晏公庙会(第四批省级)鄱阳管驿前晏公庙立庙于明代洪武年间(1368-1398年),迄今已有630多年历史。庙会活动是明万历年间起始并延续至今,奉祀江西水神“神霄玉府晏公都督大元帅”。以佑风调雨顺、农渔兴旺。庙会主要形式是以道家法事打醮请“水神“祈福求安、渔具交易为主要内容的渔俗活动。每年农历十月初三为晏公生日,活动时间从九月三十(小月为农历九月二十九日)开始至十月初六,共七天。九月三十(小月为农历九月二十九日)朝舫(全村分五处设桅杆状的象征物,上扎白鹤、灯笼及挂草帽)、铺坛、斋戒。十月初一:长江请水,穿戴道袍以鼓乐法事到饶河月波门码头请水。十月初二:发文(向各路神仙菩萨发邀请)、鉴醮
景德镇瓷用毛笔制作技艺
景德镇瓷用毛笔制作技艺(第三批省级)景德镇瓷用毛笔的制作历史,应当与景德镇的制瓷业同时兴起。并随着瓷器生产品种的不断扩大、瓷器生产工艺的不断创新,瓷用毛笔的品种及生产技艺也不断的增加和完善。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景德镇制作瓷用毛笔的店家有十五六家,主要分布在现珠山区辖区内的毕(笔)家弄、汪家街、公馆岭及厂(御窑厂)前一带。毛笔业的业主和工人,以江西临川李家渡人为多,少部分为金溪人。在众多笔店中,以紫星堂和林文堂的画笔最好。20世纪50年代初,所有的毛笔店联合组成瓷用毛笔合作社,后改称瓷用毛笔厂,厂址设在现珠山区辖区内的马鞍山路。20世纪90年代,瓷用毛笔厂改制解体。瓷用毛笔的制作呈分散状态。现全区
万年串堂班
万年串堂班(第三批省级)串堂,是一种民间民俗音乐艺术形式,早在北宋末年,就在万年一带广泛流传,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旧时,万年一带称文艺演出团体为“戏班子”,故而将这种走门串户的民间民俗音乐的组织称为“串堂班”。串堂班成员干练,道具设备简单,平时以走村串户为主,而且召之即来来之即唱唱完即走。农民私家娶亲嫁女、做屋上梁、老人祝寿,大多会请串堂班来家热闹一番。后来发展到老人去世也请串堂班来参与祭祀活动。串堂班的成员大都是业余的,平时干着农活,有人邀请,他们就聚集起来,或厅堂,或走廊,或晒场,一张八仙桌,围起来一坐,即可吹打说唱。串堂班人员一般情况下为四到六人,多者有十来人,由民间艺人自由组合。这些人
靖安禾堆饼
靖安禾堆饼(第四批省级)靖安禾堆饼迎灯习俗现主要存在于靖安县东部约21公里的仁首镇莲塘村涂家自然村。该自然村地处仁首腹地,土地肥沃,物产丰饶。据清道光五年(1825年)《靖安县志·风俗》记载:“十二日…乡落游烛龙…宵则舂米溲团染彩色盛盂拌以奉其先,曰:‘谷堆’,寓百谷丰稔之意。”由此可见,靖安民间出现“禾堆饼”至少有180多年的历史,现仅莲塘涂家沿袭。元宵节晚用“禾堆饼”迎灯,村民又称“踏胜”,取其螺旋向上的意蕴,象征着“五谷丰登,一年胜一年”。“禾堆饼”意为象堆禾一样堆米饼,即将糯米饼沿近似塔型的“禾堆篓”盘旋而上摆满篓外围。“禾堆篓”置于托盘上,环绕“塔基”摆放一圈熟米小动物,“塔身”用嵌
万年痔疮疗法
万年痔疮疗法(第四批省级)胡氏传统中医痔疮疗法,采用虎杖、冰片、五倍子等中草药,经过祖传秘方配制而成的外熏外洗药,即胡氏痔疮散剂,配合针灸二白、次髎穴,用来专治痔疮,是民间专治痔疮的祖传秘方。其特点是非手术疗法,痛苦小;疗效显著,愈合快;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无毒副作用;费用低;不易复发。历经几代传承后,现传承人胡紫羽先生完全继承师傅药物配制方法、沿用辨证施治经验,在临床中根据内痔、外痔、混合痔分型,以及内痔一期、二期、三期、四期表现,运用祖传秘方对症治疗,三天左右就可止血消肿,五天使嵌顿内痔回纳,一般不用西药止血剂,标本兼治。经临床证实,简便验廉,药物君、臣、佐、使配伍精良,能改善1直肠血循环
