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特产
河南省民俗文化
筹音乐
“筹”被称为民间艺术“活化石”。筹形似竹笛和箫,却为斜吹,音质介于笛与箫之间,兼有笛音的清脆、明亮与箫声的柔和、优美。《道德经》中的“天地之间,其犹橐(du)乎”便是指筹。筹所吹奏出的声音,别有风情韵味。有箫之哀婉,笛之悠扬。听其演奏,遐思悠悠,有腾云驾雾、飘然仙境之快感。被誉为“世界之绝响,佛家之仙乐”。筹音乐的历史筹是一种罕见的乐器,筹音乐是中原地带道教音乐中的一个乐种。它的历史悠久,早在北魏(386-534)时期就已经进入上层的宫庭乐队之中(河南巩义石窟中浮雕《帝后礼佛图》有证)。北宋(960—1279)时期都城开封铁塔的琉璃砖上出现了吹筹人的形象,此时筹音乐已流于民间。清道光年以来的近
中州筝派
河南地处中原,古称中州,河南筝乐又称中州古调。中州筝派的渊源与历史河南筝曲的形成与河南豫剧、河南大调曲子、河南曲剧等民间戏曲音乐和民间说唱音乐密切相关。河南地处中原,有着深厚的民间音乐传统。商周时代的“桑间洑上之乐”,春秋时代的“郑卫之音”,一度曾给雅乐以极大的冲击。后来,秦国也竟然丢下击瓮叩缶的传统秦声而唱奏起郑卫之声来。不过这是的郑声还未有筝,随着秦筝传入中原,筝渐用来演奏河南的民间音乐。唐李峤咏筝诗中有“郑音即廖亮,秦声复凄切”的句子,分明是说郑筝已发展成为具有鲜明的特点、能与秦声分庭抗礼的不同风格了。但是其详细情况和曲目都还不能考证。明代中叶在河南、安徽、山东一带流行有一种民间音乐“弦
云彩灯舞
“云彩灯舞”是灵丘县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流传在灵丘县大涧村一带。每逢正月十五闹元宵,人们就走上街头,手持云彩灯翩翩起舞,以示欢庆,并祈求一年风调雨顺。后来,经过众多民间艺人的加工,“云彩灯舞”在音乐、表演形式、服饰,以及彩灯的制作、彩绘等方面不断有所创新,形成了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灯舞形式,深受当地人的喜爱。舞蹈起源对于“云彩灯舞”的起源,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的元宵节夜晚,灵丘县大涧村的乔三、白云昌、白云印等几位老人在乐器的伴奏下唱起了“道情”,因需照明,便点起了纸糊的小方灯。其后为增加亮度,又改为较大的长方形灯,并根据八仙腾云驾雾到人间观灯的民间传说,在灯上绘制了八仙神像,贴上云彩花边
铜器舞
铜器舞始于清朝中叶,流行于许昌县艾庄乡一带,人数不限,少者30人,多者30余人。演出时,队前设各色绸制三角牙旗20面,旗杆丈尺,旗面5丈,排列左右;另设缎锦旗一面,右上角书“××县××村”,中书“××社(会)”。起舞时,火铳轰鸣,鞭炮不断。余者,鼓、锣、铙、钹、镲各持一色,随着锣鼓节奏的疏密和力度强弱,走出不同舞步,变换各种画面。热潮时抛槌、举锣、飞镲、扬拨,边打边舞,其舞姿古朴典雅,粗犷奔放,气势恢弘清朝时期,当地十年九旱,为祈求老天“开恩”降雨,便有了举办求雨仪式的铜器社。求雨时,铜器社先找一名偷水者,称为“水倌”,又叫“码子”,多是村里不全精的人。偷水时,“码子”要反穿羊皮袄,跑到村外水
扁担偶
扁担偶也称扁担戏、独角戏、筒子戏。20实际20年代由河北吴桥传入内黄并被完善。一支扁担、一只木箱、一个布棚、一名演员,即可表演一台戏。演唱时扁担一支,布棚一撑,即成戏台。演员藏于布筒内,双手端着木偶手指前线指挥动作,双脚指挥锣鼓,嘴里按出场人物伴唱。为区别人物唱腔,除用嗓子变音外,嘴里还含一口硝,即伴唱,又伴奏。所唱剧种有平调、乐腔、大平调,剧目多为小段。扁担戏多次被推荐到省市参加文艺汇演,并多次获奖。1988年在河南省第一届艺术节上荣获“艺术节优秀演出奖”,被河南电视台录相播放。目前,县里仅存的马上乡八里庄、后河镇李后村两处扁担戏艺人已很少演出。
曲沟抬阁
