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特产
江西省民俗文化
青山湖双龙戏珠
民间舞蹈“双龙戏珠”源于南昌青山湖区塘山镇塘山村。明末清初,村民用油纸扎龙,后改为板凳龙。光绪年间,又发展为布龙和节龙,由塘山镇塘山村和湖坊镇进顺村共同表演。民间舞蹈“双龙戏珠”是在塘山村的龙舞“龙戏珠”的基础上形成的。“双龙戏珠”是由两条九节龙和16个水族姑娘所组成,整个节目由双龙出宫、双龙戏水、双龙戏珠、金龙狂舞等14个主要动作组成,打击乐伴奏。1985年塘山村表演的“双龙戏珠”在中央电视台春节专题节目中向全国人民展演。2007年“双龙戏珠”代表江西省参加江苏海安举行的“龙舞太平”中华经典龙舞展示赛,荣获金奖。
井冈山红米酒配制技艺
井冈山红米酒发源于井冈山客家土法酿造,时代变迁,井冈山红米酒一枝独秀,源远流长,传承至今。红米产生于山高水冷的独特环境,生长期长,无污染,内含人体所需的二十一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及有益微量元素,营养十分丰富。井冈山红米酒,正是以红米为主要原料,配以井冈清泉,采用传统工艺,在享有“天然氧吧”美誉的井冈山中精酿而成,其酒体橙红,入口绵甜,回味悠长。解放后,特别是近年随着井冈山的飞速发展和对外开放,井冈山红米酒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认识,所喜爱,人们在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饱揽秀美的井冈山风景之后,还不忘稍回几箱井冈山的红米酒,与家人和亲朋好友共同分享。为了使井冈山红米酒发扬光大,井冈山市委市政府高
宜春评话
宜春评话(第一批省级)说唱形式。宜春评话以唱为主,间有说白。传统的评话演唱无音乐伴奏,仅以击打评话筒助节拍。说唱时,艺人左臂托评话筒,左手指夹小竹片敲击筒壁。右手则拍击筒底,以掌拍节拍,烘托气氛。宜春评话改为正式舞台演出后,增加了锣鼓、唢呐和胡琴伴奏。音乐唱腔。宜春评话的唱腔和伴奏音乐来自民歌小调和部分戏曲音乐,并形成自有的牌子曲。其基本调有[平析调]、[文词调]、[神调]、[合调]多种。专用调有[凡调]、[梦调]等。高腔性的为[文词调]、[神调];呼应性的是[双句调](又叫“合调”);叙事性的则是[锣鼓调]和[板调](又叫“平板调”),还有[哭调]和[骂调]等。艺人根据曲目的内容和情绪的不同
北刘轿舞
胡家村位于南昌市昌东大道以西,“轿舞”发源于昌东工业园区胡家村北刘村,“轿舞”源于抬菩萨轿子,始于清康熙年间。北刘的村民每逢春节至元宵组织队伍表演,男轿领头,女轿居中,龙灯煞尾。北刘轿舞,每轿抬者四人,主要由“闪轿”、“磨轿”、“翻轿”三个动作组成。1985年,轿舞参加青山湖区舞龙大赛,获一等奖;1986年,轿舞代表青山湖区参加南昌市舞龙大赛,获二等奖;1987年,轿舞代表青山湖区参加江西省春节文艺晚会。
井冈翠绿茶制作技艺
井冈翠绿茶制作技艺主要在井冈山桐木岭,茨坪、黄坳、下七等地流传。其制作工艺传统,流程复杂,标准精细,是传统手工制茶的典型之一。井冈翠绿茶生产约有600多年的历史。其前身是“石姬茶”。在井冈山一带,流传着一个《石姬茶》的美丽传说,说是石姬本玉帝身旁的小侍女,因失手打碎玉帝一个玉杯而被贬下凡间,降临到空气清新、风景如画的井冈山,并种植茶树,制作出了石姬茶。据《龙泉县志·风物》记载,石姬乃广东人,于元末明初时从广东迁至井冈山桐木岭一带,以制作茶叶为生。石姬制茶经验丰富、技艺精湛,从茶叶采摘到加工成品全部由手工完成,其核心技术一直在桐木岭石氏一族世代传承。清嘉庆皇帝下江南品偿到此茶,大加赞赏,选为贡品
于都茶篮灯
