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特产
江西省民俗文化
永修杨氏弹花技艺
永修杨氏弹花技艺(第三批省级)弹花,又称弹棉、弹棉花、弹棉絮,是一门传统的谋生手艺。我国早在宋元时期就有此行业。弹花师傅俗称弹匠,弹匠使用的工具很简单,主要有木质弹弓(上面蹦着一根牛筋做的弦),木槌、铲头和磨盘等。据元代王桢《农书、农器、纩絮门》记载,当时弹棉用的弹弓,用竹制成,四尺左右长,两头拿绳弦绷紧,用悬弓来弹皮棉。杨氏弹花在城乡尤其是农村市场潜力很大,是人们冬季御寒保暖的必需品,手工弹出的棉絮属于天然材质,生态环保,并且可经多次弹制翻新使用,节约资源。同时为音乐舞蹈提供良好的艺术编创素材,能丰富舞台艺术表演形式,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作用和思想感染力。例如80年代,江西省歌舞团先后在南昌和永
瑞昌采茶戏
瑞昌采茶戏(第二批省级)瑞昌地处长江南岸、庐山之麓,古属吴头楚尾,有青铜故里之称,既与吴越文化相互影响,又与楚文化血肉关连。境内山青水秀、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二百多年来,特定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民间采茶戏艺人。瑞昌采茶戏历史悠久,它是黄梅采茶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二次倒流进入赣北,与当地民间茶灯戏相结合发展而成的民间小戏,是赣北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唱腔抒情柔美、表演简练朴实,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俗称“糯米采茶”(以其形容之甜美)。不仅有完整的正本唱腔,还有近百首小调。历年来巡演于赣、鄂、皖、湘等地,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喜爱。多次在省、市及国际戏剧大赛中获奖并受
浮梁珍珠灯
浮梁珍珠灯(第四批省级)浮梁县兴田乡潭口村的民间舞蹈《珍珠灯》灯彩活动历史悠久,它始于唐玄宗年间(公元712-765年),一千多年来,浮梁县兴田乡潭口村一直坚持每年农历正月十三至十五举办这一灯彩活动,从未间断过。《珍珠灯》始称《五谷丰登灯》,到北宋真宗年间,改用皇帝所赐之名《珍珠灯》,灯队中增加了半副銮驾灯(即:大刀、铜锤、斧钺灯各一对)。这样既含有庆贺色彩,又含有浓厚的祭祖色彩,既含有感谢皇帝赐名的盛恩色彩,又含有威严的皇权色彩。在中国众多灯彩中,由皇帝赐给灯名的仅有少例。为维护其严肃性,规定每年农历正月十三至十五日三个晚上舞灯。《珍珠灯》因是皇帝赐给潭口村全体村民的御用灯彩,只有潭口村村民
瑞昌范镇河灯节
瑞昌范镇河灯节(第四批省级)范镇荷灯节,俗称“送船”,是瑞昌沿瀼溪岸边乡镇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流传于范镇、南义等乡村。每年的农历五月十八日,各地乡民会邀请远嫁的姑娘、姊妹回乡聚集,先组织唱“孝亲歌”,以此教导人人行孝敬老,歌颂人间真情,倡导忠廉孝道;然后舞龙队和龙船出行,龙船所到之处,村民自发的一路为龙船泼水洗街,放着鞭炮迎龙,“龙王”便给村民发送元宝(馒头做成元宝状),以示平安富贵;最后手捧荷灯,在河道、池塘里将点燃的龙船放入水中,随后放置一盏盏点燃的荷灯,以寄托对先人的思念,并祈祷荷仙姑保佑一方百姓平安,风调雨顺。除了这些传统的祭祀活动,现在的荷灯节日增添了在庙前搭
武宁采茶戏
武宁采茶戏(第二批省级)武宁采茶戏为江西四大地方戏之一。为赣西北及鄂南一带群众喜闻乐见,久盛不衰的地方戏剧种。它从茶歌到板凳戏,再发展成为有表情动作的小旦、小丑的二小戏,并经民间艺人不断创新、移植,唱腔也由散曲、小调向板腔体过渡,逐渐形成了富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武宁采茶戏。武宁采茶戏有上河、下河两大流派,四大声腔,只用锣鼓伴奏。民间艺人因不受丝弦伴奏束缚,演唱时将民间小调揉合成耍花腔而衍变成“九板十八腔”。武宁采茶戏的表演手法很不一般;如,旦角举手不超眉,生不出单指、旦不出双指。特别是艺人独创的“三步头、九四头,倒脱靴、荷花出水、小推磨、大站门、小站门、一条龙”等多种表演形式。武宁采茶戏,习称“武