抬阁是我国最古老、最稀有的民间传统艺术之一,表演时,可以看到4~7岁的小演员在三米高台的彩台上潇洒自如地表演各种优美动作,经过数百年来的不断完善和创新,抬阁的“阁”逐步向高、峭、奇、险、美的方向发展,它的行走表演也从过去的人抬,演变为人抬为虚,实为将阁固定在车轮上。每台阁上的演员最多达5位,并已将戏剧与杂技融为一体,木艺、铁艺、画艺、扎艺、服装、道具、乐队等集于一身,是一门高台行走表演艺术形式。它主要有转阁、云阁、灯阁、水阁四种表演形式。曲沟原名“干戈沟”。春秋时,群雄逐鹿,曲沟所处之地连年战事不断,故被人称做“干戈沟”。一年,孔子周游列国途经此地,见村民饥寒交迫,随生怜悯之心。孔子师徒数人,
花挑舞
《花挑舞》俗称“花挑子”,花挑群舞源自信阳固始,在固始县流传400年余历史,广泛流传于江淮流域。道具是一支细软而有弹性的竹制扁担,缠以彩纸,两端各悬挂一只竹蓝,竹蓝外沿扎满彩花。表演时一女性担起“花挑”舞动,形成舞蹈状态。传统的固始花挑表演形式大致有5种。各乡镇均有表演“班社”,其中以蒋集为最。花挑舞的历史起源花挑最初在固始怎么形成的,已无从查证,但其不远的商城县却有关于花挑形成的传说。清朝时,周宰相家和洪总兵家是商城头等大户。为显示各家的豪富,每年于元宵节各请数班艺人,组织花灯会斗演。这年,周洪两家从正月十三日就开始比着出花灯以争高下。只见周家出花伞:刘二姐赶会;洪家就出花车;李二嫂走娘家;
大仵民间舞蹈
柘城大仵民间舞蹈至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了。除鬼会属柘城县大仵乡人自创外,龙灯舞、狮子舞、竹马、旱船等在清朝乾隆年间就已经名扬四海。今年,柘城大仵民间舞蹈被列入首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柘城大仵民间舞蹈在经历了明末清初的引进和创编之后,形成了民国末年的成熟兴盛期,新中国成立至“文革”是过渡期,上个世纪90年代进入活跃期以来,又有了新的发展。1995年,柘城县大仵乡北街村成立“大仵乡北街村民间舞蹈艺术团”。去年在大仵乡北街小学体育课中增加了民间舞蹈的教学内容。柘城县大仵乡北街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民间舞蹈村”,全村275户人家几乎家家都有这一行当的演员,随便找出一个都会玩一手。村里自发组织了民
管子
管子是我国古老的民族吹奏乐器,同时也是宗教音乐的主奏乐器。据《夏邑县志》记载,自明朝洪武四年建城隍庙起,管子一直作为古乐器被保留下来。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各地庙宇和道观逐渐废毁,管子音乐流入民间。管子与寺院共兴衰管子在夏邑县最兴盛期是清朝至民国期间。当时,道教在夏邑县形成“正一”和“全真”两大教派,信奉“正一”的道士不出家、结婚、食荤腥;信奉“全真”的道士则相反。夏邑县的道士在教派归属上很难分辨,可管子音乐在道教上是相通的。寺内有佛事时,乐手在大殿一侧,为前来烧香拜佛的人们配乐祷告。民间传说,明朝洪武四年,夏邑县有一位叫范才的青年,用竹子制成了一种吹奏乐器,叫管子。当时,夏邑县官为讨好皇帝,将范
撂石锁
撂石锁是一种古老的武术功力项目,产生于唐宋时期。长期在开封回族群众中广为流传。清代及民国时期,开封曾涌现出周开元、沈少三等不少撂石锁高手。1953年,开封石锁名家沈少三还被请到中南海怀仁堂做石锁表演,赢得了毛泽东主席和中央1的拍手称赞。多次获得一等奖,从而使开封石锁名扬全国。2011年6月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开封的传统民间技艺“撂石锁”榜上有名。至此,开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达8项。撂石锁是一种古老的武术功力项目,产生于唐宋时期。长期在开封回族群众中广为流传。开封石锁,名目繁多,花样就有数十种。按运动方式可分为翻花、接花、组合套花;按形态和肢体舒展程度可分为小花和大花。
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
