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特产
四川省民俗文化
李调元养生饮食制作技艺
李调元是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戏曲理论家和藏书家,又是一位美食家;他在《函海·醒园录》“石亭文集”中,录有明末清初2OO余种食品制作技艺。李调元养生饮食属川菜系列的一种药膳,据传,因其善于烹饪而得名。川菜的形成可以上溯到两千多年以前,杨雄《蜀都赋》云:“调夫五味,甘甜之和…五肉七菜,朦压腥臊”。可见早在西汉,川菜就已趋于成熟。李调元养生饮食仍以猪肉为主要原料,但其配料、烹饪方法和食用目的又不同于普通川菜。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约物与烹饪技艺的巧妙结合,具有保健功效;第二,重清炖与清蒸,一般不用烧、炒与凉拌之法;第三,食之味淡,意在健身。李调元养生饮食流传于宝林一带,据老年人介绍
安州漆艺
漆艺,即用生漆涂染器物的技艺。中国是世界漆艺的发源地,河姆渡出土的朱漆木胎碗距今已有7000余年。西汉,蜀地广汉设有王室,“作漆器物者也”…。《汉书贡禹传》云:…’漆艺何时传入安县,尚未发现确切的史料。从出土棺木、器物推断,早在明、清两朝,安县漆艺就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李调元《再至雎水关》一诗描绘“割漆山翁”的诗句,也是当时已有漆艺的旁证。生漆又称土漆、国漆,从漆树皮部采割而出,具有耐腐、耐磨、耐酸、耐溶剂、耐热、隔水和绝缘等特性,故称涂料之王。漆树是安县重要的经济林木,主要分布在高川、荼坪、晓坝、沸水、永安等山区乡镇。漆{乞工序复杂,须专业匠人操作:生漆添以朱砂、桐油,煎后凉冷,再在要漆的
成人礼(洗三、满月)
催生:孕妇分娩前夕,娘家父母(一般是母亲去)备一只公鸡、一只母鸡、鸡蛋及婴儿衣裤等物前去看望女儿,称为催生。目前,此俗仍在域乡流行洗三:婴儿出生三天,用陈艾、菖蒲、姜葱等煞水洗澡,净身防病,称为洗三。目前,洗三仍在城乡流行,农村更甚,而且,清洁卫生比以前做得更好了。取名:先取乳名,俗称小名,一般依据属相、八字取名。农村小名取得贱,如“狗娃子、猪娃子…”之类。入学后使用学名,多是子随父姓,大都一生不变。民国年问,取学名讲究字辈;新中国成立后,讲究字辈有所淡化;迈入新世纪,城乡取名再度注重字辈;由于独生子女增加,近年有人随父母姓各取一学名。吃满月酒:婴儿出生满一个月后,亲友备礼(钱与小儿衣物)祝贺
婚嫁习俗(安县)
中国古老婚嫁习俗在安县这片土地上已经历史悠久,渊源流长。高一旭出生于安县河清镇,自幼受到安县婚嫁习俗影响,参加工作后,学习中国古老的婚嫁习俗,精通婚嫁礼仪,之后便在安县各乡镇、村落主持婚礼。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婚俗也有很大变化,有中西结合的趋势。现在,只有农村有极少数人会主持传统婚俗。后来李诗吉拜高一旭为师,学习安县婚嫁习俗,并成为当地有名的婚礼主持人和“红爷”,主持的传统婚嫁习俗深受广大老百姓的喜好和青睐。安县婚嫁习俗主要有以下技艺特征和民俗习惯:1、看门户:经“红爷”介绍,女方(解放前由父母代办)到男方家去看看人怎么样,家里条件怎么样,称之为“看门户”。2、和“八字”与取“同意”:若男女双方
清音(刘丽华清音)
