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特产
江西省民俗文化
莲花茶灯舞
“茶灯舞”又名“茶灯闹春”,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在莲花县六市、高洲、坊楼等乡镇广为流传。村民每逢喜庆佳节,常以“茶灯舞”上门祝福。每到一处,主人门外鸣放鞭炮相迎。表演者入堂屋,高喊“恭喜发财”等赞语。该舞蹈由15人组成男女群舞。它通过各种灯彩的舞姿变化,绘成了“双龙出水”、“蛟麻花”、“上南天门”、“蛇退壳”、“双龙摆尾”等一幅幅画面。“茶灯舞”的表演形式特点是:画面多姿,载歌载舞、间有道白、滑稽多趣。服装、道具颇具地方特色。“茶灯舞”的音乐热烈欢快,茶歌旋律优美动听,富有浓郁的地方风格。“茶灯舞”曾多次参加省、市民间艺术节演出,在周边市县影响较大。
分宜木砻制作技艺
木砻是民间用于谷类脱壳,使谷壳和米粒分离的工具,分宜方言称之为“推子”,又名磨。木砻的制作工艺在当地是一种传统的手工技艺。木砻使用历史悠久,《天工开物》亦有记载,它作为碾米的生产工具,是农业社会生产的一大进步。随着碾米机器发明的到来,曾广为流传的推子已渐被取代,然而由于推子碾出的糙米没有破坏米粒的表皮,这种古老的碾米方式碾出的糙米是酿酒的最佳材料,木砻碾出的米可以用来酿酒,酿出的酒有一股独有的清香,口感好,营养价值高。木砻碾出的米还可以制作米粉、年糕等一系列米制品,因为木砻碾出的米完全是手工碾制,所以其制品也有无污染、环保等特性。因此推子在一些乡镇沿用至今,如湖泽镇等地一直流传下来。作为碾米的
进贤李渡道情
李渡道情是江西省的一种民间曲艺,相传起源于唐末,形成于宋代,明清时期达到鼎盛。主要分布在江西进贤县李渡镇及其所辖的各个村落,亦传及周边乡镇,至今已有一千余年的传承历史。道情相传起源于道家所唱法曲,后发展成为乞讨者敲竹筒沿门乞讨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形式。其早期形式是,上门行讨时,乞讨者一边敲击竹筒,一边说唱几句顺口溜式的好听话,所持竹筒还顺便用于驱赶恶犬。大致在宋元时期,李渡镇的民间艺人,把竹筒的筒口蒙上蛇皮或猪尿泡,自编台词,自创小调,将其移植至镇上的茶楼酒馆里表演,“李渡道情”于是正式定型。由于形式新颖,唱词多反映乡风民情,深受顾客欢迎。一些没有固定场所的民间艺人便走街串巷,走村串户,上门说唱
进贤梅庄花棍
梅庄花棍又称“打莲花”,起源于元代,是流传在进贤县梅庄镇、二塘乡、南台乡等地的一种民间舞蹈。最早的“花棍”采用池塘中的真实带花莲杆,作祭典、迎神之用,后经民间艺人革新,改用带节鞭的小山竹棍,两头止挂数枚铜钱,再配以红色麻线穗须,并在“花棍”表演中加入茶灯舞,形成一种别具特色的“花棍舞”,广泛应用于各种喜庆活动之中。舞蹈简洁明快,生动活泼。表演者持一根制作简便的“花棍”,伴随音乐节奏,穿插于灯彩队伍中,打出多种不同的茶。花棍挥舞,穗须飘逸,煞是好看。参演人数可多可少;集体表演时,则要求动作一致,步调整齐,花棍上的铜钱随着舞蹈“嗦嗦”作响,使节奏更加强而有力,气氛烘托得十分热烈。它分为单人花棍、双
进贤罗家狮舞
罗家狮舞是流伟于进贤县温圳地区的一种民间灯彩。清末道光年间,由本村习武艺人罗享樟始创,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罗家狮舞分文狮与武狮,又称罗家“双狮舞”。狮舞为两人表演,一人舞头,一人舞尾,分别由拳术、大刀、双刀、棍术者引领而上,既有龙灯舞的翻、滚,又有狮舞的跳跃、攀高、惊险。在表演上,文狮着重于表情,动作细腻、诙谐、轻松、洒脱。武狮着重于武功技巧,动作威武、凶猛、彪悍。到上世纪50年代,在原来狮舞的基础上,创作了“徒手破狮”等一套动作,开始把武术和舞狮完美地结合起来表演。上世纪60年代后,经过艺人位不断地加工、创新,特别是竹蔑、狮毛等制作材料的改进,又增加了“大刀破狮”、“三节鞭破狮”、“狮
