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特产
山东省民俗文化
杨家埠木版年画
杨家埠是中国民间木版年画三大产地(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寒亭杨家埠)之一,自古至今盛产木版年画。杨家埠木版年画,是中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淳朴鲜明的艺术风格而驰名中外潍县杨家埠木版年画是流传于山东省潍坊市杨家埠的一种民间版画,是我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淳朴鲜明的艺术风格而驰名中外。杨家埠村在潍坊市东北15公里处,由于盛产木版年画而远近闻名。杨家埠木版年画始于明朝末年,繁荣于清代,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是我国著名的三大民间年画之一。清代乾隆年间,是杨家埠年画发展的鼎盛时期。杨家埠木版年画当时的杨家埠村已有“画店百家,画种上千,画版数万”之说,年画
蓝关戏
蓝关戏是流传于胶东半岛的莱州及招远等地的一个古老的高腔剧种,是弋阳腔在胶东的后裔。据有关典籍记载、著述表明及历代艺人的口碑资料,蓝关戏始于明末,兴于清初。明代末年,弋阳腔在其风靡全国之时传至莱州,成为早期“蓝关戏”发生的重要契机,促使了它的孕育和萌生。蓝关戏即是以“错用乡语”的音调特征沿袭和模仿弋阳腔,“其节以鼓,其调喧”的表现形式和吸收了胶东的民间曲调及其他成分。蓝关戏“帮、打、唱”三位一体,交映生辉,成为该剧种音乐的三大支柱,当地群众“会唱者,颇入耳”,素有“蓝关开了台,婆娘跑掉鞋”之说。蓝关戏上演的剧目有近百出,主要为《东游记》与《西游记》两部大型连台本戏。蓝关戏的历史是一部声腔剧种的发
潍坊烤烟
潍坊烤烟色泽桔黄、油分足、气味香、燃烧性强,驰名国内外,种植面积保持在18万亩左右,烤烟的产量和质量在全省名列前茅,在全国30多家卷烟厂使用,并远销欧洲和美国、日本等国。临朐种植烟草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由于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适宜,其烟草素以色泽金黄、灰白火亮、油份足、味香醇等特点而享有盛誉。清朝末年,烟草收入即“岁进亦数十万”,仅次于蚕丝的收入。进入中华民国时期,卷烟业兴起,国内外对烟草的需求量日增,(烟草)“辄得高价,大利所在,人争趋之”,临朐烟草种植的面积、产量逐年增长。山东潍坊市烟叶协会潍坊市所辖6个县(市、区)39个镇(街道),包括诸城市枳沟镇、贾悦镇、石桥子镇、舜王街道、相州镇、
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崂山道教音乐
道教音乐是我国民间音乐的组成部分,崂山是中华道教胜地,其道乐有独特之处。崂山道教音乐经曲,多由上古民歌和民间号子演变而成,具有强烈的东夷文化气息。后来,风行全国的十方经韵传入,融入了崂山道教音乐。金代,全真道北七真来崂山传真布道,特别是邱处机三次来崂山,把崂山道教音乐和十方道乐进行了广泛交流,逐渐形成了风格独特和档次齐备的道乐体系。两千多年以来,崂山道教音乐不断广采博取,既有在重大仪式活动中演奏和唱诵的神圣韵谱,如“接大驾”“三清号”“玉皇号”“大洞清”等正统道谱;又有“满江红”“宾鸿泪”“天边月”等大型祭祀活动的专用曲牌;还有“秋山行旅”“鹊华春山”“晋济三果”“归去来辞”等清秀古雅的欣赏性
阳信鼓子秧歌
“鼓子秧歌”作为民间舞蹈形式,在阳信县历史久远,主要分布在阳信县城西部的洋湖乡、温店乡镇以及附近周边县的邻村。据滨州文化志记载:“阳信的鼓子秧歌产生公元六百二十四年的前唐时期。”在当地的老艺人中还有这样一种说法:“先有灵霄阁,后有大秧歌(也叫武秧歌)”。位于县城西部洋湖乡的灵霄阁(刘家阁)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是阳信县最大的古建筑群,每年正月十六日为古庙会(一直延续至今),来自惠民、商河、无棣、庆云、济阳等各县的客商云集于此。烧香还愿,热闹非凡。离灵霄阁向东不远(20华里)便是武定府(今惠民县城孙武故里),在城外驻有兵营,每年正月十五军民同乐,将士们手拿兵器摆成阵法,旗罗伞盖,场面恢宏壮观,舞姿粗
