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特产
四川省民俗文化
毛笔制作技艺(柄林毛笔制作技艺)
文房四宝中的毛笔,毛笔的第一个发展时期,即从汉代至宋末千余年的历史。唐代,宣州成为全国的制笔中心,诞生了中国毛笔两大制法之一的,以制笔名家诸葛高为代表的“诸葛派”就开始繁荣。然而毛笔制作产业在我省分布稀少,尤其在办公环境现代化、信息化的客观环境及其它各类书写工具的普及下,其社会需求大幅减少,毛笔制作学习时间长、收入微薄,加之现代青年一代难以静心制作,所以毛笔制作已濒临失传。毛笔的主要材料:羊毛、狼毫、紫毫等和各种竹类、优质木材做的笔杆,工具主要是牛骨梳、水盆等自制工具。毛笔制作产业在六、七十年代十分壮大,在四川至少亦有几百家之多,绵阳当时就六七十家制作毛笔。炳林毛笔凭借独特、优良的制作技艺和良
彝族年
彝族年,彝称“库史”,是集祭祀祖先、游艺竞技、餐饮娱乐、服饰制度等诸多民俗事项为一体的祭祀和庆贺性民俗节日,是一年中最喜气,最令人向往的节日,在彝族人的生活中有广泛的影响。【产生年代】关于彝族年始于何时,现已无从查考,凉山彝族过年中的许多仪式均与祖先崇拜相关,整个节日中充满浓厚的祖先至上色彩。据说,远古的时候,木克勒惹偷杀了天神阿底窝勒的母猪,阿底窝勒发现后找木克勒惹赔偿。为了赔偿猪的事,天神阿底窝勒和地上的木克勒惹进行谈判,从农历十月初一谈到十五才商定出一个结果:每年十月初一至十五其间,家家都杀猪赔天神阿底窝勒。木克勒惹事后想到,过年杀一次猪,十月间又杀一回猪,哪有那么多猪可杀呢?于是就把彝
江河号子(涪江号子)
在涪江流域(绵阳至重庆合川)木船航运时代,每当逆江而上或者船过险滩的时候,船工们就得拉纤。为了协调步伐和鼓舞士气,船工们就在号子声中掌握行进节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逐渐形成了“涪江号子”。随着行船水情的变化,船工们会吟唱不同的号子,许多号子往往是船工在航行中触景生情而即兴创作的。他们就像行走在涪江的行吟诗人,大量使用赋、比、兴的手法编唱着号子词。“涪江号子”大致可分渣渣号子、滩坪号子、交架号子、拖浅号子四种。渣渣号子:又称投水号子,指启动船只时的张纤活动;滩坪号子:即风平浪静时的平水号子,节奏轻快、悠然,大有“轻舟已过万重山”之意;交架号子:在最为危险,最需齐心协力、竭尽全力的时候所用;拖
郪江镇城隍庙会
城隍庙会指产生并长期盛行于郪江场镇王爷庙的一种传统的、民间自发组织的群众性朝拜活动,在每年农历的五月二十八日举行。一到会期,来自四面八方的信众到王爷庙顶礼膜拜,祈福平安,规模宏大。其主要活动形式为团体敬香、朝拜以及化装-等形式。城隍庙会与王爷庙的建筑发展而同步发展。王爷庙修建于乾隆丙戌年(1766年),已有230多年历史。随着郪江汉墓的地位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庙会的香火和人气也愈来愈旺,成为了方圆50公里内三台、大英、中江群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广大善男信女心目中的一个重在节日。随着郪江汉墓旅游开发速度的加快,传统的群众性朝拜越来越受到时间、空间和环境的限制,正面临着逐步消亡的危险。历史
龙舞(盐亭水龙)
水龙舞是中华传统民俗天龙、蟠龙、彩龙、灯龙、火龙、水龙、鱼龙、桃子龙、蚕龙、小金龙、板凳龙、梓江龙、药龙等独具特色的龙舞。水龙舞的发明地——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茶亭乡,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偏北的盐亭与梓潼二县接壤的龙潭民俗文化景区。当地属深丘向高山过渡地带,山高、岭阔、林茂、草丰,峦谷峡深、溪河纵横,湖泊溪潭相连,森林覆盖率达74%,山谷中野生着数百种名贵中草药材,故名药谷,现在仍存显着无山不绿、无地不绿、无树不绿、无水不绿的原始生态。耍水龙就是舞水龙,又叫“赶旱魃”,此活动源于禹王治水之前,自然界出旱象的时候,人们就认为是鬼怪“旱魃”在作怪,为了抗旱、求雨、保丰收、保平安,便产生了抗旱魃、驱鬼怪,
重华烟火架制作工艺
