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特产
云南省民俗文化
易门地会舞蹈
在易门,地会舞蹈历史悠久,群众参与性强,是民间几种传统舞蹈形式的统称。每种舞蹈都有特定的服装、道具和动作套路。地会舞蹈具有舞姿轻盈、婀娜妩媚、幽默风趣、活泼俏皮等诸多亮点,深受易门群众喜爱,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特征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据史料记载,地会舞蹈是清末民初从昆明、安宁等地传入易门的,主要流传在龙泉、六街等地。传说中,组织地会活动,是为了让天上的仙女来到人间与民同乐并展示她们的才能,以求得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地会舞蹈主要由龙灯、狮子灯、旱船、大头宝宝、蚌壳灯、毛驴灯等舞蹈共同组成,每种舞蹈都有特定的服装、道具和动作套路。大头宝宝和旱船大头宝宝是地会的开场舞,一般由4人表演,两男两女,身着蓝衣
独龙族服饰
独龙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流域的河谷地带。独龙族的传统服装一般穿黑白直条相交的麻布或棉布衣,下穿短裤,习惯用麻布从左肩腋下斜拉至胸前,女子多在腰间系戴染色的油藤圈作装饰,常常披挂的五颜六色,串珠、胸链、耳环。年轻女子以前有纹面的习俗。独龙族男子过去用一方毯披于背后,由左至右掖,拉向胸前系结,下身穿短裤。现在独龙族普遍穿上了布料衣装,但仍在衣外披覆条纹线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独龙毯。独龙族纺织手艺比较发达,妇女们喜欢用各种颜色的棉、毛线与麻线混织独龙毯,质地柔软,纹饰美观。
傣族叙事长诗《朗娥与桑洛》
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嘎洒镇和水塘镇等地流传的傣族(花腰傣)叙事长诗《朗娥与桑洛》是一部篇幅长、内容完整的悲剧叙事诗,内容涉及当时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阶级关系、伦理道德、婚姻恋爱等。当地版本较多,以口传的方式流行于民间,近年来当地文学爱好者对其中的一些版本作过整理。长诗通过花腰傣姑娘朗娥与男青年桑洛之间生离死别的爱情悲剧,反映了花腰傣青年男女反对封建礼教和家长制,追求坚贞不渝爱情的决心,表达了他们对自由婚恋和幸福生活的向往。朗娥与桑洛为了追求真正的爱情而双双殉情,把一个凄美的故事留在人间。长诗内容含蓄深沉,哀婉动人,情节曲折离奇,脉络清楚,大量运用比拟、比喻手法以物喻人,引古喻今。结合日常
昆明玻璃画
玻璃画分平板玻璃画和压花玻璃画两种。制作人员按设计好的图案,在玻璃上进行反画,采用国画、油画、水粉画等多种绘画技法,表现山川风光、名胜古迹、鸟兽鱼虫、奇花异草等内容,画好后再涂上一层漆,最后全部封底。色彩鲜艳明快,层次分明,且永不褪色。
彝族史诗《阿鲁举热》
彝族史诗《阿鲁举热》流传于金沙江畔的元谋县小凉山彝族(诺苏)地区,是云南彝族迄今发现的唯一一部英雄史诗。阿鲁举热是一个在彝族人民群众中广泛传扬的英雄祖先形象。史诗讲述了阿鲁举热一生中的重要经历。阿鲁举热是史诗主人公的彝语名字译音,他是鹰和人交感而生的后代。史诗开头讲述了阿鲁举热的出生经过,老鹰将他抚养成人后,他前去寻找自己的母亲。在途中,他战胜了部落头人日姆,射落了天上的六个太阳和五个月亮,制服毒蛇猛兽,为世间除掉了祸害,让大家过上了太平安康的日子。尽管史诗最后以悲剧告终,但阿鲁举热仍然是一个具有时代精神的英雄形象。史诗塑造了各种生动的人物形象,他们分别代表不同的社会阶层,各有不同的鲜明性格,
花腰彝族服饰
