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特产
云南省民俗文化
岩神抢婚节
岩神抢婚节: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在双柏县安龙堡乡他宜龙村举行。在这个时候,这里的村民身着节日盛装,相聚在村外的石岩子山上,杀鸡宰羊,纵酒对歌,尽情狂欢,以当地特有的方式祭奠传说中被岩神抢走的彝家少女。随着时代的变迁,“抢婚”二字在人们的脑海中似乎已成为历史,而他宜龙村的岩神抢婚节却越过越热闹,除周围九村十八寨的少数民族群众前来参与外,附近易门、峨山等县的群众、客商也纷纷前来参与狂欢,天刚亮明就来到石岩子山选摊点,有摆地摊的、卖小吃的、卖日用百货的紧接着,他宜龙村的姑娘、小伙们人人身着华丽的服饰,兴高采烈地来到石岩子山谈情说爱。在悠扬的三弦琴声中,青年男女们尽情地跳脚,纵情地对歌,渴了喝山泉水
葫芦笙
葫芦笙:又称芦笙舞。是双柏车苏支系的主要舞蹈,它流行于大麦地镇的石宝村、三折面、野牛、蚕豆田和爱尼山乡的麻海笑山等车苏人聚居的地方。芦笙舞在双柏源远流长。过去,芦笙舞只在清明节、祭龙、栽秧时才跳,以求一年到头风调雨顺,人畜平安,撒下的高梁籽粒饱满;现在芦笙舞除白事不跳以外,其余时间均可跳。并在跳的同时,还辅以优美动听的素里调。由一人领头,众人合之。双柏的芦笙舞可分独舞、双人舞和集体舞。集体舞除吹芦笙者外,其余人多以扶肩搭背而跳之。舞蹈动作稳健、流畅,男女老少边跳边唱,形式活跃,气氛热烈。因而每当跳芦笙舞时,整个村寨几乎是家家关门上锁,男女老少同乐。
腾冲皮影戏
腾冲皮影是一种云南腾冲民间喜闻乐见、流传久远的汉族艺术形式。主要流传于云南省腾冲县一带,当地称“灯影子”、“皮人戏”,还有的叫它“土电影”。影人多以牛皮制成,形体较大,高约50厘米,造型朴实,圆线用得多。腾冲皮影戏于明洪武年间从湖广、四川一带传入,有据可查的历史已有200多年,至今仍保持经常性演出活动。相传在明初由来自江南、湖广、四川等地屯军边疆的移民带到腾冲。由于地域、语言的差异。腾冲皮影戏有“东腔”和“西腔”之分,东腔出自东练(洞山、勐连一带),西腔出自西练(固东、明光、瑞滇一带),东腔以图像高大,旋律优雅,气氛庄重闻名,西腔以图像精巧、节奏明快,情绪昂扬著称。腾冲皮影戏的唱腔有男腔、女腔
跳虎节
跳虎节:流行于法裱镇小麦地冲和-镇木久郎一带。每年的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五,村里的彝族“罗罗人”都要由一位长者率领,穿着形似虎皮纹的外衣,挨家挨户地去跳、去唱,定时举行接虎、祭虎、跳虎、送虎仪式,人人都要参加,并遵从“跳虎节”俗规,意为送福免灾,镇邪除恶。在这些彝族罗罗人支系的心中,罗罗人共同的祖先是老虎,他们认为,“虎节”就是过年时接虎祖的魂回来和彝族罗罗人一起过年。
祭龙节
祭龙节:流行于法裱镇法甸村委会一带,舞四时农事,尽兴而休,以祈求“风调雨顺,粮茂物丰”,节日时主要以跳龙笙为主,这是当地彝族罗婺支系在农历二月初二过祭龙节时跳的一种舞蹈。整个活动持续三天,内容有祭龙、请龙、转龙、跳龙四部份组成,这些内容还带有一定的表演性,模拟龙蹬脚、龙翻身、龙摆尾等古朴、原始的舞蹈动作外,还贯穿了一系列的农事生产过程,以生产工具为道具,把放水、犁田、撒秧、栽种、收割等农事活动融入其中。
开街节
开街节:正月初八在安龙堡乡说全街塔棚扎彩,彝民云集街市,笙歌戏舞,岁首第一个街天,以迎新除旧,俗称开街节。开街节这一天,成千上万的彝族人民从各地赶来,一是进行物资交流,讨个开市大吉,财源茂盛;二是娱乐热闹,会“意中人”。街道上、公路上到处人山人海,四弦铮铮,笛声悠悠,各种歌舞曲调清脆悦耳,歌山舞海,热闹非凡,欢声笑语不绝于耳。近年来,在说全跳得最为传神的花鼓舞已成逐渐成为了这个节日的重要角色,所以开街节又被称为花鼓节。
姐妹街
