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沧州 > 黄骅特产
黄骅民俗文化
黄骅麒麟舞
麒麟舞盛行于黄骅市区西北部文化古乡齐家务一带农村,现有6支表演队,以大王庄为主干,分别活跃于大王庄、小王庄、桃园、卸甲、同居、乾符等地。每年元宵节人们舞起麒麟,迎祥纳福,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据史料记载,麒麟舞原本是皇宫中的表演艺术,称之为“麒麟圣舞”,为皇家各类庆典中必有的演出。据老人们介绍,明朝灭亡之后,本地一位皇宫艺术家将他的麒麟舞绝技带回家乡,代代相承,才得以流传至今。麒麟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奇异动物,是吉祥和幸福的象征。产生于明代的民间舞蹈麒麟舞中的麒麟造型,集龙头、鹿身、马蹄、牛尾、狼额于一身,身披五彩鳞甲。表演用的麒麟从头到脚最小的4米,最高的5米,高大雄壮,舞起来威武生风、
万二烧鸡制作技艺
沧州黄骅市羊三木回族乡,位处津南古道,系南北通衢要路,北达京津,南接齐鲁,百年前燕赵、齐鲁民众走京下卫闯关东,均由此路过,别无他途,凡经此乡尝“万二烧鸡”者无不奉为美食,历逾二百年美名远播,历久弥香,现如今已成为黄骅当地周边群众逢年过节、馈赠亲友、迎来送往的首选特色食品。我国清真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清真饮食的起源应该说和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式同步的,清真饮食是依照伊斯兰教法而形成的穆斯林的必需品。千百年来,由伊斯兰的饮食律例而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中国清真饮食文化,作为一种共同的风俗习惯和反映共同文化的心理素质,维系着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的民族情谊,是形成
贾氏青萍剑
青萍剑术,传有百余年。青萍,最初是古代剑器名称。东汉陈琳在《谷东阿五笺》中写道:“君侯体高世之才,秉青萍、干将之器。”传说主要有三个分支,即袁氏青萍剑、杨氏青萍剑和贾氏青萍剑。青萍剑术始于明末清初,是江西龙虎山天师府姓潘道号元圭的老法师首创。清道光年间,青青剑-传人杨鄂林(第二代传人是山东沂水县孟皎华,第三代传人是济南府临邑县冯希扬)将剑法首传河北盐山县卦村镇(今河北省黄骅县)贾云鹤。贾云鹤精习剑法,行侠仗义,扶危济贫,使青萍剑法声名远扬。贾云鹤将剑法传胞弟贾灵泉,亲表兄弟刘文石。贾灵泉传子贾耀亭。刘文石传马云樵。马云樵苦练剑法,深得其中奥妙,曾护卫清尚书李荫墀督学江南,纵横数千里,搏击甚多,
高氏迷踪拳
迷踪拳是一个古老的拳种,相传为达摩祖师所创,至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传至沧州也已有二百余年。高恩武兄弟是高氏第八代传人。高恩武从8岁开始习武,练习的过程很是艰苦。开始的蹲架子基本功,一蹲就要一个小时。练完了浑身疼,腿酸得上半米高的炕都上不去。“热练中伏,冬练三九”,三九天,开始穿着小棉夹练习,练着练着浑身就会不断冒汗,穿不住衣服了,就光着膀子甩开练,身体越练越热,越练越有劲。把毛巾搭在脖子上,不一会毛巾就湿透了,一拧水哗哗地往下流,身后热得就像开水冒出热气一样。那个时候白天干活,晚上才有时间练。高恩武就抓住晚上的时间,从7点到11点,一练就是一晚上,饿了就啃两口窝头,不管条件多艰苦,从没有间断
吊炉烧饼制作技艺
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属地:黄骅市类别:传统技艺吊炉烧饼制作技艺是黄骅市后街村穆斯林独特的民间传统面食制作技艺,以家庭作坊的形式传承下来,至今已有120年历史。吊炉烧饼原称千层吊炉烧饼,制作流行于黄骅市城区北部后街村,该村2300人,是回族聚居村。据考,中国烧饼是由汉代班超通西域时传来。称胡饼、馕,盛于唐朝。明代,国人用铸铁做成吊炉,加工工艺得到改良。后街回族王氏先祖由唐从阿拉伯入中国,后迁此地。此后常、张、韩、李、刘、赵等姓氏陆续迁居后街村。清末(1890年前后),黄骅财神庙村仉氏制作吊炉烧饼,后街人王云龙、张云亭等将吊炉烧饼制作方法引进,并进行改进,成为独特的后街回族吊炉烧饼。此后,
