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特产
湖北省民俗文化
汉江硪歌
汉江硪歌属主腔与号子相结合的曲体结构,曲调可细分为慢、中、快、急四种曲调,一般以五声调式为主,主腔与号子四度、五度、八度相呼应,形成了一唱众和、独具自然和声的演唱特色。汉江硪歌大致可分为打抬硪曲调、打飞硪曲调和打木硪曲调三种。打抬硪时,所使用的打硪工具是农家在禾场上压谷子用的石滚,绑上四根木杠由8人或者12个人提打。打飞硪时,是用四角都凿有绳孔、重约八十余斤的大方石,由八个人持绳抛打,时高时低,起落如飞,看上去十分热烈壮观,能激发民众兴修水利的热情。打飞硪与打抬硪曲调可以互通,但打飞硪多以慢硪和中硪曲调为主,可细分为2硪、2/4硪、5硪等多种节奏曲调。第三种是打木硪曲调。木硪又分两类,一类是方
沙洋十番锣鼓
沙洋十番锣鼓,民间俗称“十班家什”,其历史渊源尚无法考证,只能暂且追溯到明代流传于无锡、宜兴一带的十番锣鼓。据沙洋县91岁的民间艺人朱祖洪推算朱氏家族7代传承谱系,沙洋十番锣鼓最晚在清中期已在沙洋广泛流传。沙洋十番锣鼓乐班以鼓、锣、钹、勾锣和大小马锣等10件乐器组成,如按照十番锣鼓的乐器组成分类,可谓之“清锣鼓”。在沙洋境内的流变过程中形成了以清明湖、长湖、五曾沈等区域冠名的三个流派,同时也衍生出加入各形制唢呐演奏的“丝竹锣鼓”。目前,“十班家什”已被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沙洋皮影戏
沙洋皮影戏是指流行于沙洋县境内及周边地区的傀儡戏。据史料记载:皮影戏兴于汉而源于楚,经历了2000多年的演变与传承。据《荆门市志》辑录,清末时沙洋民间皮影戏就多达230多个剧目,历代艺人留下的传统剧目多达2000多个。沙洋皮影戏核心区域在毛李镇、高阳镇、官当镇和曾集镇境内,以赵月龙、孙忠厚等为代表,唱腔以歌腔、筒子腔(渔鼓)为主,辐射邻近潜江、天门、京山、钟祥、荆州等地。沙洋皮影戏现为湖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东路花鼓戏
东路花鼓戏早期名曰“迓戏”,俗称“哦呵腔”,后称“东腔”,也称“东路子花鼓戏”(今湖北楚戏为“西路子花鼓戏”),1958年定名为“东路子花鼓戏”,1974年更名为“东路花鼓戏”。东路花鼓戏在历史上流传甚广,影响极大。据有关资料记载,剧种形成于嘉庆末年,距今已有一百七十余年的历史。该剧种其所以能长盛不衰,流传甚广,主要是她源于民间,为群众喜闻乐见,且雅俗共赏。早在道光二年(1822年),迓戏的传唱已极为普遍,史料描述曰:“迓戏演于昼,观之易迷,听之易晓,价廉费省、使于集事,故一村乍停,一村复起,男女辐辏,乐此不疲。”从麻城、红安、罗田、蕲春、鄂城等县县志记载及艺人分布情况来看,东路花鼓戏
竹溪山二黄
山二黄是湖北省十堰市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底蕴深厚的庸巴文化,是灿烂的5000年汉文明的文化瑰宝,竹溪山二黄就是汉民族的文化宝库存藏众多的璀璨夺目的文化珍宝之一。竹溪县地处秦岭南麓、巴山北坡,东屏荆襄,西控川陕,南连渝蜀,北枕汉水,素有“朝秦暮楚”之称。四省交汇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恩施“牛王节”
“牛王节”是恩施州苗族传统节日之一,曾在苗族聚居区广泛流行,现在主要流行于来凤酉水流域,在其他地方只有节日遗俗。牛王节一般在农历四月初八或十八举行,又称“四月八”,其节日活动以酬谢耕牛的祭祀活动为主,兼有其他如上刀梯、民歌对唱等传统文化表演。“牛王节”的传说中流传较广的说法是,一次战斗中,大雨中苗族士兵战败退至一条猛涨的大河边,危急之时一条水牛从河对岸游过来,士兵们拖着牛尾巴转移到河对岸,遂奉水牛为神牛,这一天恰好是农历四月初八,所以以后每年在这天都举行“牛王节”,感谢神牛救命之恩。苗族人举办牛王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感谢耕牛的耕种之恩,在本质上是一个农事祭祀节日。来凤苗族人过“牛王节”时,要让耕
