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特产
山东省民俗文化
马岭岗镇苹果
马岭岗镇把打造千亩苹果“采摘园”作为穆李生态庄园的一项主要内容,在种植过程中,选用优良品种,采用绿色食品标准生产规程进行管理,不施用有机肥和带有残留的农药。通过打造“采摘园”,使穆李村苹果亩均收入达1.5万元。在穆李的示范带动下,全镇共发展苹果333.33公顷,马岭岗镇苹果产业逐步形成生产区域化、良种化、标准化和产销一体化的新格局,全镇农民年增收7000多万元。
成武四平调
四平调是由流行于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带的一种古老的说唱艺术——“花鼓”发展演变而成的。数百年来,“花鼓”以撂地演唱的形式,娱乐着广大人民群众。1930年,艺人们在济南将“花鼓”搬上舞台,其间名称很多,叫过“山东干砸梆”、“山东老调”、“山东老梆子”。1943年—1945年,以甄友明、邹玉振为首的两个班社进行了“花鼓”加弦乐伴奏的尝试。在不失传统的前提下,以〔平板〕为基础,吸收豫、评、京剧的优长,将《花庭会》、《陈三两爬堂》作为脚本试验演出,大胆革新,四平调初具雏形。四平调以善唱著称,主奏乐器为高胡,定A调6~3弦,身段表演自成一体,剧目计有二百余出。建国后,山东的成武、曹县、单县、鄄城、范
九龙翻身
九龙翻身既锣鼓经,流传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的一种民间打击乐,每到过年过节,婚庆嫁娶,开业庆典,喜迎欢送,都离不开它。距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世代相袭完整的保留到现在。垦利县流传的九龙翻身打击乐谱颇多,从广义上讲,有大锣鼓、小锣鼓两种。从狭义上讲以基本节奏型为主产生了许多种敲打法。“九龙翻身”全乐章共有九个节奏型,从一个节奏型转到另一个节奏型上称“翻”,故为“九九翻身”,由于一段曲折动人的故事又被叫作“九龙翻身”。“九龙翻身”以其复杂多变的九种节奏型,循环穿插演奏,急缓交错,变化无穷。欢快激进时,紧锣密鼓,舒展悠扬时,慢捶缓钹;铿锵有力时,感天动地,婉转抒情时,细腻幽深。垦利县的“九龙翻身”与周
端鼓腔
“鼓响一棒,斗发陈财五百年。坛前神位,惊天所贵。”这是东平湖渔民每年敬河神时必唱的一段唱词。这种源于唐朝贞观年间,流传在东平湖渔民当中的民间小调叫做“端鼓腔”。2010年6月,“端鼓腔”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娱乐造就了“端鼓腔”“端鼓腔”是流传于东平湖渔民生产生活中的一种杂戏,它的伴奏乐器是一面或几面像芭蕉扇形状的单面羊皮鼓,表演者将鼓端在手中,边击鼓边演唱。在东平县西北方向,离东平县城大约40华里的老湖镇老湖村,被认为是“端鼓腔”的发源地。有渔民的地方就有“端鼓腔”几百年来,老湖村不少村民迁徙到了其他地方,与他们一同迁徙的,还有那经久传唱的“端鼓腔”。唱词非常难背,渔民
垦利东路吼
垦利东路吼也叫东路梆子或梆子腔,又名山东吼,是山东较为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来源于山、陕梆子,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明末清初,山西蒲州梆子和山陕梆子艺人随商路沿黄河到山东谋生,四处演唱山、陕梆子。于是把这种梆子传至山东黄河两岸的历城、章丘、济阳、惠民等地。山、陕梆子也就在此兴盛起来。清代末年至民国初年,是东路梆子的兴旺时期。东路吼在山东的大部地区和冀南部分地区已很盛行。先后出现了很多科班及著名演员,以周兴、周卖子、贾兴、廉拐子为代表的戏班驰名南北。当时民间流传着“情愿砸了面缸,也要看看周康”,“周康演关公,我三天不上工”等的说法。抗日战争爆发后,班社解散,艺人流散,剧种濒于绝灭。1954年,在
垦利说鼓书
