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特产
云南省民俗文化
白沙乡玉湖村纳西族传统文化
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白沙乡玉湖行政村距乡政府所在地8公里,距市区18公里,位于玉龙雪山脚下的缓坡地带,包括上村、下村和文华村3个自然村,351户,1350人,均为纳西族。村野、田畴与玉龙雪山紧紧相连,相互辉映,景色优美。植被保护较好,古树四处可见,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当地保留有纳西族的许多神话传说,传统文化底蕴丰厚,许多典型的生产、生活习俗得到较完整保留。这里是纳西族木氏土司早期的居住地之一,木土司在此建有府邸,还有养鹿场、人工湖、洛克故居、仙迹崖黑白古战场、巨坚寺遗址等名胜古迹。玉湖村民居建筑群独具特色。建材使用冷杉、铁杉、松树为主要材料,顶为方形挂瓦和条形挂瓦,墙体的基石用较大的冰川
永宁乡温泉村瓦拉别纳西族(摩梭人)传统文化
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乡温泉行政村位于永宁乡北部,瓦拉别是温泉行政村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是一个纳西族摩梭人聚居的村落,海拔2680米,56户,422人。人均土地面积6.12亩,人均收入616元(2003年),地处半山区、山区,森林覆盖率为36.74%。由于地处滇、川、藏的交通要冲,昔日人员、货物的交流频繁,当地所产摩梭麻织布、苏里玛酒、餐饮木器等具有民族特色和一定知名度。有初具文字性质的符号。瓦拉别的达巴(祭司)阿窝·益史拖丁保留了一本摩梭人占卜的经书,共12篇,每篇记录一个月的吉凶日,共用32个符号,每个符号有固定的形、音、意,已初具文字的特征,是一种古老的、正在形成中的文字,只限于达巴占卜
糯福乡南段村拉祜族传统文化
南段村位于思茅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糯福乡的最南端,西南和南面与缅甸接壤,自古就是军事战略要地,南段行政村总面积65.4平方千米,下辖10个自然村,1个茶厂。全村现有人口468户,2026人。人均耕地面积3.5亩,人均收入855元(2003年)。该村有李、罗、白、王等4姓,以李姓为多,故“佛爷”、“卡些”都要由李姓担任。村寨自然生态环境保持完好,森林面积60105亩,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生活方式、文化习俗、自然信仰、传统工艺等特点突出。拉祜族历史上没有文字。20世纪初曾由美国基督教浸信会牧师创造了一套用拉丁字母拼写的拉祜文拼音符号,即老拉祜文。新中国成立后,1957年下半年中央民委正式批准《云
德昂族浇花节
浇花节,德昂语称为“散根”,是德昂族最有标志性的传统节日,于每年农历清明节后第七天举行。广泛流传于德宏傣族景颇族州潞西市、盈江县、瑞丽市、陇川县和梁河县,其中以潞西市三台山德昂族乡保存最为完整。从德昂族民间传说可知,浇花节的渊源与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德昂族地区有密切的关系。浇花节内容丰富,节日活动按照浇佛、供品品尝比赛、祭拜天地和念经祈求风调雨顺、打水给老人洗手、对歌和传烟、浇水、歌舞表演以及送花篮等8个程序逐步展开。人们穿上盛装,给佛爷、佛像浇水,以示对祖先、恩人的怀念和敬重,还要为年过六旬的长寿老人洗尘拜寿,表示对他们的感谢和祝愿。接下来,青年男女相互泼水,特别是向当年新婚的夫妇泼水道喜,祝
勐罕镇曼听傣族传统文化
勐罕(橄榄坝)傣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由曼听、曼春满、曼降、曼乍、曼嘎等5个傣族自然村组成,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罕镇曼听行政村管辖。5个村寨紧密相邻,呈扇形分布,从正面看犹如一只开屏的孔雀,分布在勐罕镇的中心。保护区占地101.79公顷,居民318户,1514人,全部为傣族。保护区坐落于澜沧江边,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村寨中傣族干栏式民居及竜林、神树、寨心、公主井、孔雀坟寨心、古老的佛寺、佛塔等,使其成为西双版纳傣族村寨中唯一保持传统村落文化和庭院风光的典范。村寨附近还保存着大面积的古铁刀林,傣语称为黑心树,是傣族先民从自然界中发现的炭薪柴树种。5个村寨现存的傣族传统“干栏式”竹楼建筑及傣式框架
