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特产
四川省民俗文化
飞刀花鼓
飞刀花鼓,是半边功夫和半边艺术的一种艺术形式,深受四川城乡广大群众的喜爱,由职业艺人表演。由两人配合完成,有上、下手之分,上手一边演唱一边抛掷刀、叉、棒等物,下手打锣鼓伴奏、伴唱为辅。由杂耍和曲艺相结合,成为了一种独特而完美的艺术形式。飞刀花鼓受到法中友协、法国杂技团和法国各大媒体的关注,法国国际广播电视台墨西哥驻法国记者亨利克观看演出并进行采访。他说:“你们的花鼓艺术就像一朵鲜花,永远开在法国人的心里,我已经把你们这朵美丽的鲜花播放到西班牙、美国去了,并且我也会用文章把它介绍到拉丁美洲去!”法国阿维尼翁省长看了演出后说:“你们把中国民间艺术带到了我们法国,使我们法国人民得到了愉快和享受。”飞
幺妹灯
幺妹灯产生的历史已无确凿证据可考。在《蒲江县志》中有这样的记述:“龙灯、狮灯为庆典的文娱活动得到继承和发扬。除此之外还有牛儿灯、幺妹灯、踩旱船等。”根据对民间文化素有研究的吴芝海讲述,幺妹灯产生于唐太宗年间,是当时民间流行的一种男女间同台说唱的表演形式,后来被皇家认可而得以普及。长久以来,川西一带逢年过节,特别是春节期间,在民间娱乐活动中幺妹灯占有重要的地位。有不少大户人家请幺妹灯到家里学出,邀左右邻室共欣赏。幺妹灯中的扮演者有一个从男到女的过程。在封建社会妇女地位低下,不能抛头露面扮幺妹,再加上演出中台词有点“荤”,常拿男女之事来说笑,常男扮女装。1949年后由于妇女地位提高,女性才开始在其
四川车灯
四川车灯起源于公元七百年前的元曲,是一种悠久的文化艺术,它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份。它由民间的幺妹灯演变而来,当时的劳动人民,逢年过节做生摆酒,进行各种农事活动,举办各种庆祝活动,用唱车灯这种形式表现群众的欢乐情绪。演唱车灯的演员划着彩蓬船向观众走来,彩蓬船用五颜六色的彩绸扎成,彩船内的车幺姑两手紧握拦杆,随着口中唱起的欢乐的民间小调起伏荡漾,彩船前头,一青年小伙子身着古装,眉开眼笑地与车幺姑对唱,他手持一木桨,木桨轻轻摇动,配合彩船起伏摇荡。两人喜笑颜开,边划边唱,一唱一和。车幺姑是演员的中心,或由幺姑担任,或男扮女装,进退有一定的步伐。很像戏剧舞台上旦角的走法。男主角就像戏台上的丑角,引导
四川相书
四川相书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它的表演方式很特别,由一名演员在高约五尺,宽约二尺五的布帐里,凭着一张口,借助于简单的道具,描绘环境、陈述故事,表现人物的活动。观众看不到演员的动作,而是通过听觉和联想,进入演员所创造的艺术境界里去。中学课本里的“口技”那篇古文:“京中有善口技者,施八尺屏障”是清人林嗣环在《秋声诗自序》中所写的一个口技艺人表演失火的场景,这就是相书的前身。相书在明清时代已经很盛行,约于清朝咸丰、同治年间由上海等地传入四川,经过几代艺人的创造和拓展,改编和创作出了更多富有乐趣的节目,加之方言俗语的恰当运用,四川相书独具一格,成为散发着巴山蜀水乡土气息的特有产物,成为中华民族文化
金堂高台狮子
高台狮子这门技艺由原土桥镇金壶村的周玉新于1844年学艺回乡带领弟子从艺,后又传与儿子周后享,再一代一代传下来至周英凡。高台狮子的表演内容是根据历史传说演绎而成。据高台狮子-传人周乐茂回忆,高台狮子系根据南宋宫廷皇子间争位,一皇子为避难而装疯痴外逃学和尚。其间一段与山顶猴子嘻戏的故事,其表演诙谐又有高空技展示。曾盛行清末民初,在当地民间广为流传,为人们所喜闻乐见。高台狮子曾是春节花会、庙会等必不可少的表演项目。据《金堂文史》记载,1929年春节金堂驻军旅长杨秀春曾在观看高台狮子表演后叹为生平所未见。高台狮子民间杂技,表演时至少用五张八仙桌重叠。具体做法是:第一张桌足向下着地,桌面向上;第二张桌
张三丰道家养生太极拳