垦利说鼓书是曲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垦利县传统民间曲种之一,它以独特的演奏技巧,多种形式的唱腔运用以及丰富的板式节奏变化,在民间曲艺中独树一帜。垦利说鼓书流传于垦利县的董集镇,董集镇官庄村的周乐凤还在带领部分人传承这种传统艺术。董集镇位于垦利县西南部,东邻西城城区,西跨黄河连接利津县城,历史悠久,蕴藏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说鼓书早在宋代已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开始形成。它与宋代的鼓子词有一定的渊源关系。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繁荣,市民阶层壮大,说唱表演有了专门的场所,也有了职业艺人。明清两代及至民国初年,伴随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城市数量猛增,大大促进了说唱艺术的发展,即一方面是城市周边地带赋有
桃木雕刻技艺
桃木雕刻工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黄河口地区是世界上唯一能够增长土地的地方,居民大多数是移民,这里汇聚了全国各地的雕刻艺人,形成了独特的雕刻工艺。东营市垦利县位于黄河冲积平原,始料记载元末明初开始有人居住,村庄多形成于明清两代。我国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夸父追日,临死前将神木抛出,化成了一片桃林。我国最早的春联都是用桃木板做的,又称桃符,到今民间还认为桃木制品可驱除鬼怪,辟邪。而桃则寓意长寿,给老年人祝寿,送上一盘寿桃,以表示祝老年人健康长寿。桃木在我国民间传说具有“镇宅、辟邪”说法,桃木工艺品深受人们喜爱。当时,在现在的垦利县大张村,该村在雍正十二年(1734年)属山东布政司济南道武定府
黄河口民间草编技艺
黄河口民间草编技艺是山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流传于山东省垦利县及黄河口沿岸地区,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经过历代草编技师们的不断探索与研究,黄河口民间草编这一独具特色的民间手工技艺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其复杂的制作工艺、高超的手工技巧和原生态物质作品,体现了黄河口文化的独特魅力。垦利县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也是黄河入海的地方。这里土地广袤,淡水资源丰富,湿地成片,非常利于植被生长。野生植被主要有芦苇、白芦、铺草、荆柳、红高粱等。而黄河口民间草编技艺所用原材料正是取自这些黄河口独有的天然条件下生长的植被。经过构思、选料、上色、烘烤成型。整个制作过程不使用任何化学原料,做到了天
盐垛斗虎
盐垛斗虎是山东省的民间舞蹈。起源于黄河尾闾的东营区龙居镇盐垛村,是清朝光绪十三年村民张凌云借用老虎的抓、扑等动作,编排的一整套斗虎舞蹈动作,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斗虎”又名“打老虎”,借用老虎的抓、扑、咬、剪、冲、跃、拍等动作编排出一整套斗虎舞蹈动作,每只老虎由两个人装扮,四名斗虎英雄引领老虎在场内进行舞蹈表演,四只老虎跑跳翻滚、摇头摆尾,千姿百态,斗虎英雄或赤手空拳、或手握木棒,引逗老虎,在锣鼓声中,做出各种舞蹈动作。新中国成立前,盐垛斗虎表演作为当地群众谋生的一种手段;新中国成立后,斗虎表演被看成是丰收的象征。斗虎表演一般是选在农闲、或者是春节前后。1981年,盐垛村成立了以斗虎为主的“
山东杂技
