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特产
湖北省民俗文化
团风《硪歌》
团风地处长江中游北部江边,历史上饱受溃堤水淹之苦,在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期间的新修道路、水利建设期间,人们常用石磙、石板来压实新土,打牢基础,人们称之为“打硪”。这是一种高强度体力活,需要多人齐心协力完成。为提神鼓劲,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按照地方民歌曲、产生一种由一人领唱众人附和的劳动号子,团风人叫他“打硪歌”。打硪有轻硪(飞硪)和“重硪”之分,硪歌因此也有“慢硪”和“快硪”两种唱法:轻硪通常是在石片上系着绳子扯起平整地面,节奏欢快;重硪通常是用木杠绑着石磙,主要是夯实基础的,节奏较缓,两种唱法都具有声调高亢、节奏性强的特点。硪歌唱词内容广泛,多为即兴创作,有历史故事,有当今时政,更多的是鼓
团风农民画
团风县农民画取材于鄂东风土人情、民俗掌故、民间传统和民间生产生活习俗;广泛吸收了民间剪纸、皮影、戏剧、刺绣、挑花、印花等艺术营养;以丰满的全景式构图、夸张的表现手法、统一而凝重的色彩效果,形成了团风农民画特有的艺术风格。团风县农民画创作兴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1983年,团风县第一幅农民画作品《山村车赛》晋京参加首届全国农民画展,并获得三等奖。开了团风农民画走出团风、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先河。1985年,经过精心培养,一批业余绘画能手脱颖而出,他们是:回龙山镇乌龙庵村农民吴春娥,黄家大塘村农民吴厚志、万家山村农民雷秋红,镇文化站站长吴世民;但店镇文化站原站长华贻和;总路咀镇文化站站长汪天才;方
上巴河马家潭龙船会
端午节赛龙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这一习俗在团风县上巴河镇的马家潭村,却有一段神奇的传说,让这一民俗活动不仅热闹有趣,更添一分神秘的遐想。巴水自大别山一路奔来,流经我县上巴河镇时,河床宽阔平坦。岸左有霸基山、晒谷石相阻,河水顿时回流旋转,涡旋成潭。这里,有一座村庄,由于全村姓马,所以这个村也因这潭而得名叫马家潭。根据马氏宗谱记载,马家潭村的村民,是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马家三兄弟奉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圣旨,从江西移居到这里。来时,他们携带了祖传的两副在原籍时从事端午节龙舟竞渡的“龙头”与“龙尾”,到这里落户后,他们见这个水面开阔、两岸平坦的“马家潭”很适合划龙船。于是,“龙舟竞渡”这
牌子锣鼓与丝弦锣鼓
牌子锣鼓与丝弦锣鼓是团风县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器乐。在民间民俗活动中,为了烘托气氛,表达情感,“敲起锣来打起鼓”就成了最好的选择。牌子锣鼓流传的范围比较广泛,全县境内几乎村村都有自己的锣鼓班。流传在我县北部山区贾庙、杜皮等地的丝弦锣鼓,是比牌子锣鼓乐器组合更为复杂、乐队阵容更大的一种民间器乐形式,它以其富有强烈的艺术形象与音乐魅力,成为我县非物资文化遗产中的一朵奇葩。“牌子锣鼓”包括由打击乐和吹奏乐合奏的“曲牌”与单纯由打击乐演奏的干“点子”(锣鼓经)组成。流行在原黄冈县北部山区,以贾庙等地为重点,其他山区和丘陵地区流行比较分散。“牌子锣鼓”这种民间器乐能自清代中期流传至今,与团风地区的民情风俗
纪山庙会
