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特产
广东省民俗文化
阵式藤牌功班舞
徐闻县自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县,曾经以南方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始发港而饮誉中外史册,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从而造就了独特的人文环境,孕育了别具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阵式藤牌功班舞。明洪武廿七年(公元1394年),明朝廷委派安乐侯吴杰在徐闻一县沿海建成海安、锦囊守御千户所城,尔后又在东莞村附近的东场港设置了巡检司。明代天顺六年(1462年)由于西寇(安南与葡萄牙海盗)的骚扰作乱,徐闻县土城被破,迁徙海安所城,至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才迁回故地,历时达39年之久。这段时期,东莞墟也深受其害,百姓惨遭荼毒。面对强敌,乡民奋起练功习武,强身壮胆,团结一致,共同抗击敌寇,当时朝廷的
乾务飘色
乾务镇地处珠海市西区南部,是广东省出海五大口中的崖门、虎跳门、鸡啼门交汇的“金三角”。乾务飘色分布在乾务镇乾东、乾西和乾北三村,至今已有近400年历史。明朝天启年间(1625年),乾务乡亲梁国栋赴京应考获取功名,出任江西省彭泽县令。后梁国栋告老还乡,从江西省仿铸了“江西飘色”的关键部份(三支色棍)带回家乡,精心设计,并亲自指导乡民安装三台飘色。这三台飘色各领1,不仅是我镇独具风格的民间艺术,也是过去香山县民间艺术的代表作之一。乾务飘色是综合性的民间艺术,集文学、戏剧、音乐、造型、雕刻、服饰等于一体的“百科艺术”,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最引人注目的是由七至十岁小孩扮演民间故事或历史典故中的人物,飘
电城高脚狮子舞
电城《高脚狮子舞》又名《高挑狮子舞》,形成和流传于茂名市电白县电城镇。电城镇《高脚狮舞》起源于明未清初,由电白县电城镇北街马师傅创作出来的。据记载,明末清初,在当时的电白县电城镇,尚武之风盛行,武馆十分兴旺,人们习武的目的是为了强身健体。城中心北街有一间“健园”武馆,平日以舞狮为主,教授武艺。当时,城内的卫生条件很差,瘟疫流行,群众的健康受到威胁,甚至人亡。有一次,为了庆祝消除了灾难及“神诞”,有关部门组织举办晚会,要求电城四街各出一套自编自演的节目。“健园”武馆的马德良师傅接受了此任务。有一天,“健园”武馆的马德良师傅走在街上,不经意一抬头,发现宫庙的屋顶上立着两个琉璃瓦制成的小狮子,他忽发
崖口飘色
南朗镇崖口村位于中山市区东南约18.6公里的珠江出海口西侧,崖口飘色(枭色),是流行于南朗镇崖口村的岁时节令民俗活动。源于唐代“耍菩萨”祭祀民俗,后称为“出会景”、“枭色”、“飘色”等,每年农历五月初六“龙王诞”举行。据清同治七年版《香山县志》载:“每遇神诞日,张灯歌唱,曰打醮,盛饰仪从,舁神过市,曰出游,为鱼、龙、狮、象,鸣钲叠鼓,盛饰童男女为故事,曰出会景。”这一岁时民俗活动一直沿袭至今。崖口飘色(枭色)原为民间岁时祭祀活动,具有浓烈的地方民间艺术色彩。崖口飘色(枭色)主要以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等为素材。多为二层飘,较有特色的“秋千色”,其表现内容多为《采河遇何仙》、《水浸金山》、《松鹤延年
台山广东音乐
“八音”是指用“金、石、土、草、丝、木、匏、竹”等八类材料制造的乐器所奏的音乐的总称。山的八音班,又称锣鼓架,它用木制成一个轿形的音柜,中间放着掌板用的木鱼、沙鼓等敲击乐。作为广东音乐的前身,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最初的八音班,多演奏佛教音乐和民间小调,人们称这些曲调为“广东音乐”;到清朝中叶,八音班实行乐曲演奏和戏曲演唱相结合的道路,使八音班逐步走上成熟。八音班一般在年节、盂兰会、跳禾楼和红白喜事中举行。