茶篮灯是江西赣南的客家人载歌载舞的一种舞蹈形式。客家人一边采茶一边唱着茶歌。最早的茶歌有”十二月采茶歌“。从正月顺次唱到十二月的叫”顺采茶“,从年尾十二月唱到年头正月的叫”倒采茶“,唱春夏秋冬的叫”四季茶“。随着茶歌的传唱与发展,客家人加上采茶、摘茶的动作,借以当时盛行茶区的马灯、龙灯和舞狮形式,发展了载歌载舞的茶篮灯。”茶篮灯的出现很快被客家人所接受,每逢年过节或茶山开市均以茶篮灯助兴而倍受欢迎。随后,在茶篮灯的基础上客家艺人根据上山、进坑、过桥的动作,结合茶山劳动的情节,配以锄头、茶篮、手巾为道具,把原来十二个茶女,二个男队首的“十二月采茶歌”缩减为二女一男,女的为大姐、二姐,男的叫茶童,
银坑甑笊舞
甑笊舞是仅限于于都县银坑镇银坑村的上营、中营、下围、撒网形、新屋、老街、有丘、席塘等九座屋场进行表演的民间舞蹈,俗称“划龙船”,将舞蹈与敬神仪式结合,因此也叫“敬神”。此舞历史悠久,已被省“民舞集成”组录像保存。乡俗规定,每年正月初六,各屋场的头人先集中商议演出顺序。定下“坐案”屋场,并由最先演出的屋场准备甑笊等道具。演出前,每个舞者燃香烛,喝酒。后由几位长者唱船歌。众人唱和,唱完一段,接赞语。然后起舞。舞毕,燃鞭炮,再反复唱歌、舞蹈。反复十一次,谓之“十一艄”。最后一天(正月十五)时,再舞四十四次,唱完全本船歌,直到次日凌晨,全体舞者和围观乡民敲着锣鼓,燃起鞭炮,吹着唢呐,抬着纸糊龙船到河边
吉安采茶戏
吉安采茶戏是广泛流行于吉安市及所属周边县、区的一种民间小戏。表演载歌载舞、语言诙谐风趣、内容丰富多彩、曲调粗犷朴实、旋律优美婉转、唱腔通俗易懂,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风情,是扎根吉安城乡、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瑰宝。永丰三角班是吉安采茶戏表演的雏形,于清乾隆年间形成。三角班是由小生、小旦、小丑三个角色组成的班底,人数不多,连乐手在内,有七紧、八宽、九轻松之说,适合在农村演出。稍后,三角班吸收、融合宜黄戏和花鼓戏等的艺术形式和风格,形成了演出班底规模更大,有如大戏班半个班底的采茶戏班社“半班”。“半班”演员增多,行当较全,能演大戏,乐手和演员一般有二十余人。“半班”逐渐向吉水县、吉安县、新干县
井冈客家山歌
井冈客家山歌是井冈山一带的客家人用客家方言演唱的一种民歌,既有号子、山歌,也有小调、儿歌,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从各个不同角度,反映了井冈山客家人的历史文化和风情习俗,表达了客家人的思想感情和艺术趣味,富有客家语言特色,乡土气息浓郁。井冈山客家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0%以上。明末清初时,客家人从广东、福建迁入井冈山,绝大多数以农耕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客家人,为抒发内心情感,表现喜怒哀乐之情,用山歌相互唱酬,久而久之,形成了别具风格的井冈客家山歌。按照歌词字句和曲体形式的不同,井冈客家山歌大体分为六种。号子山歌:亦称山歌号子,多采用“哟嗬哈”等衬词,只有一个长乐句,在高音区相邻两三个音之间进行,
丰城梅烛
丰城梅烛(第二批省级)梅烛取意于“梅占百花之魁,春为一岁之首”、“烛乃光之源”等说法,且有李白《春夜宴桃李序》中“古人秉烛夜游”的诗情画意。丰城梅烛,流传于锦江两岸的丰城、高安、新建三县(市)交界之处,其中以丰城市城隍镇清溪村的梅烛最具地方特色,且区域性广。每逢正月十三日,新建、丰城、高安三县市交界地区的百姓都会照露龙的形状扎成梅烛龙,纷纷举行纪念活动,让它享受万家香火。隍城百姓格外虔诚,历年梅烛,轮流主事,长盛不衰。梅烛那天,全村户主斋戒沐浴,每户一块桥板灯。出发前,漱口洗手脸,举行试烛发烛程序,到时装香鸣爆扛板出门至宗祠前广场安板,俗称“金板搭银桥”。在各房的地段,由房长主持每个分支,家庭
高安腐竹制作技艺
