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特产
四川省民俗文化
彝族漆器髹饰技艺
彝族漆器髹饰技艺是彝族祖先智慧的结晶,是先辈为后人留下的宝贵财富,它为彝人的生产生活创造出了精美的漆器。彝族漆器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餐具和酒具为主,涉及彝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彝族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产生年代】据传,彝族漆器起源于凉山州喜德县依洛乡的彝家村寨---阿普如哈,独具地方民族特色的彝族漆器这一民间手工技艺在四川喜德已有了一千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史,到了近现代,主要由居住在这里的吉伍家族传承。从远古简陋的彝族人民木质生活用具的最初形态到彝人发明和使用的脚踏式木胚制作简单机械,再到工作效率较高的制作木胚现代车床,从最初不上色的原木用品到髹了土漆的黑色用品再到用了土漆、银朱和
红铜火锅制作技艺
会理自古产红铜,铜器加工制作业自唐以来就十分发达,一直沿续至今。据文献载,早在东晋末年(公元400年),会理就有了铜冶炼,唐宋以来铜开采与加工业兴盛,南诏时期,红铜火锅等铜制品就远销外地,清代尤其兴旺。【分布区域】会理处于川、滇交结合部,与云南会泽、巧家相邻,是历史上“南丝绸之路”的通衢要道。县城和鹿厂、通安、黎溪等地仍按传统方法生产加工铜器,现鹿厂镇的老街道以打制铜器而得名“打铜街”。【基本内容】会理红铜火锅是经工匠手工精心打制而成的餐具,从选料至加工都十分讲究,外形美观、经久耐用、工艺精湛。火锅分锅盖、锅槽、烟囱、进风底座、插销、火锅耳链6个部分,加工制作过程有:1、选料备料打制火锅的铜不
傈僳族火草织布技艺
相传傈僳族火草布制作史历史久远。传说:远古时代,时遇大旱。有一对居住深山的傈僳族青年。男的撵山打猎,女的管理家务。男青年所穿简陋的兽皮衣服,已无法蔽体、御寒。姑娘历尽艰辛,终于找到了荨麻、火草,便不停地撕、煮、漂洗、捻线,终于织成一件横纹麻布长衫。【分布区域】德昌傈僳族火草织布技艺主要分布于金沙和南山傈僳族乡,汉区的巴洞乡团结村、宽裕乡新裕村、乐跃乡沙坝村等傈僳族小聚居村落也有零星分布。【基本内容】用“火草”、“火麻”的植物纤维,纺织而成火草布、麻布来制作服饰,是傈僳族古老的纺织工艺。火草,是一种生长在大山里的野生植物,叶呈椭圆形,叶背有层白色的薄膜,其纤维韧性优良。每年的六、七月间,是采摘火
饵块手工制作技艺
会理绿水乡松坪村手工制作的饵块最有名。饵块色白,切成块、片、丝入锅煮,不浓汤,且味好。如不食用,浸泡在水里,久泡不馊不臭。制作饵块需要选用本地的大白谷米,浸泡12小时淘洗干净后,入甄蒸至半熟,将半熟米倒在圆簸箕里冷却后,洒水和匀,再入甄蒸熟后,把熟饭倒在石碓里用木杵冲融。把冲好的料摊在竹箕里或案板上,搓揉成长15~20公分,横截面6~8公分的长方体块状,或搓揉成细圆状,冷却后即成饵块。【产生年代】会理绿水乡松坪饵块制作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从元世祖至元28年(公元1291年),松坪由于是川颠之要道,商贾贩卒往来穿梭,因旅途带来米饭或其它食物易馊,这里开始制作饵块。由于松坪所处的地理环境、空气
彝族传统刺绣技艺
凉山彝族刺绣工艺独特,具有强烈的民族性与地域性,尤其是甘洛县民间彝族妇女刺绣工艺,以其工艺的独特、绣工的精巧、技艺的高超、纹样的丰富在凉山彝族中具有影响力。【产生年代】凉山彝族刺绣工艺一方面随着服饰面料的改变而改变,同时也随着技术的进步而进步;社会不断变迁,不同时代人的审美观差异性比较大,由此,彝族刺绣源于何时,无文献记载,无从考证。【分布区域】甘洛县东南部的普昌、吉米、斯觉片区是传统的彝族刺绣技艺保存较完整的地区。甘洛县位于四川省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横断山北缘,全为山地,岭高谷深,面积2155.94平方公里,居住着彝、汉、藏等14个民族,共18.755万人。甘洛
