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特产
山东省民俗文化
东方朔的民间传说
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德州陵县)人。性诙谐幽默,善辞赋,武帝时大臣、文学家。武帝即位初年,征召天下贤良方正和有文学才能的人。各地士人、儒生纷纷1应聘。东方朔也给汉武帝1,1用了三千片竹简,两个人才扛得起,武帝读了二个月才读完。在自我推荐书中,他说:“我东方朔少年时就失去了父母,依靠兄嫂的扶养长大成人。我十三岁才读书,勤学刻苦,三个冬天读的文史书籍已够用了。十五岁学击剑,十六岁学《诗》,《书》,读了二十二万字。十九岁学孙吴兵法和战阵的摆布,懂得各种兵器的用法,以及作战时士兵进退的钲鼓。这方面的书也读了二十二万字,总共四十四万字。我钦佩子路的豪言。如今我已二十二岁,身高九尺三寸。双目炯炯
炉神姑的传说
炉神姑的传说最早源于齐桓公(公元前685—前643)时期。其主要分布在张店区的中埠镇孟家庄、铁山一带,流传广泛而久远。“西依孟村东近海,南接金岭北靠山”这就是对炉神姑庙址的真实写照。齐桓公(公元前685—前643)时期,李娥(另传为中埠镇孟家庄丁氏女)为救其父,为全村除掉四处骚扰的铁牛,跳进炉中牺牲。为了纪念这位无私无畏、勇于献勇的李娥,百姓遂修祠立庙,塑神像,将其奉为“炉神姑”,以资怀念和祭祀,世代相沿。事实上,炉神姑所以在张店出现,是由地理环境,经济生活方式、文化习俗、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审美观点等多种历史文化因素铸造成的一个客观历史现象。因此,根据相关的历史迹遗、历史碑文等,—般历史学家
刘备在平原的传说
东汉末年,蜀汉昭烈皇帝刘备曾两度在平原做县令、国相之职,刘备在平原的传说和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刘备坐平原期间,颇有政绩,他非常注重了解百姓疾苦,同时又心存“匡扶汉室”的大志,在平原任职期间,他初步形成了“人和”与“恤民”的思想基础。他重学兴教,倡导礼仪,惩恶扬善,安定社会,为平原的百姓在战乱中求得了一个短暂的休养生息的机会。在平原民间,至今流传着许多故事称赞刘备懂民情、顺民心、合民意、爱民、恤民思想。刘备在平原百姓中的口碑很好,许多关于他“扶奖农桑,发展商贾”的故事也世代流传,象民间流传的《试守平原令》、《巧种罗汉钱》、《偶植盘龙柳》、《仁德感义士》、《惜才收赵云》、《首善孝行街》、《育英办义
孟母教子的故事
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幼年丧父,由母亲抚养。孟母对这个独生子毫不溺爱姑息,从小严加管教,精心培育。历史流传下来的孟母教子的故事。1、孟母三迁“孟母三迁”讲的是孟母为了教育儿子成才,选择良好的环境,为孟子创造学习条件的故事。早年,孟子一家居住在城北的乡下,他家附近有一块墓地。墓地里,送葬的人忙忙碌碌,死者的亲人披麻戴孝,哭哭啼啼,吹鼓手吹吹打打,颇为热闹。年幼的孟子,模仿性很强,不时看到丧葬的情形。孟子和村中儿童一起模仿大人扮演丧葬的过程,有时还抢人家的贡果吃,孟母发现儿子受到了不良环境的影响,感到这个环境实在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认为“此非所以居吾子也”,就决定搬家。不久,孟母把家
四女寺的传说
武城县四女寺村是一个历史名镇,位于德州市德城区与河北省故城县三县(区)交界处的大运河南岸,其贯以“四女”地名的由来,源于一个美丽、动人而又千古流传不衰的民间传说。相传,西汉景帝时,此地(安乐镇)有一乐善好施的傅氏夫妇,年届五十,膝下只生四女,皆姿色出众,聪慧过人。因父母无男儿,四姊妹为侍奉双亲,改着男装,矢志不嫁,共祝二老长寿,同时为表心愿,各植一槐,对天盟誓:“槐枯则嫁,槐茂则留”。为争养双亲,四姊妹各暗中用热水浇她人之槐,以期烫死,免得贻误其他姊妹青春。殊不知,热水浇槐槐俞繁茂,结果四女同室事亲,朝夕焚修,日夜诵经,卷不释手,以祝父母长寿,遂修道成仙,举家超升。人去迹存,四棵槐树依然亭亭玉
博山八角鼓