杂技,这枝散发着浓郁馥香的民族艺术奇葩在山东有着悠久的历史。自汉代以来,历经千年的演化变革,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洋溢着浓厚的民间气息。在一些史籍、文人笔记和章回小说中有着多处山东杂技的片断记叙。在山东发掘出土的汉墓文物中,也发现了大量刻有古代杂技表演场面的汉画像石(砖),山东聊城地区的东阿县,德州地区的宁津县一向就有“杂技之乡”的美誉。所有这一切都表明了山东无愧为一个真正的杂技大省。在古代,杂技是包容在“百戏”之中的,而“百戏”则是我国古代对乐舞、杂技表演的总称。这里的“杂技”是一个广义上的概念。后来随着艺术分工的愈来愈细,“百戏”已逐渐分化派生出各种杂技,幻术、歌舞、曲艺、戏曲等具有独自艺
枣木杠子乱弹
“枣木杠子乱弹”俗名“小调”、“杂八调”。属传统民间曲艺范畴。始创于大明初,发展于清康乾盛世。迄今三百余年。其曲调系历代无名艺人随意哼成,又经不断加工,口耳相传,流传至今。唱腔十分优美动听。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哼哼”之誉。唱词之来源有三:一是民歌民谣,系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无固定形式,触景生情,即兴演唱。如《光棍哭妻》、《寡妇五更》、《拙老婆做鞋》、《大闺女做梦》、《馋夫人》、《正对花》等》。二是断章于优秀剧目,如《许仙游湖》、《张生戏莺莺》、《砸面缸》、《蹦情》等。三是源于历代文人墨客之诗词歌赋,如《满江红》、《四大景》、《四小景》、《四季相思》、《鸳鸯扣》、《溶金钱》等。其中不乏明清时期
齐笔制作工艺
广饶齐笔制作历史更为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了“齐国笔乡”的美称,齐笔制作工艺考究,从选料到成品经100多到工序,成品丰颖尖锐、修削整齐、丰硕0、健劲有力,具有尖、齐、圆、健之四德。
孙斗跑驴
孙斗跑驴,兴起于一百多年前的孙斗村,表演风格热闹、幽默、滑稽。跑驴中的驴形道具用竹、纸、布扎成前后两截,下面用布围住,色状为黑白两色。跑驴大多为双人表演,一人扮骑驴妇女,把驴形道具系在腰间,上身做骑驴状,以腰为中心,左右小晃身,下身用颤抖的小步蹭动,模拟驴的跑、颠、跳、踢、惊、犟等动作和神态。演员上下身动作的强弱、大小、高低要相呼应,并与另一扮演赶驴的人相配合。赶驴人的赶、拉、牵、撵等动作主要表现一种憨厚、质朴的形象,表演夸张、活泼、风趣、诙谐。跑驴一般都是表现一对农村新婚夫妻在回娘家的路上,过沟、爬坡、驴惊、抢救等经过,有说有舞,诙谐风趣。跑驴主要伴奏乐器有唢呐、小鼓、大钹和小钹等,烘托表演
阳谷民间剪纸
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在他们自己生活当中应用和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它生存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不受功利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制约,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阳谷县定水镇的女艺人洪春,自幼钻研这一民间艺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成为阳谷县人人皆知的“剪纸艺术家”。女艺人洪春形象逼真、惟妙惟肖的剪纸艺术,使阳谷县的剪纸成为聊城市旅游特色产品之一。
东路大鼓
东路大鼓是北方曲艺形式的一个曲种,起源于黄河三角洲民间小调,经多代艺人加工、传承而自成一派,明清以来广泛流传于黄河三角洲及周边地区,地方语言特色鲜明,唱腔曲折婉转、演唱吐字清亮、情感表达细腻,民国初年极盛,成为“山东大鼓”的一大流派,是民族曲艺中的稀有品种。东路大鼓起初叫“东口调”,唱腔比较简单,在流传的过程中经过几代艺人的加工整理吸取借鉴了地方戏和其他姊妹艺术形式的演唱技巧,丰富了“东口调”的唱腔又加1鼓、钢板以及三弦乐器的伴奏这样就使之的发展成为一种比较完整的艺术形式——东路大鼓。东路大鼓地方气息浓厚,唱腔优美动听,演唱爱情、抒情、欢快的作品更是有姊妹曲种不及相比的独到之处。演唱时三弦伴奏
三官庙龙灯扛阁