黄骅人工制盐技艺
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属地:黄骅市类别:传统技艺黄骅产盐历史悠久,是中盐业的发源地之一。据《黄骅县志》记载:自西周开始这里就有产盐历史,春秋时期已开始盛产。“宋之盐以河北称冠,元之盐以河间著,明则银花玉液,驰誉长芦。”黄骅海盐统称“长芦盐”,经久不衰,沿称至今。辛立灶村是黄骅最早采用传统工艺制盐的村落,也是自古至今仍延续以盐业为主的产盐专业村,全村祖祖辈辈世代相承,制盐为生。2008年8月在该村东南发现一战国时期遗址,发掘出诸多古代煮盐器具。据河北省文物部门考证,战国时期这里的先辈们就有用陶罐熬盐的历史。辛立灶村名中的“灶”字,即古意“煮海为盐的灶也”,“辛立灶”意为“辛辛苦苦建立起的煮
黄骅面花制作技艺
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属地:黄骅市类别:传统技艺蒸制面花是黄骅当地的传统节日习俗,黄骅面花制作技艺流行于黄骅市农村区域,以羊二庄镇最具代表性,其面花制作除用面花模子磕制外,还有极具地方特色的麦垛、刺猬、仓官(田鼠)等。黄骅面花,造型美观、形意结合、构思独特、惟妙惟肖,做工讲究、松软香甜。据县志记载,自明朝燕王朱棣,以“靖难”诛奸、入京“扫碑”为名,大肆杀戮当地土著居民,导致土地荒芜、人烟稀少。永乐二年,穷苦贫民自-迁徙至此,在渤海之滨扎根繁衍。由于本地土质盐碱,粮食产量很低,人们食不果腹、朝不保夕,面粉尤显珍贵。逢年过节,祭拜神灵祖先,拿不出像样的供品,便用平日舍不得吃的面粉,蒸制成鸡、
渤海渔村剪纸艺术
渤海渔村剪纸艺术是燕赵民间艺术的一束奇葩。沿海渔民世代以出海捕鱼为生,尤其在过去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状态下,渔民海上生产生命危险系数很高,由此以来,渔民们逢年过节都要在窗户上贴上特制的红色窗花,企盼出海捕鱼的亲人平平安安,满载而归。因此,这种民间文化形式在渤海湾一代广为流传。20世纪,黄骅境内的歧口村艺人赵国英及其传人韩宝菊将渤海渔村剪纸艺术的发展推上了一个历史性的小0。渤海渔村剪纸学术价值表现在:色彩艳丽,造型独特,独具匠心,展示燕赵地域风情和人文风貌,表达了燕赵儿女用自己勤劳灵巧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在艺术价值上,以传统的剪纸艺术为基础,融合现代元素,具有极强的欣赏和收藏价值,使欣赏者在领
桃园同乐会吹歌
桃园同乐会吹歌流传于河北省黄骅市齐家务乡桃园村。桃园村位于黄骅市东北部,娘娘河南岸,与天津市大港区毗邻,东靠津汕高速公路,南临子牙新河,西接205国道,交通便利。桃园村同乐会是村民自发组织的自娱自乐的业余音乐团体,主要艺术形式为吹打乐,这种古老艺术在民间以口口相授的形式传承至今。是民间百姓在亲人去逝后,请同乐会(民间俗称“道爷”)通过吹、打、念演奏,追忆亲人,安抚亡灵,祈福逝者在冥冥世界平安幸福的民间祭奠活动,或参与春节、元宵节、庙会等重大节庆日及庆典演出。乐器有两大类,包括管乐器笙、笛、管、唢呐,打击乐器鼓、铙、钵、镲、锣、磬等。传统曲目有《十二孝》、《流河言大赞》等二十多个,现代曲目有40
黄骅五虎棍
在后街村,五虎棍的习练盛行已久。“‘上至白发苍,下至开裤裆’,只要是村里的男人,多少都会两招。”王志杰说。习武之风历来在后街村深入人心,以至于“小孩若不练这个,大人都担心他是不是有病”。五虎棍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原称五虎盘龙棍,又称舞花棍,相传为赵匡胤所创。赵匡胤登基前与郑子明曾打败拦桥索钱的恶霸董家“五虎”,因双方使用的都为棍,遂演为五虎棍。将五虎棍传入后街村的是一个名叫王沐浴的人。据后街村《王氏家谱》记载,王氏远祖唐代时由阿拉伯入中国。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锦衣漕运守备武德将军王沐浴举家迁滦州,数代后辗转迁韩村(今黄骅),黄骅后街五虎棍即由此所传。后街村有2300多人,其中85
白猿通臂拳