万年石镇灯彩
江西省万年县石镇镇传统灯彩已有百年历史.尤以木头架子、竹篾、彩纸、麻绳为主材料的活动灯彩最具特色,一般在春节、元宵期间展出。此灯彩台面为宝塔式2-3层不等,每层中有四至五组以竹篾为骨架彩绘戏曲造型人物,可同时展示十多种戏曲。内容取材于《西游记》、《鹬蚌相争》等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灯彩底部装有木制齿轮传动装置,牵引人物活动的几十股线绳缠绕之间。外侧有一摇手,由1人操作各组人物就会活动起来。《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灵巧活泼挥舞金箍棒,性格鲜明。《鹬蚌相争》中的蚌与鹬鸟相持争夺,蚌蛤一张一合,形象逼真,饶有生活情趣。围绕各种灯彩人物的是各种花灯、鼓灯、走马灯,每盏灯贴着五彩缤纷的细纹刻纸,灯内燃起蜡烛,
婺源茶艺
婺源茶艺(第一批省级)婺源产茶历史唐载《茶经》,宋称绝品,明清入贡。千年茶乡的茶农、茶妇、茶商、茶客们,在产茶、制茶、贩茶、品茶的悠久历史习俗中,孕育、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婺源茶艺。在婺源流传至今的茶艺表演节目有:农家茶、新娘茶、文士茶等。其广义的内容除表演外,还包括茶亭、茶歌小调、茶画等等。狭义的茶艺即茶道。婺源茶道,着力表现茶乡人民“敬、和、俭、静”的道德风情。敬:茶品高雅,以茶敬客,表达对客人的尊敬,显示主人真诚、纯朴的传统美德;和:茶叶清和,世间万物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平等相待;俭:茶性俭,君子之交淡如水,以茶当酒,精行俭德养廉;静:品茶启发思想,修身养性,静以致远。
婺源乡村文化
婺源乡村文化(第一批省级)婺源乡村文化是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徽文化发轫于秦初,崛起于南宋,鼎盛于明清,不仅包括独具特色的徽州商帮,新安理学,徽派朴学,徽州戏曲,徽派建筑,还包括富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州民间工艺和徽菜等。涵盖了哲学、经学、史学、医学、科学、艺术等诸多领域,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典型标本和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徽文化的集中体现。婺源县历史上曾隶属安徽1200余年,是徽州文化留存较完整的区域,2008年文化部正式批准设立“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将安徽的黄山市、绩溪县、江西婺源县三地列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婺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灿如繁星,“傩舞、徽剧、婺源
婺源豆腐架