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是一片美丽的土地,这是一片希望的土地。这里就是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博山位于鲁中腹地。总面积682平方公里,人口48万。春秋战国时期,博山名弇中。周末得名颜神,宋初已成重镇。金称之为颜神店,元称之为颜神镇。1734年(清雍正12年)始建县制,取名博山。因煤、陶、琉璃业兴盛,地扼齐鲁要冲,故称“鲁中重镇”。被世人誉为“陶琉之乡”,2002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博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博山人杰地灵,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多少年来,博山人民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地域文化,绽放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之花。博山八角鼓,就是独具
龙虎斗打击
“龙虎斗”。采用南音乐器配合锣鼓,有时“清唱”小曲,以儿童为主唱者,往往采用轮流对唱的形式,别具一格,乐队的主要标志是在一只雕刻古雅的长型鼓架(形似轿子),上放置通鼓和小鼓各一面,由两个人扛鼓而行,司鼓者横进边打两面鼓,有时还兼助唱指挥,气氛昂扬高吭,被誉为“龙虎斗”。
宁阳朱氏唢呐
宁阳朱氏唢呐,系家庭传承,发源于山东省宁阳县茅庄乡,距今已有100余年历史,由朱序河一家人一代代传承下来。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数代传承人不断总结、吸收本地优秀的戏曲文化及一些民间小调,形成了自己固定的形式和曲牌。在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及社会需求的变迁中,逐渐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朱氏唢呐,在当地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经过几代传人的学习钻研和发展革新,朱氏唢呐影响遍及鲁中、鲁南地区,中央电视台第七频道曾作过专题报道。朱氏唢呐传人在全国举办的各种大小型民族器乐比赛中均有不俗成绩,其中唢呐高手朱殿军,在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联合主办的首届山东省农村文化艺术节民间吹打乐总决赛上获得金奖。宁阳朱
夹仓传统吹打乐
近日,日照经济开发区奎山街道夹仓村几位民间艺人正在表演夹仓吹打乐,迎接元宵佳节。夹仓吹打乐,起源于清朝末期宣统年间,距今约100多年,是当地渔民闲暇时主要的传统娱乐项目,曾盛行一时。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富裕起来的夹仓村渔民组织起来,发掘、整理独具特色的传统吹打乐,为新农村生活增添了欢乐祥和的气氛。目前,夹仓吹打乐已被市政府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满江红
“盼到春来呀,春那又来呀,桃花杏花呀,桃杏花开呀”这优美抒情的曲子是日照东港民乐“满江红”代表曲目之一《四盼》的主曲。“满江红”属大型民歌套曲,是鲁南五大调之一,曲调细腻、优雅,有“细曲”、“雅曲”之称,是伴随着民俗生产活动发展而成的,多年来备受音乐界青睐,其历史和文化价值重要。由于时代变迁、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的变化,“满江红”已处于濒危状态。东港区文化部门经过挖掘、搜集相关资料,建立保护组织,以民间艺人为主,进行讲课、培训等活动,建立起一支传承队伍,加大了整理保护力度。“满江红”被山东省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去年被文化部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东港区对“满江红”采取“动
