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特产
云南省民俗文化
坡芽山歌
富宁壮族文化瑰宝——坡芽山歌位于富宁县东北部的剥隘镇,有一个名为坡芽的美丽壮族村寨偏居一隅,村里有55户278人,均为壮族。坡芽,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壮语地名,意即“山花烂漫的地方”(“坡”为山坡,“芽”为壮语里的杨0花),它地处剥隘景区内,有优美的自然风光。清一色的干栏式建筑,房屋墙体由浅黄色的粘土垒成,翠绿色的竹子、芭蕉和菜畦散布于房前屋后,坡芽村山清水秀,气候温和,是个美丽而静谧的村庄。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过去一直处于较为封闭的状态,从而保留了十分丰富完整的壮民族传统文化习俗。歌圩文化在这里长盛不衰,世代流传的壮族民歌曲调就多达20多种,类似的民歌文化现象,即使在壮族聚居的广西
雨露白族灯会
雨露正月灯会的历史渊源南华古有“九府通衢”之称,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云南高原“红土文化”。过去,南华有三大灯班,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原有的沙桥灯班、藏当灯班已不复存在,唯有雨露白族正月灯会依然如期举办。雨露乡正月初八的灯会,是当地白族同胞为奉拜自己的本主(土主)而兴起。有考证认为,雨露村土主诞生于元朝初年,即公元1271年,土主百年之后,当地人为了纪念他修建了土主庙,因为土主爱看花灯表演,就在正月初八这一天举行灯会。所以,雨露传统的正月初八灯会又叫“土主诞辰庆典传统灯会”。举行灯会的雨露土主大庙是一座具有白族风格的小建筑群,规模较大,有正殿、中殿、
彝族祭天地
祭天地是彝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的一种仪式。祭祀由毕摩主持,祭坛多设在具有三台形状的山顶(俗称祭天山或三台山),也有以人工筑成的三台祭坛。若祈风雨,祭品用黑色的牛、羊或鸡,若祈晴朗,祭品则用白色的。明天启《滇志》记载云:“罗罗,巫号白马,民间祭天,为台三阶,白马为之祷”。“白马”系彝族祭司“毕摩”二字的音译异写。彝族每年正月间马樱花节都要举行祭天地仪式,神坛设在一棵大约二丈高的松树前,其根部用栗树枝搭一神台,祭坛用撒乐树搭成一尺五寸高的方形台子,砍一根独木梯搭在坛上供受祭诸神使用,以示天地诸神相通。坛上铺一层青松毛,以东西向排列五个未经打磨的牛角石,代表东南西北中五方土主。五方土主
白族吹吹腔
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白族吹吹腔历史古老。吹吹腔代表人物很多,迄今为止有上百位艺术精英闻名省内外。目前全县有4个地区为吹吹腔的主要流行区域,有专业和业余剧团9个,曾多次参加全省文艺汇演,深受欢迎。历史上当地有13座戏台,现保存完好的仍有1座。每逢年节、迎神赛会、婚丧嫁娶、起房竖柱都要进行吹吹腔表演,春节时最隆重,表演要进行三天三夜,极受民间喜爱。作为一种古老的白族民间剧种,吹吹腔有古装戏和现代戏之分,行当分工非常细致,生旦净丑齐全,讲究手、眼、身、法、步,有完整的表演程式和身段谱,步法与唢呐旋律相适应,舞蹈性强。吹吹腔以唱、吹为主,吹又以唢呐为主要器乐吹奏过门,故又称“唢呐戏”。每唱四句为一段,
白族大本曲
大本曲是流传于大理白族地区的一种说唱曲艺种类,专门用“白语汉字”演唱整本长篇故事。曲本多取材于汉族、白族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叙述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传说故事,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人民的真实生存状况和思想情感。大理地区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农闲空暇都要弹唱大本曲,大本曲自古以来一直是白族生活中的重要文化活动形式。大本曲在发展过程中经过历代艺人不断加工完善,逐渐形成了“三腔九板十八调”的音乐体系,“三七一五”的白族“山花体”诗歌为主的唱词规范和“四大韵”的唱词音韵。曲本由唱词和说白组成,唱词为主,说白次之。唱词基本结构为“三七七五七七七五”或“七七七五七七七五”。演唱时,一人手持三弦伴奏,另一人手执纸扇