双柏民族传统节日---姐妹街姐妹街: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在龙田(今独田乡)的马道山打跳,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在楚雄的大地基自草王(相距17公里)赶草皮街(山上)。相传、在很古老的时候有两姐妹,姐姐嫁在龙田,妹妹嫁在大地基乡,因森林茂密,豺狼虎豹较多,平时无法来往,一年只能借助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妹妹才能和打跳队的人一起来看望姐姐。24日晚在龙田马道山打跳,天亮之后姐妹两又到楚雄的大地基自草王赶草皮街(山上),进行打跳、对歌,因此被称为“姐妹街”。逐渐形成了打跳,对歌,男女谈情说爱的特殊节日。
仙鹤节
双柏县-镇,地处滇中腹地、哀牢山脉以东,双柏县、楚雄市、双柏县、易门县的交界,这里历史文化悠久、独具特色,物产丰茂,尤其是热谷作物享誉四方。这里的人们,自古以来就与仙鹤结下不解之缘,把“仙鹤”作为一种圣物来崇尚,形成一种“修行成仙、尊是为鹤”的民族古文化。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二在-举行,节日时组织大型物资交流及民族民间文艺活动。节日的由来与当地一个“仙鹤战胜祸害当地群众的妖怪,又教人们识文断字、知书明理”的一个民间传说有关。离-不远的干海资波西厂等许多村子,每逢这个时候,群众都要模仿仙鹤的各种姿态,跳起“仙鹤笙”,以此来朝拜勇敢、机智的仙鹤。相传在800年前,从很远的南方跑来了一个妖怪,用它巨大的
双柏民歌小调
在双柏流传着这样一首歌,歌词唱到“大河的沙子多又多,妹的小调比沙多,前面驮去几十驮,后面还有几十箩”,形象的形容了双柏险峻秀美的自然山水,涵养了双柏丰富多彩的民歌小调。双柏县地处云贵高原中部,楚雄州双柏县旧属古滇国,地处滇中腹地,位于楚雄彝族自治州南部,哀牢山脉以东,金沙江与红河水系分水岭南侧,独特的民族文化底蕴丰厚、内涵为国内外所注目,被誉为“民族文化宝库”、“中国彝族虎文化的故地”。境内居住着汉、彝、回、苗、哈尼等18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9.3%,少数民族中以彝族为主,各民族和睦共处,繁衍发展,形成了不同的习俗和习惯,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化。流传在双柏境内,以彝、汉为主的各族人民
龙笙舞
龙笙舞。彝族阿车支系舞种,流传于法脿镇的雨龙上者窝、法甸、洛结等地,当地祭龙时跳歌娱乐称为龙笙。此舞则9个舞蹈套路组成。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开始,历时3天。首日为祭龙,次日为转龙,第三日为安龙。转龙日起舞。届时,由12名中、青年男性扮相,可1人多装,饰掩面互不言语。两名持锣者领舞,舞者随锣声起舞。其舞姿自由多变,各显其艺。动作恢谐多变,气氛热烈欢快,生活气息浓郁。
白族青姑娘节
青姑娘节时间是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这天剑川县甸南、羊岑等地的白族妇女都要参加活动,她们纷纷捐钱,聚会在一起,专门请人扎一个青姑娘的偶像,给她穿上白族的盛装,把她抬到秋千架上荡秋千,众人围着她边舞边唱,娱乐一番,然后到海尾河边举行祭奠仪式。晚上,由一人举着“青姑娘”偶像作前导,众妇女随后,绕遍村中的大小街道,边走边唱叙事长歌《青姑娘》。随后再回到村中的场地上,和“青姑娘”荡秋千,直到深夜。最后把“青姑娘”送进海尾河里。传说剑川白族妇女的青姑娘节是为了纪念古代青姑娘的。青姑娘聪明美丽,从小父母双亡,1当了一家的童养媳,在婆家担负着繁重的家务劳动,还受着婆婆的百般1。一天小姑挑唆其丈夫毒打青姑娘,她