花腰彝是生活在我国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北部高寒山区的龙武、哨冲镇一带的彝族尼苏支系的一部分,现有3万多人。花腰彝的称谓来源与他们所穿的服饰鲜艳夺目、腰系绣花腰带的着装打扮有关。长期以来,花腰彝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灿烂、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服饰。花腰彝族的传统服饰做工精细又讲究,一个心灵手巧的姑娘,完成一套服装,往往要花三四年的时间。其中,需要掌握刺绣、挑花、散花、按花、扣花、穿花、堆花、贴布、勾边等各种技法。花腰姑娘从七八岁开始就在长辈的指导下学习刺绣,经过几年的勤学苦练,长到十四五岁时就成为刺绣能手,能独立绣出巧夺天工的衣裳。
栗僳族民间长诗《阔时目刮》
叙事长诗《阔时目刮》广泛流传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傈僳族聚居区。《阔时目刮》为傈僳语,汉语为《春节调》,是一种对唱形式的叙事长诗,原诗5字一行,共有近万行,汉语译文有5700行。《阔时目刮》是傈僳族人民过新年“阔时节”时唱的调子,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九、初十唱。节日期间,傈僳族群众身着盛装汇集到广场,手拉手围成圈,跳“嘎”(三步舞)庆祝,《阔时目刮》调就是在这时演唱的。唱的形式类似对歌,采用主唱(即领唱)和配合唱,有男问女答式或女问男答式,歌声粗犷热情,富于节奏感。内容多为唱生产、生活、爱情、友谊。跳嘎时由嘎头(领舞者)领唱,唱词有规定词序,对仗严格。主句和衬句为一组,十二组为一段,每组上句
鸡冠帽
撒梅人(尼濮),彝族一支,居住在云南省官渡、红河、楚雄等地。鸡冠帽(撒尼莫吐),是撒梅人少女戴在头上的吉祥物。
白族服饰
白族服饰,各地略有不同。大理等中心地区男子头缠白色或蓝色的包头,身着白色对襟衣和黑领褂,下穿白色长裤,肩挂绣着美丽图案的挂包。大理一带妇女多穿白色上衣,外套黑色或紫色丝绒领褂,下着蓝色宽裤,腰系缀有绣花飘带的短围腰,足穿绣花的“百节鞋”,臂环扭丝银镯,指带珐琅银戒指,耳坠银饰上衣右衽佩着银质的“三须”、“五须”;已婚者挽髻,未婚者垂辫于后或盘辫于头,都缠以绣花、印花或彩色毛巾的包头。白族是中国西南边疆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聚居于点苍山下、洱海之滨的白族人民,在生活习俗和服饰等方面,一直保持着本民族鲜明的传统特点。白族崇尚白色,服饰以白色为主色。白族男女普遍崇尚白色,以白
彝族(撒尼)刺绣
彝族(撒尼)刺绣是一门具有极强装饰性的传统刺绣美术工艺,流传于石林彝族自治县彝族支系撒尼人主要聚居区,其中以挑花为主要刺绣工艺。撒尼挑花又叫撒尼十字绣,起源于唐宋时期,成熟于明、清时期。长期以来,经过一代代撒尼妇女的精挑细绣,这门工艺日臻完善,以明快的色彩搭配、精美的图案构思、巧妙的图案组合、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凸显出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彝族(撒尼)刺绣的主要花样有三弦花、八角花、八瓣花、太阳花、羊角花、蝴蝶花、四瓣花、狗齿纹、火焰纹、跳脚纹、石榴纹、青蛙纹、树纹、蕨草纹以及一些简单的菱形、三角形、条纹等图案。一类是以平绣为主的、较为细腻柔和的写实性花卉图案,多取材于现实生活环境中的花草纹样,如
昆明羽毛画
