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特产
四川省民俗文化
彝族毕摩音乐
毕摩文化起源于原始母系氏族时期,毕摩最早是古代彝族社会的祭司和部落首领,具有崇高的威望与地位,其文化源远流长。《华阳国志?南中志》载“夷中有桀黠能言议屈服种人者,谓之耆老,便为主。议论好譬喻物,谓之夷经”。《西南彝志》载的“歌师”制度也表明了远在两千年前就有身负签筒、手持响铃、摇着神扇的毕摩深入各户作毕的情况。【分布区域】毕摩音乐主要分布于大凉山美姑、昭觉、布拖等地和小凉山的峨边、马边等彝区,尤其以美姑县风格独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出名,美姑县境毕摩音乐又主要分布在拉马阿觉乡、合姑洛乡、苏洛乡、洒库乡、洛俄依甘乡、依果觉乡、巴普镇等毕摩世居的20余个乡镇。【基本内容】毕摩音乐是毕摩在仪式活动
阿惹妞
四川凉山彝族传统民歌“阿惹妞”,彝语音译,意为“幺表妹”,是四川凉山彝族男女口头传唱的情歌,在凉山彝族地区广为传承,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其演唱的内容主要涉及奴隶制时期。【产生年代】凉山彝族情歌总称为“古来合”,它有远古的渊源气息,与文献记载氏女思念大禹的“候人”、“兮猗”的情歌相似。彝文《勒俄特依》载,母系社会末期史尔俄特“找父”、“买父”,为了“生子能见父”,与天女施色对答:“西方的表哥,下了大地上这些是什么?”,后史尔俄特向施色“求婚”时对话(歌),其实与“候人”、“兮猗”一样是彝族“古来合”的原始雏型。凉山彝族的传统情歌从内容上说主要有三部分歌曲:(一)“阿惹妞”,包含传统歌词内容和以
阿古合
四川凉山彝族传统民歌“阿古合”,意为“唱阿古”;在凉山阿都地区的古彝语中,“阿古合”最早是“阿(以低降调)果合”,“阿”无实际意义的前缀词,“果”古彝语词汇,涵义是“死了”,“果”逐渐演变为现代白话的“古”,“合”即演唱的意思;“阿古合”意即“对死者演唱”。在举办丧事的过程中,通过祭祀和吊丧的形式,以仪式的方式为亡者演唱的歌,唱时伴以简单的舞蹈动作。【产生年代】它的产生和形成的历史无明确文字记载。但从彝文文献有关记述和彝语称谓的演变过程来看,它可能产生在彝族社会进入“兴祭祀”的氏族制时代。彝族的丧葬及礼仪,在先秦的文献中有“死则焚其尸”,“忧其不焚也”的记载。在彝文文献中有史尔俄特“买父”才知
支格阿龙
支格阿龙是彝族民间口头文学中集体塑造的一位有着重大影响的传奇式的神话般英雄人物,关于他的传说主要反映的是母系社会末期父系社会初期的故事,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他的故事逐渐被提升为民族精神,在彝族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支格阿龙的故事在川、滇、黔、桂的彝族地区广为流传,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的故事具有历史悠久、流传广泛、规模宏大、构思精巧、内容丰富、超地域、超方言等特点,对于文学艺术、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民族精神、人类学、民族学和民俗学等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产生年代】英雄支格阿龙的传说,主要流传于川、滇、黔、桂广大彝族地区。众多的支格阿龙传说反映的都是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初期的故事,折射出
傈僳族民间传说