二塘泼蛇灯
泼蛇灯,主要流传于进贤县二塘乡各个村落及周边地区的民间灯彩。泼蛇灯通常随龙灯和其他灯彩到各村表演,每年正月初一开始,一般到元宵结束,有时还演到农历二月十二的花灯节才收手。泼蛇灯表演要做到“脚沉步稳,头尾一致,把握重心,手起灯转,运用自如,力度均匀”。表演时,锣鼓阵阵,喇叭声声,纵上窜下的泼蛇灯,配上|台才仓|台才台|台才台才|台才台|的小锣点子独有一番风味。全场变化多样的锣鼓点子及喇叭【渔家乐】的曲调,给泼蛇灯增添了不少情趣。
安义开大炉踩金砖
安家春节民俗活动“开大炉踩金砖”,最早出现在清朝乾隆癸酉年(公元1771年),距今已有二百三十年历史。开大炉踩金砖这项民间习俗活动其演示形式多彩,内涵丰富,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劳动中创造出特有的结晶,它融祭祀、迎春、祈福为一体,是江南一带少见的一项大型民俗文化活动。
安义糕点印模雕刻技艺
在明朝时期,位于乔乐乡东南面的小岭村糕点印模雕刻就以其精湛的技艺,精美的图纹,印饼易脱的优点名扬天下,并一度成为宫廷御用品,还称之为“江西一宝”。村庄上男丁大部份从事印模雕刻,高品质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糕点印模传承至今近600年,对推动糕点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安义匾额书法雕刻技艺
明朝中叶以来,安义县城辽河南岸板溪邹家以匾额书法雕刻而闻名。匾额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艺术魁宝,古代的标志性建筑、士大府第、升官晋级、堂馆店铺、金榜题名、婚寿喜庆、文人雅士斋堂等都离不开匾额。邹家板雕匾额技艺代代相传,前清时期更是享誉江南。至今,在安义各村还保存着几十块邹氏板雕匾额,如千年古村世大夫第堂匾“启绪堂”,赤石古村进士寿匾“萱阁郗龄”等,其精湛的雕刻艺术,堪称传统匾额上品。
安义黄洲宗山米粉制作技艺
米粉是江南百姓十分喜爱的传统食品,出产地众多,南昌地区中首推安义县黄洲镇宗山米粉品质量佳。工艺考究细致,不含防腐增加剂,它的显著特点是:色泽洁白、柔软滑爽、烧之有物(发水好),善于吸收佐料的味道。口感宜人、风味独特、可煮可炒,为宴席上头道佳肴和馈赠亲朋好友之佳品。特别是宗山米粉有防癌治疗等功效,长期生产和食用宗山米粉的人,得癌的、得皮肤病的人很少。黄洲现有大小宗山米垅手工米粉家庭作坊12家,主要分布于茅店的宗山、东江,圳溪的陈家、七房,黄洲的牛福、老屋等自然村,大的年产量在2万斤左右,小的在3000折左右,多为季节性制作。宗山米粉主要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历史价值,宗山米粉生产最早可追溯
吉安堆花酒酿造技艺
吉州位于赣江中游、吉泰盆地中心,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盛产大米,酿酒业自古兴盛。《吉安府志》载:吉州自古“蒸酿成风”,酿酒作坊遍布城中,民间娶亲嫁女都要宴请宾客,“会饮而别”。旧时吉州蒸酿的酒,俗称“谷烧”“烧酒”,也就是白酒。堆花酒,相传因民族英雄文天祥赞誉而得名。南宋宝祐初年,青年文天祥在白鹭洲书院求学。一日,他被学友邀去县前街一酒家喝酒。酒保斟酒时,杯中白花层层叠起,醇香四溢。文天祥禁不住连连称赞:“真是好烧酒啊!香气扑鼻,层层堆花!”。后来,文天祥领兵抗元,成为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兵败被俘,从广州押往大都途中,船过吉安,家乡父老在赣江边用家乡烧酒生祭他,表达对他的敬仰。后来,为纪念文天祥