四川清音原名唱琵琶,唱月琴,是四川省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20世纪30年代在成都、重庆相继成立清音歌曲演唱会或称改进会,以后遂以清音命名。四川清音渊源于明、清时的俗曲。四川清音在清乾隆、嘉庆年间很盛行,以泸州、叙府(今宜宾)为中心,遍及城镇和乡村,拥有大量的听众。四川清音于清乾隆年间由民歌小调发展而成,属于歌唱体牌子曲类的曲艺说唱艺术形式,曲调丰富,唱腔优美。流传至今有8个大调、100余支小调,唱段200多支。大调多以故事传说为主,小调多采用四川流行的山歌、民歌等曲调演唱。伴奏乐器为琵琶、二胡、竹鼓、檀板等。其中竹鼓是四川清音特具的伴奏乐器。表演时由女演员一人独唱,右手击竹鼓,左手击檀板,自击自
芦山庆坛
芦山庆坛有戏剧活化石之称,是一种庆坛法事与演剧艺术相结合的傩戏剧种。由九个程序组成。其中三个程序重在法事,另外六个程序均为有故事情节,有人物形象的“折戏”,其间载歌载舞,插科打诨,娱神娱人。誉为戏剧活化石。庆坛唱:神歌腔、端公调、花灯调。乐器:锣鼓。代表剧:童子请仙娘、二郎记、倮倮记等。
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羌家石雕房与吊脚楼)
北川山势陡峭,羌人都聚居在大山区,以前都就地取材,以当地的片石浆砌而成石雕房。石雕房具有民居和军事防御之功能,历来受到官军的仇视,历次官军征伐北川羌寨,都把碉房当作军事目标加以摧毁。由于种种原因,羌人逐渐放弃了石碉房,选择了吊脚楼。但他们仍然保持了对石头的偏爱,住房的保坎、隔墙往往都用石头砌成。现在北川羌人为了利用不大的地基修建尽量大一些的房屋,往往靠山一方修成一楼一底,同时向山谷方向的坡地延伸,连接一间两楼一底的楼房,其二楼与屋基齐平,几根柱头立在低于屋基两三米的山坡上。羌寨的石雕房和碉楼墙体都很厚,不但外墙厚,房间之间的隔墙也很厚。砌墙所选用的石头,必须是又薄又宽的块石,第一层如果竖着铺,
象山花锣鼓
象山花锣鼓系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象山花锣鼓是四川古代特色的音乐,创始于清朝,由当年象山民间鼓乐手组成‘公堂’(即乐队)开始在民间流传。花锣鼓的乐器由大锣、大鼓、大钵和四个马锣组成,演出灵活,节奏跳跃,后来花锣鼓靠家传或同族组队流传下来。2004年5月,大英县境内发现一本清代象山花锣鼓乐谱,这是四川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且保存完整的锣鼓乐谱,全书共记录了《一顺风》、《节节高》、《挂帅》、《吊猴子》等90多首失传多年的四川古乐曲牌,象山锣鼓引起外界关注。
耍旱龙
耍旱龙系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耍旱龙是指产生并流传于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安乐办事处干屏村龙王庙及卓筒井镇周边地区民间龙舞。耍旱龙的道具有石雕龙王,竹编七节龙或十节龙,竹编龙头。耍旱龙时,在龙舞锣鼓的伴奏下,有的艺人抬着龙王,有的艺人舞着竹编龙头,有的艺人舞着竹编节龙,舞姿优雅、壮观。艺人们举起龙头在龙王庙前舞了起来,一些壮年男子从龙王井中提来泉水,纷纷向龙王身上泼去。舞龙套式主要有:五龙归位和蛟龙翻滚。五龙归位:五龙归位是龙头从中心点开始,分别要向东、西、南、北昂头、点头,龙身随之摆动,完成东西南北方位后,复归到原开始时的中心点位。蛟龙翻滚:蛟龙翻滚是长龙分顺时针和逆时针形成圆圈来回滚动。
蓬莱大乐
蓬莱大乐2007年,蓬莱大乐被正式列为四川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蓬莱大乐流行于遂宁市及边沿地带。“蓬莱大乐”作为巴蜀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被誉为“巴蜀文化精品”、“东方神乐”。
高县土火锅制作技艺