东昌木版年画
东昌木版年画始于唐代,先以门神画的形式出现,与潍坊杨家埠并称为中国民间艺术宝库的艺术奇葩,代表着山东木版年画的东、西两大系统。东昌府木版年画的生产始于明代,已有近300年历史。东昌木版年画具有年画、门神画合为一体的特点,构图简洁,整体感强,人物造型眼形窄长,鼻梁鼻翼瘦窄,形象丰满质朴;线条刚劲、流畅、圆润,弧中有直,柔中有刚;色彩柔和、鲜明、古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史东昌府的刻书业甚为发达,刻书业的插图雕刻艺人开创了独树帜的东昌府民间版画。在明清时期,山西商人在离东昌府古城50公里正南的张秋镇开设了三家画店,经销年画、门神。后来,这三家之一的“刘振升画店”迁往当时东关清孝街
鼓子秧歌
鼓子秧歌分布在今山东鲁北平原的商河地区,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鼓子秧歌源于北宋,成于明,盛于清。据当地著名老艺人说,北宋年间,商河一带连年受灾,包公从河南到此放粮,赈济灾民,并由他的属下把鼓子秧歌传授给当地百姓。后来每逢新春佳节人们就跑起秧歌,以示对包公的感激之情,流传至今,相沿成俗。鼓子秧歌在商河民间上至老者下至少儿都爱学会跳。全县21个乡镇,八百多个村都能组织秧歌队。秧歌队伍中有伞头、鼓子、棒槌、腊花、丑角五种角色,表演风格迥异,韵味独特。现存鼓子秧歌主要分为“行程”和“跑场”两部分,“行程”是舞队在行进或进入场地前的舞蹈;“跑场”是表演的主体,又分不同角色表演的“文场”和“武场”。鼓子秧歌
蹴鞠
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蹴”即用脚踢,“鞠”系皮制的球,“蹴鞠”就是用脚踢球,它是中国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有直接对抗、间接对抗和白打三种形式。进行直接对抗比赛时,设鞠城即球场,周围有短墙。比赛双方都有像座小房子似的球门;场上队员各12名,双方进行身体直接接触的对抗,就像打仗一样,踢鞠入对方球门多者胜。进行间接对抗比赛时中间隔着球门,球门中间有两尺多的“风流眼”,双方各在一侧,在球不落地的情况下,能使之穿过风流眼多者胜。白打则主要是比赛花样和技巧,亦称比赛“解数”,每一套解数都有多种踢球动作,如拐、蹑、搭、蹬、捻等,古人还给一些动作取了名字,如转乾坤、燕归巢
高密茂腔
茂腔这一地方剧种自产生、流传、发展至今,虽历经数百年,但名称确定的较晚。1954年,华东地区组织戏剧观摩演出时才由组委会正式命名为“茂腔”。此前,人们多称作“周姑子调”或“肘鼓子戏”、“冒腔”等。当时的“华东区戏剧观摩演出纪念会刊”提到:山东流行着一种敲着狗皮鼓替农村中有灾难疾病的农民开锁还愿的迷信活动,唱腔称为周姑子调,后来在高密及周边地区演变为戏剧,由于该曲调的明显特点是尾音“打冒”,“冒”与“茂”音同,取“茂”是愿该戏发展茂盛。因此将其名称定为“茂腔”。茂腔的雏形是早在明代就流传民间的“姑娘腔”。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明万历年间钞本《钵中莲》提到“姑娘腔”。清康熙年间李声振所著《百戏竹枝词》述
聊城杂技
聊城地区是中国杂技的发源地之一。新石器时代晚期,聊城是东夷人活动的主要区域,当时东夷人的首领蚩尤据说便是一位杂技高手,古代杂技就源于角抵戏即蚩尤戏。聊城杂技现分布于东阿、茌平、阳谷等县及其周边地区。春秋战国时期,聊城杂技马戏得到初步发展,到汉代已经基本成熟。三国时期,杂技马戏在聊城的东阿一带已很盛行,成为一种以杂技为主兼有其他技艺的表演形式,东阿王曹植曾以“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的诗句来描述这种状况。历史上黄河经常泛滥成灾,许多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弃农学艺,东阿县孟庄、贺庄、张大人集等村就是著名的杂技村。民国初期,仅东阿县就有几十个杂技马戏班。此外,阳谷、茌平、莘县、临清等还有几十个杂技团。其