四川省江油重华“烟火架”,亦称“烟火架儿”,又名“烟花架儿”,或称“焰火架”。是集爆竹、礼花、戏剧人物造型等于一体的民间传统工艺品。主要用于寿诞、婚庆、道场、节日、庙会和重大庆典活动,以声、色、动感烘托氛围。因夜间燃放时悬挂于木架上,故名。烟火架兴于何时、何地,由何人创造已无从稽考。烟火架的主体呈桶状,规格可大可小,一般直径在60—85厘米,高50—75厘米不等。底部和顶部为竹编,里面可分为6层、7层、8层、、9层最高为13层。因用料多、工序多,成本大,均为用户事前订做。如寿宴,面就用药制“祝某某大寿”、“福寿安宁”;结婚则制“某某与某某喜结良缘”;开业则制“开张大吉”;道场则制“某某流芳百世
四川竹琴
四川地方曲种。表演者手持渔鼓、简板说唱故事。原名“名琴”。因其伴奏的乐器是竹制的渔鼓筒,故又称“渔鼓道琴”、“道筒”。清末、民初即有现名。流行于四川汉族地区。竹琴长3尺,直径2寸,一端用鱼皮或猪小肠蒙上。演员斜抱竹琴,用指尖拍击竹筒下端;另一手持两块竹制的筒板,板上端系有小铜铃,筒板相碰时铃响板响,音韵铿锵。唱腔分为中和调、扬琴调。代表艺人贾树三。清初,四川一些城镇和水陆码头有道士流动于街头闾巷之间,持渔鼓、简板,演唱二十四孝之类的节目,唱的是“玄门调”、“南音调”。至光绪年间,始有非道流的艺人演唱,由街头进入茶楼酒肆,名曰道情,所唱多是戏文故事。后因其主要乐器为一根长约3尺、直径约2寸粗的竹
南充竹帘画
竹帘画是四川首创的工艺美术品种。南充竹帘画竹帘雅洁,图画富丽,具有浓郁的民族地方风味,被称为“精工画帘”。竹帘画即指在精编的竹丝卷帘上绘画,南充竹帘画通常运用国画技法。据《梁平县志》载,南充县所产竹帘,“细如毫发密如丝”。光绪年间就发展了油漆彩绘的画帘。早期多作轿帘使用;清末逐渐发展成为室内陈设画帘形式。品种有通景屏、单条、斗方、屏风、帐檐、对联、灯罩等百余种。竹帘画的编织非常平整柔软,因有粉底堂心,诗画作于上有传统宣纸的感觉。最精湛的竹帘画是采用蚕丝与竹线作经纬交织,然后在帘子的幅面上画山水、人物、花卉、翎毛、走兽等,密不漏缝,如丝绢般精细润泽。工艺竹帘画的制作非常精细,首先是
羌族碉楼营造技艺(平武)
羌族碉楼营造技艺”产生并流传于平武。古羌人的民居大多以众皆依山居止、垒石为室,其住房就地取材,以块石砌成,谓之碉楼,兼有居住和防御之功能。羌寨的碉楼墙体都很厚,不但外墙厚,房间之间的隔墙也很厚。砌墙所选用的石头,必须是又薄又宽的块石,第一层如果竖着铺,第二层就必须横着铺,这样可以让石头与石头之间形成抓力。砌墙时必须两面都整齐,中间还要用大石头填心。此外,黏土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修建羌寨的房屋都是采用粘合力特别强的黏土砌筑。石刚土柔,这些黏土不但能起到很好的连接和铺垫作用,也能使整个砌体变得结实并增强其刚度和强度。同时,房间的层高比较低,一般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建筑只有三层,功能极为合理,碉楼建造时
石刻工艺(雾山石刻)
雾山石刻是指发源并传承于四川西北部江油市的一种民间美术雕刻工艺。它起源于唐代,明、清时相传,民国初年盛极一时,其作品在川内广为流传,被誉为四川三大石刻之一。20世纪40年代潇滞,80年代恢复。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武都镇和中坝镇。雾山石刻所用石材原产于江油市国家地质公园、著名风景名胜区观雾山,其石色黑如墨,质细如玉,经过采石、开型、出坯、绘样、雕刻、镶嵌、题款、收细、打磨、装盒等工艺流程,采用平、浮、圆、镂、线等雕刻手法,通过表现人物山水、花鸟鱼虫等传统主题,形成以砚台、镇纸、屏风、大型壁画等为主体的系列产品,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收藏价值和实用价值。其影响遍及全国,产品远销海外,为众
龙舞(盐亭桃子龙)
“桃子龙”是产生并流传于盐亭地区的一种独特的舞龙形式。“桃子龙”造型独特,型似蟠桃,舞动方式也与其它龙种大不相同,多用于喜庆、寿诞场合,取“仙桃献寿”之意,因此,俗称“桃子龙”。由于历史原因,“桃子龙”已基本绝迹,在盐亭偏远地区,仅存极少数尚对“桃子龙”有所了解的古稀老人。《四川省舞蹈志》对盐亭桃子龙有文字记载。
