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廊坊 > 文安特产
文安民俗文化
里东庄音乐老会
文安县地处环京津环渤海腹地,被京津保三大城市环抱其间,北距北京120公里,东邻天津80公里,西距保定90公里。据考证,里东庄音乐老会源自明朝寺庙音乐,嘉靖年间由本村“观音庙”主持和尚传授音乐,距今已有500年的悠久历史。乐队编制自清朝中后期无有固定。演奏时,乐手们齐围长桌而坐,持管者坐在中间,单独演奏打击乐。合奏时鼓居中,钹、铙及铛子、小镲分坐在鼓手两侧。乐手在演奏翻调方式上(也称背调),变调基本上不改换乐器,这种背调在河北省是少有的,如:古乐《背调琵琶令》、《背调辞曹》等。音乐会编制不固定,一般有管两支、笛一支、笙最少十攒、支锣一架、小镲一副及鼓、钹、铙、镲、铛子等。以笙管乐器为首带领乐队演
文安八卦掌
文安县地处环渤海腹地,被京津保三大城市环抱。八卦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拳术,是河北省文安县人董海川所创。董海川自幼尚武,曾游历大江南北,他传艺授徒,德才兼备,一生无敌手,他与他所创编的八卦掌至今饮誉海内外,他的再传弟子遍及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八卦是由阴爻阳爻组成的图形。八卦掌又名“转掌”,以其运动特征为绕圈走转而名。八卦掌是一种把攻防招数和导引方法融合于绕圆走转之中的拳术。它从清朝末叶传世以来,日益受到群众的喜爱,拳技不断发展完善。但是,由于当时在北京首传这一拳术的董海川先生没有谈过此艺的确切来源,加之文献缺乏,查考困难,以及社会环境的某些局限,关于八卦掌源流的说法便越演越多,至今
苏桥飞叉会
苏桥镇位于文安县城北20公里处,座落在大清河畔的千里堤上,为河北省沿大清河重镇之一。汉朝建镇,原名是八姓庄,后因宋代文学家苏徇曾在文安任主薄,故改名为苏桥。苏桥花叉会创办于同治年间,花叉是古代兵器之一,也用来古代宫庭中的娱乐,仪仗工具。后汉三国时期,即有一些武士习练耍叉,列队表演叉技,后来渐渐传入民间,成为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杂技形式之一。清末民初苏桥镇靳文斌承上启下,将通背、太极、花叉三技融为一体,创办苏桥飞叉会,除在地面表演,还能只在方凳上用双腿表演,不但能表演单叉,还能表演双叉,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1951年,中国民间曲艺慰问演出团将赴朝慰问志愿军,团长常宝堃(艺名小磨菇)亲自到苏桥找到靳
文安哈哈腔
文安县位于京津保三大城市三角地带的中心,地处大清河下梢,系海河流域的古老洼淀,形成了水旱交替的独特环境,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文安文化。崔家坊宋代建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燕王朱棣扫北曾在此驻兵。公元1888年,崔家坊正式组成了哈哈腔戏班,该班组成到上世纪末,由老艺人陆续代传,已传授从艺演员达五代。崔家坊哈哈腔戏班阵容强大,演员最多时达到一百二十多人,演唱传统的《宝莲灯》、《盘丝洞》、《忠保国》等剧目一百多个。现存行头一百三十八身(件),有专人管理,每年都要定期晾晒,故有“六月六,晒行头”之说。据老人们讲,哈哈腔戏班会的戏特别多,过去从正月初三演到三十,每天两场,共四个多小时,演一个月都没有重样的
冀中笙管乐·福新村音乐会
文安县地处环京津环渤海腹地,被京津保三大城市环抱其间,京九铁路穿越县境,国家及省级三条公路干线纵贯全县,交通十分便利。福新村位于文安县城东北左各庄镇内,“古洼第一重镇”用于该镇名副其实。几百年来,“金石沟,银胜芳,铁打的左各庄”这一谚语在本地长久流传。福新村音乐会形成于明朝永乐年间,由本村“观音菩萨庙”和尚传授音乐曲谱,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传承方式较为严格,乐手技艺精湛。演奏时,乐手围长桌而坐,持管者坐在中间。乐器由管子领奏,笙、笛子、云锣及打击乐器配合,单独演奏打击乐合奏时鼓居中,钹、铙及铛子、小镲分坐在鼓手两侧。所吹的主要曲目有《关公辞曹》、《陶军令》、《金堂乐》、《玉芙蓉》、《合四板
冀中笙管乐·西滩里音乐会