一年一度的纪山庙会,自诞生以来,每年都热闹非凡。这个在农历二月十九观音圣诞之日举办的传统佛教祈福盛会,越来越多地融入了文化的元素和时代的风尚,成为荆楚民俗文化活动的一大品牌。3月19日清晨,当记者来到沙洋县纪山镇纪山寺时,庙会早已拉开了序幕。进入寺内,层层叠叠的殿宇楼阁,在香雾缭绕中显得气象非凡。盛大的佛事活动是纪山庙会的一大看点,方圆几十里甚至几百里的人都慕名前来寺内敬香拜佛,祈福平安。放眼望去,寺内寺外人山人海,人头攒动,把纪山寺围得严严实实。佛事活动的内容较为丰富,人们可以聆听僧侣讲解佛经、参加佛器开光活动,也可以写下祝福的话语结成平安结。还有一些游客选择投硬币许愿、撞钟祈福的活动,在感
土家赶年
过年,对土家族、苗族人来说,是最盛大的节日。他们比汉族人提前一天过年,所以叫做“过赶年”。如果农历腊月大就是二十九日过年,腊月小就是二十八日过年。“春来忙田,腊来忙年”这是土家族、苗族人千百年流传下来的老规矩。一到腊月,家家户户要杀年猪、打糍粑、磨豆皮、煮甜酒、赶场打年货等等。到了过年这一天,每家每户都要把屋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贴上春联,吃团年饭,放爆竹,人人洗澡后换上新衣服。晚上,一家人坐在火坑旁烤大火、守岁,小孩等长辈给压岁钱。零点时打糍粑候,各家又要燃放爆竹,称做“出天行”。从正月初二开始,人们就要带上糍粑、面条、白酒和腊肉或猪踢等东西去亲戚家拜年。一般来说,拜年要在正月十五日之前结束。
车水歌
车水歌有唱古人名的,有唱“姐儿”歌的,有唱谜语的,也有男女对唱的,上工要唱、歇工要唱、换班要唱,不管以哪种形式来唱,看着被自己车上来的水流入干涸的秧田时,虽然人们汗珠子掉地上吧嗒作响,但是在男人女人透着辛苦沧桑的腔调里却能捕捉到团结快乐的气息。一般上午唱古人名,下午唱“姐儿”歌。清晨,当一缕缕炊烟漫过山脊,男人女人揉着惺忪的眼睛,队长便扯着沙哑的喉嗓吆喝:“吃-了车水的班子赶快上啊,等着栽秧啊(或者等着救青苗啊)”于是,车水的劳力们丢了饭碗就直奔水车。从坐上水车起,车水的歌谣就像乡下人拉家常似的从男人女人们嘴里不断吐出:一上车来把车摇,我问车儿牢不牢;栎树梭子榨树栓,木子树叶把水担。锣鼓一
团风但店天府盛会
团风但店“天府圣会”是但店镇独有的一项民俗艺术活动,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相传明末清初,但店镇一丰姓老爷在江西为官,因不愿弃明投清,遂辞官返乡。行至鄱阳湖,忽然狂风大作,眼看就有沉船的危险,老爷随即取出香纸,对天焚香、化纸祈祷,口中念念有词。说来也巧,顿时风停雨住,云开雾散,只见天空一道金光闪过,“天府金容大帝”六个大字在湖上空,赫然可见,湖面立即恢复了平静。丰老爷回乡后,就在但店正街办了一所私塾,教化村民。五月十一夜里,老爷梦中受人所托,说有人投毒于水井。早起,先生发现水井中果然有与往日不同的现象,遂疑心有人投毒,便阻止人们挑水饮用,大家不信。先生只好自投井中以身试毒,两名学生随即跳
团风庙会
团风庙宇多,庙会亦多。细数之,庙宇不少于20座,庙会不少于25个。其中历史较长,建筑较好,香火较远的,要算紫金山、太金山、万金山三座庙;活动声势较大、民族色采较浓、文化气息较盛的,要算二月十五的土地会,也叫抬阁会,五月十五日的龙船会,也叫马会。现将这两个庙会分别实录如下:二月十五日的土地会土地会是前后2个会合成的。前为“兴会”:从正月十五夜起,至正月三十日止,历时半个月,每天晚上,全镇分三个甲即头甲、二甲、七甲顺序排演。后为“正会”:二月十五日至二月二十日,历时六天(有的年限演三天)亦按三个甲白天顺序排演。兴会有两个排演方式。一是用人化装历史故事人物,骑在马上遍游全镇各个街道;另一是用人化装小
孝感雕花剪纸