羽毛画分昆明羽毛画和大理羽毛画。昆明羽毛画有反映云南少数民族人物的画面,有百鸟朝凤等图案,也有云南石林、西山龙门、黑龙潭、大观楼和奇花异卉的形象。大理羽毛画则多以反映大理白族地区少数民族、山水风光为主要特色如白族少女、苍山洱海、三塔、蝴蝶泉等。羽毛画是利用云南丰富的野禽、家禽的羽毛按照设计好的图案,经手工粘接而成。它具有色彩天然,立体感强,永不褪色,美观大方等特色。
拉祜族库扎节
库扎是拉枯语音译,为度年的意思,是云南省西南山区拉祜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傣历三月或四月初举行,节期四、五天。节日第一天清早,当外寨来过节的亲人放响火枪时,人们迅速集中,敲着鋩锣、象脚鼓到寨门迎接。当主客队伍汇合后,由德高望重的老人向来客敬酒和往身上撒米,以示祝福。尔后人们先到村中负责宗教事务的安占家,向安占叩拜祝福,然后唱歌跳舞。上午,各家抬着装有丰盛食品的竹箩,拿着火枪和一根画有图案的标竿,纷纷来到寺庙前的平坝。接着人们放响火枪、由一长者带领拿着标竿,捧着食物,敲着鋩锣的队伍绕村串寨,沿路讨米。然后进入寺内,竖起标竿,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祭毕,人们开展荡秋千、打陀螺活动。晚上,青年们先到各家门
彝族梅葛
彝族梅葛是云南彝族的一个主要曲种,流传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姚安、永仁等县的彝族聚居区。梅葛,意为口头说唱的古老故事,是一部古老的长篇说唱史诗,无文字记载,主要靠口耳相传、沿袭演唱而保存下来。内容是彝族人对开天辟地、万物起源的理解以及生产劳动、婚丧嫁娶、风情习俗的记述,它被视为彝族人民的“根谱”,并被誉为彝族历史生活的百科全书。新中国成立后,梅葛得到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并逐步为更多人所认识。1958年10月,我国著名作家茅盾出席亚洲作家会议,在其报告中说:“中国彝族1万1千行的长诗《梅葛》也是口头流传的关于人类历史及对大自然斗争的史诗。”梅葛曲本主要由“创世”、“造物”、“婚配”、“丧葬
腾冲玉雕
腾冲县是东南亚珠宝玉石的集散地和加工地。来凤山明朝蔺山墓0土的玉带钩和《徐霞客游记》对腾冲翡翠和玉石加工业的细致描述,均说明腾冲玉雕历史悠久。地方志中记载腾冲1949年前从事翡翠加工的作坊曾一度达到100多家,工匠超过3000人。清光绪《腾越乡土志》记载了清末腾冲玉石加工的盛况:“制朝珠、手镯、簪珥、各玩器,琢磨之声达昼夜,彻通衢。居肆成事者数百人,散处村落者数千家。”腾冲玉雕造型和表现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制作戒面、鸡心、胆坠、生肖、手镯、佛像、图章、龙凤牌、八仙、暗八仙、扳指、玉簪、耳片、花鸟鱼虫与走兽挂件、手玩件、摆件等几十种。传统工艺流程为冲砂、解玉(分为拉丝解玉和解盘解玉两个工序)、
腾冲农民画
腾冲农民画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在群众性绘画活动中产生并形成的,与我国民族民间传统美术及手工艺品如剪纸、面塑、泥人、皮影、窗花、板画、年画等一脉相承,其整体艺术水平已不低于我国著名的金山、户县农民画。腾冲农民画以傣族、傈僳族、佤族等少数民族为作者为创作主体,民族特征十分鲜明,先后有多幅作品参加全国性展出并获奖,上百幅作品在省里展出,十多幅在国外展出并被收藏,多幅作品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有近百人次获国家及省地(市)表彰奖励。腾冲农民画善于从民间艺术和现实生活中撷取题材;用一种独特的视觉,从人们司空见惯的东西中发掘其内在的美,再运用质朴、自然直观的绘画语言,描绘了一幅幅风格多样、题材广泛、构图饱满、色
祭寨神林