武宁戏社火
武宁戏社火(第三批省级)戏社火,本是古代逐疫的一种仪典。而武宁源于民间的“戏社火”又称“唱傩歌”。“摆戏社火”,据文献记载其始于清代道光1830年。武宁民间的戏社火,初始是以姓氏,字庭供的菩萨为祭拜中心,随着历史的演变后融入了英雄崇拜,祖先祭祀、忠孝节义,贞节烈妇等内容,每年的正月初在族长或主事的率领下,字庭成员头戴各自崇拜的傩面具、穿红着绿,依土铳队、开路大神、凉伞、旗帐、傩帝、地方神、高曲、秋千、高跷队顺序集结到不门楼镇廒下举行戏社火。“戏社火”汇集了演、唱、舞、奏等各种民间艺术的表演。其中高曲即为抬阁形式,但分为铁曲、纸曲、杂曲三种,铁曲以童男童女装扮传奇故事,站立在铁架上;纸曲由篾扎纸
星子镌石技艺
星子镌石技艺(第三批省级)星子地处江西省北部,北倚庐山,南濒鄱阳湖,星子县城北部为庐山山南景区,约占庐山山体总面积的45%,地质岩层属于南康花岗岩群区。而中部丘陵带又蕴藏大量青石(页岩)矿,因有此地理环境和资源条件,才使镌石工艺得以世代流传。星子镌石分布在星子县各景点及乡镇,包括碑刻和摩崖两部分。碑刻位于横塘镇的驼岭、吉山,(驼岭、吉山在去县公里,周围青石矿密集)华林乡的丫髻山,秀峰、万衫寺、白鹿洞一带,始于唐宋时期。秀峰景区有唐代画圣吴道子铁线描法的观音像;白鹿洞有宋代理学家朱熹的“手植丹桂”;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的游记。摩崖位于星子的秀峰、醉石馆、简寂观、归宗、羲之洞等各景区。据《庐山志》记
修水宁河戏
修水宁河戏(第二批省级)宁河戏,古称“宁州大戏”,发源于修水县,是古老地方剧种,在赣西北修水、武宁、铜鼓等县以及毗邻地区广为流行,深受群众欢迎。修水第一个戏班——三元班建立的时间是隆庆元年(1567年)距今已有四百余年,明万历年间,又有“春林”(上源余太公案),“凤舞”(全丰戴太公案),“同庆”(大桥马爷案)、“鸿云”(噪口肖爷案)等班社流动唱戏。所演剧目为《目莲传》、《征东传》、《西游记》等,所唱腔调系傩、弋混交之修水高腔,即一唱众和,其节以鼓,又叫“打锣腔”。到清康熙年间,安徽徽班向西发展,宜黄戏相继北上。这两种声腔传入修水,当地案堂班艺人兼收并蓄,从徽班吸收了石牌腔和九腔十牌子等曲牌吹腔
修水哨子制作技艺
修水哨子制作技艺(第三批省级)修水哨子,为修水地方传统风味小吃之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享有盛誉,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凝聚着修水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是修水地方饮食文化的精华。制作修水哨子,外胚选用源自赣西北幕阜山区的优质毛芋头为主要原料,蒸煮熟化后再掺入优质鲜红薯淀粉,内馅则采用鲜猪肉或腊肉,配以冬笋、香菇、胡萝卜等多种配料及佐料,采用传统手工办法经过二十多道工序精制而成。传统的修水哨子重约50克左右,上尖下圆,中部圆鼓纳馅,故称之为“大哨子”,修水哨子的传统吃法为用蒸笼蒸食,天然纯正,皮薄馅厚,滑嫩柔软,食之清香扑鼻,回味无穷。修水哨子传统手工技艺历经千百年的口手相传至今,民间技艺丰富多彩,制
修水贡砚制作技艺
修水贡砚制作技艺(第三批省级)修水中国贡硕是留存至今为数不多的纯手工制作,它有实用、欣赏、艺术、收藏价值,其制作繁琐,选料精细,造石料、画图、打坯、造型、精雕细刻,最后打磨、上腊或封油,工具之多,制作过程时间长,增添了传统色彩的厚重。贡砚又名赭砚,产于江西修水。据《义宁洲志》记载:“紫石出武乡潭家埠紫石潭,石出水中者,良而坚,发墨,琢为砚,类端溪新岩石”。赭砚早在唐朝时期就以作坊问世,至北宋时,大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将赭砚广赠于友,使之名传天下。清代道光皇帝老师万承风,献赭砚于帝,帝喜而赐名“赭砚”列为贡品,故又名“中国贡砚”。贡砚砚材以赭色为主,翠绿为镶嵌,兼分五色。有金星、金晕、鸡血藤、鱼
一圣仙娘花灯