傈僳人在历史上从米易、攀枝花、盐边乃至云南等地逐渐迁入德昌境内金沙、南山一带聚居。傈僳族聚居区以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著称,这里居住的傈僳人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小被誉为保持最原始的傈僳族风情域区。傈僳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在战国时期属氐羌,秦汉时期为“叟’、“□”、“濮”,魏晋时期为乌蛮、顺蛮,唐代因本民族内部称谓趋于统一,始称“栗粟”(唐代樊绰《蛮书》卷四)。早在元代以前,就进入了农耕时期,并散居于德昌、米易等地。从《傈僳族黄谷0的传说》、《傈僳族红腰带的传说》、《傈僳族媒山菩萨的传说》等所反映的内容来看,这些传说当是傈僳族原始狩猎和原始采集时代的历史,因此,可以断定,其历史十分悠久
阿嫫妮惹
彝族是一个古老而独特的山地民族,主要分布在川、滇、黔、桂、渝五省市区的高寒山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彝族人民创造了源远流长,辉煌灿烂的文明。阿嫫妮惹是彝族民间最经典的女性传承叙事抒情长诗,从古至今以传唱的方式流传于彝族民间,是彝族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阿嫫妮惹是彝语,意“妈妈女儿”或“妈妈呀—女儿”,是泛指所有的彝族女性。阿嫫妮惹是彝族妇女口耳相传的叙事抒情长诗,也是彝族民间口头文学创作中的精辟杰作。【产生年代】关于阿嫫妮惹的起源问题,学界普遍认为,阿嫫妮惹应萌发于女嫁男婚的男权制度即父系社会初期,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民间口头创作文学作品。彝族妇女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一代又一代地流
彝族磨尔秋
磨尔秋,当地彝族称“格丛”。是广泛流传于甘洛县及其周边的彝族地区,以甘洛县为中心的彝族地区,在彝族年庆活动期间开展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也是一项具有娱乐表演性质的传统民俗。此项竞技,历史悠久,参与性强,影响巨大。彝族称磨尔秋谓“格从”,“格”彝语意玩耍,“从”彝语原意为独木上行走,后来延伸为玩具之意。从彝语称谓“格从”意义和推磨旋转式表演形式可见,磨尔秋的产生与古代西南夷巫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分布区域】甘洛县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境内高山深切,河流环绕,是彝族磨尔秋竞技代表区域,素有“凉山北大门”之称,县境海棠镇为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四周与汉源县、石棉县、金口河区、越西县、美
毕摩绘画
彝族毕摩绘画是由彝族祭司毕摩画在纸张或兽皮、树皮、竹简、石头、木板等载体上的图画,是一种通过绘画与文字相互配合的形式来叙述故事、塑造形象、抒发情感、反映历史生活、表达志向和愿望的艺术体系,是彝族远古绘画艺术的“活化石”,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产生年代】毕摩绘画是毕摩在其文献和毕摩仪式中使用的重要造型艺术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毕摩是彝族远古“政教合一”时期的部落酋长,后来逐步蜕变为专掌祭祀、载史、占卜之职的祭司,同时也是是彝族民间唯一掌握着系统的原始绘画艺术与文字的人物。据《彝族源流》载,早在艾哺时代,“艾哺好女根,传到娄师颖心里想知识,口里讲知识,手里写知识。连写在锦上,锦上花琅琅,书卷好
邛都洞经古乐
邛都洞经古乐是为祭祀文昌的德行和善举,以音乐伴奏谈、诵、唱、念《文昌大洞仙经》的一种音乐形式,“经”与“乐”融合,是一种古老而复杂的文化现象。【产生年代】邛都洞经古乐源于东汉时期邛都阑线(今越西县)金马山人张亚子所著《文昌大洞仙经》,张亚子自汉唐至宋元,北历代帝王诏封,延佑三年(1316年),被仁宗封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成为中国主宰人间科举文运之神,各地建文昌宫祀之,成为读书人崇奉的偶像。西昌人将张亚子视为圣祖,所著《文昌大洞仙经》在西昌代代相传,经过千百年的积淀传承,在西昌多元的文化氛围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邛都洞经会,洞经会又称“文会”、“礼乐会”。邛都洞经古乐是随《文昌大洞仙经》的颂