祭寨神林,是哈尼族所独有的标志性节庆活动--昂玛突节的重要内容,是哈尼族古老的生态文化表现。祭寨神林是农耕活动时序的分界线,对于哈尼梯田农耕生产活动的有序展开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是哈尼人的宗教情感与自然亲近,人与人相互沟通的重要平台。这种传统活动对于保护哈尼族地区森林、村寨、梯田、江河四度同构的农业生态和人文生态的保护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2011年进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乐作舞
乐作舞,意为“大家一起跳舞”,发端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是哈尼族和彝族群众根据晒荞子而编跳的踩荞舞。哈尼族与彝族的乐作舞在名称上基本相同,习惯上统称为乐作舞,它们的音乐、步法基本相似。红河县这两个民族自古以来就会跳乐作舞,目前已经成为全民性民间舞蹈。乐作舞不限人数,但必须以偶数男女搭配围成圆圈来跳。伴奏乐器有笛子、巴乌、二胡、三弦、四弦、草杆、树叶等,配以手掌拍打节奏。目前已收集表现劳动和生活内容的12套舞蹈:舍哧、踩荞、撵调、三步弦、斗脚、经线、找对象、擦背、游调、摸螺蛳、翻身、作瑟。舞蹈以踩荞步法、撵调步法为基础,贯穿12套舞,每套变化不同。踩荞步法为逆时针或顺时针的进三步退一步
民间歌谣《阳温暾小引》
民谣《阳温暾小引》又名《吹烟调》,约成于清道光年间,流传于腾冲县和顺镇一带。和顺古名阳温暾,地处腾冲通往缅甸的交通要冲,是有名的侨乡。旅居国外的和顺人在外拼搏奋斗,企盼落叶归根,对故土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阳温暾小引》是后人实录当年滇西边地男人在家乡成长、出国谋生的种种经历,用村言俚语、半文半白等写成的歌谣,是当时滇西人到东南亚谋生的一部“出国必读”指南,也是一部用于告诫乡人的劝世歌谣。《阳温暾小引》开头是《西江月》一阕,末尾有古体诗一首,中间有“五更鼓”散曲20行,正文共790句,为“三、三、四”10字一句,竖行编排。歌谣内容庞杂,从中华历史到二十四孝;从母亲养育儿女的操劳,到儿子长大后为什
白族火把节
火把节,汉文最早的典籍中称为“星回节”,是白语xil(柴)huix(火)jia的音译。现代白语中有三种称呼,一种是xinlhuixjia,另一种是fvnguavd(音近:夫汪吾,即六月疯),第三种称呼叫zulholyind(做花船)。火把节在西南民族中影响甚广。其起源是西南民族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乏人研究。中国主流学界对此关注极少。本土学者缺乏足够的研究力量投入其中,再加上明朝沐英在大理的文化灭绝政策,所以研究难度也非常大。民间广泛流传的起源是火烧松明楼的故事。相传在唐代,大理地区六诏之一的蒙舍诏首领皮逻阁企图吞并其他五沼。六月二十四这天,皮逻阁诱召各诏首领到松明楼喝酒,纵火将他们烧死。
白族民居彩绘
大理市白族民居彩绘普遍流行于大理市及周边白族地区。白族建筑彩绘是在建造王宫、寺庙的过程中,工匠对建筑进行一定的装饰绘画基础上产生的。《南诏图传》中的“修廊曲庑”图表明了南诏、大理国是白族建筑中开始广泛采用彩绘的时期。后经元、明、清几代的发展,白族建筑彩绘内容越来越丰富,到20世纪30~40年代已达到成熟阶段。大理市喜洲镇严家大院、董家大院就是白族民居彩绘的代表作。现代的白族彩绘基本上沿袭传统的工艺,但使用的材料更加多样化。白族建筑多为土木结构,青砖、白墙、灰瓦与建筑彩绘相互协调映衬,以黑、白、灰色为主,着重突出和体现“白色”这一主体色调。白族建筑要求“屋不显材、墙不露形”,彩绘的装饰作用就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