布朗族山歌
保山市施甸县木老元乡是布朗族聚居地之一,布朗族山歌曲目繁多,内容丰富,歌词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文学性,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浓郁。布朗族山歌唱腔圆润委婉,明亮清晰,有特殊的颤音和滑音,尤其在女声中最为明显。一般有独唱、对唱、群唱三种形式。普遍流行的山歌有10个类别:古本山歌、盘花名、姊妹山歌、跑马山歌(又称花花山歌)、盘菜名、盘药名,盘山名、甲子山歌、盘天河、造大船。其中,古本、盘花名、盘天河、造大船和甲子山歌5个类别的内容和歌的数量固定不变,盘药名、盘菜名、盘山名和姊妹山歌内容基本固定但数量上略有增减。跑马山歌则完全不同,其内容除包括前8类外,全部由歌手即兴创作,数量非常多。平时唱的山歌曲调有几十
佤族木鼓舞
木鼓舞,佤语称“各老代刻落”,是广泛流传于思茅市西盟佤族自治县佤族村寨的民间舞蹈,它与佤族拉木鼓的民俗活动密切相关。历史上,佤族把木鼓视为通天神器和山寨的保护神,也是佤族部落出征决战、召集成员、举行祭祀活动必不可少的器物。在长期历史进程中,佤族形成了与木鼓有关的舞蹈,并根据形式与场地不同,分为拉木鼓舞、跳木鼓舞、祭木鼓舞等。鼓点有多套,敲法也有多种。击鼓者均为男性,每只木鼓由2~4人合敲,男女老少围着木鼓载歌载舞,半蹲半俯、送胯转身,时而抬起右腿成“三道弯”伸缩三次,时而抬起左腿,挥舞木槌自转一周。舞蹈动作粗犷有力,热情奔放,质朴而富有韧性,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佤族热情豪放、粗犷剽悍的民族特征。在
马楠苗族芦笙舞
昭通市永善县马楠乡自然环境优美,共有苗族423户,1533人。每逢节日和喜庆活动时,他们都要聚在一起吹起芦笙,跳芦笙舞。苗族芦笙舞历史悠久,起源于祭祀活动。现在保存的芦笙舞可分为6类:再现古代战争和迁徙的芦笙舞、模仿动物的芦笙舞、反映古代狩猎活动的芦笙舞、祭祀怀念祖先的芦笙舞、节庆喜事时节欢乐的即兴舞、特技表演芦笙舞。苗族芦笙舞产生于农耕劳动和生产生活,芦笙舞的内容可分为:表现祖先刀耕火种场景和狩猎生活的生产劳动舞,生活情景舞,模拟动物舞,表现丰收和获取猎物后狂欢喜悦心情的情绪舞,以及祭祀礼仪舞等。跳芦笙舞时,男子吹奏芦笙,女子伴舞,时而蹬跳,时而叠罗汉、栽桩,时而翻滚,舞姿优美,节奏明快。跳
碗窑村紫陶工艺
据考古资料显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泥条盘筑法烧制的陶器制品。至清道光年间,经过建水艺人的改进,紫陶逐步发展为工艺美术陶,产品增加了文化内涵,品种也更丰富,有茶具、文具、酒具等。建水碗窑村古窑址星罗棋布,充分印证了该地悠久的制陶传统。建水紫陶最显著的工艺特点在于打磨和磨光。建水无釉磨光陶按产品质地成色分为红陶和白陶,红陶普遍被称为“建水紫陶”。其工艺独特,主要特点有:声如磬、亮如镜,手感滑腻,无铅无毒。紫陶装饰风格独具特色,均以书画图案雕填白泥或多种色泥,集金石、书画、镌刻于一体,其中最具特色的装饰手法“补衮图”,极具书卷气,显示出高超的工艺技巧和装饰水平,为全国独有
岳宋村永老寨佤族传统文化
岳宋行政村地处思茅市西盟佤族自治县岳宋乡政府所在地,下辖13个村民小组(自然村),永老寨是其中的一个自然村,地处南锡河东岸的山区地带,海拔860米~1300米。全寨78户,312人。人均耕地面积1.7亩,人均纯收入444元(2003年)。岳宋为佤语,“岳”为寨,“宋”为大平,意为大平寨。本地居民是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由岩怀父子从西盟依体(永宋)迁居于此的。永老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社会公德、生活起居、劳动生产、心理素质、节庆活动、文艺体育、宗教信仰等领域,佤族的传统特色仍然得到传承,在西盟佤族中具代表性。该寨自然生态环境良好,主要以大榕树及周围的佤族传统民居为标志。干栏式传统民居风