高安腐竹是高安传统的豆制食品,成品形状酷似竹条,故名腐竹。高安腐竹制作技艺是高安民间独有的传统手工艺。高安腐竹有“素中之荤”的美称,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它口感独特,风味纯正。可煲可炒,食用方便,久煮不化,过餐不糊。吃起来虽韧却柔,软嫩可口,兼有止咳清痰,解毒养胃之功能,受人青睐。高安腐竹以高安优质大豆为原料,并用高安偏软的地下水,采用独有的制作工艺生产出来的成品,才是地道的“高安腐竹”。高安腐竹制作技艺独特。整个工艺流程主要为:清洗→脱皮→浸泡→磨浆→滤浆→煮浆→提皮→烘干等八道工序,其中每道工序都有具体要求,不得马虎,否则会影响到产品质量,甚至血本无归。高安腐竹制作技艺一直是传统手工操作,史
丰城挂联剪纸
丰城挂联剪纸(第三批省级)江西省丰城市的剪纸工艺始于宋代,迄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最初的表现内容形式以“挂联”为主(即春节挂在大门横梁上的门联)。挂联俗称“挂钱”、“挂签”,寓意“挂剑”避祸消灾。工艺是用大红彩纸把各式各样的吉祥图案、文字剪、刻以横幅形式悬贴在大门横梁上,使春节门庭充满吉祥喜庆的色彩,在我国江南数省,普遍喜贴门神挂联。原始的挂联内容主要是十二生肖、刀剑、八仙等古朴图案或“福临门”“春满人间”等吉祥文字;后随着时代的进步,逐渐发展成为桥梁建筑、小河山川等100多个艺术品种,产品远销江南诸省,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樟树四特酒制作技艺
樟树四特酒制作技艺(第三批省级)樟树四特酒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它是在明清时代的“清江(樟树前称)土烧”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白酒制作技术,是以整粒大米为原料、中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采用传统的“续米查混蒸、三进四出”操作,老窖固态发酵的独特酿造工艺。此工艺酿制出来的四特酒口感“幽雅舒适、诸香协调、柔绵醇和、悠长回甜”,香味独特,是特香型白酒的代表。1959年,在庐山召开的八届八中全会期间,1总理在品尝四特酒后,盛赞它“清香醇纯,回味无穷”。1963年以来,四特酒先后被评为省优、部优、国优,是江西白酒行业唯一获“中国驰名商标”的产品。1972年,1同志在樟树考察时,喝了四特酒,赞誉它“酒中佳品,
丰城社火
丰城社火(第四批省级)1、基本情况。“丰城社火”始于唐代。以古时礼制春、秋社日为祭礼日,“立春后五戌为春社,立秋后五戊为秋社”。不同于“鹅湖山下稻梁肥”一诗的写照,社火日多在八九十月间。此间农事清闲,村村轮换过社火,喝社火酒,并举办各种大型传统灯彩、戏剧等群众文化活动,处处喜气洋洋、热闹非凡。2、地理位置。以隍城、湖塘、梅林乡镇以中心,波及赣江以西丘陵地带和河东平原地区(河东称“庙会”)近30镇。3、历史沿革。始于唐代,盛于元末明初,经清代沿袭至今。4、主要价值。是丰城市一项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面广参与人多,社会影响极大,一是能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宏扬传统民俗文化,二可促进民间交流,三能凝聚人气
丰城洪州窑碗泥岭制陶技艺
丰城洪州窑碗泥岭制陶技艺(第四批省级)丰城市洪州窑碗泥岭“古法制陶”技艺是一种有着千年悠久历史的传统手工艺。碗泥岭陂下村手工制作的日用陶器,品种繁多、质地坚硬、器形优美、古朴醇厚,是“唐代六大名窑”之一的洪州窑制陶工艺的现实翻版和“活化石”。其技艺流程为:取土、手工捣碎、和泥、揉碾、搓条、盘条、加固胎壁、拍花、晾晒、上釉、装烧。整个流程从取土开始至成品件为期一周。主要产品有:缸、坛、盆、盘、罐、擂钵、屋脊覆盖器。主要用于盛酒、水、米、盐、茶叶、酱醋,及捣制各类如辣椒、茄子等食物陈设器。随葬品随着风俗变迁而绝烧。
崇仁跳八仙