土家“撒叶儿嗬”
土家“撒叶儿嗬”“谁家开路添新鬼,一夜丧歌到天明”(清代彭秋潭《竹枝词》)。土家“撒叶儿嗬”,汉族称“跳丧”,又叫“打丧鼓”。现今“撒叶儿嗬”的分布主要沿着清江流域,巴东县大部分区域和鹤峰、建始与巴东接壤的小部分区域。巴东野三关、清太坪中心流行区“撒叶儿嗬”音乐曲调、舞蹈表演套路丰富。土家人有“一死众家丧,一打丧鼓二帮忙”的说法,跳丧是“欢欢喜喜办丧事,热热闹闹陪亡人”,只有“走顺头路”即寿终正寝的人才有享受跳丧的资格。如父母尚在而晚辈先去世,除非已有儿女抱“灵牌”,否则不能跳丧。巴东土家“撒叶儿嗬”的起源,最早的历史文献应为《隋书·地理志》,其记:“南郡、夷陵清江诸郡多杂蛮左”,“其左人
英山采茶戏
英山采茶戏英山是采茶戏之乡,作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英山采茶戏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过年唱年戏,正月玩灯唱灯戏,庙会唱会戏,各姓修成宗谱唱谱戏,婚嫁寿庆唱贺禧戏等等,一年四时八节都要唱戏。
荆州关羽传说
“关羽传说”是湖北省第三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关羽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特殊的人物,有着一个由人演变到神的特殊过程。正如荆州沙市龙堂寺关羽神龛上的对联说的一样:“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并在我国形成了特有的“关公文化”现象。“荆州关羽传说”中的关羽形象则多为义薄云天的大英雄,也有关羽伏魔除妖一类的传说,这源于它的神奇性、趣味性、精彩性。也弥补了史料与文学上对关羽事迹和关公形象的不足。关羽传说其内容可分为:事迹传说、风物传说、习俗传说、名胜与地名传说、谚语、歇后语、对联、关公戏等。荆州关羽传说具有民间文学独特的地域性特征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性特征,如《卸甲山》,具有
汉滩小曲
汉滩小曲是湖北省第二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俗称“汉滩丝弦”又称“外江小曲。”发祥于荆州地域。是流传在宜昌至九江等长江沿岸城乡的古老曲种,在清末,民国初年和建国初期曾盛极一时。汉滩小曲由明、清时期流传的民间小曲发展而来。解放前,这一曲种是流浪江湖的民间艺人,特别是盲艺人的谋生手段。它用以四胡为主的丝弦乐器伴奏。以坐唱为主。演唱时男女搭配,女演员击云板、男演员操琴,可单唱、对唱、多人围唱,曲牌众多,曲调优美动听,表现力强,曲目多为故事情节较复杂的单折子戏。与汉滩小曲同时的,还有流行在汉水流域的天门、沔阳、钟祥、潜江等地的“天沔小曲”又称“内河小曲”用敲碟子为伴奏乐器,以站唱和走唱为主,曲
毛把烟砂罐茶
“毛把烟砂罐茶”是湖北省第二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地处湖北中南部和武陵山余脉与江汉平原过渡地带的松滋,是烟茶的产地之一。自古以来耕农有种烟种茶之习惯,也有吸烟、饮茶之风。饮茶可以助消化、解油腻、祛暑热、提精神;抽烟可以提神抗疲劳、助思考。烟茶作为一种礼俗,始自春秋时代,清末民初极盛。松滋西南部山区的土家族人群传承沿习种烟种茶、烹茶、饮茶之风,进而扩展开来,于是便有了“种、吸毛把烟,煮、喝砂罐茶”之传统习惯。松滋人抽烟很讲究,不仅家家种有土烟,且家家制作。烟叶成熟后收割,用草绳将其一束束装入草绳缝(即用草绳密扎),尔后用石滚碾压粘汁,散开吊在屋檐下,七日后卷成锥形,再压汁,反复3-4次