一圣仙娘花灯(第二批省级)古市镇东皋一仙娘花灯早在元朝开始花灯活动,源远流长至今流传不息,不仅是民俗民风艺术遗产,而且关系到屈原一门忠烈之纪念,当年为了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和屈原女儿一圣仙娘,每逢农历12月24日开始开展活动,规模之大,影响周边各乡村,花灯活动内容非常丰富,主要活动毗邻十几个乡镇,影响千家万户。古市东皋一圣仙娘据冷氏宗谱记载为冷氏一十四世祖(公元一一八七年至一二七五年我国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之外曾孙、宋宝章阁大学士人官居二品,乃修水八贤之一)应微(字觉斋)公及先祖奉敬之神。初始建殿敬奉于今白岭乡冷氏大学士觉斋公诞生地太清村,十六世祖(公元一二七二至一三三零年间)觉斋公之次孙巽
青白瓷制作技艺
青白瓷制作技艺(第四批省级)宋代,具有创新精神的景德镇瓷工异军突起,创烧了一种影响全国和世界的瓷器新品种——青白瓷。《中国陶瓷史》记:“青白瓷是宋代以景德镇窑为代表烧制成的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瓷器。因为它的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青中有白和白中显青,因此称青白瓷,一般又习惯称之为‘影青’。”考古发现表明,景德镇烧制青白瓷的宋代瓷窑遗址有湖田、湘湖、胜梅亭、南市街、黄泥头、柳家湾等多处。其中湖田窑遗址的范围就达40万平方米。遗址有窑炉和大量窑具,瓷片遗存,可以想见当时烧制青白瓷的盛况。宋代青白瓷的品种和刻、划、印花纹饰丰富多样。传统青白瓷的制作技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瓷泥选料加工技艺、瓷釉加工配制技艺
九江封缸酒酿制技艺
九江封缸酒酿制技艺(第四批省级)九江陈年封缸酒是以优质糯米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酿制而成。九江陈年封缸酒时称“绿醅酒”,它起源于唐朝元和年间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任九江司马时与江州好友刘时九饮酒赋诗曰:“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作了其历史注释。千百年来,“绿醅酒”一直在民间坊酿造,流传至今。九江陈年封缸酒属甜黄酒,酒精度小于13度,大于11度。系选用优质糯米为原料,以纯根霉曲糖化发酵,长年封存于宜兴陶缸中,自然发酵,自然陈酿,经二至三成熟,故而得名。具有不加糖而自甜,不着色而自成琥珀色泽,不调香而自发浓郁满都醇香的独特风格。
彭泽板龙
彭泽板龙(第三批省级)彭泽板龙,是当地民间一种别具特色的龙灯。关于彭泽板龙的由来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板龙”从唐代江南民间龙灯“一龙九蛟”中演义而成,盛行于清朝、民国时期,为彭泽县民间一种团拜新春的传统习俗。人们借此方式,走亲访友,相互传递生产、生活信息。也有人说是因为唐代时彭泽遭受的旱涝灾害非常多,当年百姓有“龙潭汲水”的习俗。所以,彭泽百姓对龙有着固有的图腾崇拜,以祈求丰收祈祷平安,彭泽板龙便因此而生,成为一个特定的习俗留在了当地的传统文化里,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彭泽板龙”因龙身皆用长条木板连接而成,故名“板龙”,又因长条木板形同农家日常的长条木凳一般,亦称为“板凳龙”。板龙以一村或
永修建昌锣鼓
永修建昌锣鼓(第四批省级)建昌锣鼓起源于清朝。系永修民间用于正月祭神祭祖、打龙灯、出谱、打醮等。建昌锣鼓由天官头、长槌、撮子头变奏系列、双五槌、单五槌、双凤点、单凤点、一槌、二槌、串槌、水点鱼、报槌、欧槌、跑马头、半边瞧等近二十支曲牌组成。由天官头、撮子头勾挂按场景择其部分适度连接。现编制为九人打:司鼓(一人操板鼓、堂鼓各一面)、川钗(2)、饶钗(1)、马锣(2)、小锣(1)、大锣(2)。鼓为核心,大锣和川钗为骨架,饶钗和马锣与川钗对应,小锣明亮活泼,起调和作用。
糊口耙俗