相传三官庙村在1750年就已经有了舞龙艺术,并参加无数次龙灯比赛。2000年10月,三官庙村龙灯扛阁队代表山东省,参加了由国家文化部社图司、重庆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首届“重庆·中国铜梁龙灯艺术节”中华龙舞邀请赛。该队以精湛、高超的表演技巧,全力展示了舞龙这一民间艺术的魅力,获“齐鲁神威奖”和“邀请赛纪念奖”两项大奖,在全国参演的18支龙队中脱颖而出,获综合奖项一等奖。三官庙龙灯的“龙”,用竹、木、布等物料扎糊后彩绘而成,9节或12节,节内燃烛,后来有的放置电灯炮。龙灯、扛阁是以龙舞与扛阁结合在一起的广场舞蹈表演,粗犷豪放,气势宏大,独具风格,深受观众喜爱。龙灯、扛阁用打击乐队伴奏,曲牌有[流水
宁阳韩氏剪纸
宁阳韩氏剪纸嫡亲传承传了五代,距今有100多年历史,其剪制技巧独特,融各派剪纸之长,如婚庆系列和节庆系列,发展了传统剪纸的应用范围;如居室装饰,抛弃了传统剪纸中的腐朽部分,有的小巧玲珑,有的气势磅礴,得到了美术界同仁的称赞。剪纸是中国艺术宝库的珍宝,宁阳韩氏剪纸是宁阳文化的重要名片,韩氏剪纸传人从美术方面潜心钻研,发展了民间受欢迎的系列作品,如福禄寿喜、花鸟鱼虫等。传统剪纸活泼性强立体性差,夸张性强-性差,韩氏剪纸注意恰当的立体性,引用-原理创作出具有较高收藏价值的风景名胜系列。剪纸这项非物资文化遗产有广阔的市场价值。
宁阳“骆驼蹄”鞋
骆驼蹄鞋起源于明末清初时期。由于受到当时物质条件限制,百姓所穿的鞋只能用草绳编制或者棉布缝制,后来草鞋逐渐进化到布鞋,并经改进,制作出了专门为儿童所穿的骆驼蹄鞋,流传至今。因做出的鞋和骆驼蹄的外形相似,所以便有了骆驼蹄鞋的名字。“做出来的骆驼蹄鞋主要给一岁以下的孩子穿,最多到四五岁便不再穿了。”一双地道标准的骆驼蹄鞋必须全部用手工缝制。从搓麻线、纳鞋底、做鞋帮、绣虎脸、掩鞋口,直到把鞋帮和鞋底缝到一起,一双骆驼蹄鞋算是基本竣工了,但还要经过一番装饰,绣上精美的图案和提鞋的鞋页根才算大功告成。目前,骆驼蹄鞋的缝制主要依靠老人们的心口相传。“在制作每一双骆驼蹄鞋时,都会绣上自己喜欢的图案,有的是绣
大禹治水的传说
传说渊源大禹治水的传说在宁阳及周边地区流传已久。宁阳境内有关大禹及其治水的传说更多,最早见于文物例证的有西周中期遂公盨铭文,其后《诗经·大雅》、《史记·禹贡》均有记载。此外,宁阳境内的禹王庙、禹王坟、村名、地名、宁阳八景中也有反映。其中有为纪念大禹治水,在大汶河南岸创建的禹王庙,占地25亩,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年代不祥,庙内11株千年古柏,其中一株传说为大禹化身;西汉时期的古村落禹颓村(今白马庙村),相传是大禹带领部落外出治水留下的遗址;被现存最早的明万历三十四年编撰的《宁阳县志》中列为明代宁阳八景之一的“铁牛镇海”,是传说大禹治水时留下镇海眼,绝水患的堌堆山景观。几千年来,有关大禹治水的
新泰海米芹菜
新泰芹菜,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栽培历史,清时选为贡品。集中产区在新泰市市中办事处的尹家庄、赵家庄、明公等村。据土壤普查,产地土壤多为壤土,PH值在7左右,呈中性,且处于汶河岸边,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系芹菜生长的良好环境。建国后,对新泰芹菜进行了改良,1965年从桓台、天津引入实秆黄苗品种,与当地品种天然杂交培育出具有柄厚中空、质地脆嫩、不易抽苔、适应性强、烹调时能吃火、易入佐料的优良品种。经测定,每百克鲜样中含维生素C4克、萝卜素1.27毫克、可溶性糖0.26克,并含有蛋白质、钙、铁、芳香油、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多种营养成份。经常食用能增加营养、促进食欲,药用可防治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新泰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