山东快书
山东快书清末道光、咸丰年产生于鲁中、鲁西农村。因其主要书目为《武松传》,故俗称“唱武老2的”,又因其伴奏乐器与演唱风格特点的不同,亦名“竹板快书”或“滑稽快书”。1949年初高元钧在上海报演出,文艺界依其源流、语言、代表性书目诸特点,定名“山东快书”。山东快书都是站唱形式,表演上讲究“手、眼、身、步”及“包袱”、“扣子”的运用。唱词基本上为七字句,演员吟诵唱词,间以说白。曲目有“单段”、“长书”、“书帽”等形式。传统曲目《武松传》包括《东岳庙》、《景阳岗》、《狮子楼》、《十字坡》等12个回目,可以分回独立演唱,也可以连贯起来表演。此外,还有《大闹马家店》、《鲁达除霸》、《李逵夺鱼》等,小段书帽
山东琴书
山东琴书是山东重要的地方曲艺品种,又称“唱扬琴”或“山东扬琴”。它源于明代中期鲁西南菏泽(古曹州)地区兴起的民间小曲自娱演唱形式“庄家耍”(又称“玩局”),至清代中期,原来唱曲使用的伴奏乐器古琴和古筝改为扬琴(又称“蝴蝶琴”)、四胡、古筝、琵琶、简板和碟子,表演为多人分持不同乐器自行伴奏,分行当围坐表演,以唱为主,间有说白或对白。山东琴书采用山东方音表演,因脱胎于民间的“小曲子”联唱,所用唱腔曲调十分丰富,约有曲牌二百多支。发展为琴书说唱之后,使用的曲调逐渐集中,以所谓“老六门主曲”即【上合调】、【凤阳歌】、【叠断桥】、【汉口垛】、【垛子板】、【梅花落】最为常用,清末民初以来又进一步发展为以【
五音戏
五音戏原名“肘鼓子”,发源于山东章丘、历城一带,流行于山东中部的济南、淄博及周边地区。其发生、发展、定型大致经历了秧歌腔、五人班和五音戏三个时期。五音戏表演时一般是先吐字,后行腔,曲调口语化,腔调旋律变化较多。其演唱用本嗓,女腔尾音旋律延长,后尾用假嗓翻高,称为“云遮月”,极富抒情性。最初,五音戏的表演以二小(小旦、小生)戏、三小(小旦、小生、小丑)戏为主,无文场伴奏,内容多反映民间生活,后经发展增添了文场伴奏,剧目也更为丰富。五音戏的传统剧目主要有《王小二赶脚》、《王二姐思夫》、《拐磨子》、《彩楼记》、《王定保借当》、《墙头记》、《赵美蓉观灯》、《王林休妻》、《乡里妈妈》、《王婆说媒》、《张
柳子戏
柳子戏又称“弦子戏”,是流行在山东的古老剧种之一,也是目前尚在流行的中国戏曲古老声腔之一。它是从元、明以来的弦索系统衍变下来的,演唱用俗曲编成的剧目为主。它的曲调是由当时中原民间流行的俗曲小令(如“黄莺儿”、“山坡羊”、“打枣杆”等等)所组成。后来又吸收了高腔、青阳、乱弹、昆曲、罗罗、皮黄等剧种的唱腔、表演与剧目。它和大弦子戏、罗子戏、卷戏等,同出一源,都以三弦作主奏乐器,笙笛辅之。由于它吸纳了通俗的七字句说唱曲调一柳子,便以“柳子戏”命名。历史上曾有“东柳、西梆、南昆、北弋”之说,其中的“东柳”即指山东柳子戏。可见,它在徽调兴起之前,就已形成且具有相当势力了。柳子戏活劲地域甚广,跨山东、河南
长岛渔号
“长岛渔号”源于长岛县渔业区的砣矶岛,距今己有300多年的历史。它是风帆时代渔民创造的一支闯海的歌。早在清末民初,砣矶岛上的大风船达300多只,是一支海上生产的劲旅。这些大风船,系母船带子船,常年活动在烟威、莱州、渤海湾和辽东湾一带渔场。因此,长岛的渔民号子波及到整个渤海和北黄海沿岸。北至丹东、大连、营口、长海县,西至天津、塘沽,南至蓬莱、莱州、龙口。东至烟台、威海、韩国一带。那时,一只大风船多为18人操作,帆船的动力全靠风力和人力,于是,以吆喝、呐喊和领唱、合唱为主要形式的“长岛渔号”,遂成为统一步调、协调动作、指挥生产的“渔令歌”。“上网号”、“拾锚号”、“竖桅号”、“掌篷号”,节奏铿锵有
海阳大秧歌
海阳大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系民间社火中的舞蹈部分,流行于山东半岛南翼、黄海之滨的海阳市一带。海阳大秧歌是一种集歌、舞、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它遍布海阳的十余处乡镇,并辐射至周边地区。据海阳赵家庄《赵氏谱书》记载:“二世祖(赵)通,世袭(大嵩卫)指挥、镇抚,诰封武略将军。洪熙元年,欣逢五世同堂,上赐‘七叶衍祥’金额,悬匾谷旦,诸位指挥偕缙绅光临赐贺。乐舞生闻《韶》,率其创练之秧歌,舞唱于庭,其乐融融。”据此可知,海阳秧歌实创于明代。海阳大秧歌表演内容丰富,队伍结构严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出行时排在最前列的是执事部分,其次是乐队,随后是舞队。舞队有各类角色几十人,其中包括指挥者——药大夫,集