哈尼族九祭献
哈尼族九祭献,哈尼语称为“归基托”,是哈尼族最古老的民间祭祀活动,流传于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因远镇的浦贵、浦海、施通3个自然村。这3个村是在哈尼族迁徙过程里,由3个同胞兄弟创建的。九祭献典礼在历史上由3个村轮流主办。20世纪50年代,九祭献曾一度中断失传,直至90年代初才在浦贵村得以恢复。九祭献为每三年一小祭,为期3天;每六年一中祭,时间为5天;九年一大祭,时间为7天。每次祭祀都在农历二月的第一个辰龙日开始,祭祀程序和礼仪共有9大类别26套动作:“咕哧哧涡”,意为围着寨子走一圈,举行祭祀前的祭献仪式;“阿奴才咋”,意为农耕稻作,在山林中祭献神灵和祖宗;“阿波门祖”,意为爷爷莫害羞,主
大理三月街
大理三月街是大理各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会。1992年经大理白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通过,三月街被定为大理州的民族节,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一举办,节期为7天。每年赴三月街的人数以百万计,国内外参加者众多,是白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大理三月街因于每年农历三月举行而得名,是云南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一年一度的集商贸、文体、饮食、风俗活动等为一体的民间集市节会。据古代文献《白国因由》、李元阳《云南通志》、徐霞客《滇游日记》及《大理县志稿》等记载,三月街古名祭观音街、观音市,原是从观音祭祀风俗逐渐演变而成,约起始于唐永徽年间,历代一直兴隆不衰,呈现“昔时繁盛几春秋,百万金钱如水流,川广苏杭精巧货,买卖商场
拉祜族史诗《根古》
拉祜族史诗《根古》主要流传于思茅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和其他拉祜族聚居地区,是一部描述拉祜族先民繁衍迁徙的叙事性史诗。迁徙是拉祜族社会发展中一段重要而又漫长的历史,在拉祜族心目中就是祖先和历史的象征。这部叙事长诗主要叙述从秦汉时期开始,拉祜族先民告别了他们繁衍生息的青藏高原,从传说中遥远的北方密尼都库、诸海厄波等地起步,历经千辛万苦,跨越几个世纪,跋涉数万里,一直迁徙到“勐缅密缅”(今临沧一带),最后大量移居到今天的澜沧地区定居生活下来的历史。同时,也记载了迁徙到每个地方的原因、迁徙的地名、环境、地形、地貌和居住情况。长诗除迁徙章节外,还存留着许多记叙拉祜族历史中的重大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等完整章节
哈尼族梯田农耕礼俗
哈尼族梯田农耕礼俗,流传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元阳、绿春、金平、建水县的哈尼族村落。哈尼族梯田农耕礼俗体系严整、形态完备,包括建村立寨礼俗、开垦耕种礼俗、节庆祭典礼俗、人生礼俗、服饰饮食礼俗等5大类别。建村立寨礼俗规定哈尼族的民居和村落建立必须适应梯田稻作。村址的选择必须优先考虑森林茂密、水源充足的平缓山地,适宜垦殖梯田;民居以有利于稻谷的干燥和安全贮藏为基本建造原则。开垦梯田、四季耕种、水源分配礼俗突出表现在哈尼族梯田稻作农耕的农事叙事长诗《浩伙腊伙》上,意为“四季生产歌”,有很强的现实规范作用。节庆祭奠礼俗按参加人数的多少分为家庭型、村落型和全民型3种类型,主要通过祭寨神、开秧
怒族“若柔”语言
