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特产
湖南省民俗文化
杨柳石雕
杨柳石主要产于泸溪县佛教圣地天桥山下的武溪镇杨柳溪,杨柳石因此而得名。杨柳石系第四纪古冰川时期的产物,属紫红钙质泥岩。其色彩天然艳丽晶莹,机理缜密,层位稳定,质地纯净,是较理想的加工石料。杨柳石雕在泸溪已有300多年历史。武溪杨柳石雕除了色彩天成外,石料硬度为4度左右,石层细腻温润,容易加工,雕刻艺术家充分利用天然石态,精雕细刻,或浮雕或镂空,发挥创作灵感尽快挥洒。与泸溪另一种名贵石料菊花石相比较,菊花石受花型的局限,雕刻家的艺术构思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局限,难以洒脱的运刀。而杨柳石没有菊花石花型的限制,石态生动活泼,给雕刻家们充分的想像空间,创作思维活跃,心领神会,精品迭出。雕刻艺术家创作的《
乾州春会
乾州春会的历史渊源乾州,今吉首市乾州古城区,是一个以土家族、苗族、汉族为主体的民族杂居区。据《乾州厅志》载:“乾州命名之初,村民谓其地坪坦而微者三,有乾象。沅溪自离方曲曲朝抱。离之先天乾地,当名乾村。后小河其来自兑今乾,艮水由后绕之,地在诸水中而土高,有州之义,名其村曰乾州。”因此而沿用至今。乾州地处湘、鄂、渝、黔四省边区要塞,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乾州经历过无数次风云变幻及重大历史事件,加上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交融,孕育着乾州独有的民族民间文化。乾州春会是湘西人民在过年(春节)时常见的综合性民俗活动,历来被称为最具湘西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表演。乾州春会源于何时,尚无准确的文献记载,但
永丰辣酱制作工艺
双峰县位于湘中腹地,东邻湘潭、衡山,南接衡阳,西毗邵东、涟源,北界娄底、湘乡。1951年,从湘乡析出置县,因县城永丰镇南面有双峰山屏立而得名。双峰人杰地灵,名人辈出,三国蜀相蒋琬、清朝重臣曾国藩、中共早期卓越领导人蔡和森、国际妇女运动杰出领导人蔡畅等历史名人,都是从这片热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谱写出辉煌历史篇章。双峰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足,阳光充沛,历代以来为农耕大县。食品工业生产历史悠久,乔饼、米酒、豆制品制作相当普及,其中以“永丰辣酱”最负盛名。“永丰辣酱”是双峰的地方特产,历史悠久。早在公元16世纪,双峰县城(原属湘乡)永丰镇一带就有人晒制永丰辣酱,以本地所产味鲜肉
浏阳文庙祭孔古乐
浏阳市地处湖南省东部湘赣边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礼俗文化和浓烈的民族精神相结合的特殊地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浏阳文庙祭孔古乐就流传于此。浏阳文庙祭孔古乐源于古《韶乐》,是在远古流传的古乐基础上加以修正丰富而成,具有浏阳特色,故又称为“浏阳古乐”。它以祭祀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为专门内容,形式上融乐歌、舞、礼于一体,其乐、舞程序完整、内涵丰富、形式独特,乐舞活动持续200多年,文化厚重,历史影响深刻。清道光九年(1829年)浏阳县令杜金鉴奉诏兴乐,请本县监生邱之稑(号穀士)为制作古乐教习,费时多年,通过多方实践制造成套古乐器,又经过募捐修建了礼乐局,招收年纪13岁学童进行学习,于是融乐、舞、歌、礼
蔡伦古法造纸技艺
蔡伦古法造纸技艺即利用麻头、破布、鱼网和树皮抄造植物纤维纸,发端于东汉元兴元年(105)。耒阳是蔡伦的故乡,在蔡伦亲授造纸术的基础上,对蔡伦古法造纸技艺进行完整系统的传承和发展,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成为耒阳享誉湖湘乃至全国的产业。唐宋时期,耒阳是湖湘主要产纸地,产品有包皮纸、湘薄纸、皮纸、钱纸、五色纸等,明代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产品,衡州府耒阳纸载入万历《湖广通志·方产》。清代,蔡伦古法造纸在耒阳进入鼎盛时期,年销售量达2万担(90张纸为一刀,360刀为一担)。除满足本地需求外,大量的是运销广东、湖北,并通过衡州、湘潭、长沙、汉口、郴州等口岸销往全国各地。民国时期,日寇的入侵和抗战胜利后全
岳州扇制作技艺