成武大鼓
成武大鼓是一种比较古老的乐种之一,相传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经过数代民间艺人的加工、提炼、修饰和创造,无论从制作工艺还是演奏技法上都在逐渐完善。鲁西南民间大鼓因制作用牛皮蒙鼓,所以也称“牛皮大鼓”,又因它的直径大的可达两米,像个碾盘,所以也称“碾盘大鼓”。据成武县志记载,成武县清末民初时期民间大鼓较为盛行。每逢重大节日、丰收喜庆、祭神求雨、庙宇开观、赶庙会、续家谱、送火神、闹元宵等活动,人们就敲起大鼓庆贺,鼓声能听十几里,如有特殊情况,像灭火救人、拿贼捉盗等急事,也以击鼓为号。据传这是沿袭了古代战争时的催阵鼓。过去,除了慌乱年代外,群众在冬闲季节,差不多一进腊月就开始练习大鼓,一直练到正月十六,各
德州木板大鼓
木板大鼓是夏津县及整个鲁西北地区老百姓喜闻乐见,不可缺少的文化娱乐形式,据考证木板大鼓很早发源于鲁西北一带农村,以后流传我国北方各地。是由明朝年间的鼓词、运河号子、民间小调演变而来,距今已近300多年的历史。清朝光绪年间,我县民间艺人吕廉山自幼聪慧过人,喜欢在乡邻乡村唱些民间小调及演讲传奇故事,又请教当地老艺人,形成木板大鼓雏形并在各地演出,在济南一带很有名气。并收有范其风等许多徒弟。第三代传人王长志在第一届山东省曲艺大赛中荣获一等奖,1958年在怀仁堂受到1、1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木板大鼓原来是有一人持三弦伴奏,一人左手持木板、右手持楗击鼓演唱,二人或三人表演形式。上世纪20年代末,由于
山东渔鼓
渔鼓亦名道情,是与道教音乐有着密切关系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形式。据《辞海》道情条载,道情“渊源于唐代的‘九真’、‘承天’等道曲,以道教故事为题材,宣扬出世思想。南宋时开始用渔鼓和简板为伴奏乐器,因此也叫‘渔鼓’。明清以来流传甚广,题材也有所扩大,在各地同民间歌谣相结合而发展成为许多种曲艺”。凡流行山东境内者统称曰“山东渔鼓”。其发展与道教兴盛于齐鲁有关。元明以后,道士邱处机所创“龙门派”大兴,自龙门山沿鲁西南传遍山东各地。今山东渔鼓艺人均属“邱祖龙门派”的曾、柴、杨、张四大支脉门人,有的师承上推几代就是道士。渔鼓艺人并可向庙里挂单,道士则无偿供其食宿。渔鼓在山东境内流传甚广,“南口”过去曾有
孔子诞生的传说
受人供奉了千秋万代的儒家大圣人孔子,查一查他的身世,原来并不光彩。《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生鱼鲁昌平分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晋人干宝《三日纪》亦云:徵在(即颜氏之女,孔子之母)生孔子空桑之地,今名空窦,在鲁南山之空窦中。孔子之父叔梁纥六十多岁时,在空桑看上了徵在,两人“野合”便诞生了孔子。孔子出生的年代,还保存着那种男女自由0的原始遗风,《周礼·地官·媒氏》所载:“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就是说在一年一度的中春之月的男女聚会中,男女可以自由地谈情说爱,甚至发生性关系也没人制止。孔子正是叔梁纥在自由聚会后的结
闵子骞的传说
闵子骞(前536--前487),名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鲁国(现鱼台县大闵村)人,孔子高徒,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回并称,为七十二贤人之一。他为人所称道,主要是他的孝,作为二十四孝子之一,孔子称赞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明朝编撰的《二十四孝图》,闵子骞排在第三,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先贤人物。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子骞少时为后母1,冬天,后母以芦花衣损,以棉絮已所生二子。子骞寒冷不禁,父不知情,反斥之为惰,笞之,见衣绽处芦花飞出,复查后母之子皆厚絮,愧忿之极,欲出后母。子骞跪求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其父这才饶恕了后妻。从此以后,继母对待子骞如同己