《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白蛇传》、《孟姜女》、《牛郎与织女》并称中国古代四大传说。其中,梁祝传说是我国最具辐射力的口头传承艺术,也是惟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梁祝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四百六十多年,可谓中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个祝员外之女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杭州访师求学。祝员外拒绝了女儿的请求,祝英台求学心切,伪装卖卜者,对祝员外说:按卦而断,还是让令爱出门的好。祝父见女儿乔扮男装,一无破绽,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强应允。英台女扮男装,远去杭州求学。途中,邂逅了赴杭
苏奇灯笼画
苏奇灯笼画是安阳市苏奇村的汉族传统民俗工艺品,属于彩画灯笼。当地汉族民间艺人就地取材,用高粱秆儿扎制成约六七寸高,四寸宽,四面或六面形体的骨架,然后再裱糊上事先印好的彩画,灯的四周以彩线装饰,中间插上蜡烛,燃着之后,小巧玲珑。烛光映出了花、乌、虫、鱼或各种戏曲故事,当地群众说:“这种灯笼有说头,有看头。”灯笼上的彩画和戏曲故事,成了大人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教材。老年人兴致勃勃地讲解戏曲故事的内容,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忠与0,善与恶,美与丑,是非清楚,爱憎分明。安阳木版灯笼画成为年节中少年儿童聚会玩耍不可缺少的有益玩具。安阳市地处河南省的北部,位于晋、冀、鲁、豫的接壤处,具有3000多年的历史和
偃师社火
偃师社火一、狮子舞偃师县狮子舞从形式上可分三种。一种称文狮子,又叫“硬圈狮子”。就是在狮子皮内撑一竹圈,外形与真狮子大体相同,唯脚上制一钢爪。另有一人扮作文人,头戴软巾,颏下三绺长须,褶子穿着,手持拂尘,用一铁索牵引狮子。此种狮子,常要地摊。斗狮子者称“回回”,持长矛、大刀、九节鞭等类武器,单人与狮相斗。在搏斗中,翻滚跳跃,动人心魄。因比较费力,故几分钟就得结束一个套路。另一种是“软皮狮子”。作一狮皮,表演者下肢到脚面束上皮毛狮爪,有的穿一软靴,二人操作,前者摇头瞪目张口,后者摇尾,或翻滚或直立,或跳跃或攀高,二人配合默契,除了表演耍地摊外,还可表演登高台、上刀山、卧麻杆床、上老杆等特技。在表
徐庄社火
徐庄位于禹州市西部花石乡,是一个平原村庄。徐庄同乐社起源于1862年同治元年,其前身“火神社”,是由老一辈的民间艺人自发组织的民间文艺团体。据本村老人讲,在民国22年,“火神社”在民间搞得很红火。以旱船、高跷、竹马为基础,发展到如今兼有小车、秧歌、狮子、小品演出、快板书等节目为补充的丰富内容。主要形式:1.旱船:5-7人表演,以赶庙会和探亲为素材,以演唱为主要形式,人物表演有公子、小姐和划船老汉。由于旱船造型独特,在禹州及周边地区独一无二,象征一帆风顺,乘风破浪的航船,集中体现了初创者的智慧及艺术构思。2.高跷:10人以上表演,道具比较独特,其高度在70—80公分,绑在腿上,表演者一般以青少年
尉氏渔鼓道情
渔鼓道情是一种板腔体唱腔音乐和其他说唱音乐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音乐和语言结合的很紧凑,道情这个曲种是很古老、很稀少的一种曲艺演唱形式,道情由一人演唱,演唱者以左臂夹道情简,手打云板,右手拍击渔鼓,简或以坠胡、二胡或三弦伴奏,唱腔音乐的高低不固定,定什么曲调则视艺人嗓音高低来定,通常多以能唱出最低音为标准,道情的唱腔共分“平板式”,“阴阳板式”“散板式”和“叹韵板式”四大板路。渔鼓道情多流传在尉氏、通许、鄢陵、长葛、许昌一带。
泼陂河旱船
