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特产
四川省民俗文化
独角木偶
独角木偶,是用一布围先将自己围起来,占地不过几个平方米。然后将川锣挂起,大钵绑在两个膝盖,左脚再套一付苏铰,马锣、小锣摆在面前小桌上,右手执锤打锣和其他需要打的响器,左手操纵木偶(木偶就挂在布围的左右方),然后先打一遍“闹台”锣鼓,便开始演出,一般演出大约两个小时左右。独角木偶演出形式,在绵阳市乃至全国尚属罕见。因为在演出过程中,一人既要唱,手上、脚上还要打川剧锣鼓,同时根据剧情需要还要操纵木偶,而且做得有条不紊。川剧各个行当的唱、念,惟妙惟肖。一人一个剧团,行动方便,收费低廉,对活跃当地业余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独角木偶,一个活跃基层农村文化生活的“下里巴人”艺术,值得推广和发展下去。
花花锣鼓(三台紫河)
我地民间花花锣鼓据先辈口头传说出现于明清时代,清末极为流行,民国时期家喻户晓。建国初期,农村也还依旧盛行,多以姓氏或农村院落情趣者各自自然成组,自玩成趣,代代相传,逐渐形成很有韵味的中国乡间打击乐曲系。在一个县市区内体系大同小异,但内中由于属器及击打方式不同,各地也有不同风韵,有的激烈、有的舒缓、有的好像在诉说人类人生的心情。总之它突出了乡村的文化生活,它与川剧锣鼓齐名,乐器有锣、钹、鼓、高低音不同的马锣二至三个;花花锣鼓曲谱分头子、尾子、夹花,它比龙灯锣、狮子锣内容丰富得多,很具有欣赏性和参与性。人们常用来朝庙,游山玩水,上坟祭祖,特别是节日喜庆之日,有了它来助兴更显欢乐有趣。每年腊月敬灶后
安州泥塑
分布区域:泥塑主要在流传于安县的黄土镇、清泉乡。基本内容:泥塑的主要原料为黄泥,其中须混合一些稻草,以增加其韧性。艺人们把和好的稀泥捏好后晾干,然后再头、眼、眉等部着色,使其更加生动。主要特色价值:高明的泥塑艺人用和好的稀泥,随手几捏几揉,就成了鲜活的工艺品了。80年代后,一些庙宇恢复宗教活动,庙宇里的神像多由泥塑,90年代后,部分景区用于装饰、美化环境,常见人物、动物和各种神像等作品,2000年以后,有人选用混凝土代替稀泥,结构更加坚固,安昌、黄土等地的传人长于此法。濒危状况:由于2000年后,传承人选用的材料的变化,泥塑的工艺品愈来愈少,现仅有黄土镇、清泉乡的艺人精通此术。传承人状况:谢守
焰火制作
分布区域:焰火又称烟花、烟火,制作技艺出现于火药发明之后。焰火何时传入安县,尚未发现确切史料。1979年,安县汇集县内焰火艺人生产各种火炮及大型焰火,用于30周年国庆。基本内容:据《后武林旧事》记载,宋淳熙10年(1183),宋孝宗曾到浙江观海潮、欣赏燃放烟火。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朱淑真“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从这些南宋诗人妙语中,可知当时焰火对于烘托节日气氛已经起到重要作用。主要特色价值:焰火的种类多样,燃放时,绚丽多姿。如“金蝉子”尖声长鸣,“地老鼠”就地打旋,“照明弹”可让夜空变成白昼,“炮打明月”连响带冲,“降落伞”从九天之上徐徐散落,“盘子花”急转
安州寿宴
分布区域:寿诞庆贺分布很广,我县各大乡镇均有这一习俗。基本内容:寿诞庆贺主要有:做满生,做散生,少儿生日。主要特色价值:做满生:男满30周岁开始做,女满29周岁开始做,之后每隔10年做一次,届时亲友赠送礼品、礼金,主人设宴款待。长辈不给晚辈做生,父母健在就餐时上坐。午餐前鸣炮,主持人或晚辈给寿星及其配偶挂红,父母健在先给父母挂红。下午多数客人告辞(至亲好友例外),晚上除燃放鞭炮外,还要燃放烟花。做散生:多为老年人做散生,即每年做一次,届时子女亲友不请自到,送礼挂红鸣炮,晚上燃放烟花。60大寿(女满59岁,男满60岁)时,出嫁女子要做寿帽、寿鞋送给老人,称为添寿。60岁以后,每遇满生,更加隆重。