《跳八仙》俗称“打把戏”,是我县巴山镇前河、里河、詹家三村杨,詹两姓祖传的“跳傩”,属傩舞。其缘起,与位于前河等三村附近的枧头庙有直接关系。据前河杨氏族谱记载和当地老人介绍,建自晋盛于唐的枧头庙,五代、南北宋间,因社会1无人管理,一度荡然无存;元初,杨氏先祖由左港金溪桥迁居前河,合族出资独姓重建,并塑民间传说中的战神七爷之像供在庙内。未几,由县城衙前詹家迁至前河南偏东1公里处建基詹家村的詹姓,以及当地其他村庄诸姓,相继参与扩建枧头庙,并先后塑了他们崇拜的战神八爷等数百个神像供立其中,到了明代洪武末年,因为庙内诸神“显应益甚,倾支远方,故兴栋宇稍圮,争自修饰,迎赛大神”。前河杨姓以开庙老祖自居,
李渡车仂灯
李渡是赣闽水陆交通的咽喉重镇和文化古镇,享有盛名的“车仂灯”之乡。李渡的“车仂灯”起源于元末明初,有近千年历史。当时作龙灯的陪衬,跟在龙灯后面,听从龙灯的鼓点节奏指挥。到了明末清初,才有自己独特的锣鼓点子,乾隆年间“车仂灯”基本和龙灯分离,形成完整的“车仂灯”灯彩艺术,逢年过节单独游街表演。清末民初,以周冬和为代表的一批老艺人将“车仂灯”搬上舞台,配有抚州采茶戏为基调的音乐,融李渡民间小调为一体,自创一套“车仂灯”乐谱。其表演形式即可配合龙灯,上街1;亦可舞台表演。先编好剧本,经过编排,按规定格式说唱表演。李渡“车仂灯”的独特之处在于以独轮车为道具,车身经过精心制作,配上假腿,中间站一女士,后
玉山班演艺
玉山班演艺(第二批省级)玉山县怀玉乡位于道教圣地三清山下,怀玉山既是道、佛、儒教活动频繁的名山,更是戏剧演艺活动的重要区域,“玉山班”演艺的诞生地,也是赣剧重要源头之一。怀玉山乡锦溪村村民爱好戏剧演艺活动,至今还保留玉山班演艺的活动模式。锦溪村素称“赣剧之乡”,因平日祭祀活动繁多,渐渐形成各种班社,统称为“玉山班”,即玉山戏班。“玉山班”由“剧目语言”“曲牌演技”“乐器道具”“服饰守旧”四大部分组成。剧目语言古时因“社戏、道戏、寿戏、年戏”的需求,又多在“春社、秋社、大年和寿诞”期间演出,其剧目均为特定环境而设;舞台语是青一色的怀玉山官话;曲牌与剧目多达300余种(首)。乐器分文场武场,二合班
靖安客家童谣
靖安客家童谣(第三批省级)靖安客家童谣主要流布于距靖安县城50多公里的罗湾乡。这里山峰的最高海拨1729.5米,四面环山,植被丰茂,气候温湿。元末明初以来,客家人从广东福建一带迁徙至此,至少在清中期就传承并丰富了自成一系的客家童谣。靖安客家童谣已收入的有30余首,从形式上分,有顺口溜、对答词、拗口令、白话歌等,从内容上分有天文地理类、文明礼仪类、行为习惯类、生活情趣类等。代表性的童谣有《杨骨梢开红花》《学手艺》《月光光》《楼上半甏饼》等,多为三言、七言句。童谣语音响亮、语汇丰富、语言诙谐、形象生动、情感真切,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因此能寓教于乐,使儿童懂得事理、增长知识、启迪智慧,还能煅炼口才,丰
信州火针
信州火针(第三批省级)火针是中华针灸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功能主要是用火烧红的针尖迅速刺入人体穴内,以治疗相关的疾病。火针具有温经散寒痛肿等症的治疗。火针疗法源远而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有记载,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就比较详尽的论述了有关火针的适应症和使用方法。通过千年的文化传承,伴随医疗科技的发展,火针一路走来,至今已有长足的进步。作为一项民间医术,一种民间针灸文化,火针疗法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上饶市信州区火针医疗传承人纪绍宗,从事火针医疗40余年,他继承火针医疗遗产,对火针疗法有着极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独到的研究,在火针医疗的实践中,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