荆州鱼糕制作工艺
荆州鱼糕,又名百合糕,俗称荆州花糕,为湖北省第二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荆州八大名肴之一的鱼糕,历史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楚庄王出游于纪南城外偶食之而爱,被引为楚宫廷头道菜肴,直至清末,鱼糕仍出现在宫廷宴席中,据传乾隆过往荆州时,尝过鱼糕后脱口而咏:“食鱼不见鱼、可人百合糕”。末代皇帝胞弟爱新觉罗·傅杰先生访荆州品过鱼糕后欣然挥毫“辽沈无双味”加以称赞。荆州鱼糕在荆州广为流传,民间百姓婚丧嫁娶,喜庆宴会都须以烹制鱼糕做席,因而形成“无糕不成席”的传统。荆州鱼糕具有独特的荆楚古代文明的显著特色,是一宝贵的食品加工技艺遗产,其制作工艺全用手工操作,其制作主料为青鱼及肥膘肉,生粉、鸡蛋,配料
五虾闹鲇
五虾闹鲇又名五虾闹鲶、五虾戏鲇、虾子灯等,是一种群众自娱性的民间舞蹈形式,流传于湖北省洪湖市峰口镇。“五虾闹鲇”为湖北省第二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俗称“虾子灯”、“玩虾子”,是在荆州流传多年在街头广场表演的一种民间彩灯舞蹈。以荆州市中心城区、洪湖市等地为盛。清代“五虾闹鲇”便盛行于荆州了。旧时,荆州城区会玩“五虾闹鲇”的以制鞋工人居多。清光绪以后洪湖市峰口镇盛行玩“五虾闹鲇”。虾子灯和鲇鱼灯均用竹篾扎制,用绸布裱糊装饰而成。“虾”身可弯曲,“鲇鱼”头、尾、鳍可摆动,造型十分生动。两人舞“虾”,一人舞“鲇”,共11人表演,以极具荆州地方特色的打击乐伴奏。舞虾子灯的主要动作有“地花”
双镲子
“双镲子”为湖北省第二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松滋市素有“古乐乡”之美誉。自古就有“响水就有歌,无歌无乐不捭禾”之说。汉唐时期,鼓乐尤甚,历史上,松滋民间器乐丰富多彩,乐种和演奏形式多种多样。20世纪80年代,文化部门收集到锣鼓点子、唢呐曲、丝竹合奏曲及独奏曲多首,尤以双镲锣鼓(又称双镲子),地方特色较浓。双镲子(打击乐)又称双镲锣鼓。它同其它锣鼓的不同之处是鼓和镲所处的位置不同,双镲锣鼓是用镲发点指挥整个乐队,其它锣鼓乐是用鼓发点指挥整个乐队。双镲子有着强烈鲜明的节奏感,头镲始终击在强拍上,二镲巧妙地击在弱拍上,并通过单击、双击、慢击、快击、加花等技法来表现各种场合和锣鼓乐情绪的深度
土家“哭嫁歌”
土家“哭嫁歌”土家族“哭嫁歌”,是土家姑娘出嫁前哭唱的别离歌。哭嫁,是土家姑娘婚嫁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程序,即姑娘在出嫁前一月或十天半月就开始在1的哭唱,届时,亲邻老少群聚在嫁娘家里,有的聚首哭唱,有的围观,常至深夜方休。直到发亲那天其兄或弟将嫁娘背出自家大门,哭唱方止。“哭嫁歌”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哭代唱,唱中有哭,边哭边编的抒情悲歌;二是以唱代哭或只唱不哭的长诗结构的抒情放歌。“哭嫁歌”的内容主要有“哭爹娘”、“哭十姊妹”、“哭陪客”、“哭吃离娘饭”、“哭梳头”、“哭上轿”等六大部分。哭词中,过去大多是表达新娘对封建礼教的不满1以及与亲人离别之情,如今,主要是诉说彼此分离之苦和感谢父母养育
马家潭赛龙舟
