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特产
四川省民俗文化
蓬安高跷
高跷高跷舞解放前在蓬安县城及部分乡镇较流行(来源年代不详),一般在过年时上街表演。据有的艺人讲,过去的高跷踩得很精彩,还可以脚踩高跷,肩抬社火亭子在街上-表演。解放初期高跷舞在蓬安还很盛行,在文革期间,高跷舞和其它民间舞蹈一样,被打入了冷宫。打倒“-”后,民族民间舞和全国人民一样得到了解放,但如今会踩高跷舞的艺人年事已高,年轻人又踩得不好怕出危险,因而受人喜爱的高跷舞面临失传。高跷舞的主要舞蹈动作特点是:以秧歌为主,双手自然摆动,在保持平衡的前提下,随秧歌锣声扭动前行。
龙灯舞
龙灯舞为民间传统舞蹈,又称“龙舞”、“龙灯”、“耍龙”等。据说始于汉代。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日舞龙灯。龙形品种多样,有“彩龙”、“火龙”等。彩龙龙头五彩缤纷,龙身以各色软段制成,约9制10余节,造型精美。舞时常配以鱼虾蚌壳等彩灯同行。舞龙者不分男女,皆着对襟彩服,系红腰带,手持一节把竿,随逗宝人曲身翻舞,绵延不停。有打击乐器相伴。火龙多用彩龙头,龙身着彩绘龙鳞的粗麻布,每节内有竹笼,内置燃烛或捻子,舞时点亮。火龙较彩龙长、大,一般10余节,把竿也较长,龙把竿长约2米。因多在元宵夜举行烧龙仪式,故名“火龙”。火龙一般有双龙双宝。元宵烧龙,象征新年庆祝活动0,借以祈求“清吉平安”。舞火龙者头戴草帽、
什喜尼支嘿
彝族所在地口夹文学什喜尼支嘿源远流长。关于什喜尼支嘿的起源时间,各个学界的看法不一致,有研究者认为起源于母系社会时期,其依据是彝族史书《勤俄特依》里记载着“史勤俄特”马尔买父的事,形成于原始公社时期,彝族祖先就在集体劳动中以唱劳动号子,形成了一代又一代的婚礼歌,跨越了若干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用彝语创作并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代代相传至今,而且经过数代人的不断加工,并以辩让性的优美词句达到个个彝人所接受的婚词。由于千百年来都有彝族母语传播,直到现代才被外界人了解,才知道有什喜尼支嘿的存在。【分布区域】彝族口头文学什喜尼支嘿流传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布拖、德昌、昭觉县和西昌市部份地区的彝族村村寨寨
分水镇石工号子
分水镇石工号子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该项目原汁原味,别具一格。在打石、撬石、抬石的劳动过程中,在用石头铺路、修桥、筑堤、筑坝、建造房屋时,人们都在哼唱或吆喝。这种号子的种类繁多,可达一百七十余种。石工号子腔调丰富、风格独到、韵味独特,最早传唱的人可唱九十二腔、八十二调。石工号子从轻唱至四言八句,到编成歌谣传唱,形成了一派独特的石工号子韵味。现在流行传唱的有:大锤号子、拗料号子(又分大石料、小石料)、抬石号子、转转腔、大五声、大帮腔、四平腔等七种,最为普遍的是:大锤号子、拗料号子、四平腔三种。
白马镇毗卢寺庙会