“岳州扇”全国三大名扇之一,据岳阳县志记载,始于明末清初,从湖北省洪湖传入,是一种优秀的民间工艺品,解放前,主要是利用岳阳优厚的楠竹资源及快捷的水、陆交通为全国各地扇厂作嫁衣,提供扇骨等半成品,远销沈阳、北京、武汉、上海、南京、苏杭等地,早期为全国扇骨生产集散地,也是上海王星记扇庄、苏州扇厂、杭州扇厂定点供应基地。历经几代人努力,特别是解放后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整合楠竹资源,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涌现一批如李忠友等制扇专业精英,岳州扇才真正开始了自己成规模制成品扇的历史。扇子总是与文人墨客相关,岳阳楼为闻名全国的三大名楼之首,加之范公的“岳阳楼记”更是名垂宙内,为岳州扇赋与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人才
苗族傩歌
苗族傩歌是湘西苗族地区还傩愿时演唱的歌谣形式。流传于吉首、花垣、凤凰、古丈、保靖、泸溪。著名苗族学者石启贵先生在《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中记叙道:“傩歌系苗乡还傩愿一种歌词。因还傩愿时,亲朋道贺,宾客如云,酒醉茶余之后,于晚间唱之,以为娱乐,各显其才,决赛胜负”。此种傩神,苗名谓之“内傩外傩,每逢秋冬敬之。”苗族傩歌的演唱颇具苗族民俗的特点:还傩愿的第二天晚,苗老司在堂中的“桃源洞”里装香、点灯、燃蜡后,鸣放鞭炮、吹牛角号、敲锣击鼓,围坐在火塘边的苗族亲朋好友与苗老司同唱傩歌。演唱的形式有苗老司独唱、苗老司与主人对唱、苗老司与亲友对唱、主人与亲友对唱,还有亲友之间对唱等。石启贵先生在《湘西苗族
长沙陶公庙会
据《晋书》、《临湘山志》、《长沙县志》记载,陶公庙建于505年陶公庙位于长沙县榔梨镇正街,汉代榔梨所属为临湘郡(今长沙)治。榔梨镇处于浏阳河畔,城市之郊,自然环境得天独厚;而陶公庙又踞山带水,闹中有静,是乐静读书、参禅悟道的好去处。(南朝梁天监四年),距今1506年,是当地士民景仰陶淡和陶烜的清名盛德而兴建的。陶淡和陶烜是叔侄,两人弃家修道,结庐-于榔梨临湘山,后羽化成仙,成为体恤民生、有求必应的肉身菩萨。陶公庙因此而闻名于世。陶公庙始为茅庵一椽,后历朝修葺,不断扩建,特别是清乾隆年间和光绪年间进行大建,形成了今日的占地5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的庙宇,由山门、戏楼、石级、大殿、侧
麻香糕传统手工技艺
“中华老字号億昌麻香糕手工技艺”是一种古老的糕点制作技艺,该技艺传承至令,已有近两百年历史。产生于1821年,主要利用洞庭湖区深水糯米、芝麻、庶糖为主要原材料,通过十多道制作工序加工而成,产品薄脆香甜,酥松可口。“億昌麻香糕手工技艺”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独特、底蕴深厚。“億昌”麻香糕是中国糕点食品行业中工艺较复杂、加工时间较长、工序较多的一种糕点;先后经过糯米炒制、制作糕粉、糕粉吸潮、炒芝麻、制麻屑、制泡糖、擦粉、装盆、压眉心、打糕、蒸糕、切糕、摆糕、烧糕、齐糕、包装等十六道主要工序组成(细分24道)麻香糕所用的原材料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糯米是利用洞庭湖区深水黑泥糯米,这种糯米香味浓,粉白质嫩,
凤凰湘西苗绣
中国的刺绣,又称丝绣,是一门古老的民间美术传统手工艺,一根细小的钢针在绸布上上下穿刺,飞针走线,结构成各种优秀图像、花纹或文字,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据《尚书》记记载在四千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了“衣画而裳绣”。同时在《诗经》中也有“素衣朱绣”的描述。1958年中国长沙楚墓0土了龙凤图案的刺绣品,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在汉代,刺绣品的应用已十分广泛,宋代巳普遍形成并崇尚刺绣服装风气。从而形成流传至今的湘绣、苏绣、粤绣、蜀绣中国的四大名绣。凤凰县的“苗族刺绣”手工艺术由于过去封建社会民族歧视缘故而没有过多地进入官方文字记载,再因流传地域狭小,很多人们对它缺少深刻了解,由此苗绣手工艺术一
梅山剪纸