彝文书法
彝文书法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的探索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民族书写艺术,历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彝文书写艺术。彝文书法是彝族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彝族文化载体,在彝族中有广泛深远的影响。【产生年代】彝文创自何时,目前众说纷纭,尚无定论。其中有“始于唐”说,“创自东汉”说,“出自战国早期”说,“出自西汉早期”说,起源‘哎哺’世代说”等。彝文史称爨文、爨字、韪书、倮文、夷文、罗罗文等,其结构和书写都有独自特点。书写与文字同时产生,有文字自然就会有书写。彝文传统书写艺术过去大多掌握在毕摩手中,由毕摩世袭传承。《西南彝志》卷三里说:“呗博耿奢哲,有条有理地讲述;密尼幺姑娘,得心应手地
中国竹编艺术节
青神竹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蚕丛氏的故乡》载:早在5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活动在这里。那时,青神县的先民便开始用竹编簸箕养蚕、编竹器用于生活。据史料记载:到了唐代,827年-835年间(文宗太和年间),荣县人张武率百余家于青神编竹篓拦鸿化堰、凿山开渠、引水灌溉农田。民间用竹启成篾条(片)编竹席晒东西,编簸箕养蚕,编篼筐盛物,编扇扇凉等,已广为流传,竹制品市场开始形成。青神,每年春节期间举办竹编艺术节,包括竹编技艺比赛、文艺汇演等。
傈僳族口弦制作技艺
口弦,又称“口琴”、“响篾”、“吹篾”或“弹篾”,在我国西南的诸多少数民族,尤其在彝语支民族中比较通行。傈僳族作为彝语支民族,其竹口弦制作历史久远。据考证,竹口弦制作,当在人类进入陶器时代、青铜时代以前的“竹木器时代”。傈僳族竹口弦何时发明,由于无可靠的文献记载,已无法确认。【分布区域】德昌傈僳族口弦演奏和制作技艺主要分布于四川省德昌县金沙傈僳族乡和南山傈僳族乡,汉区的巴洞乡团结村、宽裕乡新裕村、乐跃乡沙坝村。【基本内容】傈僳族则称之为“玛哥”,“玛”即“竹”,“哥”即“拔”、“拉”,是片状的约一公分宽、六七分长的微小乐器,深受傈僳族妇女喜爱,时常佩戴于身,可随时借物抒发情怀。其形制多样,有一
朵乐荷
四川凉山彝族火把节中,唯有由女性群体表演的歌舞“朵乐荷”,彝语又称“都火”。她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绚丽的地方特色,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涵,千百年绵延不辍,存留着原始歌舞的遗风古貌。【产生年代】朵乐荷的原始渊源无记载可考。它始终保持的徒歌、联袂、走圈的古朴而简单的歌舞形式,具有原始“三一致”“联袂踏歌”的特征,与青海大通出土的原始彩陶盆上的舞人图相似,那里正是彝族族源的氐羌先民的生息之地,从中1出历史渊源。凉山彝族传说朵乐荷源自狩猎时代,男人们狩猎归来,围着火堆取食,妇女们围圈跳舞娱乐,就是朵乐荷的源头。火把节形成于农耕时代。同时,随着彝族父系氏族奴隶制的确定立,妇女地位低下,命运悲苦,平时没有聚会娱
夹江武术
夹江历史悠久,武术源远流长,民间武术遍及城乡。1972年成立县业余体校,同年成立夹江县武术代表队。1992年被国家体委首批命名为“全国武术之乡”。2007年3月,夹江的峨眉武术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我县有武术协会(团体)2个,武术教练10人,武术训练场地4个,有3000余名武术爱好者常年参加武术训练。
永宁火龙