西滩里村位于文安县城东北40华里,西滩里历史悠久,质朴的民风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勤劳而文明的西滩里村民,古音乐就诞生在这片热土上。西滩里古音乐是我国现存的古老音乐之一,据考证,音乐会形成于明朝末年,属寺庙音乐。演奏时,乐手围长桌而坐,持管者坐在中间。乐器由管子领奏,笙、笛子、云罗及打击乐器配合,单独演奏打击乐合奏时鼓居中,钹、铙及铛子、小镲分坐在鼓手两侧。所吹的主要曲目有《春秋悲》、《功名酒》、《尖字小辞曹》、《尖字大辞曹》、《苦音歌》、《小五字调小曲》、《下山虎》、《大下山虎》、《合四拍》《刹板》、《琵琶令》、《四字调小曲》、《三公赞》、《五子调》、《六子调》,等二十多首。古音乐演奏常以丧事为主
冀中笙管乐·蔡头村音乐会
文安县地处环京津环渤海腹地,被京津保三大城市环抱其间,京九铁路穿越县境,国家及省级三条公路干线纵贯全县,交通十分便利。蔡头村位于文安县城西北25华里,历史悠久,古音乐会始创于嘉靖年间,由天津王口大寺、围河西桥大寺主持和尚本发、本舍所授,属庙堂音乐。蔡头村音乐会传承至今已四百余年,演奏时乐手们围长桌而坐,持管者坐在中间。单独演奏打击乐合奏时鼓居中,钹、铙及铛子、小镲分坐在鼓手两侧,乐器由管子领奏,笙、笛子、云锣及打击乐器配合,由二十四个乐手组成,所吹的主要曲目有《皮皮令》、《灯华灰》、《八板》、《四蛾子》、《海马》、《辞曹》、《思曹》、《合四拍、大哨》、《倒金灯、大哨、沙趴》、《合四拍、正调》、
冀中笙管乐·琉璃庄音乐会
文安县地处环京津环渤海腹地,被京津保三大城市环抱,京九铁路穿越县境,国家及省级三条公路干线纵贯全县。琉璃庄村位于文安县城东北,属文安县大柳河镇。琉璃庄历史悠久,质朴的民风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勤劳而文明的琉璃庄村民,古音乐就诞生在这片热土之上。据考证,琉璃庄古音乐会,形成于清初期,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传承至今为第十三代。音乐会传承方式较为严格,乐手技艺精湛,特有的音乐曲目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主要曲目有《东游》、《青吹》、《锦堂乐》、《讨军令》、《大走马》、《小走马》、《小太平》、《小金歌》、《玉芙蓉》、《背马令》、《五子蛾》、《六子蛾》、《三归赞》、《巩板九》、《大三宝》等三十多首,打击乐有《大合
左各庄杆会
崇新村位于文安县城东北方向左各庄境内,经济的繁荣,百姓的富足,成为崇新村杆会几百年保存延续下来的物质文化基础。关于崇新村杆会从何时创办,又是由谁发起,现今没有文字记载。唯一有文字记载的证物就是今天左各庄镇崇新村保留下来的一棵大杆,杆的底部刻有“明永乐十三年”字样。这棵大杆保留至今也有580年的历史了,这一点确凿无疑。左各庄杆会与其他地区杆会不同,主要使用活杆,可以随时随地树杆进行表演。主要技术动作包括:打挺(单双)、串子、单臂折鱼、抓三叨两、仰丫转、圈上睡觉、挂脚面(单双)、倒脚面、捩脚面、挂脚后跟(单双)、沾糖人、手摆旗、脚摆旗、驴打滚、金鸡独立、耍流星、单横棍。崇新村杆会从使用器具、演出内
文安西河大鼓
朱派西河大鼓源于木板大鼓-子书。清乾隆年间,有保定刘传经、赵传壁、王路等三人首创木板大鼓、弦子书搭档演出,从而各地艺人效仿,初步形成鼓、板、三弦进行伴奏的说唱形式。自此数十年间,为西河大鼓孕育、草创之期,到了木板大鼓艺人马三峰一代,使西河大鼓逐渐成型,并得到一次较大的发展。首传弟子朱化麟创作出朱派艺术,为西河大鼓做出贡献。朱派创始人朱化麟,艺名朱大官,河北文安小齐观村人。自幼从师马三峰学说大鼓书,颇有才华,早期即享有盛名。他还很喜爱河北梆子,能拉梆胡,曾为名髯生大吉高伴奏数年,这段经历,与以后在西河大鼓上的改进、创造有着密切的关系。朱大官嗓子很好,音域宽,音质美,吐字清脆,腔调豪放,善于白唱间
辛庄传统制陶技艺
文安县地处环京津环渤海腹地,被京津保三大城市环抱其间,北距北京120公里,东邻天津80公里,西距保定90公里,京九铁路穿越县境,国家及省级3条公路干线纵贯全境,乡乡村村通公路,交通十分便利。文安自西汉建置以来已有二千多年历史,质朴的环境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勤劳而纯朴的文安人,辛庄管区传统烧陶技艺就诞生在这片古老的热土上。据考证,文安县辛庄管区张家务村制陶业源于山东省东阿县牛屯村田姓家族所传,大约有三百年的历史。据传人田广森介绍,制陶业始于其祖传,因闹灾荒,从山东逃难至文安县城西南10公里的张家务村定居,继续建窑烧陶。产品多为红陶:瓦盆、水罐、花盆、模子等农家常用品。由于手艺精湛,花样图案不断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