梅山剪纸是以梅山文化为底蕴的在益阳安化地区流行的民间剪纸艺术的总称。其代表是以生长在安化县仙溪镇光明村的剪纸艺人向亮晶提供的剪纸资料为佐证,反映了益阳市近代剪纸活动状况,益阳市政府2009年通过相关专家论证,确定该生存状态的剪纸艺术为益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故命名为“梅山剪纸”。“梅山剪纸”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在传统生活中它主要表现在:祭祀活动、婚礼庆典、重大节日、寿诞、生育、鞋花样、生活装饰、生活娱乐(影子戏)这些方面,梅山剪纸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是当地人民群众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清·嘉庆十六年《安化县志》记载:“梅山地区土俗淳古,其俗多慷慨”在梅山巫教活动中需要用土纸剪成各种桃符、纸
浦市窨子屋
浦市镇位于我县东南部的沅水西岸,东与辰溪县隔江相望;南邻达岚镇、西连白洋溪乡,北接白沙镇。全镇面积238.68平方公里、人口约6万。明清时期,浦市商贸、文化极为发达和繁荣,在不到二平方公里的土地,有一条青石板古驿道、三条商贸古街、六座古戏楼、十三省(地)会馆、二十多座货运码头、四十五条巷弄、五十多家封火墙“窨字屋”、七十二座寺庙道观、九十多座坊,因商贸交流、文化融汇,故享有“小南京”之美称。浦市窨子屋布局紧凑,宽敞得体,功能齐全,在湘西传统建筑方面有一定的代表价值。部分窨子屋前为店铺,后为住所,这种现象不多见,这对研究浦市商贸经济的繁荣是不可多得的实物史料。特别是在第二进门坎上,每一栋建筑都留
千两茶制作技艺
湖南安化是千两茶的原产地,当地茶农在百两茶的基础上,独创出千两花卷茶,至今已有140余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安化千两茶(又称花卷茶)”,最早出现在清朝同治年间,千两茶制作工艺独特,采用正宗上等安化黑毛茶原料,经蒸、踩、捆、压等数十道工序加工而成,其形如柱,老秤重一千两(约合36.25公斤),俗称“千两茶”。为所有茶类当中最大的单体茶。千两茶制作技艺是人类难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于2008年6月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采制千两茶的原料是做工纯正的二三级安化黑毛茶。茶树长于阳崖阴林,安化崇山峻岭,山脉延绵,云雾缭绕,拥有非常适宜于茶叶生长的自然气候条件。境内广布的云台山大叶是中国有
长沙弹词
长沙弹词是流行于湖南湘江、资水流域的长沙、益阳、湘潭、株洲、浏阳等地的汉族戏曲剧种。2008年,长沙弹词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长沙弹词是城市曲艺的一种,它源于道情,因用长沙方言说唱,也称长沙道情,有200多年的历史。长沙弹词在清同治年间就已经形成。初以鼓板唱道情,清代戏剧家杨恩寿的《坦园文录》中,曾详细记述了长沙弹词先人张跛在1863年(同治二年)演唱《刘伶醉酒》时的情形:“以板鼓唱道情”“惟妙惟肖”。辛亥革命时,许多进步的知识分子,曾运用长沙弹词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它用极为通俗、生动的唱词痛陈列强加紧瓜分中国的危急形势,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1904年,长沙辟为商埠后,茶铺
长沙窑铜官陶瓷技艺
铜官镇位于望城县北境的湘江东岸,距省会长沙25公里。铜官镇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历史人文荟萃,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由湖湘文化孕育出的人和事更是涵盖了铜官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到各个领域。铜官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湘江水域沿镇而过,形成了天然的水上通道。铜官地貌呈小丘陵状,广阔的地层下面蕴藏着丰富的陶土资源,《水经注》载:“铜官山,土性宜陶”。迄今,起伏的山峦上,烟囱林立,厂房鳞次栉比,遍地皆陶,素称“十里陶城”。长沙窑铜官陶瓷技艺集中体现了铜官陶瓷文化的独特性、创新性和艺术性。流传广阔,影响深远。2007年3月,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铜官古镇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长沙窑铜官陶瓷技艺,
土家族转角楼