糊口耙俗(第二批省级)湖口粑俗,是江西北部,长江之滨,鄱阳湖畔的米粑文化与民间风俗相结合,具有民间地方特色的一种习俗。在漫长的历史中,粑的习俗已渗透到湖口劳动人民的生活当中。凡是逢年过节,生养寿庆,定婚成亲,丧葬敬祖,参神拜佛,栽田割禾,做屋上梁,待客馈赠等,乡民们无不做粑,以此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和祝福。湖口的粑,品种有二十多个,其中的麻糍粑、柳米粑、糯米粑、炒米粑、印粑和豆粑为湖口的六大粑。粑的形状各异,有圆有方,有鼓有扁,粑的颜色也是丰富多彩,有红、黄、绿、紫、黑和白,粑上的图案也是五花八门,有花有动物,还有各种吉祥的字语等。湖口县位于江西省北部地处长江之滨,鄱阳湖出口处,地理坐标为北纬2
湖口豆豉制作技艺
湖口豆豉制作技艺(第三批省级)湖口豆豉是以优质纯黑豆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制作而成。它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以其独特的传统手工技艺和“味美香幽、香而不腻,肉松皮酥,入口即化,久煮不烂,久储不霉”之独特风味称具于市,屡获市、省、国家级多项殊荣,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各地(级)新闻煤体不断宣传报导,八六年六月“人民日报”海外版还发表了《湖口豆豉——中华一绝》的专题赞誉文章等影响力,而驰名中外。“中华一绝——湖口豆豉”制作,保持着古老传统食品风格、乡土气息;体现民族饮食文化内涵;展示了九江地方饮食文化的特色;保留着历史传承的手工技艺。它所蕴涵的传统科学技术的中华特色食俗文化,是手工制作技艺的结晶,是现代化
九江桂花茶饼制作技艺
九江桂花茶饼制作技艺(第三批省级)浔阳史称江州,她南倚庐山,北濒长江,东望鄱湖,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也是赣北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名胜古迹、自然景观,美不胜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孕育了及其丰厚深邃的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文化遗产。自古以来,浔阳人民以其勤劳和智慧,创造了无数与生活息息相关,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传统手工技艺,九江桂花茶饼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九江桂花茶饼是江西省四大传统糕点之一。它源于宋代江州的姑塘镇。它用茶油、饴糖、芝麻、桂花支撑的一种香甜酥脆入口松爽的茶点,很受茶客的欢迎。明清时期,茶饼作为一种传统糕点由茶坊制作转向作坊生产
安远瑞龙
安远瑞龙(第三批省级)瑞龙又称纸龙、五股龙,是江西省安远县中部地区所特有的传统民间舞蹈,是一种头、腰、尾五节互不相连的民间龙灯,瑞龙头、尾各一节,腰三节。瑞龙一般在春节期间进行表演,表演前要进行传统的祭龙仪式,村民们手执龙灯,敲锣打鼓来到河边摆上供品、点燃香烛、燃放鞭炮、祭拜龙神,进行“拜水开光”仪式,然后到各个村庄进行表演。它的舞蹈动作较简单,舞步以小碎步和跑跳步为主,摆出“天下太平”字样。舞龙的动作内容包括东君赞语、盖水波浪、舞水爪钩、织竹壁、结字、走圆场等几个环节组成。据安远县欣山镇修田村民间老艺人杜利民(1911年生)介绍说:“瑞龙在当地流传了十一代,最迟在1800年左右就产生了。”据
安远欣山上刀山
安远欣山上刀山(第三批省级)“上刀山”是我国传统宗教文化,源于道教正一派中的混元派红头道士(“阳师”)的一种祭祀仪式,一般在民间庙堂、宫观表演的一项绝活。用来祭祀神灵、驱邪镇煞,祈保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上刀山”在明朝时由雄十四郎、雄十四娘传入安远,在清朝和民国时最为盛行。“上刀山”表演者叫“红头道士”,也称“阳师”,不仅流传于国内,东南亚许多国家也很盛行。安远欣山“上刀山”,吸收了殷周时代的巫祝祭祀鬼神、先秦的方仙之说,又吸纳了春秋时代的阴阳五行家、道家、儒家等学派思想,逐渐构成了以鬼神崇拜、神仙方术与古代唯心主义哲学思想相结合的道教思想,东汉末年形成有组织的宗教,尊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