分宜凤阳唢呐
分宜县凤阳乡风光秀丽,颇具田园特色。凤阳乡人秉性淳厚、爽朗,乡风纯朴、尚礼,对生育、婚嫁、祝寿、节日、丧葬、迁居等均有庆典的习俗。这里的人们喜好舞龙、锣鼓、唢呐等民间艺术,他们自娱自乐,陶醉于田园山林。尤其是吹奏唢呐,更是老幼皆喜,唢呐班遍及各个村落,技艺名播四方,誉为“凤阳唢呐”。凤阳唢呐颇具地方特色,早期由民间艺乞流传于宜春分宜交界地,距今已有130年的历史。清同治年间凤阳唢呐就以家族传承方式形成派别,接辈传辈,没有间断。现在主要流传于分宜各个乡镇集镇。凤阳唢呐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是乡村艺术的民间文化代表,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也起了重要的文化推广作用;是构建人性化社会中的一种独具代表意义的
进贤夏布制作技艺
张公夏布制作技艺是流行于进贤县张公镇南部地区的一种土布织造技术。据王氏家谱记载,夏布制作技艺可上溯至清代雍正年间,距今近300年历史。其技艺起源于铜岭村委会的曹家村。曹家村由山东迁居而来,与文学巨匠曹雪芹同宗。曹雪芹的曾祖父、祖父及父亲曾在南京掌管纺织行业,官至“江南织造”。他们不忘同宗族人,将当时的纺织器械和技术传到进贤的曹家村,故至今当地人仍将织布机称作“南机”。由于铜岭曹家与周边村庄通婚等因素,其纺织器械与技术也流传到周边村庄,继而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民间行业,现主要产地的老王村即为其中之一。夏布选用苎麻真皮为原料。其工艺流程为浸泡麻、刮麻、出丝、卷纱、卷纱、过扣、涮浆、砣纱、上机、织布、
分宜夏布制作技艺
夏布是一种将天然苎麻纤维通过手工纺织加工而成的平纹布。苎麻纤维细长,质轻,强力大,光泽好,其构造中的空隙大,透气性好,传热快,吸水多而散湿快,是天然纤维之王,有“中国草”之美称。这些特性使其制作的布料牢实耐用、挺括滑爽、透气排汗,用途广泛。可作高档的服装、床上用品、褥垫、墙布、门帘、工艺美术品面料。1997年经县农业局申报,国家授予分宜县为全国唯一“中国夏布之乡”称号。分宜具有全国最大的夏布染缜加工企业,早在唐宋时期,就开始向朝廷进贡精制夏布。宋时袁州知府刘克庄在进贡《表》称“袁郡之邑,向进苎布,今俱归分宜督办”。明崇桢年间,科学家宋应星(奉新人)在任分宜教谕时期,对种麻织布进行实地考察,在其
分宜赛龙舟
龙舟赛是一个融和民俗、竞技、娱乐于一体的体育项目,是一项集众多划手,以单片桨叶作为推进方式,利用肌肉力量向船后划水,推动船体向前的集体运动。划前先将龙舟用软蔑捆紧并用桐油涂抹,到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二日,先把龙舟划往分宜的昌山庙朝神,并供“三牲”酒礼供品,以谋图神保佑该船平安无事,速度快。然后于五月初五日开始在洋江河自由轮番竞赛,优胜者本村自行庆功,街墟店铺馈赠包子,每年观众不下万人。洋江自宋雍熙年间建乡以来,居住在此的人们便利用两江交汇的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在端午期间赛龙舟,逐渐发展成为代代相袭的习俗。史载“分宜西邑,袁水纵贯之,端阳,民竞舟于其上,万人空巷。”洋江历来盛行龙舟竞赛,江河两岸站满
新余花鼓戏