观天下,何物可承我炎黄一族磅礴之气,何物可彰我华夏一脉铿锵之魂,此必龙矣。中华之龙,引天地灵气而生,纳四方精华而成,上天,能吞云吐雾;入地,能翻江倒海。苍溪永宁,古龙泉乡之地。左抵嘉陵,右依插江,百龙汇生。今有骇然之龙壕遗留兰池冰缝梁,存神秘之天地二洞暗通江河,是为明证也。永宁之龙唯火龙是万世之福神。此火龙者,传蜀王弟苴侯葭萌化之。苴侯暗结世仇,蜀王攻之,败退百里,于苍溪兰池筑葭萌新城苟存延喘。并乞救于巴,巴求于秦;狼师既来,巴蜀俱亡。侯欲为王,国丧兄死,饮恨而终,化为火龙。此火龙以火作势,遍游山野,稼禾焦枯,生灵涂炭。当地耆老遂收侯之遗骸厚葬兰池官地坟,扎一鱼龙状火龙飞舞坟前,并口诵侯治卸之
藏族赶马调
四川冕宁藏族民歌赶马调藏语称“木弱加”,是古代“南丝绸之路”川、滇高原的零关古道、茶马古道上赶马人歌声的历史时空回荡。它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产生年代】《赶马调》的产生与成型,与“茶马古道”的产生和发展有同步的时序性。早先的记载有“秦开五尺道”(今冕宁、喜德一带);《史记》司马相如“通灵关,桥孙水,以通邛都”;张骞在大夏、身毒见到“蜀布”、“邛竹杖”,说明已有古道存在。《西南夷列传》载“开蜀故缴,巴蜀民或窃出商贾,取其笮马、僰僮、旄牛”驮马、马队(俗称马帮)就是古道上最主要的交通工具,赶马人(俗称“马脚子”)则是马帮的主人。古道穿越穷山恶水,赶马人冬去春来孤寂艰辛跋涉,
彝族月琴音乐
凉山彝族“男弹月琴,女弹口弦”的习俗,是广传的口碑,月琴是凉山彝族有代表性的乐器,深受彝族人民酷爱。在长期流传中,月琴音乐的艺术水平和音乐文化两个方面的发展都达到了相当高度和深度。【产生年代】月琴的历史渊源可上溯至晋阮咸、秦瑟。汉唐时的“琵琶类乐器的实物,传于现代乐坛的,有阮咸(又变形成月琴)。”(常任侠《龙首琵琶与凤首箜篌》)月琴在彝族中流传最早见于《新唐书?南蛮传》中记载有南诏乐器“有龙首琵琶(即月琴),如龟兹制”。绘于十七世纪的云南巍山文昌宫桥墩的壁画,“彝族踏歌”图中有月琴。四川凉山彝族流传月琴的历史,虽无翔实记载可考,但从有关传说和传承状况及联系社会历史考察,最迟至明清时代已有流
彝族马布音乐
彝族乐器“马布”,在彝族民间器乐中有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地方特色。传统古老,流传广泛,深受彝族人民喜爱。【产生年代】马布,流传历史悠久,产生年代没有准确的记载,从器乐学的角度考察,马布属竹管簧鸣乐器,与我国古代的“笳”“筚篥”有渊源与演变的联系,与古羌人的乐器“其篥”形制类同。彝族源于古氐羌,马布也就古已有之。【分布区域】马布,在四川省内主要流传于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越西、昭觉、甘洛、美姑、喜德、盐源,攀枝花市、雅安地区的彝族集中居住区,此外还有云南省丽江地区宁蒗彝族自治县等地。其中在越西和昭觉流传更为广泛,主要分部于越西县的申果庄、普雄、城关中所、顺河和昭觉县的竹核、四开、解放沟等彝族聚集区,各分
彝族克西举尔
克西举尔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古传承的民间乐器,在国内56个兄弟民族和本民族其他地区传统乐器中,它的形制及其演奏方法是独特而唯有的。【产生年代】克西举尔渊源于彝族先民远古时期,往上可追溯至原始时代。确凿的文字记载于凉山彝文古籍《古侯》(又名《公史传》,中央民族学院民族语言研究所编译,1989年油印本),该古籍在记述古代凉山彝族先民古侯、曲涅的迁徙历程中,有“彝箫莫夹在腰间,口弦莫捏在手上”之句,“彝箫”即克西举尔。凉山彝族先民是《西南彝志》所称的西南彝族共祖希幕遮之后裔,《古侯》所述凉山彝族先民(“六祖”中的泸、恒)向今凉山地区的迁徙,其时相当于战国时期。口弦被公认为产生于新石器时代。《古侯》将其