怒族主要居住在云南怒江两岸的丙中洛至普拉底地区,由4个支系组成,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怒族自称“阿龙”。据不完全统计,贡山的“阿龙”主要有生恰、占苏、困欠、伊苏、气敢、滚拉、勒包、本东、贡马、南木大东等20多个氏族。怒族先民没有文字,汉文史籍中对怒族的记载也极少。怒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从语支上看,由于怒族的族源复杂,加之历史上受交通等方面的因素制约,各支系间语言不通。迄今为止,语言学界还未能对怒语的支属进行明确的划分。由于与其他民族杂居,怒族通常也会说傈僳语、独龙语、汉语、藏语、勒墨语及纳西语等的一个语种或数个语种,有的人能掌握四五种语言。贡山独龙族和怒族使用的语言基本一致,但又存在着一定的
拉祜族葫芦笙制作技艺
拉祜族葫芦笙制作工艺在拉祜族聚居区十分普遍,思茅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木嘎乡南六村南嘎河寨是葫芦笙制作技艺水平较高的一个拉祜族村寨。拉祜族的日常生活、生产劳动、逢年过节、红白喜事等都离不开葫芦笙。南嘎河拉祜族的葫芦笙制作较精细,主要工具为6~7种大小不同的刻刀,原料包括坚竹、泡竹、空心竹、葫芦、酸蜂蜡和铅等。制作工艺十分精细考究,音管和葫芦的选择都非常认真。制作过程主要有摘葫芦、修葫芦(修整外形和掏孔)、截竹管、安装簧片、粘管、调音等6道工序,其中以调音最为关键,一定要反复多次调试,才能保证音准,这道工序非师傅不能为之。葫芦笙有大有小,有长有短,不同的葫芦笙发出的声音高低不同。葫芦笙小的如鸡蛋大小
昆明斑铜制作技艺
昆明斑铜制作工艺从会泽、东川等地传入,已有300多年。斑铜工艺复杂,造价高,原料稀少,发展至民国年间出现了人工合成的斑铜制品,人们为了区别于原来的斑铜就称之为“熟斑”。熟斑通过独特的冶炼熔铸加工而成,产品较多,但光泽度没有生斑好。民国时期,昆明宝鸿号王吉兴制作的斑铜最为有名;南郊官庄人栗长青“造化庐”所制的关圣像多杂以紫铜、黄铜、白铜,风格独特。昆明斑铜工艺工序繁多,有选料、除杂质、出毛料、初劈、出壳子、升起来、勒口、成形、打磨、烧斑、闹斑、煮斑、露斑、护漆等10多道程序。昆明斑铜以前主要在家族内传承,传男不传女,新中国成立后云南省手工业管理局集中一批斑铜艺人,进行规模生产,1978年成立昆明
镇南月琴制作技艺
镇南月琴流传于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龙川镇,因南华旧名镇南县而得名,镇南月琴当地俗称“弦子”,制作历史悠久,清代即誉满三迤,光绪《镇南州志》载:“州人杨氏世袭其业,所造者皆有美音,市之者甚重”。旧时的作坊多集中城内,有抱月斋、得月斋、得月楼、玩月轩等约20余家,以抱月斋店主郭纯熙所制最为著名。镇南月琴工艺精巧,造型美观。取材有楸木板、水冬瓜木、香笋竹、弦线等。全琴由琴杆、琴簪、琴鼓、琴品、钓鱼台、琴胆等6部分组成。琴杆顶部雕有“老龙含珠”,下置13个竹制琴品直达琴鼓中部,两侧置琴簪(弦纽)四个,琴鼓雕镌“双龙抢宝”等精致民族图案,内专置系有铜钱一枚之钢丝称“胆”,弦丝系于琴簪及琴鼓正中下部之“钓
壮族渔鼓
壮族渔鼓“庄巴”是流传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的壮族曲艺形式。明清以来,汉族大量移居文山,将渔鼓演唱也带到壮族寨子,开始用壮族民间曲调演唱渔鼓,并收徒传艺。当地传说,汉族在一次战败后逃躲追兵时,被大河挡住了去路,面对湍急的河水,士兵们不由自主地唱出自己悲伤绝望的心情,歌声感动了河里的一条大鱼,这条大鱼就把他们送到河对岸,躲过了追兵。从此,他们就用木头刻成鱼形,做成鼓,边轻敲渔鼓边唱出对鱼的怀念感激之情。明朝时,壮族布侬人的侬志高在壮族寨子演唱渔鼓,并流传普及开来。西畴县鸡街乡世传布摩(祭司)证实,其祖上曾将鱼皮绷在竹筒上做成渔鼓,用来为丧事的祭祀吟诵做伴奏。传统渔鼓共有18调,既有说白又有唱
建水花灯
云南花灯是由明清小曲和云南民间音乐、歌舞、方言音调结合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一个汉族地方戏曲剧种。在云南由于各民族共居,形成了云南花灯的多支派特色。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岔科乡白云村、普雄乡塔瓦、南庄羊街为代表的彝族花灯,是云南花灯中一个有特色的支派。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白云成立第一个灯会算起,已经历了五代传承。当地花灯的演唱已有百余年历史。建水县彝族花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融进了许多彝族音乐、舞蹈、语言及服饰元素,在剧本、音乐、念白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彝族四大腔中白话部分常用的五言句式和彝语语气词在彝族花灯唱词中屡屡出现,舞蹈部分融进了彝族民间舞的动作特点,伴奏中更增加了彝族的特色