土家人自称“毕兹卡,是一个勤劳勇敢历史悠久的,具有光荣传统的民族。很久很以前,他们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迁徒而至在武陵山区,酉水两岸游移,当看到一束阳光透过密林,照射到一块地方时他们就在那里住了下来,后来他们把那里称之为“麦寨”意太阳照到的地方。初始时,他们在“禾撮”里住了下来,以围猪,赶肉为主过着艰难的日子,有诗曰:“山舍多黄茆,淳朴如太古,其人居鸟巢,牧童唱巴歌”的刀耕火种狩猎捕鱼的原始生活。由于岩洞阴暗潮湿,且远离可耕作区域,故土家族先民在较平的坡地,于树上,坎边,搭起了窝棚,是时至如今,你还会在永顺边远乡村得以看见,只不过是为了守护庄稼,不被野兽损坏断为了。彭士愁征服湘西诸蛮后,带进了汉人各
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
釉下彩瓷是我国一种传统的陶瓷装饰艺术,其历史悠久,早在中唐时期,湖南长沙铜官窑首创了高温釉下彩绘的技术。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是长沙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首创釉下五彩瓷,从而闻名世界,其釉色晶莹淡雅,别具特色,开创了陶瓷装饰新的一页。2008年,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清末,为了降低日用瓷中的铅毒,醴陵市独创了清雅、素洁的釉下五彩瓷。醴陵釉下五彩瓷又称为窑彩,是在青花和釉里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釉下五彩瓷拥有多层次的色阶,突破了千百年来由唐代长沙窑创制的釉下单一彩瓷、以及元代景德镇青花、釉里红单色彩绘的风貌,使釉下彩瓷进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醴陵釉
湘西苗族服饰
湘西苗族服饰款式及风格多样。湘西苗族支系多达20余个,服饰成为划分支系的外在标志。湘西地区苗族女性服饰与其他地区相比,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湘西苗族服饰分盛装和便装。盛装为节庆的礼服,便装为日常生活中的穿着。日常装的制作较为简单,装饰较少,而盛装除了质地讲究、制作精细以外,其部位的装饰十分突出。如衣袖、衣领、盘肩、衣襟、衣背、衣摆、裤脚等都要挑绣各种图案和纹样,有的还缀上银饰,显得非常华美。各部位装饰的式样有100多种。纹饰部位有衣袖、套袖、盘肩、衣襟、衣摆、裤脚等。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是苗族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主体。
永顺木雕
永顺木雕流传久远,自江西彭氏入主溪州,带来了攻木之工,木雕艺术得以发展,木雕工艺大体分两大类,有浮雕和透雕,以浮雕为主。在设计借鉴传统的散点-,鸟瞰式-等构图,讲究布局丰满,散不松,多不乱,层次分明,突出主题。表现情节具有以小观大的艺术效果,特别适合表现故事性强的内容,在工艺操作上,有图稿设计,打坯,修光等。艺术高超的老艺人,不用其稿,直接雕刻,当创作一幅新作品时,他们凭着记忆默写,一边听人念内容,一边就画出图标稿来。然后雕刻。专家们说,永顺木雕主要有雕花体,古老体,同时,又有戏文化的微体、京体、画谱画的画工体。人物势态变化多而生动,景物层次丰富,又有来龙去脉,重叠而含糊,无论是建筑物上的斗、
九芝堂传统中药文化
“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湖湘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湖湘中医药文化是中国医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贡献给中华民族的一份独特财富。湖南,地灵人杰,上古时期的炎帝神农氏,为使民免于病而尝百草,长眠于湖湘大地,留下“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注: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刘安·淮南王》)的千古佳传;在马王堆墓葬0土了许多具有宝贵价值的古代中药实物和医书药典,用实物证明了湖湘地区的中药历史源远流长。东汉医圣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时在衙门坐堂问诊,“坐堂医生”便由此而来。唐代药王孙思邈也曾来到湘西采药行医,湘西龙山的药王庙,是中国最古老的药王纪念建筑。湖湘大地上悬壶济世、治病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