彝女哭嫁
哭嫁是彝族婚俗中最具特色的形式之一。操东部方言的彝族在举行婚礼前,新娘要在女伴陪同下哭嫁。即边哭边唱《哭嫁歌》。《哭嫁歌》有传统唱词,也有即兴发挥。新娘哭唱可以任意倾吐心中的喜悦或悲伤,其情其景是这样的:姑娘要出嫁了,父母邀集亲友,在场院里用树枝搭起“青棚”,在地上铺上青松毛。出嫁的头一天晚上,姑娘就要由女伴陪同到青棚里歇宿。离开自己的住房前,姑娘拜别父母,依依难舍,哭号陈词:大片田地里,谷稗一起长。留谷作种子,稗子被抛弃。留种心得意,被弃心不甘!房宅十余间,子女排成行。留子守家业,把女家出去。子留固得意,女嫁心不甘。姑娘由女伴陪同到了青棚里,当然无法睡着,听风远处传来阵阵鸡叫声,想到很快
凤庆滇剧
临沧市凤庆县滇剧历史悠久,有史可考的最早传入时间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刘金玉的“天庆班”到该地演出,受到当地群众的喜爱,后产生了一批滇剧票友。一些地方官绅等筹款建戏台购戏装,组织演出,并不断邀请滇剧班和著名演员演出了许多滇剧剧目,滇剧在凤庆的演出活动影响增大,流布更广。在此过程中产生了一批有一定造诣的当地票友,生、旦、净、丑都有,有的还搭班下海,以演出滇剧为生。1933年成立第一个业余滇剧社“尚友社”,所演剧本大多为1935年由务本堂、云南大新书店、瑞华书局出版的《滇剧大观》、《新滇剧》、《滇剧曲谱》等,并移植了一些川剧剧目。抗战期间,“尚友社”多次募捐义演《木兰从军》、《苏武牧羊》
腾冲皮影制作技艺
皮影戏是在腾冲县流传久远、影响广泛的一种艺术形式,俗称皮人戏、皮戏、灯影子。相传明洪武年间由中原传入,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经过本地文化的不断渗透和融合,创新出“西腔”和“东腔”两大流派,唱腔多样,剧目丰富,对白风趣,深受当地民众和周边各民族同胞喜爱。腾冲皮影戏剧目多取材于传奇、演义及民间故事等,尤以三国戏、列国戏等连台本戏居多,据统计有近400出。数百年的皮影戏演出活动足迹遍及腾冲城乡和滇西的许多县市,《抗战胜利》、《三十六团进腾冲》等剧目生动刻画和记录了腾冲近现代的重大史实,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省、市民族戏剧汇演中崭露头角,颇受好评,已成为既保持中原皮影风格,又有明显边地特色的文化艺术形
布朗族长席宴
布朗山寨位于海拔1500米至2300米的云南省双江县,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原始森林遮天蔽日。布朗族有8.77万人,普遍信仰佛教,并有自己独特的民俗。布朗族通常由三五个至数十个同一血缘的家族聚居,男孩与女孩到了十四五岁时要举行一次“波即”(将牙齿染黑)成年礼仪式,之后他们就可以自由自在地“邀贯奇”(谈情说爱)了。布朗族青年有用鲜花求爱的风俗,准备寻找对象的姑娘常用红色颜料涂染面颊,而且酷爱佩戴各种鲜花,小伙子们会四处采摘鲜花送给自己中意的姑娘。姑娘如果将鲜花戴在头上,就表示对小伙子有意。结婚那天,新郎还要采来鲜花,把新房装扮得绚丽芬芳。布朗人有从妻而居的习惯,一般都要举办两次婚礼。举行第一次
广南壮族赶花街
农历的三月初三,是广南壮族的“赶花街”。壮族四季有节,除春节、端午节等多民族共有的节日外,还有祭龙节、尝新节等。但最隆重、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就要数“三月三”。“三月三”的习俗流传于广西、云南等壮族聚居区,各地的节期略有出入,内容也小有不同。我认为,广南县三月三的“赶花街”独具特色――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分布于县内各地的壮族群众,都会身着民族盛装,背着花糯米饭,带着花线,到壮族较为密集的那伦、者兔、旧莫等地赶街,所以“三月三”在广南又叫“赶花街”。据说“赶花街”源于过去稻作民族在春耕前进行以物易物的贸易,后来渐渐演变成了固定的集市和节日,如同大理白族的三月街。三月是百花盛开的时节,三月三的赶花