安州民间祭祀
分布区域:民间祭祀活动流传于我县的各个乡镇,现在人们均要在这些传统的节日进行祭祀活动。基本内容:我县主要的祭祀活动有:祭祖,祭祀孔庙,除尘祭灶。主要特色价值:祭祖:每逢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除夕等传统节日,或是寿诞、婚礼、庆典当日,广大农村地区,仍然保留着农历7月15日,俗称“七月半”。节日前一两天傍晚,当家人备刀头、烧酒和香蜡纸钱等祭祀家神;然后带着家小到距家较远的处燃香烛、焚纸钱、放鞭炮——祭祀亲人(长辈)。这之前,须在家里把纸钱封好、捆好纸制衣物,在上面写上“×××老大人正魂收用”字样和孝儿孝女姓名,以免别的“正魂”误领。文革期间,存在秘密祭祖;80年代后,祭祖公开化,但在城镇趋于消失
糖画(梓潼)
“糖画”起源于唐代,在四川广为流传。糖画,顾名思义,就是用黄糖或白糖来作画,既好吃又好看,又是一种极具乡土特色的风味小吃。创作时尤如画家作画,色似美玉、琥珀、玛瑙,造型十分生动可爱,玲珑剔透,光彩夺目,可称即时艺术。又名“倒糖饼儿”、“糖灯影儿”、“糖有味儿”、“糖泥娃儿”,很受人们喜欢,特别是小孩子更对这一独特的民间艺术情有独钟。制作糖画时,用铜勺舀起已熬制好的糖液,执于手中,便胸有成竹地在大理石上挥洒自如作起画来。或勾线,或泼面,或用点、提、按、顿、挫,随心所欲。点睛时,将铜铲刀倒竖起来,用把子在糖画上转压一下,动物、人物的眼睛就立即凸现出来了。用不了多大功夫,一幅生动的糖画便做成了。粘上
文昌祭祀
文昌祭祀源于梓潼氐人的祖先祭祀,是在文昌信仰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的一种民俗文化活动。文昌祭祀包括道教祭祀、官方祭祀和民间祭祀三种形式,每种形式都有不同的程序和礼仪。道教对文昌帝君张亚子推崇备至,有着较为复杂的祭祀科仪。其中,《广成仪制文昌正朝全集》影响最大。祭祀前需设道坛,道坛前供奉“虚无自然三清三境三宝天尊”、“九天开化七曲文昌宏仁帝君更生永命天尊”神位。道坛对面是对坛,供奉“先天御前持心护道三五火车王天君威灵显化天尊”、“文昌佐理应感一切威灵”、“三界功曹四值使者”神位。道坛两边是经师、高功、二科。高功、二科、经师在开坛曲中入坛,其中经师从师门进,打三恭后回到经师位。经师所用的乐器有鼓、铙、铛
文昌庙会
由于旅游开发、门票价格上涨,庙会一些重要内容消亡,庙会特色大为减弱,所以赶会的人数也相应减少。七曲山大庙文昌庙会,历史悠久,规模宏大,融多种古老艺术、饮食文化、民间习俗为一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了深厚的民间习俗,覆盖了川西北地区,不断向外辐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梓潼会、文昌祭祀、文昌迎神会、文昌扫荡、文昌消劫法会、大蜡会、拜香会等,以及各种民间曲艺杂耍、讲圣谕、打道筒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形成了酬神娱人的川北古俗,参与人众,影响深远。由于川陕公路改道为绵广高速路,庙会收入减少,门票提价,庙会生存环境减弱,不再红火,保护一般。恢复庙会传统项目和有关民俗活动,降低门票价格,吸纳人流,增
梓潼“十大碗”与梓潼镶碗