姚安花灯
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的花灯有史可查的最早时间为明代,流传较广。无特定的传人和编创,靠父母辈的言传身教、年轻人耳濡目染,代代相传至今。花灯演出通常在春节期间,由农民组织玩灯班子前往各村各户去表演。姚安花灯以“拉花”和“牛歌”为主要内容。“拉花”是姚安花灯中流传至今比较完整的歌舞节目,基本队形为圆圈,也称“簸箕灯”、“团场子戏”。舞中以打岔佬为中心,男女舞者各四五人。拉花在圆场舞蹈中有小鱼抢水、扭麻花、大穿花、老牛擦背、喜鹊登枝、苍蝇搓腿等动作,采用崴步、颠步、提步、四方步等步法,身段有老鹰晒翅、海底捞月、小鱼抢水、双人照面、狮子摇铃、独立枝头等,形成了姚安花灯的独特风格。“牛歌”统称“坝子腔”,
糯黑彝族传统文化
糯黑村位于昆明石林风景名胜区东部约25公里处,“九(乡)石(林)阿(庐古洞)”旅游专线公路穿村而过,属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圭山镇的彝族撒尼村寨,分大、小糯黑两个自然村,全村现有363户,1392人。人均耕地面积2.7亩,人均收入1400元(2004年)。全村依山傍水,景色宜人,平均海拔1985米,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约86%,呈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糯黑村原名“藤子哨”,“糯黑”为彝语,“糯”意为“猿猴”,“黑”是水塘,全名意为猿猴水塘。该村彝族撒尼人历史文化悠久,积淀深厚,特色突出,民居建筑98%以上为典型的传统石板房,有的石板房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独具石林民族民居建筑特色。村内现
富宁壮剧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位于云南东南部,南与越南接壤。人口39万,壮族占54%。富宁壮剧源远流长,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壮剧剧种繁衍地之一,最早出现于富宁剥隘的者宁地区,源于壮族民歌。壮剧最初的形式是“单分”(念歌),后逐渐演变为“板凳戏”(几名歌手坐唱),后来演变为多幕戏。富宁壮剧有“哎咿呀”、“哎依哝”、“乖嗨列”、“依嗬海”四大声腔,亦称四大流派。伴奏乐器有马骨胡、板胡、葫芦胡、无膜竹笛等。剧本用汉字记录壮语,多为五言体叙事诗。剧目内容取材于本民族的历史传说故事、汉族的演义小说、汉族唱本弹词和当地的民间故事。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云南的壮剧发展中,富宁壮剧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1954年,富宁县
洞泾音乐
洞经音乐元初随道教传人禄丰,曾各地均设洞经会,是宗教音乐、宫廷音乐、民间音乐相互吸收、交融、演变、发展而成的组曲式音乐,集唱、诵、忱、奏于一体,具有古朴、典雅、精深的审美特点。现集中在禄丰县黑井古镇和琅井村传承和展演。
陇端街
“陇端街”又叫‘花街”,是聚居在广南、富宁等地壮族人民一年一度最隆重的民族传统节日,于每年农历正月到3月的农闲时间举行,历时3到5天。“陇端”是壮语,意思是在田坝、草坪上赶的街。宽敞开阔的草坪、田坝、天高地广,好尽情地欢聚跳舞、摆舞台、唱壮戏,同时,也便于进行集市贸易活动。青年男女们则主要开展对歌比赛,借此谈情说爱。当对歌告一段落后,已选好意中人的未婚男女,一对对相随相依,步入树林。许多壮族的青年男女就是通过这样的对歌交往之后配成佳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