广南铜鼓舞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有75万多人口,居住着汉、壮、苗、瑶、彝、回等民族。铜鼓舞主要在当地壮族、彝族中流传。壮族铜鼓舞主要流传于者免乡、底圩乡、者太乡、珠琳镇、旧莫乡、那洒镇,彝族铜鼓舞主要流传于八宝镇和黑支朵乡。铜鼓作为古代的一种器物,在云南分布很广,晋宁石寨山与江川李家山出土的大量青铜器中,铜鼓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及秦汉时期。广南县的铜鼓数量多、分布广,不仅出土过具有重要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竞渡鼓(石寨山型)、沙果鼓(万家坝型)、沙国鼓(万家坝型)等,而且在一些壮族和彝族村寨,至今还收藏着约45面传世铜鼓,数量居文山州第二位。《广南县铜鼓舞之乡调查报
芒市傣族传统制陶技艺
芒市傣族传统制陶技艺潞西傣族土陶制作工艺流传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市轩岗乡芒棒村芒巷寨。制陶工具有转盘“埋板”、木陶拍“扁波”、鹅卵石“麻幸”、木槌、木板、牛皮或竹席等,原料是当地的黑胶泥。一般经过取土、加沙和泥、制坯、晾晒、烧制等几道工序。品种主要有土锅、陶罐、甑子、茶壶等。潞西傣族土陶制作技艺传女不传男,均由妇女制作,土陶一直是当地傣族的收入来源之一。20世纪60~70年代,制陶工艺在该寨十分普及,寨中半数以上人家均制作陶器,除自己使用外,还销售到芒市一带。目前只有两位80多岁的老人掌握制陶技艺,但年岁已高,近年来已不再制陶。
叶枝镇傈僳族阿尺木刮歌舞
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叶枝镇是傈僳族聚居地,全镇2317户,10298人,傈僳族占总人口的68.7%。阿尺木刮是叶枝镇盛行的群众性傈僳族民间歌舞。阿尺木刮意为“山羊的歌舞”。从前,傈僳族先民长期过着游牧、采集、刀耕火种的日子,在生产生活中与山羊结下深厚感情,由模仿山羊叫、模仿山羊跳而产生了歌舞阿尺木刮。阿尺木刮无乐器伴奏,曲调可缓可急,音符的跳动较为频繁,且跳动幅度大,唱时多颤音,以模拟山羊叫声为基调。唱词多是天文地理、栽种收割、悲欢离合的内容,舞者自始至终随歌声的节奏而踏步。舞者一般在5人以上,多时可达上百人。现今流传的跳法有10种,包括舞圆环、进退舞步、三步跺脚、跳山羊、对脚板、龙
梁河葫芦丝制作与吹奏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共有36321户,15.85万人,居住着汉、傣、阿昌、景颇、德昂、傈僳等民族。葫芦丝,傣语称“毕朗道”,直译为葫芦箫,属吹管舌簧乐器,历史悠久,在梁河县傣族、德昂族、阿昌族中都有传承,在芒东、勐养的傣族聚居地区流传较广。芒东镇的章毕村,在傣语中意为“擅长制作和吹奏葫芦丝的村子”。民间有很多关于葫芦丝来历的传说故事,如德昂族的《昆撒乐和欧比木》、傣族的《桑亮与少玉》等,表明该乐器出现年代较早。葫芦丝由气斗(葫芦)、1~3根箫管(紫竹或黄竹)和簧片组成。把带簧片的竹管排插入葫芦底端,主管(中间的管)开7个按音孔(前六后一),短副管和长副管不开音孔。制作非常讲究技术与经验,
彝族老虎笙舞
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彝族占总人口的47.8%。流传于双柏县法脿镇、-镇、雨龙乡等彝族地区的老虎笙是一种祭祀性的仿生舞蹈,被称为中国彝族虎文化的活化石。彝族以虎为其祖先,自称倮倮,“倮”即虎。法脿镇小麦地冲村有民间故事,讲述仙人变成两只石虎守卫村庄,使彝族人安居乐业,风调雨顺,六畜平安。人们为感谢这两只石虎和祭祀祖先,就按照虎的习性和爱好,模仿老虎的动作跳老虎舞。经过不断继承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以跳虎为形式的祭祀活动。老虎笙舞古朴传统,民族风格和特点显著,在祭祀中又有非常强的自娱性,以法脿镇小麦地冲村跳的老虎笙最为有名。每年农历正月初八至十五的8天是“虎节”,主要内容有接虎、跳虎、祭虎、送虎等。
牟定彝族左脚舞