武当丹士张三丰秉八卦五行之义、太极图之理,集以柔克刚之技击术巧妙融为一体,旨在实现道教长生久视、延年益寿之内丹-术而创立太极拳横空出世,且著有《张三丰太极炼丹秘诀》而载入道教经典,洵为传世之瑰宝。其精髓在于“太极拳论”、“太极拳经”、“学太极拳须敛神聚气论”、“太极拳歌”、“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以及“太极拳七十二图势”所包含的张三丰太极拳105幅白描图势,其核心遂为“张三丰道家养生太极拳”。历经数百年的今天,由于多方面原因,尤以上一个世纪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道教文化惨遭歪曲、冷落,甚至于否定。原本扎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沃土之中的太极拳,盖具有道教性命双修,文化内涵邃密、祛病强身而切合人体摄生
古彩戏法箩圈三变化
古彩戏法历史久远,2000年前宴乐百戏图中就有桶状箩圈出现,分为内外两圈(桶),从中变出各色物件,文献《鹅幻余编》上的《双龙入海》就是对“箩圈变化”的历史记载。古彩戏法流布于四川各地区,因表演所用主要道具箩圈系竹制成,在民间又有“箩圈变化”的称谓。据资料显示,早在汉代就有男子穿长袍大褂演变火盆、鱼缸等什物的戏法,宋代便有戏法的明确记载。12世纪以来,杂技艺术在民间蓬勃发展,到19世纪末,据不完全统计,民间各类魔术约有320多套,分为彩法门、手法门、丝法门、搬运门、药法门、符咒门六大门类,古彩戏法就是彩法门类中的独具特色的戏法之一。古彩戏法在民间大多出现在各种民俗活动场所,如婚庆活动、祝寿活动、
川剧围鼓
从清朝开始川剧围鼓就在濛阳民间流行;镇上的大户人家还在自家庭院修建了戏台子,逢年过节和红白喜事都要请围鼓戏班到家里演戏。据《彭县志》记载:1922年,镇上的袍哥首领王吉成,组建了本地的川剧剧社——金兰科社,濛阳的围鼓活动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金兰科社,也成为川剧大师阳友鹤艺术生涯的摇篮。在濛阳土生土长的阳友鹤,8岁进入金兰科社学习川剧,此后,一生致力于川剧旦角表演艺术,在继承传统和改革创新上独树一帜,自成一家,为围鼓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为濛阳川剧的兴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濛阳人不仅把围鼓作为一种艺术来欣赏,更是把它作为一种文化和生活来参与。嘉庆十一年,成立了由38人组成的国友玩友协会,这
彝族杆杆酒酿造技艺
彝族酿酒的历史十分悠久,甘洛县是彝族杆杆酒酿制的代表区域。现今,强大的现代酒业制品的冲击,使杆杆酒酿制日渐式微,其生存空间越来越少,杆杆酒酿制处于人亡艺息的边缘。【产生年代】考古发现,早在龙山文化、河姆渡文化时期就有了酒的酿造、饮用等酒器具,有关文字记载反映商代饮酒之风就已普通盛行。彝族酿酒的历史也十分悠久。相传在远古时代,汉藏彝三兄弟居于一地,情同手足。有一年,三弟彝族粮食大丰收,磨面成饭,请两个哥哥吃,因做得太多,未能吃完,第二天化成了水浆,散发出奇异的酒香味,三兄弟你一碗我一碗围坐火塘慢慢喝,酿酒至此开始。《史记?西南夷列传》载“建元六年(前135年),汉使唐蒙使南越,宴中喝到了西南夷的
傈僳族嘎且且撒勒舞
嘎且且撒勒舞是傈僳族的一种民间舞蹈,它以舞风粗犷豪放著称,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含,是傈僳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沉淀的结晶,尤其与傈僳族先民特殊的迁徙经历有着深厚的联系,千百年来流传至今,是极珍贵的文化财富。【产生年代】嘎且且撒勒舞是傈僳族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习俗中形成的一种民间舞蹈,它起源于傈僳族人原始生产、狩猎、战争等,可追溯到很古老的年代。傈僳族人民饱经战乱,流离迁徙,嘎且且撒勒舞始终伴随着人们坚强地生活着,它的产生年代虽无法确断,但从舞蹈所摹仿的内容来看,它的源头来自原始时代。【分布区域】世居在四川省凉山州境内的傈僳族,分别居住在自治州南边的会东县和中部的德昌县,在各自的村落都流传着本民族的这个舞
嘎卓舞