电白鳌鱼舞
鳌鱼舞流传于电白县树仔镇山美村。树仔镇位于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县的东南边沿海地区,依山靠水,海岸线长达公里。全镇面积平方公里,人口万,始建于明代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鳌鱼舞》深受当地群众青睐,约有500多年历史。属道具舞,以竹、纸扎裱成雄雌一对鳌鱼和鲤、鲢、鲫、虾、蚌等道具,并饰以各种色彩,雄鳌全身金鳞,雌鳌银鳞,在阳光和灯光的映照下闪闪放光。舞蹈时,舞者将鱼道具套入,肩部承托鱼身,以肩、臂、肘、手操纵鱼身作杨高、俯低、左摆、右旋、口部开合等动作,配合着锣鼓唢呐的节奏,舞出出洞、觅食、戏水、交尾、产卵、跳龙门等各种生动的姿态,烘托出鱼类在大自然界的生活意境,给人以奋发
台山民歌
台山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元代以来涌现了很多著名诗人、歌手和作品。唱法大体上是“问字取腔”或“按字取音”;演唱者灵活地按二句词为一段在原来基本曲调基础上,用不断重复、压缩变化、延长变化、加花等方法,使曲调唱得自然宛转。种类繁多,主要有木鱼歌、禾楼歌、卖鸡歌、新娘歌、牧牛歌、龙船歌、咸水歌、客家山歌等。题材多样,主要反映风俗习惯和劳动生活,对于研究台山的历史人文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左图为台山民歌
罗洞木偶戏
罗洞木偶戏始于清朝咸丰年间,有150多年的历史。木偶是用樟木雕刻的人物、动物形象,用十至二、三十条线连接在一起,以牵提活动表现人物或动物动作的一项表演艺术。表演角色多种多样,以古装戏为主。背景音乐有汉曲、民间小调、现代歌曲、客家山歌等,念白全用客家话,表演形式通俗易懂,诙谐幽默,动作形象逼真,切合当地风土民情,颇受群众喜爱。经过传承加工,现已成为一块独具客家民间地方特色的艺术瑰宝。1999年4月22日,广东1台“艺术太空摄制组”拍摄转播。2001~2003年多次参加市、县表演,均获奖励和好评。2015年11月,入选广东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照片拍摄;彭永坚)罗洞木偶戏道具的制作过程
郁南手指画
指画是中国画的一个独特的形式,主要以手指作画,据说在晋朝就有指画的记载,郁南县指画主要以朱展英、朱展鹏为代表。
海珠咸水歌
咸水歌是渔民操广州方言演唱的一种渔歌,又称“白话渔歌”,主要流传于中山、珠海、番禺、顺德、东莞、台山等地。此外,广东沿海其他地区如阳江、电白及香港长洲岛、澳门等地有与“正宗”咸水歌曲调相近的渔歌。上述这些地区长期同大海的咸水打交道,咸水歌之得名即与此有关。咸水歌一般由上下两句组成单乐段,或由四个乐句组成复乐段。有独唱、对唱等形式。而以后者为主。对唱采用男女互答形式。
电白民歌
汉族。源于清代,遍及全县乡镇。声韵近诗,通俗流畅,形式多样。有黎(海话)、哩(客家话)、白话三大类,有情歌、儿歌、叹歌,山歌、咸水歌;上万字的长篇叙事民歌和大量短小民歌。当地民间婚姻习俗,新娘出嫁前要叹嫁十天或半月以上,上花轿前梳头时,边梳髻边唱“梳头十叹”,表达离家之情和对家人的祝福。具有传播知识、文化传承、娱乐审美的功能和民俗学的研究价值。
信宜舞春牛
“舞春牛”发源于信宜的径口镇,流行于信宜径口、安莪、朱砂、茶山、洪冠等地,后又流入与信宜径口接壤的广西容县及玉林、北流、合浦等地。据清光绪《信宜县志·舆地志》记载:“迎春,装戏剧鼓乐,迎土牛于春牛亭,士女纵观为乐”。开初,牛用泥塑造,名曰:“土牛”,不能舞,后来由当地一位姓李的秀才(名字不详)按照《大字通书》的春牛图仿制一条牛,用竹和纸扎成牛头,用画有黑色漩涡状毛纹的深灰布拼缝成牛身,由男、女2~3人演唱牛娘调,春牛则用1人舞牛头,1人披牛衣舞牛尾,由八音锣鼓开路,春牛居中,舞蹈队在后,边走边舞,依次到各村表演。表演时先由春牛在场上绕圈、刨蹄、晃角、甩尾、滚泥,伴随着演唱象舞狮一样舞起来,动作
玄武山庙会