花样百出、名称各异的“重庆火锅”,已经在华夏内外遍地开花了。他们在扬名立万的征途上,可谓建立了丰功伟业。可是,每到秋冬之时,宜宾更喜欢的,还是最有宜宾特色的“土火锅”。本来,土火锅是一种很有宜宾特色的炊具和容器。不知怎么的,后来就把土火锅叫成一道菜了。一般地,是菜的土火锅,用芋头“坝底”,再依次铺上猪蹄、鸡肉、海参、鱿鱼、黄花、木耳、蛋卷等等,然后添加盐巴、八角、三奈、花椒等以便提味,最后舀入骨头汤,盖上锅盖,装菜到此表示结束。随后,就在高出环形容器的土火锅筒状“炉心”中,加入合适的柴料或煤炭,文火煮熟即可。等到汤鲜肉熟的时候,一个传统的宜宾土火锅,便可上桌享用了。如果,再有“黄姜”增色提味,
爨坛戏
“爨(音cuàn)坛”又称“庆坛”。“爨坛”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它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呢?据一些地方志记载:“经径尺之石,供于堂中右角地下,名曰“罗公坛”。除朝夕供奉外,每届三年,必延巫于家,杀猪致祭,名曰庆坛(爨坛)。又云:“乡人于龛之上,或书四方财神,或列药王、观音或更杂供偶像,济济一堂,莫适为主。而堂之右偶,则供坛神,或书罗公先师,或书赵公元帅;三年小庆、五年大庆,延巫演法,日夜高唱俚歌,曰庆坛”。爨坛这种民间地方戏的表演内容除驱鬼逐疫之外,大量的内容是以世俗生活内容为主的娱人戏。民间端公称爨坛分“正坛”和“耍坛”,二者内容极不相同。“正坛”为娱神戏,做法事为主;“耍坛”为娱人戏,以娱
打三朝
打三朝在巴中十分盛行,凡农村姑娘结婚以后,生下第一个孩子的第三天以后举行的一种仪式。参加仪式的主客为外婆。外婆给外孙准备的衣物和给女儿的营养食品:醪糟、猪腿、腊肉、鸡、蛋、糖等,外婆乘坐滑杆和帮忙送礼的人员一道送到女婿家中,摆放在几张大方桌上,女支客司主持仪式,吟诵吉利语,外婆给外孙取名,赏长命钱。女婿家必须设筵席款待客人。
回龙传说
“回龙传说”又是一组系列传说,是千百年来龙门当地父老乡亲长期口头传闻的民间故事,以“回龙传说“为代表,包括三牛石、奶包山、九岭冈、马术洞、点天灯等系列传奇故事,其神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具有广泛的口头传播性,对宏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被当地人民群众长期口头传播,形成了完整的故事情节,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一定的教育意义。
金峰雄狮
“金峰雄狮”源于解放前的李家川剧端公班都有一定历史渊源,在文革期受到严重冲击。据许多长寿老人说,舞狮这个行道在四川、绵阳各地非常稀少,但在民间却非常受人喜爱。从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传承,雄狮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是历代王朝君主与百姓认可的吉祥化身,他给人们带来吉祥、喜庆、安康、好运。金峰雄狮为了传承中华民族民间优秀文化,在1997年迎香港回归前夕,由镇政府主办,文化中心牵头承办,新购20头雄狮、10套锣鼓、20个大头娃娃等,选拔116名青中年农民朋友组建而成。1997年,绵阳地区迎香港回归表演,深受省、市、区各级领导高度赞美和百姓群众的欢迎。近年来,“金峰雄狮”在先后参加中国西部十七届商品
铁牛街川剧坐唱