龙舞(盐亭梓江龙)
梓江龙梓江龙又名(手龙),是盐亭县民间古今传承的一种民俗传统龙舞,在茫茫梓江沿岸繁衍生息的先民们,由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了和发展成为梓江水文化为主题的传统龙舞“梓江龙”后经过代代相传,对其工艺制作,表演技巧,迄今有562后的历史。历史简介浩渺的梓江发源于梓潼经盐亭、射洪,在射洪汇入涪江。全长286公里,在盐亭境内约占110.7公里,而在梓江入口的安家镇,古称鹅溪镇,是西晋是古渭水渭水县旧址,江面宽达200多米,是梓江流域较大的水码头,又是盐三台、梓潼、射洪的交界集市,非常繁荣,常言道:“近山吃,近水吃,近水知鱼性,”在梓江岸边的祖先们,男女水性好,人人能撑船,,户户都会织网捕鱼,又有农田万顷米
耍蚕龙
“耍蚕龙”是远古时期产生并流传于盐亭地区一种独特的龙舞形式。此种龙舞来源于种桑养蚕的劳动实践中,它是蚕农们在蚕茧丰收时或传统民俗节庆期,以“蚕簇”(即草笼的进化)为道具随兴起舞的一种欢庆丰收、祝节日的民俗活动的传统文化。由于“蚕簇”系稻草或麦草制成,故而又称“草龙”。“耍蚕龙”的文艺形式及“耍蚕龙”的制作工艺均来源于实际生活劳动。龙的原形是“蚕虫”,最早的《伏羲龙马负河图》,此图来自蚕虫身上的黑点班纹,蚕身体两侧各有九个黑点(即九对气门),尤有九节,蚕在吐丝结茧时,在一屡屡银丝中穿梭,就像在彩云间畅游┄┄。用“耍蚕龙”的艺术形式、舞蹈、音乐表现“蚕”和“龙”的完美形象并与养蚕的劳动共同构成“耍
蚕丝祖神传说
盐亭嫘祖故里、蚕丝嫘神圣地的嫘祖和嫘祖文化遗存丰富多彩,其悠久的历史令人瞩目。该地民间传说、民间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独具特色。种类众多嫘祖种桑、养蚕、治丝的故事众口相传。精彩的舞蚕龙、桃子龙等民俗活动独步天下。祭祖时节和仪式,含义深刻。都融汇着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织绢之术的深厚内涵。记忆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的辉煌,闪烁着先祖们开创人类文明的智慧光芒,是藏在巴蜀深山中的母亲文化瑰宝中华民族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之前,还有一段非常漫长的神话传说时代。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并由考古发掘不断证实的历史。它蕴含着中华民族文明之魂,也是我们寻根溯源的源头。人类早期的历史,正是凭借这些口耳相传的传说得
四川手工剪纸(平武剪纸)
剪纸是一种平面纸质雕刻镂空的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汉唐时代民间即有使用金箔和彩帛剪成方胜贴在鬓角为饰的风尚。据考证,在远古时代,居住在平武的少数民族即“白马番”、“白草番”、“木瓜番”(今为白马-、平武羌族及平武虎牙藏族),在开始造纸之前,就以兽皮、麻布剪成类似剪纸的装饰品。平武剪纸多用于节庆、婚俗、祭祀等活动。谢成飞长期生活在藏族和羌族聚居区,深受羌族文化与白马藏族文化的影响,他通过近三十年的学习研究,形成了较为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平武剪纸保持了鲜明的民族传统文化特征,谢成飞便成了平武剪纸艺术的传承人。“平武剪纸”构图古朴、单纯,灵动,线条流畅,技法娴熟,带有深厚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内涵。
花灯(大新花灯)
大新花灯起源于民国初年梓潼大新地区,是流传于梓潼及川西北地区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灯舞,它是文昌祭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新花灯是一种以灯为主要道具,“灯阵”为主要表演形式,“耍灯”为主要表现手段的大型综合性歌舞。大新花灯的组成很多,除青龙、黄龙各一条外,还有大小不同的十多种灯具组成,包括元宝、牌灯、马马灯、狮灯、凤凰灯、车车灯、虾灯、鲤鱼灯、蚌壳灯、乌龟灯、彩莲船等,这些灯称为天灯。由12个仙女所表演的灯称为地灯。另外,还有春官、灯官、花子、土地等人物形象的出现,加上打锣鼓响器和乐器演奏者,参加演出时人多达90余人,依场次进行,边歌边舞,整个演出长达3个多小时。耍灯是整个表演的0。青、黄二龙