仇宝祥精通各类菜肴的烹饪,并对梓潼田席进行了大胆改进,形成了以仇家祖传“镶碗”为头菜的田席“十大碗”。“十”数表示吉利和完美的意思,是人们婚丧嫁娶、宾朋筵请的必选菜肴。这“十大碗”是:镶碗、杂烩、清蒸鸡块、糖醋浠卤鱼块、八宝饭、粉蒸肉、咸烧白、肉丁餜、门坎大肉、凉拌粉条等。以上菜肴可根据时令季节进行变换,也可再增加三道炒菜做成“十三花”。为了佐酒,在上“十大碗”之前,要配以6—9道凉碟菜。一般以猪头肉、猪内脏和花生仁相搭配。在田席十大碗中尤以镶碗最具特色。据传原来是宫廷御膳,明世宗时,总督营戍政的仇鸾因失势后举家迁居梓潼,便将此菜的制作方法一并带来。此后,便在民间田席上增加了这道名菜,就这样镶
金龙场折席制作技艺
梓潼盛产竹类,农家院落、房前屋后,无不修篁万竿,碧绿遍野。从古至今,竹制品很多,其中尤以金龙场的折席最为有名。清朝初年,一李姓篾匠见当地慈竹资源丰富,且韧性好,耐性强,有拉力,剖出片片薄如纸,划成篾条细如丝,于是专门编席出售,很快传遍四方。他发迹后,慷慨献艺,让更多的人掌握了竹编技艺。随着编织水平的提高,在道光年间,一种更轻柔的篾席——折席问世了。金龙场折席采用一青蔑一黄蔑编织而成,俗称“青黄折席”。此种折席具有轻柔、凉爽、美观的特点其图案花纹编织讲究,布局得体,铺上床与被盖、枕巾相映衬,显得格外典雅。这种采用一青蔑一黄蔑编织的折席,俗称“青黄折席”。此种折席,具有以下特点:1、轻柔一张双人折
梓潼木雕、泥塑
作泥塑时采用的是先打桩、大型塑像要加钢管、钢筋和铁丝焊接,小的用木桩固定即可。第一道坯子是黄泥加稻草,关键是塑泥要发好,干湿合适;表面要过两道,每道工序是:第一遍用多半河沙少半泥,第二遍过细,用细沙,泥沙里加棉花筋。每道工序要等前一道坯子干透了,再作第二道、第三道。作泥塑所用工具有:十几把各式黄杨木木刀。做木雕活,第一遍毛坯,第二遍初形,第三遍具象,第四遍肖形。要刻得越细越好,打磨越光滑越好,然后上灰上漆、彩绘。这些工序是一道也不能马虎,需要认真、仔细。木雕的工具有多种,雕刀数十把和榔头等,各有功用。
金钱板(梓潼县文化馆)
表演时左手握两块竹板,右手握一块竹板,左手两块竹板有节奏地敲击发声,右手竹板则在左手竹板上敲击,打出快慢、急徐,强弱的节奏,边敲边唱,并辅以表情、身段、动作。金钱板唱词多为7字句,每小节最末一句有拖腔。金钱板唱腔系由川剧高腔曲牌“红衲袄”、“富贵花”民间小调、船工号子衍化而来,其音乐成分较为复杂,因艺人对这几种成分掌握的差异,各人唱腔不尽相同。
甘孜踢踏
藏区被称为“歌舞的海洋”,而甘孜县地处康巴,各种藏族文化在西藏发展到一定时期后,再传入康巴。在的漫长岁月里,经过几代民间艺人的加工,又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艺术。享誉康巴的甘孜踢踏是藏区粗犷、优秀的舞蹈表演艺术。甘孜踢踏充满了甘孜县民族舞蹈的气息,被认为是康巴特有的舞蹈表演形式之一。踢踏舞是甘孜县的特色,它将艺术内涵的表演、优雅的舞蹈动作与舞者惊人的体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甘孜踢踏不同于纯粹的脚下炫技,活泼闲逸的甘孜踢踏,以粗犷奔放、热情洋溢的康巴文化为背景,更多的是借踢踏之魂展现藏区民间的风情万种。甘孜踢踏根据笨教法王扎西敦珠的《笨教源缘明境》中记载,踢踏舞与藏戏大约在公元八世纪至九世纪传入
梓潼木刻、年画
梓潼木刻、年画是指产生并流传于文昌帝乡绵阳市梓潼县境内及周边县、市、区的一种传统艺术。分布于梓潼县境内及周边地区文昌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包括文昌经诰、诗文、戏剧、音乐、医经、建筑、雕塑等。还包括了文昌绘画即:文昌雕板木刻画、壁画、年画梓潼年画线条流动稳健、工丽古朴,画面圆润雅致,设色少但色彩厚重;且颇具节奏感,总体风格简率、质朴。文昌剪纸题材多样、内容丰富。二者主要以文昌神话传说及梓潼地方故事为主。具有其它地方或其它类型画不可替代的主题特征。艺术价值:文昌木刻画、年画历史悠久。文昌木刻画已有1000多年历史,存世数量也较多,至今仍有大量刻板存于七曲山大庙文物室,其用笔简约,工艺精细;梓潼年