木里藏族“嘎卓”舞又称“锅庄舞”、“歌庄”、“卓”等,俗称圆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锅庄”分别有用于大型宗教祭祀活动的“大锅庄”,有用于民间传统节日的“中锅庄”和亲朋聚会的“小锅庄”等几种,规模和功能各有不同。嘎卓舞具有广泛的民众和社会基础,是藏族聚居区节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年代】“嘎卓”??一词由来已久,现“锅庄”,是“卓舞”的俗称。“卓”是藏语的译音。根据木里藏族自治县流传的歌词和民间传说来分析。“嘎卓”这个民间古老的舞蹈,早在吐藩时期就存在了。“嘎卓”与西藏奴隶灶和盟誓活动有关,后业逐步变成歌舞结合,载歌载舞的圆圈歌舞和男女两排等形式。《清史秘?东志》音译为“郭庄”,迈
游百病
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这一天,苍溪县城及郊区的群众无论男女老少,也不分士农工商,凡是有步行能力的人,都要走出家门,翻山越岭去四处游玩,直至日落西山才尽兴而归。人们把这种郊外远足,称之为“游百病”。“游百病”这一习俗来自古代,人们相信正月十六日在郊外行走游玩,能将人体的各种病痛丢在山野,可保全年身体健康不生疾病。旧时,“游百病”的人们要穿干净、整洁的衣服,有条件的人家要带上吃喝,在野外就餐。这一天年轻的姑娘、小伙收拾得特别漂亮,以展示自己的容貌。许多人家的父母亲,也就是在“游百病”的过程中寻找发现如意儿媳和乘龙佳婿,从而延媒说合成就婚事的。“游百病”的习俗代代相传,沿袭至今。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生
传统茶具制作技艺
木里藏族传统茶具制作技艺是历代藏族工匠智慧的结晶,倾注了藏族民众特有的自然观念、审美情趣、宗教信仰和哲学思想,通过特定的载体形式将这些理念外化于各类茶具之上,成为研究藏族工艺发展、演变的重要资料,具有重要的工艺艺术价值。【产生年代】藏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长期的游牧生活决定了其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木里藏族系公元11世纪迁入,历经900多年的历史,逐步形成了有别西藏、甘孜藏区民俗生活的独特文化。藏族茶具制作工艺历史悠久,《格萨尔》中描述“篾其身,形似箱”,说明很早就有此项工艺,汉文献记载可追溯到公元7世纪,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沙罐制作工艺可追述到远古时期,藏族先民以沙罐为整个部落提
擦窝制作技艺
“擦窝”是由味似苏达水的天然液体(本地称硝水)熬制而成的凝固物质,形似小饼,味苦涩刺苦。木里当地藏族呷咪语称“擦窝”,谱咪语称“得哎”。它是历史上在木里及稻城、理塘、九龙等藏区首屈一指的灵丹妙药。木里藏族自治县唐央乡同窝村马尔组的梦窝地以生产传统医药“擦窝”而享誉藏区,历史上当地居民都要上缴“擦窝”税,四面八方到这里交易、买购“擦窝”的人数以千计。它成为了当地居民重要的谋生手段。“擦窝”制作以其悠久的传承历史,灿烂的传承文化成为木里藏区藏族文化长廊中的一枚瑰宝。【产生年代】唐央乡的“擦窝”制作现有传承人次仁拉姆(45岁)介绍:她的祖辈们一直流传着一个故事,古时人们生活极其困难,在梦窝地叫柯阿扎
藏族牛羊毛手工编织技艺
(藏族毛织品编织技艺)【产生年代】据考,木里的藏族是唐朝初、中期年间从西藏、青海一带迁入的。随着先人们的迁徙,不仅带来生产资料,而且也带来各种手工技艺,毛制品编织就是先辈们世代相传留在木里民间的一项生活和生存必需的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分布区域】木里境内的分布主要有:水洛、东朗、麦日、唐央、东子、博窝、麦地龙、卡拉、宁朗、依吉及九个国有牧场。【基本内容】木里民间毛制品编织的主要织品有毛大衣、毛冒、毛裙、毛毯、藏被(栽绒被)、毛绑腿、毛腰带等。其主要制作工序包括原毛收集、原毛洗涤脱脂、打毛、搓捻成线、点线织布、剪裁、缝制成型等。1、原毛收集:就是根据编织制品的需要,收集所需的原毛(如牦牛绒、绵
傈僳族葫芦笙制作技艺