白马镇毗卢寺庙会毗卢寺位于四川遂宁安居区白马镇西面5公里,为广德寺分寺。毗卢寺于2007年6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安居区唯一的一处省保单位。毗卢寺自建寺以来,民间传说毗卢寺的癫师爷非常灵验。每年农历三月初七的庙会,来自四面八方的香客云集,有安岳、乐至、简阳、大英、中江等地,佛事活动极盛。每年接待人数10万余人,收集募捐资金5万余元。庙会期间,附近各小庙到毗卢寺朝拜,游僧参学20余人讲经、诵佛。信众表演地方传统节目,老年活动中心表演舞蹈、秧歌、腰鼓。白马川剧团组织20余人到庙会演出,各类地方小吃也云集毗卢寺。对周边地区影响面广,信众较多。
东禅镇唢呐
东禅镇唢呐东禅镇唢呐兴起于清乾隆初年,传承主要以家族传承为主,辅以师徒传承。师徒传承既不拜师也不收费,主要是交往比较密切的人之间建立起来的传承关系。近年来,东禅镇唢呐与时俱进,与电子琴等现代乐器相结合,在演奏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广泛应用于婚嫁迎娶、店铺开张、节日庆祝等,深受群众喜爱,也成为当地文化产业的一枝独秀。
又新高跷
又新高跷由清朝末期一蔡姓人氏从外地传入,有100多年历史。自传入后,由于其所需道具简单易制,表演场地不受限制,学习内容通俗易懂,学习群体比较广泛,深受群众喜爱并迅速推广普及。在上世纪20年代,《金堂志》关于又新(原名蔡家河)的记载中就有“十之八九乡民擅高跷”的叙述,证明了当时高跷的普及程度及高跷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建国以后,又新的高跷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在内容上更注重活动的娱乐性、趣味性、观赏性、表演性,在形式上更注重活动的多样性、创造性,在队伍建设上更注重年轻化、固定化。截止目前,有政府组建的高跷队伍1支,13个村(社区)村民委员会组建的高跷队伍29支,民间队伍4支,百分之60以上的群众能
金龙闹年锣鼓
闹年锣鼓打击乐是清康熙年间,“湖广填四川”时期传入金龙镇骑龙社区17组。据当地老人回忆,闹年锣鼓历经几代无证可考,只知道是从骑龙社区1组肖子和手里拜师学艺来的。闹年锣鼓的演员由5人组成(一人打大锣、两人打马锣、一人打二鼓、一人打镲)。其乐谱从最初的104个减少到现在的16个;其音乐独具川西地方特色,乐曲优美动人;其内容多为惩恶扬善,陶冶情趣,催人奋进。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十年浩劫”,闹年锣鼓走入低谷,一度散落于民间。1953年5月,金龙镇闹年锣鼓参加北京怀仁堂汇演,参演人员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亲自接见和嘉奖;1956年2月,参加在金堂大礼堂进行的汇演,获得了好评。
大英深钻汲制技艺
大英卓筒井深钻汲制工艺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世界石油钻井之父”、“开创了机械钻井的先河”。卓筒井古老的深钻汲制工艺沿袭了宋代钻井、制卤、晒卤、(滤卤)、煎盐的制盐工艺流程,堪称华夏一绝。一、钻井:以绳式顿钻钻井方法,既搭一长方形木架,利用杠杆原理踏起吊在杠端的大铁棒(铁棒下端如碗口大)。二、取卤:井打好之后便用大楠竹去节后下到井下搁开淡水,然后利用花车上的放蔑将吸卤筒放到井下将卤水盛满,再扳起花车,卤水便取出来了。三、晒卤:在晒坝里,晒盐架和井筒是一对好搭档,人在筒车里走动,将盐卤水打进竹筒倒入天船(晒盐架上的木槽),流入尿杆,卤水通过天船底部接出的长竹筒的小眼散落到金竹桠,水份逐渐