成都鸣堂习俗
千百年来,中国大地上的饭馆、茶楼、酒店、澡堂等中的走堂儿和跑堂儿的侍者们,大多都拥有着一项特殊的传统技艺——“鸣堂”。作为中国传统民俗文化、餐饮文化中极其重要的一项,“鸣堂技艺”拥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浓厚的地域特点。发源于四川成都的“成都鸣堂技艺”就是中国众多地区“鸣堂技艺”中独具四川特色和成都特色的一种。掌握这项技艺的人古时称为“博士”,多见于唐宋时期,到明代称为“小二”,到了清朝、民国时期,四川地区多称为“堂倌”。“成都鸣堂技艺”是成都旧时客栈、饭馆、酒店、澡堂内的堂倌推销揽客、售菜结账、服务收益总过程的一种形式的体现,同时鸣堂的吆喝还显出了生意的红火,起到了招揽顾客的作用。旧时,一个优秀
四川评书
四川评书是一种汉族说唱艺术。流行地区遍及四川城乡,由于语音相近,还流传到云南、贵州两省。说为主的四川评书,明代以后流行四川各地。艺人借助桌子、醒木、折扇、帖子等道具,以语言吸引听众,并有一些表演动作。其表演地点多为茶馆,听众可以边品茗边听书。四川评书艺人一方醒木,一张手巾和一把折扇,又说又演,亦述亦评,把故事说得绘声绘色,角色扮得维妙维肖。四川评书源于唐代的“说话”及明代的“评话”而盛于清。咸丰后四川评书盛极一时,著名评书艺人有钟晓凡、代全懦。20世纪50年代,四川评书艺人创造一种短小精悍的“韵文评书”,用韵文讲故事。20世纪60年代评书艺人和专业作者把一批革命长篇小说,如《红岩》、《保卫廷安
夹江画纸
夹江县西北部山岭沟壑间,遍生竹林,郁郁葱葱,水源清澈,造纸业非常兴旺。尤以马村乡造纸业最为发达,被誉为“国画纸之乡”。夹江国画纸,历史悠久。清康熙年间被定为贡纸、“文闱卷纸”。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曾两次来马村乡石堰村,同槽户石国梁(著名槽户石子清长子)等,共同研制书画纸,提高了夹江书画纸质量。于是,夹江书画纸便以大千书画纸名之,并在马村乡石堰村立“大千纸坊”一座,以永远铭记这位伟大的国画大师为夹江纸业作出的贡献。夹江书画纸,具有“肌细、油嫩、铁板(棉韧)、洁白、做手(整选)”五种特色,谓之“五皮齐”,浸润吸水性能好,保留墨色效果极佳,全县国画纸1998年产量达3690吨,
恩阳猕猴桃
恩阳猕猴桃是巴中市恩阳区传统特产,属天然绿色食品。恩阳猕猴桃果形个头小,娇小玲珑,一般在75至130克之间,表面无毛,果芯是放射状呈心型图案,果肉绿中带黄。恩阳猕猴桃是一种集食用与药用为一体的高级营养保健水果,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E、K,谷胱甘,肌醇等成分,具有抗癌、改善血液流动、防止糖尿病、提高免疫力、减肥健美等功效,有叶酸大户、人间鲜果、水果之王、维C之冠的美誉。目前,恩阳猕猴桃种植示范片面积3.8万亩,建有示范基地19个。产品不仅销售到重庆、陕西、新疆等国内市场,还出口俄罗斯。
利州樱桃
利州樱桃产于广元市利州区,是利州区传统特产,利州樱桃以果实较大,果肉较硬,色泽紫红艳丽,果肉酸甜适中,品质上乘,耐储性较强而著称。利州区具有丰富的樱桃资源,种植樱桃历史悠久,利州樱桃是利州区的知名水果代表。利州樱桃在川内市场,以其独特的质量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知名度高。利州樱桃主产区山清水秀,植被茂盛,大气质量和水质常年达国家一级和一类标准,果树灌溉使用山泉水,当地无工矿企业,形成“碧海”蓝天,名符其实的“天然氧吧”,使生长期的利州樱桃充分沐浴在“灵山秀水、林海果园”之中。目前,全区栽培面积已达8.2万亩,年产优质利州樱桃6500万公斤,实现产值8000多万元。
利州猕猴桃