孝感雕花剪纸,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古荆楚大地民间艺术之瑰宝。早在西晋时期,民间就有剪纸习俗,南朝宗懔著《荆楚岁时记》有云:“正月初七为人,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清光绪年间《孝感县志》载:“用圆架纸糊其外,剪人写作征战状,以灯运之,而更有二纸层作鲤鱼跳龙门”。明清时期,剪纸艺术所趋成熟,不断丰富发展,从剪纸剪发展到用小刀刻镂。这时候的孝感剪纸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孝感出现了卖花样谋生的职业艺人,他们从自剪自乐进入到商品生产,他们吸收了民间剪纸的精华,创作了大批有艺术价值的剪纸绣花样,枕花、鞋花、帽花、肚兜花、账帘花等等,一应俱全,千姿百态,极其丰富,精美吐艳
沙洋打花棍
打花棍亦名湘莲,由一人手拍竹板为唱,三四人手摇湘莲和之。湘莲系一根长约三尺、比拇指粗的竹竿,两端镂成三个圆孔,每一孔中各串数个铜钱,涂以色彩,两端饰花穗彩绸。表演时,男女青年各持湘莲做各种舞蹈动作,以湘莲敲击肩、臂、胸、脚等部位,亦可男女双人对打,形成舞、打、跳、跃的连续动作。行进时,可打出前进、停留、蹲下等多种步伐,有较强的节奏感。打花棍在清朝中期传入沙洋,至今仍流传民间。
草把龙
流行于来凤县革勒车乡、三胡乡一带,“龙身”全部用稻草扎成,长约8到10米,以棍托举,轻巧灵活,表现出“龙”腾云驾雾、上天入地的各种形态,极具泥土气息。
徐苟三的故事
《乱世邪神》取材于江汉平原天门地民间故事,讲述的是明未清初,随着闯王李自成领导的那场伟大的农民起义应运而生的,以徐苟三为代表的地方小人物的事情。徐苟三,聪睿、侠义、勇敢、幽默、活泼,框正去恶,戏强助弱。但,任你百千智,磨乱总随身。本书大故事套小故事,紧紧相扣,不呈裂痕。以纯朴的、地方味较浓的语言,述说令人信服的民间故事。笑话,让人开心捧腹。武打,惊心动魄。战争,恢宏壮烈。爱情,心馨神往,几欲置身。阴谋,愤然跳起,置书弃读。斗智较技,切莫复视。语言形式多样。歇后语、联对、欲语、“文明话”、“跳越时空话”稚言童语、聊天扯白语、皮影乡戏语,无不在恰当时幽它一默。人物塑造:一、注重时势造英雄。二、侠义
五祖传六祖的故事
五祖寺又名东山寺。位于黄梅县城东12公里的东山,东山亦名冯茂山。相传唐朝咸亨三年,五祖弘忍来到这里向放牛老汉冯茂借一袈裟之地,在此驻锡传法。(公元670年在此建寺)已历一千五六百年,故后世人称为五祖寺。弘忍建寺,“既受付嘱,令望所归,裾履凑门,日增其倍。十余年间,道俗受学者,天下十十八九。”“时四方请益,九众师横,虚往实归,月愈千计。”徒众甚多。时人称为十大弟子的有:慧能、神秀、法如、道安、智诜、宣什、智德、惠藏、义方、刘主薄等。其中尤以慧能、神秀最为杰出。两个弟子,在继承法嗣上曾有一个精彩的故事流传至今。这个故事,按照民间的传说就是五祖传六祖的故事,按照佛教《武德传灯录》的说法就是:南廊偈语
房县薅草锣鼓
薅草锣鼓歌是农耕时代人们在生产劳动、采药、打猎的过程中,以歌取力、以歌解闷、以歌助乐的娱乐形式。它是民歌的一种,种类繁多,曲目丰富。在十堰地区,最有代表性的薅草锣鼓歌当数房县薅草锣鼓歌。房县薅草锣鼓歌旋律优美,激越粗犷,唱腔独特,具有楚调、巴音、秦韵的特点。在长期的流传中,由于传承不同和地域差异,形成了很多流派:以门古寺、九道、桥上、化龙堰、青峰、大木厂、上龛等乡镇为主要区域,各有特色,有的薅草锣鼓歌是歌师世代相传的古本,有的是由神话戏剧情节演化的,有的是歌师即兴创作的,包括歌师之间相互的挖苦、调侃、幽默、凑趣等,内容丰富多彩。
尹吉甫民间传说