彝族阿都高腔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勤劳智慧的布拖彝族先民们就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一直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在劳动生活中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在繁重的劳作中,为了减轻自己的劳动压力,触景生情,以情起兴,信口高腔,抒发感情,一代又一代地传唱,不断加工,不断创新,形成了风格独特的民间歌谣——阿都高腔。【分布区域】彝族阿都高腔除分布在布拖之外,还分布于邻近的普格、昭觉、宁南、金阳等县,以布拖为中心和代表。在布拖遍布于全县5个片区、3个镇、27个乡、190个行政村,特别是拖觉片区的拖觉镇、洛古乡、乌科乡一带更为流行。【基本内容】彝族阿都高腔的内容一是音乐形态和风格。它的唱法以假声为主,歌头以真声
义诺彝族民歌
义诺彝族民歌就是特指雷波地区的义诺民歌,是流传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义诺土语地区的传统民间歌曲。雷波自汉代置县,历代都是该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完整地传承着彝族民歌的传统,有富集的民歌资源,保持着原生态风貌。雷波义诺民歌包容了彝族民歌的整体形式和内容,而且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产生年代】民歌从原始时代就伴随着人们的生息繁衍而产生。根据历史记载,雷波地区是彝族先民最早进入四川凉山之地,所以,雷波义诺地区无疑就是彝族文化包括民歌在内的发祥地。民歌的生存和发展,从本根上说就是与人类的生存发展相生相随的。彝族创世史诗《勒俄特衣》中讲述的英雄支格阿龙射落太阳后呼喊日出的祭祀,就是先民的原始巫
彝族苏尼舞
彝族巫师苏尼产生于原始母系氏族时代,其巫事中的舞蹈——苏尼舞也应运而生。在有些出版的书中,认为苏尼的产生晚于彝族毕摩,年代不远,是一个人得了精神病久治不愈,已故先人中曾有苏尼,认为有“阿萨”神附体,“请毕摩祭‘阿萨’神,给以羊皮鼓,病愈即已相传”。“最早的黑彝苏业(注:‘业’,即‘尼’)传说是昭觉竹核的底窝刻木当不出明代初年”)依此说,凉山彝族苏尼舞的历史亦不久远。但,既然“先人中曾有苏尼”,其法器羊皮鼓又早在底窝刻木之前就已存在,何况传说不能代替史实。那么,其历史自当往上追溯。有学者认为:“毕摩是直接起源于上古的苏尼(萨满)。苏尼最早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上古时期的苏尼与后来出现的毕摩
口弦
口弦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是世界性的乐器,为学术界公认。我国有文字记载它的历史很早,《礼记》说,女娲“承伏羲制,始作笙簧。”《诗经》称:“巧言鼓簧,颜之厚矣”;《穆天子传》:“吹笙鼓簧,中心翔翔”,簧即口弦。难得的是凉山彝文古籍《古候》中说“吸嘿莫夹在腰间,口弦莫捏在手上”,足以说明口弦是原始时代乐器的遗存。现今流传并保留原始形制的口弦,基本上为单簧(1片),用线连簧手指拉(址)的演奏方式。【分布区域】口弦虽然是凉山彝族中流传最广泛的乐器,而在布拖更加突出,分布于全县5个片区,30个乡镇,190个行政村,1010个村民小组,特别是布拖县的拖觉片区、衣某片区等尤为普遍。【基本内容】1、乐器——口弦口
彝族蹢脚舞
彝族蹢脚舞与流传于滇西北一带的“打歌”“跌脚”“左脚舞”为同种,“蹢脚”的历史相当久远,明清时云南、四川的地方志中多有记载。如:“一人吹芦笙为引,男女牵手,周旋跳舞,歌笑以为乐。”(《正德云南志》)“末些蛮,在大理北,与土蕃接界,邻金沙江男女动百数,多执其手,国旋歌舞以为乐。”(《云南志略》)清代云南巍山文龙亭壁画绘有彝族“打歌”图。会理彝族大多在明清时由贵州、云南移入,其民风民俗与毗邻云南的相仿。蹢脚舞也应在明清时代传入。【分布区域】彝族蹢脚舞分布于会理县小黑箐乡、关河乡、金雨乡、绿水乡、太平镇等地彝区。会理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正南端,处于攀西资源开发区腹心,西连攀枝花,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