利州猕猴桃广元市特色水果。上世纪80年代初,为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利州区农业局邀请省农科院专家以利州区野生猕猴桃为砧木,从纯正无检疫性病虫害的适生猕猴桃健壮结果母枝上采集接穗,成功培育出具有营养丰富、口感清爽、品质独特的利州猕猴桃。广元市是中国开展猕猴桃人工栽培最早的地区,利州人工栽培也有40多年历史。利州区拥有野生猕猴桃资源20余万亩,分布比较集中的区域面积就有13万亩,年可利用产量300万公斤。目前,全区直接参与猕猴桃产业发展建设人员8万多人,全区已建成猕猴桃人工基栽培示范基地10万亩,超过一半的猕猴桃基地已进入挂果期,亩均效益5000元左右,最高1万多元,经济效益显著。
利州竹荪
利州竹荪是利州区特色优势农产品,栽植历史悠久。利州区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所产竹荪具有优美的体姿、鲜美的口味和丰富的营养成分,肉质肥厚中空,气息清香而无异杂臭味,菌托白色或淡黄色、菌盖钟形,有显著网格,朵大、粗蛋白含量超过17.g%,独具一格,先后荣获得了“中国西部国际农业博览会优质产品奖”、“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证书”、“广元市知名品牌”等荣誉。历年来,在利州区各级领导重视下,利州竹荪产业快速发展,产品畅销国内市场,年产量不断增加,年产值逐年上涨,农户人均增收实现翻翻,为全区农村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利州黄牛
利州黄牛是地方优良畜种,养殖历史悠久。利州农民历来有养牛习惯,明清时代,利州黄牛已进入了舍饲、圈养阶段,利州农民普遍具有养牛习惯和技能。利州全区70%属山地类型,四季分明,日照时间长,能满足多种农作物生产,为利州黄牛的生长发育提供了天然的生长环境,饲养的利州黄牛体质结实,体格高大,肌肉发达,结构紧凑,皮薄毛细,行动迅速。利州黄牛肌肉丰满,肉质细嫩,颜色鲜红,大理石纹明显,味道鲜美,熟肉率达60.3%,繁殖能力强,成活率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利州区畜牧科研人员经过多年改良选育,利州黄牛已成为利州区役肉兼用的优秀地方品牌。据初步统计,全区黄牛饲养量达百万头,年产牛肉超10万吨。目前,利州黄牛及其产
苍溪灯戏
一、有关苍溪及苍溪灯戏的产生据史、志书记载,苍溪古属巴国阆中县辖,始建县于西晋太康280---289年间,至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苍溪位于四川省北部边缘山区,由300余座崇山峻岭与缓冲平地构成。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近100座,以九龙山最高,海拔达1400米,尤以道教圣地云台山名冠海内外。《汉志》阆中县下云:巴有彭池大泽,名山灵台。《御览》卷四四引《十道记》:灵台山,在[阆中]县北,一名天柱山,高四百丈,即汉张道陵升真之所。《寰宇记》卷八六亦云:灵台山,一名天柱山,在苍溪县东南三十五里,高四百丈,上方百里,有鱼池、宜五谷。灵台即云台山。云台山由天然凸起的海拔1200余米的阳鱼形巨山、
元宵灯舞巡游活动
“东风夜放花千树,宝马雕车香满路。”元宵佳节,青神人民扎彩车、舞钱杖、耍牛灯、郊外夜游、偷青、闹元宵,万人空巷欢景,天上人间共庆。
邛陶烧造技艺
邛崃邛窑始烧于南北朝,兴盛于唐,衰落于宋,是经历了约9个世纪的中国古代陶瓷民窑,邛窑的窑址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窑包最多、品种最多,产品最精,质量最好,烧造时间最长,产品销售范围最大,对其它省内外的瓷窑影响最直接、最具代表性。早在南朝晚期至隋,邛窑以烧青釉为主的基础上首先开创了呈乳浊状字青绿釉,是四川古代青瓷系代表窑址,现南河十方堂、固驿瓦窑山、白鹤大渔村邛窑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烧造器物世界各大博物馆均有珍藏。“邛窑”是邛崃市南河十方堂、固驿瓦窑山、白鹤大渔村、西河尖山子等古瓷窑的总称,以十方堂为主;其烧造品种广泛、内容丰富,具有典型的时代风格与独有的地方特色,在陶瓷领域别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