彝族左脚舞是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县彝族喜爱的自娱自乐性集体舞蹈,流传于全县各乡镇。彝族左脚舞历史悠久,清康熙四十一年《定远县志》载:“每年三月二十八日城外南郊东岳庙(今南山寺)赶市,四方远近商贾汉彝买卖衣具货物,至四月初三方散。至晚,男女百余人吹芦笙、弹彝琴、吹口弦、唱彝曲,环围跺左脚,至更余方散。”左脚舞又称跳脚、跳左脚。左脚调是跳左脚舞的音乐,有情歌类、颂歌类、叙事歌类、讽刺类、诙谐幽默类、劝世类、教育类、酒歌等8个类别近300多个曲目,内容涉及彝族文化、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节奏明快,通俗易懂,表现力丰富。唱腔特点为高八度演唱,清脆悦耳,高亢热烈。起舞时先起左脚,垫三脚踢一脚,基本步法有直
双河彝族秧老鼓舞
昆明市晋宁县双河彝族乡有2505户,9172人,其中彝族7138人,占总人口的75.85%。秧老鼓,又称花鼓,相传系由外地流传至当地。秧老鼓舞是汉族、彝族自娱性和表演性相兼的民间舞蹈,多在民间年节喜庆时跳,送葬时也跳,以打击乐伴奏。舞蹈时,左手扶鼓边或执毛巾,右手持槌上下敲鼓,双脚吸腿跳步,有对花、擦背换位等步伐。整个舞蹈雄壮刚健,有振奋进取的情绪。双河乡的秧老鼓有“紧鼓”和“板鼓”两种类别,紧鼓节奏深沉,动作粗犷,强调脚的动作,双脚交替随套路的不同而变化动作,用蹬、踢、跺、绕、跳等动作表现欢乐情绪;板鼓刚柔相济,用屈伸、蹲跳、大翻身等表现沉稳的情绪。现双河乡搜集到紧鼓跳法20多套,板鼓跳法1
红万村彝族(阿细)传统文化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县西一镇起飞村委会红万村,地处弥勒县西一镇南部15公里处。红万村民小组由大寨和小寨组成,现有居民313户。人均耕地面积1.73亩。2004年人均经济收入1128元。红万村大、小寨现存民居有土木结构式传统民居、砖木结构式传统民居及砖混结构非传统民居3种,其中土木结构传统民居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保留的传统建房习俗包括择地基、选向址、选材料、锯圆木、竖柱、进新房等过程。红万村交通便利,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至今仍保留着祭火、祭密枝、祭龙、祭山、祭雨等传统民俗祭祀活动。祭密枝神,阿细语称“咪吉来布仙”,每年农历二月初二都要祭拜密枝神。农历二月初三祭火神,阿细语称“木邓赛禄”,
高甸村彝族(阿哲)传统文化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县巡检司镇高甸行政村共有农户108户,人口486人,人均耕地面积1.86亩。人均收入1778元(2004年)。这里居住的都是彝族阿哲支系。现存的传统民居包括土木结构、砖木结构、土掌房结构、石木结构传统民居等4种。生产生活仍保持男耕女播的传统劳作形式。传统建房习俗包括择向、选材、建新房、进新房等。彝族阿哲人的传统服饰具有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图案的特点。女子服饰从头到脚分为数种,主要有三角帽、大上衣、中上衣、小上衣、围腰、女裤、鹰勾高帮绣花鞋。服饰上大都镶有各种小巧玲珑的银饰。男子均为深蓝带紫色的长袖上衣和坎肩褂子,纽扣为自己制作的布纽扣,裤子为大扭裆裤。传统舞蹈为“阿哲跳乐
羊街乡车普村哈尼族(奕车)传统文化
哈尼族奕车人共2万多人,全住在车普村一带。车普村哈尼族(奕车人)文化保护区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大羊街乡车普村,共191户,925人。人均耕地面积0.45亩,人均纯收入762元。海拔1437~1500米,倚坡踞岭傍田,梯田、樱花、棕榈、森林错综环绕,林中有神山、神树,村中有磨秋场、秋千场,生态环境优美。民居为等腰三角形瓦顶民居,有土木结构或砖木结构。奕车人女性服饰独特,上衣无领圆口成龟形,内中外3件套共12层,下穿紧臀超短裤,半裸胸,头顶洁白三角帽,再配上小斗笠。服饰上佩戴银制的陀螺、螺蛳、叶片、银泡、银链、银镯等饰品。所用土布均为自制,除“帕崇”白顶帕以外,多以纯蓝、靛青和黑色为主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