旱船,是纸糊船状的玩具,供民间取乐。制作方法有简有繁。繁者工艺精湛,造价昂贵,价在数百元;易者很简陋,三几元钱就能办得到(此价格是在80年代时)。我地旱船都采取简易法,用篦扎个船形架,船上有舱,可容下一个人,糊上彩色花纸,贴上花,挂上花吊,表演时增添了观众对船的飘洒摇曳之感。演出的时候,三、五人不等。一人坐船为“船娘子”,是女角(过去都是男扮女装),将船吊在船娘子身上,使船很随和的随着船娘子的前后走动而摆动。一人撑船,是男角色,会点武功,起码能翻筋斗。陪船是丑角,一至三人,会打趣,搞得好,妙趣横生,叫人捧腹不已。旱船的表演有情节,虽然它的情节很简单,但也能启示人们从生活的琐事中懂得生活既是斗争
吕祖山庙会
吕祖山庙会吕祖山纯阳观俗称“吕祖庙”、“云光洞”、“老庙沟”,因全真祖师纯阳真人吕洞宾曾在此修行而得名。吕祖山庙会是在此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以吕祖庙为依托,以宗教活动为最初动力,以集市活动为表现形式,融宗教、经贸、游乐活动为一体。每年三月十一日、九月九日为古庙会时间,会期三天,届时有剧团演出助兴,新安、洛阳、偃师、宜阳等地都有人来赶会,除了传统的祭祀活动,还可以品尝吕祖山泉,游览吕祖山景区。道教文化使吕祖山庙会得以传承发展,旅游文化为古庙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吕祖山景区2002年初被省旅游局定为“河南省旅游景区”。
新野猴戏
新野猴戏,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在新野出土的大量汉画砖上,除了杂技、游戏之外,猴子、狗和人在一起狩猎、嬉戏的精彩画面屡见不鲜。到了南北朝时期,猴戏已在新野盛行。明清时期,新野民间玩猴就已经较为流行。那时,玩猴者多半将这营生作为养家糊口的生计门路而代代相传。新中国成立后,猴戏作为一种地方民间文化,有了新的内涵。玩猴艺人一副扁担两个箱,足迹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玩猴艺人每到一处,放下挑子,不用搭台,只需在一块空场上,拽住猴阵子,扬起手中的小扎鞭,用嘴那么一吆喝,便和这小精灵同台演出了。你看这小毛猴戴上假面具,穿上小戏服,模仿着人们的举止行动,爬杆、担水、骑车、犁地、走钢丝、打篮球,要多像有多
打春牛
打春牛是知县每年立春时举行的一项劝民农桑德政务活动,“春牛”即泥塑的仿真牛。立春前一日,知县亲率众官,身着朝服,高擎仪仗、“春”字牌,到城南先农坛祭祀春牛和芒神,祭拜完毕,知县在附近田里扶犁亲耕一至二垅地,表示代御亲耕,以祈丰年,然后迎春队伍将事先制好的土牛、芒神抬至县衙大堂前“迎春池”旁安放。至立春日,县衙仪门大开,对全县百姓开放,大堂前设香案,摆祭品,百姓手执彩旗,敲锣打鼓聚集而来。仪式开始,知县面北而跪作三献酒,赞礼官唱“长官三击鼓!”击毕,又唱“鞭春!”众官吏绕牛三圈,知县将春牛抽破,牛肚内事先填满的五谷、干果、红枣、核桃等食物纷纷落地,众吏役与百姓欢呼抢食,期盼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吉年
石堂山传说
石堂山传说石堂山位于内乡县乍曲乡西部,地理位置优越,居群山环抱之中,竹林茂密,泉水潺潺,天然洞穴,独自成屋,实为修行之处。与该乡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邓窑遗址、吴垭民居村形成“金三角”,更是观光旅游最佳去处。“石堂山传说”在内乡家喻户晓,闻名遐迩。相传,南北朝时,有一修道人李和,受仙人指点,来到石堂山,在其修道,晃眼便是四十个春秋。这一年久旱无雨,大地龟裂,禾苗枯桎,百姓望眼欲穿,眼看就要饿死。这时候,永青山下有一位叫张爽的农民,纠集大伙商讨说:“人传石堂麻衣子是得道的活神仙,有移山倒海、呼风唤雨之术,如今焦土一片,咱们何不结社求拜,拯救一方生灵?”张爽言毕,众人当即响应,一时间鞭炮齐鸣,鼓乐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