徐氏泥彩塑
“徐氏泥彩塑”主要传人徐兴国,自幼随父徐得亲学雕塑、绘画、书法艺术,其父徐得亲是清末民初川中塑像名师杨子园(三台洋溪人),罗体成(蓬菜镇草西街人)关门弟子,时民间有“杨塑罗画,盖过天下”的美誉。“徐氏泥彩塑”用传统技法施工,泥塑用黄泥、粘土就地取材,先绘图设计(包括白描,效果图和施工图),再扎架、砌粗坯、上细泥等白坯完成待干。修补后,刮灰打磨,作立彩花纹,上彩贴金,开相完成。“徐氏泥彩塑”采用传统人物造型,服饰彩画、贴金、绘画工笔重彩,透出古风雅韵,其作品流传于四川、重庆、湖南、江西、海南、台湾等地,在旅游景点及宗教寺庙及受欢迎。1981年到1990年徐得亲、徐兴国父子被聘担任全部恢复丰都鬼城
桃子龙舞
桃子龙舞是遂宁优秀的民间舞蹈,清明及更早时期,桃子龙舞只限于朝山拜佛和民间祝寿活动;解放后至改革开放之初,桃子龙舞开始参加春节期间的街头表演和民间祝寿,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桃子龙舞逐渐走向文艺舞台,成为一种纯舞蹈,但仍保留了传统的朝山拜佛和民间祝寿活动,同时也成为参加庆典盛会中的表演项目。
遂宁坐歌堂
在遂宁市的古巴国与古蜀国结合部的村落中,流传了数千年的婚嫁歌“坐歌堂”,又名“陪十姊妹”。“坐歌堂”的婚嫁仪式程序多而隆重。其持续时间,富家十来日,穷户三几天。一、开声新娘开始哭唱双亲及家人。二、陪耍众家姊妹陪着新娘一同哭唱,歌声时独时合。三、歌堂在新娘出嫁前夕举行。包括请新娘、起歌头、歌堂对歌赛歌、撤歌堂、安睡等程序。四、送新娘新娘出嫁的早晨,女友们在歌声中给新娘梳妆、穿衣、搀拜双亲,送入轿中,直到花轿远去歌声方息。“坐歌堂”的整个仪式程序均是在歌声中进行。所包容的歌曲逾百支。其曲目体系之庞大,曲调之优美多变,风格色彩多样,歌词题材内容广泛、丰富。
遂宁叫卖调
“遂宁叫卖调”是叫卖调和叫买调的统称。本土的零商小贩、流动匠人、荒货客,以及馆店吆厮等,在从业活动中,为了吸引、招揽买主、卖主,对自己的叫卖(买)语言,不断进行声调节奏的加工美化,逐渐成为了歌唱性的叫卖调,并一代代地流传了下来。
观音福锦
观音福锦手工编织工艺起源于汉三国时期,繁荣于唐宋,兴盛于清朝。该工艺从一般的织锦工艺发展到具有独特的编织工艺,历经数百年。福锦用天然丝线为原料,以传统的复杂的打结方法编织而成。经过点图、配色、染纱、上经、手工打结、平锦、片剪、洗锦、修整等十几道工序,每一个工序全部手工制造。一幅观音福锦的完成需耗时数月,乃至一年、几年。图案设计从中华民族沿用了几千年的经典图形和符号中粹取,精心组合,它们来自于民间传说、民俗、神话故事,历史典故,历代名画,并融合了中国的观音文化,每一幅福锦独一无二的特性,凸显其极大的工艺价值与收藏价值,享有“软黄金”之美誉。2009年,在四川省第六届旅游产品博览会上,由陈玉、孙鸿
水龙舞蹈
水龙舞蹈“水龙”是蓬安县境内失传的一种舞。解放前在干旱的夏季人们为求天降雨,消除灾害而时兴耍“水龙”。水龙用树枝叶扎成,舞者跳跃腾挪,观者往龙身(人身)泼水,它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娱乐性和群众参与性,其场面生动活泼、欢天喜地,妙不可言,有相当的开发利用价值。
巴中皮影