羌族羊皮鼓舞
美丽而神秘的岷江上游两岸,生活着一个十分悠久古老的民族——羌族。他们主要聚居在阿坝州汶川、茂县、理县的高山峡谷之中。勤劳勇敢的古羌人,不仅以其独特精湛的建筑技艺闻名于民族之林,而且以其精美的挑花刺绣与能歌善舞著称。在众多的舞蹈中,“羊皮鼓舞”的历史最为悠久。据文献记载:“羊皮鼓舞”原是羌族“释比”做法事时跳的一种宗教舞蹈,后演变为民间舞蹈。“释比”也称“许”或尊称“阿爸许”,是一种不脱离农业生产的宗教师,他既是原始宗教活动的主持人,也是羌族文化艺术的传播者。几乎每一个羌寨中都有一名。诸如祭山、还原、安神、驱鬼、治病、除秽、招魂、消灾以及男女合婚、新生婴儿的命名,对死者的安葬和超度等活动,都离不
评书(梓潼)
评书艺术,历史悠久,为四川曲艺中的一种表现形式,根据书路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可分为“清棚”和“雷棚”两大派。清棚派,谈吐儒雅,注重文采,轻言细语,娓娓道来,引人入胜。雷棚派讲究摹拟物象,锋芒毕露,绘声绘色,扣人心弦。讲评书技艺娴熟,声音宏亮,口齿清楚、流畅、清晰,并注重神情与身体形态与故事中的人物身份相贴切。讲到精采处,只见评书艺人眉飞色舞,紧张处悬念重重,有时即兴发挥,信手拈来,便成为妙语华章,常常是笑声叠起,掌声不断。
梓潼道情
道情是以说唱为主的流行于梓潼的一种曲艺形式,有的地方称“渔鼓”,四川称“竹琴”,梓潼俗称“打道筒”,内容有道教神仙、劝世文、现实题材等,以教化为主。道情,最早源于唐代的《九真》、《承天》等道曲,以道教故事为题材。道情可能与八仙之一的韩湘子有关。韩湘子手中的法宝,正是南宋时开始用渔鼓和简板为道情的伴奏乐器,直到现在。道情多为单口说唱,明清以来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各地道情不下几十种,大多以流行的地区命名,如浙江有温州道情、义乌道情、东阳道情,江西有洪赵道情、神池道情、临县道情等。也有称渔鼓的,如湖北、湖南渔鼓。四川称“竹琴”,梓潼俗称“打道筒”。道情一般多为七言,也有五、十言及长短句的一种韵文体,
被单戏(梓潼)
被单戏又称指戏木偶、手掌木偶或单人木偶戏。因用一张形同被单的布围住位于桌子四角的四根竹杆搭成木偶戏台,演员用食指顶住内空木偶头像,姆子、中指分别伸入木偶衣袖表演木偶动作而得名。而最具特色的,是演奏者可以一人打击全套川剧锣再加拉胡琴、吹唢呐伴奏,堪称梓潼一绝。成为梓潼传统文化剧目难得一见的历史瑰宝。被单戏演唱者一人,扁担担着一只装木偶的木箱和一个能折叠的小舞台。演出时,用扁担撑开小舞台放在一张桌子上,表演者右手打着大锣、小锣、马锣、帮子,腿上打大锣,脚踩着嚓子,敲打出不同的川剧锣鼓曲牌,口中唱着剧中的生、旦、净、末、丑的各种腔调,左手还要指挥数个木偶做出各种运作。总之,一个人一台戏,提、打、念、
高跷狮灯(黎雅高跷狮灯)
高跷狮灯就是踩着高跷耍狮子,离地面约40厘米。黎雅高跷狮灯起源于七十年代末。当时,该镇白沙村5社的孙先能三兄弟受高跷的启发,于是将两者融为一体,就有了黎雅高跷狮灯。孙氏三兄弟本来会耍地狮子,曾师从孙传道、刘云生等人。高跷狮灯产生之初,并不是所有角色全都踩高跷,只有笑和尚踩。因其新颖,很受群众喜爱。八十年代初,舞狮人也由在地上跳变为踩着高跷跳。到最后,又添加了孙悟空、猪八戒等角色,所有的表演人员都踩高跷。九十年代初,应游仙朝真四大队之邀,黎雅高跷狮灯队又把这一技艺传给了他乡。近几年,黎雅高跷狮灯队曾数次在县内外表演,其中在梓潼县城的传统民俗表演活动中,多次获得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