新余花鼓戏是江西的大剧种,新余花鼓班所拥有的剧目近二百多出之多,其中,处于花鼓灯早期,带着生活水露、原始活力的小戏剧目有一百六十多出。人们向来只知有赣剧、采茶,其实,以新余市为中心的新余花鼓戏,呈辐射状,向东流入清江、新干、丰城,向南蔓延至峡江、吉水、吉安,向北衍至上高、高安,向西倒流万载,存在着历史久远、师承清晰、剧目繁多、声腔强大的一路花鼓,其势荡荡若渝河之水,播洒所至,远在抚州的乐安亦有其浪迹。早在清康熙年间,“花鼓灯”随赣南和闽西的移民传入赣中一带,同治至光绪年间,与新余灯彩及传之当地的江浙小曲相合,演变为新余花鼓戏。由于吸收外来剧目与发展本剧种独有剧目,才使得这路花鼓拥有“单台”、“
渝水民间谚语
自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以来,在新余这块古老土地上,先民辛勤劳作,倔强生活,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创造了辉煌的历史,积淀了多元的文明。悠久的历史,发达的农业、手工业、加工业、采掘业和冶炼业,开放的佛道风气,使新余地区经济发达,黎民富庶,思想活跃,文化鼎盛,人才辈出。新余地区先后有进士及第者350多人,官居三品以上的5O多人,位列宰辅者7人。这方热土,不仅孕育了《天工开物》那样的科技巨著及汉牛充栋的诗词歌赋、华章典籍,还创造并流传大量充满乡土气息的草根文化。在新余人民群众中口口相传的民间谚语,就是这种草根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新余历史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新余民间谚语,数量大,流传久,且以其独特的魅
渝水观巢推车灯
观巢推车灯是流传于渝水区观巢镇一带的传统灯彩。它以浓厚的乡土气息,生动活泼的表演形式而著称。观巢推车灯一般在春节期间进行表演活动,每年旧历正月初二、初四在本村表演,谓之“拜年”;“八朝”(旧历正月初八)过后,开始走村串户,最初只攀同族,后因群众喜爱,逐渐打破常规,邻近村庄也连年走访,成为增进友谊的纽带,但灯艺只授同族,从不外传。载歌载舞是观巢推车灯的特点,男女对唱虽是喻物唱景,也有表示男女恋情之意。舞蹈始终以“茶花”为中心,组成各种生动活泼的画面;有大的转动、小的转动,也有大、小交差绕转,中间穿插比较复杂,舞蹈动作幅度虽然不大,但步法不时变化,舞姿十分优美,歌中有舞、舞中有歌,使整个舞蹈丰富多
新余夏布刺绣
夏布刺绣是用绣针穿引丝线,凭借绣针往复穿刺,引导丝线在夏布面料上留下针迹,以线迹的细密排列组成栩栩如生、绚丽多彩的画面或图案的手工技艺。夏绣在传承民间刺绣的基础上,多采用平绣针法,是在刺绣过程中使用最多的针法之一,具有绣面平整、线迹精细、针法丰富的特点,宜于塑造各种形态,运针方式、起针、落针都在图案的轮廓边缘,针脚排列匀称、线迹平行、不重叠交错,纹样之间的线条,靠突出底面来表现,俗称“水路”。平针绣中包括齐针、搀针、抢针、套针、施针、接针、旋针等多种针法。根据图案等的不同,灵活运用针法。夏布刺绣配色淡雅、水墨形态表现分明。夏绣产生于民间,起源于北宋初年,千百年来,民间妇女的夏绣多为贴近民间装饰
仰天岗双狮吐球
双狮吐球又名章家狮,是今新余市城南四眼井一带及仰天岗北麓下枥村章姓家族祖传灯舞,从南宋(1205年)传入至今800多年。它是一种祈福求顺的民间舞蹈,承载着新余市民间许多历史文化信息。该舞由新余古县城北门(今新余市区城南玉几山巷、万家巷、四眼井一带)玉几山下的章家村发源。耍新年是当地的一种风俗习惯,也是春节期间较普遍的一种娱乐活动,有舞滚龙、打拳、唱三脚班、花鼓戏、滚狮子、打麒麟、玩凤凰灯等,那时地方花鼓演出等活动频繁,县城附近村庄每逢“菩萨出案”“天花会”、正月元宵等节庆时,朝拜场面尤为壮观,南宋章家一个大官从外地把狮舞引进章家村,经族人改造与创新为“双狮吐球”,每当表演于街头时,观众拍手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