“巴中皮影”,指流传于四川省巴中市境内的一种民间皮雕传统戏剧人物的工艺美术和民间皮影戏演出两大部分。制作这里所指的“工艺美术”是指皮影人物的雕刻制作。选择放血而死的大黄牛皮经过“发汗”、“浸泡”、“刮毛”、“去筋”、“绷伸晾干”、“下料”,待雕刻制作。绘画纸人(又称格子),将要雕制的皮人头、身、四肢分画于纸上,后将纸人画各部分粘贴在牛皮上,用40多把不同类型的雕凿进行棰刻,刻好后上色。再用手工熬制的明油(又称亮油)浸泡,泡得越透明越好。干后用粗麻绳将13处关节部位进行连接,组装成人的身躯和四肢,皮影行业称“桩”,在桩上上三根提签(背部和手)供走影之人操作。只有人头分开单独制作,演戏时按人物角色
婚嫁习俗(安州区沸水镇)
中国古老婚嫁习俗在安县这片土地上已经历史悠久,渊源流长。高一旭出生于安县河清镇,自幼受到安县婚嫁习俗影响,参加工作后,学习中国古老的婚嫁习俗,精通婚嫁礼仪,之后便在安县各乡镇、村落主持婚礼。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婚俗也有很大变化,有中西结合的趋势。现在,只有农村有极少数人会主持传统婚俗。后来李诗吉拜高一旭为师,学习安县婚嫁习俗,并成为当地有名的婚礼主持人和“红爷”,主持的传统婚嫁习俗深受广大老百姓的喜好和青睐。安县婚嫁习俗主要有以下技艺特征和民俗习惯:1、看门户:经“红爷”介绍,女方(解放前由父母代办)到男方家去看看人怎么样,家里条件怎么样,称之为“看门户”。2、和“八字”与取“同意”:若男女双方
陈家河水碾米
陈家河,也就是现今的梓潼县仙峰乡。位于梓潼县西北角42公里处,为剑阁、江油、梓潼三县交汇之地,潼江入口处。潼江发源于老君山白阳洞,向下汇集成马阁水,经江油厚坝、重华、河口进入梓潼陈家河。陈家河因潼江纵贯南北,以当地一陈姓望族大户而得名。此地山低丘浅,青山绿水,风光秀丽。水土质优,土为黄潮泥性土,粘性大,土壤中铁的含水氧化物较为丰富。加上林木葱郁,雨水较多,光照充分。因此,最适宜于种植水稻,自古以来,这里就以盛产水碾米著名,据传始于晋,名于唐,盛于清。于唐代被列为“贡米”,每年都要向朝廷进贡陈家河水碾米无数石。陈家河水碾米称为贡米,这有一定来由。据传,唐天宝年间,唐明皇为避“安史之乱”而幸蜀,来
特色饮食制作工艺(红酥)
红酥,民间俗称“干盘子”。具有酥脆鲜香、入口化渣的特点,是安县特色小吃之一,被誉为川西北一绝。红酥制作技艺在川西北流传比较广泛,尤以秀水镇红酥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红酥制作相传产生于唐代,据考在乾隆四十九年,清代著名的“巴蜀才子”李调元(今安县人)将亲自配制的一种“肉馅呈红色,外边呈黄色,黄中透红”的食品命名为“红酥”。清末民国年间,在民间逢年过节,逢酒遇席都要摆“干盘子”之一红酥,与“十大碗”相配,成为很有特色的传统佳肴。流传下来的红酥制作方法独特,要经过十余道工艺流程,最为传统且最具代表性的工序有制作肉馅、蒸胚、炸条、油炸等。选用优质鲜猪肥膘五花肉为主料,以鲜鸡蛋、花生仁、精盐、红薯芡粉、鲜
特色饮食制作工艺(谷花糖)
安县谷花糖历史悠久,生产谷花糖的重要原料是麦芽糖(又称情糖)、稻谷、芝麻、花生等,谷花糖出现的历史悠久,制作方法是:将适量稻谷洗净,放在锅里加热炒制,炒至米花起锅,后去杂等待,然后熬糖拌和,加花生、芝麻等压制成型,最后切块,包装。可口的谷花糖便制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