川剧,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成都,是戏剧之乡。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清代乾隆时在本地车灯戏基础上,吸收融汇苏、赣、皖、鄂、陕、甘各地声腔,形成含有高腔、胡琴、昆腔、灯戏、弹戏五种声腔的用四川话演唱的“川剧”。其中川剧高腔曲牌丰富,唱腔美妙动人,最具地方特色,是川剧的主要演唱形式。川剧帮腔更是引人入胜。川剧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充满鲜明的地方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常见于舞台的剧目就有数百,唱、做、念、打齐全,妙语幽默连篇,器乐帮腔烘托,“变脸”、“喷火”、“水袖”独树一帜,再加上写意的程式化动作含蓄着不尽的妙味。川剧为世人所喜爱并远涉重洋,传遍世界。绵阳市涪城区
纸扎技艺(安州区沸水镇)
《安县志》(91年版)记载:清嘉庆年间(1851—1861),秀水办有不二老、不二斋纸铺,次有立胜、正兴荣纸铺。民国年间,各大场镇共有10余家纸铺,除经营文具、纸张业务,使用木版、石印印制课本、信笺之类,主要生产民俗用品。其中,狮灯、龙灯、笑头、彩莲船、纱灯、莲花灯、兔儿灯之类,用于新年、节日开展活动,供人观赏;“陪灵童子”、“金童玉女”、“开路将军”、“金山银山”、“万民伞”、“童幡宝盖”、“纸人纸马”、“灵房子”、“纸车纸船”等之类,用于丧葬、迷信活动。安县和平解放后,迷信纸扎被废除,其他类型的纸扎仍旧存在。1956年合作化后,纸铺大都归并文具百货合作店,承担本地小量印刷业务。十年内乱期间
金钱板 (涪城区)
最初的金钱板叫做玉子板,只有两块,就向现在的车灯板一样,比现在的板短,不用竹,竹而用的铁打铜铸。继后是摸仿磨刀匠用的铜闸子,铁闸子,名叫连花板,增为四块,凿孔穿线,连在一起打,后改用竹制,还加上了一块摸拦板,但这还是停留在打闸子的阶段。再后来又改为辞子板,两块中有一块侧面作成锯齿形,利用锯齿去刮另外一块板,以发出的弹音,由于打板的技巧进步,改进成现在的金钱板。金钱板是用楠竹或斑竹的竹头制成的,在竹板上面保留三个竹节,这是为了更有力地发挥打板相击,一块金钱板要分板头、板尾、板面、板底和两方横边,每处可以敲打,能够发出不同的响声,每块金钱板的尺寸长九市寸,宽一市寸,厚约五市分,三块板为一副,其中有
莲萧
分布区域:连箫,又称霸王鞭。主要分布在安县的桑枣镇。基本内容:用一根约3尺长的荆竹,中间分段钻孔,再用铜丝穿上小钱,就是连箫。据口碑资料,连箫于抗战时期传入安县。主要特色价值:用连箫在肩上、脚上撞击出节奏,并随节奏舞动、演唱,就是连箫表演。表演前,要编好脚本,作好排练;表演时,动作、唱腔须协调一致。适于女性表演,一般为4人,也可8人;场地可选择舞台,也可使用广场。濒危状况:50年代后,县文化馆曾组织艺人表演过,现濒于消失。传承人状况:付祥珍联系电话:08164368727
玉龙化石雕刻
玉龙化石雕刻是绵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匡从有是玉龙化石雕刻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民间工艺大师,四川省民间工艺大师。玉龙化石雕刻起源于1820年四川安县冯家嘴的玉龙花石,距今已有200余年历史了。在安县冯家嘴匡氏家族中有个匡中玉的人,从小喜爱石头,常常从安县、汶川、茶坪、北川等地的高山峽谷捡回一些铜钱花石,鱼仔石、虎纹石等罕见的花石头。这些石头花纹艳丽,抚石如玉。匡中玉从此迷恋,并拜师学习石雕技艺,雕龙刻凤,用作建房风水压脊,凿打石碾、石磨等农家生产生活用品,在当地颇有影响,被誉为“匡玉龙”,花石头也被称为“玉龙花石”。经过匡氏世代相传和发展,到第五代传人匡从有时,玉龙化石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