玄武山位于具有“历史文化名城”之称的广东省陆丰市碣石镇北郊,是集宗教、文化、园林、旅游于一体的旅游胜地。这里历史悠久,文物古迹荟萃,为广东省著名的风景名胜区。玄武山元山寺始建于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距今将近880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碣石建卫城,在玄武山(原称圭山)起龙顶下建“玄武庙”。明万历五年(1577年),潮、惠指挥使、碣石卫总兵侯继高主持扩建玄武庙,营造一座由五组四合院组成的格局九十九间的宫殿式庙宇,称“玄武寺”,次年于寺后山巅建“福星亭”(又曰“文昌祠”)和“一鉴亭”(后称“四美亭”),于寺前建简陋戏台。清康熙年间,为避帝讳,“玄武山”改为“
斗门醒狮
珠海市斗门区处于珠江三角洲的西南端,东临中山市,西面和北面与江门市接壤,是全国著名的侨乡。年平均气温为22.1°C,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斗门区的民间醒狮活动最早出现在明朝中叶,起源于莲溪的红星、中心、东安等乡村,到清末民初时表演兴盛,成为一门传统艺术活跃于民间,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斗门醒狮属于南狮习俗,融武术、舞蹈、音乐为一体,各个镇村都有自己的醒狮队,逢年过节都会组织表演。醒狮制作有佛山狮和鹤山狮,分红、黄、青白黑等颜色。有单狮表演、双狮表演和群狮表演,多以三星鼓点、七星鼓点、七星与三星混合鼓点作指挥。每头狮子由狮头、狮尾两人合作表演。醒狮舞法主要有:狮子出洞、上楼台、桩阵、板凳、桥头
竹板歌
竹板歌(又名五句板)是粤东地区具有独特风格的民间说唱艺术,它的特点是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唱腔比较固定简单,表演朴实,历来为群众喜闻乐见。它的格式顾名思义,就是每条歌曲有五句歌词为一个段落,每句基本由七字组成,它具有演唱形式活泼多样,内容广泛等优点。其中《山嫂办宴》在1998、2003年分别获全国第七届“群星奖”优秀奖、广东省首届民间歌会金奖。
广宁玉雕
广宁县位于广东省中部偏西北,产自本县木格、清桂深山里的“广绿石”,被我国著名玉石鉴赏大师成大均在《五彩石》一书中称为制作印章、工艺品的中国五大佳石(即广绿石、昌化石、寿山石、林西石、青田石)之一,盛赞“广绿石”的翠绿、绿海金星、白中带绿、黄中间绿等品种十分罕见。“广东绿”在明朝已是有名的朝廷贡品。据道光版《广宁县志》记载:“云朝山(木格云台山)其山石色备五彩,温润而栗,商人贩买雕篆首”。早在清朝时期,木格镇的石台、扶洞等村的村民就用本地出产的“广绿玉”以刻制印章谋生,民国时期全镇有300多人分布在省内外从事刻印行业。于是便形成了民间玉雕工艺的发展和传承的特殊地理环境。1980年,在县城大坪岗开
唱春牛
流行在阳山黎埠、黄坌一带的民间表演唱春牛,已有200年历史。唱春牛的唱词与表演集概括性、象征性、趣味性和群众性于一体,表演由个人领唱众人和唱,边唱边舞,旨在表现村民在春耕时节团结协作、勤于农事、忙于生产的精神。
禾楼歌
禾楼歌又叫南歌,是清远本土民间歌唱艺术。起源于明末清初,流传于今清新县的清西平原区一带。歌词一般每七字为一句,逢双句押韵,盛大节庆赛歌时,要搭两个“三丈六”高的“禾楼”,歌者在上演唱,分为-和-两方,此谓禾楼歌名称的来由。
十样锦
十样锦锣鼓流传于连州市星子语系地区,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吹打乐。其锣鼓点有独特风格,配上高亢洪亮、灵活清新的唢呐伴奏,场面欢快、热闹。乐器有高边锣、小锣、硬锣、高边鼓、扁鼓、芒冬鼓、木鱼、中钹、小钹和唢呐。建国前,“十样锦锣鼓”专用于游神。建国后,逢年过节、--、送公粮、婚丧祭祀等活动时,群众都打起“十样锦锣鼓”。
瑶族八音
连山瑶族同胞在办结婚、新居进宅、寿诞等喜事时,常吹奏八音助庆,有时在春节元宵,相约同好也吹奏一场,为节日增添喜庆热闹气氛。瑶族八音主要流传于三水瑶区,一般由八个人组成:敲打鼓、锣、铙各一人,吹唢呐二人,敲大小钹各一人,还有一人作为机动轮换或挑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