上巴河镇马家潭,因马氏移民家居于此而得名。一年一度的“赛龙舟”因马氏祖先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创,并成为马氏家族的传统习俗。因其声名远播,影响甚大,已演绎成当地群众节日文化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载体。马家潭发源于天堂寨的巴河水,急急南下,触“晒谷石”而旋转成潭,水深流缓,正宜挥桨竞渡,加之两岸河滩平缓开阔,可供万人围观助阵。每逢有赛龙船的盛事时,巴水岸边团风、浠水等地群众都会前来围看马家潭的“龙舟竞渡”,场面非常壮观。马家潭龙舟赛历史渊源悠久,有600多年的历史,其中两副龙头龙尾有超过500年的历史。2009年,省政府公布批准的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马家潭龙舟会名列其中,属于民俗类。
淋山河的“詹家龙”
春节,团风民间有舞龙灯的习俗。从腊月到正月十五,团风的村镇街头、湾中店前,鞭炮震天、锣鼓喧嚣、长龙翻舞、欢声阵阵,人们用舞龙灯的方式表达美好愿望,祈愿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人畜兴旺。也许这一习俗外地也有,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团风淋山河镇的“詹家龙”确是别具特色,独一无二的,因为这是“天下第一灯”!团风县淋山河镇的詹姓是一个大姓。詹氏世代传承一条龙灯。这条龙灯气势磅礴、恢弘奇特、内涵深、纪念意义强、民俗风味浓烈,堪称一绝。相传淋山河詹氏二世祖詹微(父詹侗),由新安来团风黄土岗一侧居住,并建花园(今称花园铺村)。后由明太祖朱元璋任用为吏部尚书,是明代洪武中正治上卿兼吏部天官尚书。他秉公执法,铁面无私,
大别山放歌
大别山放歌,集罗田民间音乐、民间歌舞和生产生活习俗等传统文化于一体,是黄冈首部原生态民俗歌舞,体现了罗田民间民俗的传统特色和原始风貌,将独特的民风民俗、浓厚的乡风乡情较为完整系统的以艺术形式再现于舞台,同时展现了大别山革命老区罗田的旅游资源、旅游文化和旅游产品。
团风剪纸
剪纸是团风县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的一项珍品,已有近千年历史了。据考证,剪纸在唐宋时期主要用于丧葬活动,明清时扩展到居家、服饰等方面,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常备品。郭楚英老艺人曾介绍说,其祖父郭隆泽于清光绪年间,在团风大庙旁开了一家杂货铺,除经营香烛火炮、扎制灵屋外,还剪制窗花、喜字花、寿字花以及各式鞋帽花等剪纸样品出售,选购者络绎不绝。时有民谣“一把剪刀多有用:既剪龙、又剪凤,剪出老鼠能打洞;剪花鸡、剪白鹅、剪出锦鲤游天河”。抗战期间,有团风剪纸艺人为支援抗战,挑着花样担儿,伴随着“旧铜烂铁、破布破絮、破布鞋、破麻袋,换针换线换剪纸花啦。。。。。。”的吆喝声,走村串巷收购军工原材料。解放初,
荆州花鼓戏
荆州花鼓戏是湖北省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旧称花鼓子、天沔花鼓戏。它是明末以后在江汉平原三棒鼓、踩高跷、采莲船等民间演唱形式上不断吸收其他剧种的剧目、声腔和表演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乡土戏曲,流行于原荆州所辖各地区,波及邻近的鄂南、湘北等地。荆州花鼓戏的剧目据统计有197出,包括《抽门闩》、《掐菜苔》、《告老爷》、《站花墙》、《双撇笋》、《打莲湘》、《江汉图》、《贺端阳》、《打补钉》、《戏蟾》、《三官堂》、《辞店》、《阴审》、《告经承》等。荆州花鼓戏早期的脚色行当主要为小生、小丑、小旦。后来随着剧目的变化,形成小生、生脚、正旦、花旦、丑5个行当。其表演自由灵动,轻松活泼,充满浓郁的地方情调和民间生活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