婺源豆腐架(第三批省级)婺源豆腐架属农耕文化产物,原是当地百姓用驱魔逐疫,降吉纳福和祈求风调雨顺的一种民俗活动。以后又演变为传统节庆日烘托喜庆气氛而展示。每逢重大喜庆节日乡民就会自发组织起来,制作各式剧目的豆腐架、游街巡村,久之逐成习俗。早在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江湾店联就有关于豆腐架的民间记载:“架子鳅肴豆腐勺,台面秋千掌上飘。”说的就是江湾豆腐架。婺源豆腐架既有广东民间飘色艺术的影子,又有江西抬阁的古风遗韵,按表演形式可分为独塑、双塑和群塑几种。它是以游动式的立体舞台〈做豆腐的架子〉为平台,在豆腐架上用彩绸花帛装饰四周,由七岁至十二岁的儿童担任塑型人物,扮演成戏剧中的人物造型,按照昆剧
婺源抬阁
婺源抬阁(第三批省级)婺源抬阁主要流传于赋春镇甲路村一带,也称抬阁戏,婺源抬阁就是抬着的小戏台。戏台由基阁、中盘架和上盘架三部分组成,约有二平方米大小,周围饰以雕栏,挂上青纱帐幔,饰以龙、凤、鹤、祥云、水花等彩灯。基阁左右各有铁环二个,以长木穿过,四人或八人扛抬。上盘架是装扮成各种不同戏剧人物、故事造型的孩童。抬阁精彩之处就在于这些孩童分层而立,多的可达3层,各层阁体上均有柔性支柱,巧妙地隐立于阁体彩物间,扮演各种戏剧人物的孩童,或站或坐或悬空于这些支柱上,彩服则巧妙地将支柱遮掩起来,观者看不到任何支架设施。阁体外面按剧情需要彩饰成亭台楼阁、石桥彩虹、山川、渔船、云端或花卉等,虽层层叠叠却浑然
婺源甲路纸伞制作技艺
婺源甲路纸伞制作技艺(第四批省级)婺源纸伞制作历史悠久,相传起源于南宋时期。其尤以婺源甲路所产纸伞最为有名,素有“金溪斗笠甲路伞”之誉。康熙年间所修《县志》即已将甲路伞列入《货属篇》。民国二十五年(1936),“甲路纸伞”被选为国际博览会展品。婺源纸伞制作工序全为手工,取材用料考究、独特,综合应用了力学、材料学、机构学原理。制作技艺古朴,造型美观大方,运用活动的节点替代固定的节点结构,钻孔穿线的连接与竹销钉连接配合,并应用楔配合自锁机构来锁定展开结构。伞面皮纸吸墨性强,类似书画宣纸,艺人于其上题诗作画,寄情寓意,让婺源纸伞在实用之外更增添了审美情趣,不仅晴雨相宜,经久耐用,而且美观轻便、古朴别
江西板龙灯
江西板龙灯(第四批省级)婺源板龙灯又称板桥灯,是一种大型游动性的观赏灯彩。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分布于全县各大乡镇及自然山村,每逢春节期间均有迎灯舞龙的习俗。板龙灯由龙头、龙身、龙尾及灯撑四个部分连接而成,全龙长短不一,短者五、六十板,长的可达一百余板,约200余米。伴随龙灯的还有头牌、蓬灯、凉伞、狮子戏球、西游记、走马灯、鱼灯等附属彩灯。龙灯起源于唐,盛行于明清,婺源至今仍遵循旧列,每年正月十三起灯,十五闹元宵,十八圆灯。段莘一带就有“梳梳头,1簪,进庆源看十三”和“过了十八各人找生活”的俗语。龙头造型各异,有木鱼鼻、江机头(蜻蜓)、鸭嘴龙等。龙身有花兰灯与灯笼灯之分,龙尾分龙、虎、鱼等几种。
鄱阳瓦屑坝祭祖
鄱阳瓦屑坝祭祖(第四批省级)鄱阳瓦屑坝位于江西省鄱阳县的莲湖乡(明代称立德乡)、鄱阳湖东北岸的吴家港边。是中国八大移民圣地之一。元末明初时,在“江西填湖广”的浪潮中,有二百一十余万江西移民从瓦屑坝出发,移民到湖广地区。六百余年来,数以万计的瓦屑坝移民后裔来根祖之乡---瓦屑坝祭祖,形成一种久经不息,长盛不衰的祭祖习俗,延续着中华民族寻根问祖,认祖归宗,缅怀先辈的特殊情结。瓦屑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移民集散地,享有“江南第一移民圣地”美誉,其地表层遍布陶片瓦器,绵延长达十余公里,考古专家认为至迟在唐代,这里曾烧窑制陶。在长达四百多年的大迁徙中,曾有几百万江西移民按“四口留一,六口留二,八口留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