尹吉甫,房陵(今房县)青峰人,死后葬于青峰山,周宣王的大臣。湖北历史上第一位政治家、哲学家、军事家,是《诗经》的主要编纂人和代表性作者。公元前828年,周宣王姬靖即位,选贤用能,国家兴旺,周室中兴。他任用尹吉甫、仲山甫、方叔、召虎为大臣。尹吉甫文武双全,文能治国,武能安邦,1为太师。周宣王还亲命大臣作诗为颂“文武吉甫,天下为宪”。古房陵有与中华文明几乎同步的文明史,千里房陵中,有尹吉甫的大量文化遗存。西周以后的封建王朝一直把尹吉甫推崇为“忠义”至尊的化身,成为后世王宫大臣们做人为官的典范。特别是房陵历朝历代1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为尹吉甫建墓、修祠、造庙,不仅是为了纪念尹吉甫房陵出生、食邑
浠水民歌
山歌是流行于山区的民歌,有反映劳动内容的山歌,有描写男女爱情的山歌。如《山歌本是古人留》、《卖柴歌》、《牧童放牛》、《劝情哥》等。山歌本是古人留,留给后人解忧愁,自从三皇和五帝,唱了几多春和秋,切记莫把古人丢。--《山歌本是古人留》姐在塘边洗衣裳,郎在山上打稻场,郎打三下望望姐,姐洗三下望望郎,下下打的空稻场。--《姐在塘边洗衣裳》
“贱三爷”的故事
贱三爷”是生活在明朝中期汉阳县的民间机智人物,他豁达豪爽、机智幽默、聪明能干,兼有舍己为人、扶危济困、富贵不淫、贫贱不移的品德,并具有“越是狠的越不怕”的豪气。他没有固定职业,干过百行百业,他斗地主豪绅、0商0者、流氓地痞从不手软,帮助穷苦人从不吝啬,宁可自己挨饿受冻也要资助受苦难的人。他到处行侠仗义,为民除害,在民间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故事与传说。特征:“贱三爷”的故事具有极鲜明的汉味文学的特色,乡音乡情乡缘特别令人亲近。“汉味文学”由“贱三爷”源起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贱三爷”乐观豁达的性格,有着武汉人火热的情怀,他那不惧恶势力的斗争精神,是武汉人耿直勇敢性格的表现。专家点评:“贱三爷”故
“惟楚有材”传说
惟楚有材,同义词有“惟楚有才”出处源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惟,系语首助词,古籍惟、唯、维通用,如《书·泰誓》“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岳麓书院的正门口骄傲地挂着一副对联:“惟楚有材,於斯为盛”,而岳麓书院就是湖湘文化的中心。书院最引人注目的是门口那副“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名联。这是一副典型的集句联,上联“惟楚有材”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原句是:“虽楚有材,晋实用之”,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楹联撰于嘉庆年间,时任山长袁名曜出上联,贡生张中阶对下联
黄陂民间彩词
武汉地区人民从古至今十分重视传统民族节日,在各种节日文娱和庆典活动中喊彩和唱彩歌较为流行,且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不论是过春节、元宵佳节,还是平时婚丧嫁娶、建房上梁、生日祝寿都有喊彩和唱彩歌的习俗。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武汉地区的民间彩歌以它节奏鲜明有力、韵律自由、好唱好记的和彩形式、音乐色彩和语言艺术的特色,和它的古老性、丰富性而引起了群众的喜爱和省内外从事民间文学理论研究的专家们的重视。自古以来,武汉便是我国南北交通要冲,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尤其是古代的汉口一带还是一遍泽国,南来北往的商旅、官吏、军队,多在汉口经过或歇脚。因此,武汉就成为南北文化交融的重地。笔者在搜集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