红河县傣族传统制陶技艺
红河县傣族传统制陶技艺红河县傣族土陶制作流传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迤萨镇坝蒿村。制陶工具由木陶拍、花纹板“来摩”、圆石“恒”、木板“达摩”、木槌“火恒”、锅底板“扁”等组成,原料是当地的灰色粘土。一般经过取土、晒土、碎土、筛土、和泥、制坯、晾晒、烧制等几道工序。制作品种主要有土锅、水缸、药罐、土盆、茶壶等。红河傣族土陶传承均为家庭内传承,且传女不传男,因此土陶制作全由妇女完成。从前,坝蒿村的傣族家家户户都会制作土陶,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制作陶器的人越来越少,现村中只有一位70多岁的老人刀玉化掌握制陶技艺,她能制作大中小各样式的土锅、水缸、药罐等1
水城小调
水城位于武定县的西北部,距县城50余公里,是插甸镇的一个山区村委会。当地群众勤劳朴实、文明善良、团结和睦,善于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自古以来就习惯以唱小调的方式赞美美好新生活、表达情感、相互鼓励。水城小调,以七字为一句、四句为一调,第一、二、四句最后一字讲求押韵。调子通俗易懂、比喻生动、富有创意。按演唱的地点和场合不同,水城小调可分为红调、白调、喜调、赞调、情调等。红调在娶亲嫁女的几天日子里,前来做客的三亲六戚会围坐在一起,不分男女老少一起唱,如“小小火塘四四方,三亲四戚坐四旁;高高兴兴把事办,赢得主人喜洋洋”。白调在去世的人出殡后的几天里唱,唱调时间一般在晚上,三亲六戚围坐在主人周围,以唱调的
彝族扎熊舞
在金沙江南岸武定县境内的彝家山寨,沿袭着一种传统的扎熊舞,又叫祭熊舞。说起扎熊舞,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彝族的先民们居住在大山老林里,他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庄稼,经常受到马熊等野兽的糟蹋。为了保护庄稼,彝族山民们团结起来,他们以牛角号为联系和指挥信号。夜晚牛角号一响,人们就点起火把,手持棍棒,跑出家门集合起来,追赶地里的野兽。可是,一些野兽不怕人,有时还会伤害山民。后来,彝族山民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用羊皮缝制成兽衣,把人从头到脚套扎起来,用石灰把眼圈涂白,用染料把嘴巴染红,画成狰狞的面目,挑选出三五个剽悍的小伙子穿上兽衣,每次撵山都以他们为先锋,大家随后跟进。这一招
苗族芦笙舞
一杯牛角酒、万户芦笙歌。走进武定县长岭岗苗族村,热情好客的苗家儿女为你端上甘醇的牛角酒、跳起优美的芦笙舞,粗犷奔放的舞姿,变化多端的演技,干净利落的步伐,激烈快速的旋转及出色的脚下功夫让你看得如醉如痴。长岭岗苗族芦笙舞不但舞姿优美,而且对挖掘、整理、研究“花苗”支系民族的繁衍、迁徙、征战、历史有重大意义,2014年成功申报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芦笙舞,历史悠久,具有广泛群众基础,艺术性、观赏性较高,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民族风格浓郁,反映了苗族人民代代相传的文化艺术,它是研究苗族文化的活化石。芦笙舞主要分为传统的蜻蜓点水、骏马奔驰、打场、地龙滚等动作造型之外,又独创了“二人立”、“三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