文昌出巡
文昌出巡是指产生并流传于四川绵阳梓潼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种民俗活动,是文昌信仰的最集中的表现。据明代进士,邑人何光裕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所作“文昌行祠碑记”,文昌出巡之民俗应始于明嘉靖五年之前。“文昌出巡”是文昌重大祭祀活动之一,是梓潼地区春节的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也是普通民众始终保存,以片断的变动或较为稳固的形式,一直存在至今的民俗活动。文昌帝君和他的圣父、圣母供奉在七曲山大庙。为了表示对文昌的崇奉,每年春节正月十二从城北七曲山大庙恭请文昌及圣父、圣母巡幸入城,与民同乐,共度新春。文昌出巡的主要程序分扫荡、迎文昌、祭文昌、送文昌几个阶段。文昌出巡民俗活动场面宏大,参与人员众多,旧时每到“
马鸣阳戏
马鸣阳戏产生于明末清初,是流传于绵阳市梓潼地区的一种民间戏剧。它的产生与发展与梓潼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有着紧密联系,是梓潼文昌文化的分枝和延续。旧时,朝拜文昌帝君要举行规模盛大的仪式,这种仪式就是绵延数百年的迎神会。梓潼迎神会傩祭、傩舞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马鸣阳戏。它是在人们对神的崇拜的过程中,通过设坛祭祀,借以酬神还愿、祈福消灾、安神谢土、驱邪纳吉,使宗教、文化、艺术融为一体,经过加入无数戏剧因子,逐渐从娱神到娱人过渡,终于产生了有情节、有人物并具有梓潼地方特色的阳戏。阳戏演出又称为“完阳戏”,由“坛场启白”、“天戏”、“地戏”、“花戏”组成。“天戏”、“地戏”又称“正戏”,是马鸣阳戏
羌笛演奏技艺
羌笛是秦汉战乱年间,由南迁的羌族人民从西部地区携带而来的。据史载,西汉前,羌笛面上有四孔,公元一世纪由京房加一高音按孔,为五孔。东汉马融在《长笛赋》就曾有“近世双笛从羌起”的记述,发展到近代羌笛已成六孔。由此推之,羌笛的存在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羌笛是一种由两根长约15—20厘米,筒孔大小一致的竹管并在一起,用丝线缠绕,管头插着竹簧的民间竖吹乐器。它最常见为独奏的形式,有十余首古老的曲牌,表达的内容广泛,主要传递着人们的思念、向往之情。羌笛的声音常给人以虚幻迷离、动人心魄的感觉。羌族人民常用它来抒发自己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情感。吹奏羌笛主要采用鼓腮换气法,一口气可吹奏几分钟,甚至一首曲调,技
羌族碉楼营造技艺(北川)
四川盆地西北部向藏东高原过度的高山峡谷地带的北川羌族自治县,是我国羌族最主要的聚居地,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羌语称碉楼为“邛笼”。早在2000年前《后汉书西南夷传》就有羌族人“依山居止,垒石为屋,高者至十余丈”的记载。碉楼多建于村寨住房旁,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用以御敌和贮存粮食柴草。碉楼有四角、六角、八角几形式。有的高达十三四层。建筑材料是石片和黄泥土。墙基深135米,以石片砌成。石墙内侧与地面垂直,外侧由下而上向内稍倾斜。修建时不绘图、吊线、柱架支撑,全凭高超的技艺与经验。建筑稳固牢靠,经久不衰。羌族民居为石片砌成的平顶房,呈方形,多数为3层,每层高3米余。房顶平台的最下面是木板或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