傈僳族葫芦笙的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地方民族特色,其具体【产生年代】目前已无法考证。但傈僳族在德昌生活的时间已经上溯到元代,葫芦笙是傈僳族最喜爱的乐器,因此其制作技艺的历史应该不会晚于元代。【分布区域】德昌傈僳族葫芦笙制作技艺主要所在地为德昌县金沙乡和南山乡及其周围地区。金沙乡和南山乡距德昌县城约30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27度4分-27度34分,东经101度53分-102度28分之间,南接会理、米易两县。【基本内容】傈僳族日常生活、生产劳动、逢年过节、红白喜事等都离不开葫芦笙。德昌傈僳族妇女喜欢弹口弦,男子喜欢吹葫芦笙,葫芦笙多为自制的五管葫芦笙。制作葫芦笙的主要工具为几把专用刀具,原
傈僳族刺绣技艺
傈僳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在战国时期属氐羌,秦汉的期为“叟’、“□”、“濮”,魏晋时期为乌蛮、顺蛮,唐代因本民族内部称谓趋于统一,始称“栗粟”(唐代樊绰《蛮书》卷四)。早在元代,德昌路所辖的威龙、普济两州(今属米易县),即有傈僳族人居住。此后,傈僳人从米易、攀枝花、盐边乃至云南等地逐渐迁入德昌,分别在金沙、南山一带聚居。傈僳族刺绣工艺,世代在民间传承,具体年代因无确切文献记载,不详。【分布区域】德昌傈僳族刺绣技艺主要分布于金沙傈僳族乡和南山傈僳族乡,汉区的巴洞乡团结村、宽裕乡新裕村、乐跃乡沙坝村等傈僳族小聚居村落也有零星分布。【基本内容】傈僳族服饰刺绣,根据需要来选择纹样、色彩、图案等。
彝族金属锻造技艺
彝族金属锻造技艺(喜德彝族叶形双耳腰刀制作技艺)在彝族历史上,民族工艺种类繁多,钢铁具锻制技艺是彝族民间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喜德的彝族叶形双耳腰刀以制作精美、刀身灵巧、刀刃锋利、携带方便而著称于世。【产生年代】叶形双耳腰刀的制作工艺主要由居住在喜德的麦吉家族世代传承,据现年73岁的麦吉尔坡说,制刀技艺在他们本家族内部传承了14代。解放前,从玛果山系到红莫山系,方圆几百里以内,麦吉家族是唯一的制刀世家。【分布区域】彝族叶形双耳腰刀制作技艺主要分布在凉山州喜德县米市镇尔夫村,尔夫村座落在米市镇西部,地处米西公路旁,这里是中国彝语标准音所在地,属于只有彝族居住的二坝山区。这里沟谷纵横、泉水潺潺
纳西族“金佐措”
纳西族中有多种优美而抒情的自娱性歌舞,“金佐搓”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歌舞之一。这种群众性的歌舞晚会活动,既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又增强了民族间的凝聚力,成为纳西族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年代】“金佐搓”相传产生于木氏土司崛起的年代(元代十三年前后),这一古老的歌舞形式源于纳西族先民在过着游牧生活的时候,白天经常围猎山中,晚间即在篝火旁享用所得猎物,并尽情欢舞,仿效狩猎时的惊险场景,所以该歌舞至今还追忆沿袭着先民们原始的歌舞情景。“金佐搓”,整个歌与舞都充满着古老而质朴的生活气息,队形与其它舞蹈有别。舞者们左手叉腰,右手搭在前一人肩头,站成弧形边歌边舞,队首即为领唱兼领舞,由于歌词风
凉山彝族银饰手工技艺
银饰手工技艺是彝族人民世代传承的瑰宝,由于千百年来受传统农耕文明的影响以及生产条件的限制,彝族人对银饰情有独钟,彝族谚语这样写道:“银锭沉甸甸,银锭就值价;姑娘稳如山,姑娘才值价。”自古以来,彝族人就把银饰视为洁白可爱、纯净无瑕、质地坚韧的精神品质来追求。所以,银饰手工技艺的传承年代也是比较久远。【分布区域】布拖银饰分布于全县5个片区,30个乡镇,190个行政村,1010个村民小组。特别是布拖县的拖觉、特木里镇等尤为突出。【基本内容】彝族银饰可分为配饰、酒具、餐具等3大类。银配饰有银羽衣、银花帽、银凤冠、银斗笠、银梳、银耳环、银衣片、银衣泡、银铃、银手镯、银戒指、银扭扣、银胸牌、银领牌、银耳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