坏才刘克学的故事
因年代久远,道听途说的较多,纯属娱乐,如果伤及别人,先说声对不起;刘,据老人说,本是日照第一状元才,自幼天资聪明绝顶,上私塾到乡试都是第一,人虽小,但声望极高,在同学和其老师中,认为一旦参加科举必中状元,就在准备上京参加科举前几夜,其母亲与邻居吵架后,也觉儿子必中状元,在为他做的时候,一边高声道:现在我儿高中状元在即,有恩则报恩,有仇则当报仇,说话给仇家听。一边用力用烧火棍乱倒锅门脸(古有传说:此乃灶王爷之脸,不可乱戳),结果,戳的灶王爷满脸伤痕,灰头土脸的上天找玉帝告状,玉帝大怒,责令将刘克学的状元之命,马上换平常之人骨。这一天,日照来一个仙鹤童颜的老者,指名要找刘克学,有好事者将他领到刘克
圣公传说
说到广泽尊王,民间至今还流传着不少的神话传说。广泽尊王又称郭圣王,郭其姓,名忠福。后唐同光初年(公元923年)农历二月二十二日出生于金谷,属地河内。幼时贫,牧牛羊,事母至孝。其父去世后,为糊口,到河内(今金谷河美村)富户杨长者家放羊。杨家为卜择风水宝地,从赣州请来一位地理先生,于其家供养三年。杨家虽富甲一方,但长者妻却天性吝啬,奉事不周。地理先生感叹:“杨家啊杨家,你没有量气就没有福气!”又时念郭忠福年少乖巧、老实孝义,遂于他游前密告忠福:“有块风水宝地要送给你,只是不知你要一朝天子,还是要万代封侯?”忠福想了想说:“要万代封侯。”地理先生便详细交代了事宜,并叫他速取先父的骨灰水倒在羊圈公羊睡
莒县民间故事传说
莒县的东莞有个六七百户人家的大沈庄,按说大沈庄一定沈姓人家很多,可出乎所料,竞没有一户姓沈的,全村只一姓——刘。大沈庄亘古以来是刘姓庄,所以最初叫刘庄。不知在哪朝哪代上,刘庄有一家因为家境贫穷,不能糊口,夫妻俩携儿带女下了江南。在江南一处场院屋子临时安了家。又不知熬到哪一辈上,生了一个男孩,取名刘勰。刘勰自幼聪明好学,只可惜家境太贫,无钱请先生教书。一天,一老僧化缘来到刘家门前,见刘勰生像不凡,才分过人,后来必有大处,便嘱咐刘家好好供刘勰读书。可怜刘家糊口都不能,哪有钱供他读书?老僧见状摇头叹息。最后,征得刘家同意,把小刘勰带到寺庙里抚养。小刘勰言语不多,记忆力惊人,只要禅师教过的书,会是自然
杞梁妻哭夫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原型——杞梁妻哭夫“孟姜女哭长城”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劳动人民借这个传说,控诉了惨无人道、摧残家庭幸福的封建1,歌颂了坚贞不渝、感天动地的爱情。人们在认识这个传说的时候,往往受故事内容的影响,认为这个传说发生在秦始皇时期,地点是在秦朝长城一带等等,孰不知这个传说是由一段史实加工演变而成的,它的原型就在我们山东淄博临淄,来源于杞梁妻的故事。从训诂学和文献学角度看,孟姜女并不姓孟,“孟”为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大的意思;“姜”才是其姓氏。“孟姜女”实际的意思是“姜家的大女儿”;而且,孟姜女不是单指一个人,而是一类人的通称。据《毛传》:“孟姜,齐之长女。
秃尾巴老李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小坞沟还是个只有几户人家的小村庄。庄东西间草屋里住着李老好夫妻,两口子又勤又贴心,日子过得倒很宽裕。只是妻子都三十多岁了还没开怀,一提这,两口子就长出气。有天晚上,妻子对丈大说“有了”。李老好喜得一蹦多高,不让妻子做饭,不让妻子干活,妻子动一动他都怕“闪了”。这样侍侯了十个月、十二月,到了满二十四个月这天,天灰蒙蒙、风大雨急,劈雷闪电,妻子要生了,疼得翻打滚。李老好把掺着心,瞅着妻子的下身。不想妻子肋下慢慢裂开一道缝儿,从里面钻出一条小黑龙来。小龙落生,在床上扑扑摇摇,身子眼见越长越大。妻子一看,吓死过去了。李老好盼妻子生个大胖小子,没想生了个怪物,妻子又死了,又气又难受就扬起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