广饶吕剧
齐鲁大地上的地方戏历史传统悠久,品种繁多,据有关资料统计,大约有30种之多,占全国戏曲.总数的十分之一。这些地方戏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从民间演唱和花鼓秧歌艺术形式演变而来的剧种,如吕剧、两夹弦、五音戏、茂腔、柳腔、柳琴戏等,另一类则是属于梆子系统-索系统的剧种,如山东梆子、莱芜柳子、枣梆、柳子戏、大弦于戏、罗子戏等。吕剧吕剧是山东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戏曲剧种,是在山东琴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迄今仅有80多年的历史。它起源于黄河下游地区广饶、博兴一带,原称“化装扬琴”或“琴戏”,滨州地区称“迷戏”,也叫“捋戏”,因伴奏主乐是坠琴,拉时不断地上下捋弦,胶东半岛称作“蹦蹦戏”。1900年前后,广饶县著名
济南羽毛画
羽毛画是中国独创的传统工艺,采用优质养殖家禽羽毛为原材料,以浮雕方式手工制作,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山东济南的羽毛画作品,设计新颖,底色自然流畅,色泽丰富鲜艳且永不褪色。曾多次参加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览,被誉为“泉城老虎”。羽毛画最初是本世纪60年代初期,由济南工艺美术总厂创立的。最初,仅仅用来制作一些小件如书签、贺年片之类,工艺上也只采取平贴办法。投入市场后,颇受群众欢迎,并有小量外商订货。随后,便组织部分画家和制作工人,互相结合制作大幅的挂画、屏风、座屏等作品,工艺品种也从单一的平贴发展到浮雕贴画、贴绘并举等。作品《虎啸)、《孔雀开屏》、《百鸟朝凤》等,都是以石膏纸浆先塑出虎和孔雀的
莱州草辫技艺
据《辞海》记载,我国草帽辫尤以山东掖县的产品最为著名。《莱州市志》中记载:“莱州草辫源于沙河一带农村,民间传说已有1500年的历史”,“沙河集形成于明朝。”沙河《龙翔观》“初建于金大定七年重修于明万历六年”由此可证,沙河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丰厚,历史上就是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据《莱州市志》的记载,1500年前的沙河农民受发辫的启示,用三根光亮洁白的麦杆草掐出了人字形的草辫,后人使用草辫做草帽又得名“草帽辫”。莱州草辫技艺“明代经直隶、豫州等地,在国内传播。鸦片战争后,用草辫生产的草辫等工艺口,受到外商的青睐,成为我国最早进行西方市场的商品之一。十九世纪中叶,辫商云集沙河,坐庄收购草帽辫,由烟
栖霞八卦鼓舞
八卦鼓舞--走向民间的道教舞蹈它产生于神秘的道教仪式,却在民间生根发芽,八卦推演,它有鼓的阳刚,风生水起,它有舞的阴柔,它是山东民间舞蹈的瑰宝,是中国道教舞蹈中的一朵奇葩。它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八卦鼓舞。八卦鼓舞源于道教。山东栖霞,是它的发源地。栖霞山清水秀,人杰地灵。金元之际,这里诞生了道教全真龙门派创始人丘处机,后被成吉思汗封为“神仙”,统领全国道教。栖霞也从此成为远近闻名的道教胜地。为纪念师傅王重阳,丘处机在今庙后镇上林家村附近修建了重阳宫。据《中国古代文化丛书》记载,重阳宫鼎盛之时,道士达百人之多,声势浩大,道观内祭祀活动规模宏大、体式严整。道教以阴阳观认识世界,八卦来自于阴阳,阴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