白猿通臂拳约在嘉庆年间传入沧州(盐山县大韩村,今属黄骅)。初,王延明,有“通臂王延明,威震陕甘宁”之说。时有浙江乌县金沙镇钮凤鸣、钮凤山兄弟二人,自幼习武,因打抱不平殴伤豪绅周某,被充军延安。钮氏兄弟闻王延明之武威,登门拜师,认真求艺。三年后充军期满,别师返乡。为避仇家,全家几经迁徙,定居于沧州之盐山县城北大韩村(今黄骅市黄骅镇),闭户授艺予钮朝宸。钮朝宸除授艺予钮万金外,并收当地贾书府为徒。此拳遂由纽、贾等流传开来。白猿通臂拳法,力出于背、肩、肘协调。出手前伸后屈,前臂舒展,后臂随进,两臂经过上体而互相贯通。其拳出击迅猛,变化莫测,随击随收,难以揣摸。其眼神,远望近视,左顾右盼,与动作协调一
黄骅渔鼓戏
黄骅渔鼓是一种板腔体曲艺形式,发祥于河北黄骅渤海湾畔的冯家堡,传唱于当地沿海渔村。相传,乾隆年间一个隆冬,黄骅冯家堡村来了一个要饭的花子,听口音是山东人。这人要饭与众不同,不挨门乞讨,而是当街站立,怀抱渔鼓,边敲边唱。他悲凉的歌声,引来满街渔民。老人嗓子好,一曲《美猴王出世》,竟让人忘了天寒地冻。人们一商量,留住老人别走了,唱完再说。后来得知花子原是老艺人,家乡闹灾,-乞讨。老人一住就是几个月,唱完《东游》唱《西游》,唱完《征东》唱《征西》,等他抖完肚子里的“货”,村里的小伙们也就学会了,从此,渔鼓在冯家堡扎了根,一唱就是二百多年。黄骅渔鼓作为渔鼓道情类的一个曲种,与河北其他地方的同类曲种迥异
黄骅面花模子雕刻技艺
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属地:黄骅市类别:传统技艺黄骅面花模子雕刻技艺,是高官庄村高姓族人世代沿袭下来的手工工艺,谷称“刻花模子”,其作品是当地传统面食——“面花”的制作工具。其雕刻工艺以家庭作坊的形式传承下来,能够追忆的年代距今约有150多年。黄骅面花模子雕刻技艺的第一代传人高东洋(生于1858年),八九岁便随其父学习木匠手艺,心灵手巧,因当地习俗盛行面花制作,便潜心研究面花模子。他将寓意吉祥的花、鸟、鱼等动植物凹刻在木板上,供制作面花使用。在其后的百余年中,他的传人继承和发展了面花模子的雕刻工艺。黄骅面花模子选用木质细腻、纹理密致的木头为雕刻原料,采用阴刻(凹刻、挖膛)技艺,运用直刻、
冬枣文化
明永乐二年(1404年)刘氏家族迁移落户现太平镇崔庄村,以种植及捕鱼为生,为其生计,在娘娘河滩种植了很多的冬枣树。娘娘河滩是弘治元年(1487年)朱佑樘(当时太子)原配沧州兴济都督同知张峦之女,因姿出众,知书达理被选为太子妃。当年太子继位(孝宗),册立为后,人称张娘娘。张娘娘为眷顾家乡,帮助其两胞弟从事贩运私盐,命人以从南运河连接处(兴济)由西向东开挖出一条河,途经太平镇崔庄等村,流入渤海,人称娘娘河。因河上游为黄河水,每年淤积大量黄沙淤泥。为疏浚河床,将黄土挖至河岸,年长日久形成娘娘河滩。该河滩土质为中性土,所产冬枣皮薄、肉厚、味甜、晚熟、个大。为取得皇帝皇后欢心,两国舅命人采摘一部分送给皇
杨氏风船制作技艺
黄骅市南排河镇是河北省著名的渔业乡镇,植根渤海湾畔数百年,渔盐雄利天下,其水产品鲜美闻名于世。镇辖渔民以海洋捕捞为主,辅以制盐、海水养殖、水貂饲养,经济产值颇佳。几百年的海洋生活,使渔船在本地成为主要的生产和交通工具,风船的手工制作技艺曾是风光数百年的传承技艺,遍布南排河镇各个村庄。大辛堡杨氏风船制作技艺是手工制作技艺中传承时间最长,保留相对完好的一家,闻名于海堡及周边绵延几百里的海岸线上。杨氏风船制作技艺,是大辛堡村杨姓族人几代传承的手工技艺,有不传之秘,所制风船曾遍及黄骅海域及津塘、齐鲁,距今约有130多年历史。杨氏风船制作技艺第一代传人杨长春,生于1875年,自幼随其父学习木工、制船技术
高家口古乐
黄骅市位于“环渤海、环京津”的“双环”枢纽地带和东北来经济圈的中心位置,是国家跨世纪工程--神华工程的龙头项目黄骅港所在地。高家口村位于黄骅市西北部,捷地减河南岸,是当地有名的文化村落。捷地减河起自河北省沧州捷地镇,至黄骅歧口经高头挡潮闸入渤海,流经沧县、黄骅二县市。流经区域土地肥沃,人丁兴旺,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古老文化氛围浓郁。高家口古乐是一种古老的、原生态的民间音乐,记谱和传承均采用公尺谱方式。据村上老辈人相传,在明洪武年间有高氏祖先奉诏移民至此而带入的,距今约600多年历史。高家口古乐班有“不准增加乐器种类、不准改变演奏方式,严格按老艺人传下来的规矩进行演奏(表演),不准走样”的班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