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渭南 > 韩城特产
韩城民俗文化
韩城行鼓
韩城行鼓,俗称“挎鼓子”,是流传于陕西省韩城市的一种汉族音乐舞蹈。现为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韩城行鼓历史悠久。据传,元灭金后,蒙古骑士在韩城敲锣打鼓,欢庆胜利。韩城群众沿袭模仿,成为民间鼓乐。传统的表演,鼓手都头戴战盔,腰束遮鞍战裙,击鼓时仰面朝天,成骑马蹲裆式,模拟蒙古骑士的神姿。韩城行鼓在历史上还是祭神的鼓乐,因此,鼓手们身上又多了一件神圣的黄马褂。平日受苦受难的庄稼人,只有在敲起锣鼓时,头顶坡式战盔,身披黄马褂,才感受到做人的尊严,神圣之感油然而生。按艺人的说法,一敲锣鼓就像换了一个人:跛子不跛,聋子不聋,风湿腰再敲都不痛,真所谓神灵附体,人神合一,“神”气十足。韩城行
韩城围鼓
韩城围鼓,又称西川锣鼓,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韩城围鼓主要流传于陕西省渭南市的韩城市,其中又以薛峰境内原十二村(今名王村)的围鼓最负盛名,因其所居地为薛峰境内,故又名薛峰围鼓。相传薛峰围鼓是从北宋时期流传下来的,宋辽战争期间,薛峰川境内为战争的前沿阵地,相传杨家将中的杨九郎经常带领北宋军队在这里出没作战,后人为纪念杨家将,便将杨家将击鼓作战时鼓乐流传下来。后又经过千百年的传承与创新,创造出一大批融合农村文化生活,节日喜庆等的鼓乐曲牌,或表达农耕时期,庄稼喜获丰收的喜悦心情,或表达宗庙祭祀、求神保佑的虔诚心境,形成了今天这种集战争鼓乐与节日喜庆、宗庙祭祀于一身的韩城围鼓。韩城围鼓的兴盛于神权发
东庄神楼
东庄神楼是陕西省的传统民俗文化。是全国独一无二的社火奇葩,被誉为社火之王。闯神楼是用于民间祭祀活动的一种艺术形式,是韩城社火队伍中最威武的项目之一。韩城东庄神楼原为西庄镇特有的祭祀法王、祈雨求福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现演变为韩城社火艺术形式。每年正月十五,西庄八社迎神于村,清明节则送神还庙。表演时队伍前边以火铳开道,村牌、对联紧随其后;下来是道锣、大号;再后是三、五拨锣鼓和围绕锣鼓的五彩花杆。中心部分则为法王神楼和围绕四周的武神楼。最后是以马锣和小锣组成的小乐器队压阵。一般规模为一台文神楼(法王神楼)和二台武神楼(黑虎、灵官)及锣鼓、花杆无数。法王神楼敬以法王神像,16人抬,高约6尺,宽约4尺见
韩城司马迁民间祭祀活动
韩城是“司马故里”。居住在嵬东乡徐村的司马后裔祭祀先祖的习俗在中国大地上绝无仅有,独一无二。徐村的司马后裔不姓司马,而姓冯、同。两姓族人一直有着“冯同一家”、“冯同不分”、“冯同不婚”的规矩。清明祭祀,两姓共进一个祠堂,共奉一个祖先,共称司马迁为司马爷。徐村人祭祖的气氛也与众不同。清明节,冯、同两族人象过年一般喜庆。巷道中搭建柏枝牌楼,红绸横额上写着歌颂先祖的联句。村巷中彩灯高悬,入夜则通明如昼。各家门口贴着红纸对联,门楣上悬着红纱灯。对台上唱着大戏,亲戚朋友纷至沓来。正所谓,别村清明泪涟涟,徐村清明胜过年。最为人说道的是徐村清明祭祀唱“跑台子戏”。清明前夜,徐村两姓族人,抬香案,备供品,在村
韩城黄河阵鼓
韩城阵鼓是一种古老的社火表演形式,盛行于陕西韩城南部,尤以南塬的城北村最具代表性。韩城阵鼓起源无详实可考。城北村始建于周朝梁惠王十九年,周朝人尊崇礼仪,民间仿照朝阁礼乐“钟鼓乐之”,有文字记载的韩城阵鼓可追溯到明朝万历年间。韩城阵鼓是一种宫廷式锣鼓,表演时气势宏大,队伍严整有序。虽为宫廷式锣鼓,其严谨表演形式却融入了喜庆的因素。群众将其用于自娱自乐,庆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颂扬公德。整个表演队伍喜用百面锣鼓出现,增添其大气磅礴的喜庆气氛。正式表演时凡进入表演的击打乐器各有位置,不可随意更换。阵容布局以中心直径一米开外的大鼓为统领,小鼓若干围拱大鼓,右边半百镲,左边半百锣,前后队末必有两三面马锣
韩城“谏公”鼓吹乐
古乐曲谱“谏公”是韩城市西庄镇杨村王门后裔尊神敬福的一种独特表演形式,古韵古味,优雅动听。“谏公”曲谱由来已久,清顺治年间,王姓家族每年春节正月初一祭拜祖先,在祖先牌位前敲打“云锣”、“海牛”等乐器演奏的这种乐曲,以示不忘祖恩。康熙年间,因天下安定,王姓人丁兴旺,生活富裕,祭祖时感到乐曲单调,乐器破烂,后购置回铙、钹、云锣、海牛等乐器,经过精心探讨,将曲谱起名曰“谏公”(即尊长之意),从此每年春节、清明节都演奏此曲,代代流传至今。古乐曲谱“谏公”演奏独特:一、有固定的表演程序,分别是金钟破晓、海牛净宫、道士清堂、云锣祭拜、古乐震宇。二、有特定的表演时间、地点。(一)乐器按顺序在祭祖敬神时演奏;
韩城古门楣题字
韩城古门楣题字分布在韩塬大地的村村寨寨,其中以党家村,金城区最具代表性。党家村位于韩城市东北方向,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历史文化名村。现存完整的传统民居四合院一百多座,历史悠久,古朴典雅,布局紧凑,工艺精湛,精美考究的走马门楼格外引人注目。韩城民居四合院浓厚的文化特色,不仅体现在建筑艺术上,更多地体现在家家户户的门楣题字、对联、壁刻家训上,门楣题字在明清时期的四合院中走向鼎盛。古门楣题字从内容上看,最早的“三槐世家”、“延陵旧家”等都是家族姓氏的标志。作为权贵标志的古门楣题字,如“父子御史”、“十马高轩”、“太史第”等,在文运昌盛的党家村比比皆是。平常百姓家把信仰、追求作为标志题写于门
韩城秧歌
流传于陕西省韩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韩城秧歌,俗称“唱秧歌”,属陕西汉族民间流传的“小对对戏”形式,它与“渭华秧歌”“洛川秧歌”等均属两三个演员表演的秧歌小歌舞。韩城秧歌大都由一旦一丑(最多不超过三个角色)来表演有故事、有人物的演唱或小戏。韩城秧歌多于正月十五夜晚在村中广场上,铺张草席做舞台,俗称“地摊子”,组织邀请七、八对唱秧歌的艺人相继表演,以欢度佳节,庆贺丰收。韩城秧歌常演的剧目很丰富,题材广泛,涉猎面广。除了情绪性的表演唱,如《十二月》《十杯酒》《十对花》《织手巾》《十绣古人》《十二重楼》《十二将》《十二月留郎》《十个字》《六朵花》《九朵花》等,还有反映执著追求婚姻自由、讽刺嘲弄嫌贫爱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