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特产
云南省民俗文化
瑶山乡水槽寨瑶族(蓝靛)传统文化
水槽寨瑶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瑶族自治县瑶山乡,分上水槽寨和下水槽寨,共136户,673人。人均耕地面积2.15亩。人均收入539元。该村位于大围山自然保护区边缘,生态环境优越。下水槽瑶语称“吊坪”。瑶族1861年迁至瑶山,水槽寨应建于此时。村边有溪流,竹槽引水,甚便生活。主要从事农耕,亦兼采集、狩猎。民居以土墙红板瓦顶土木结构为主,土墙茅草顶亦占1/4。至今保留着传统的建房习俗,包括建房选材、选址、选吉日平地基、上梁、贺新房等。瑶山乡水槽寨瑶族妇女服饰清秀整洁,美观朴素。服饰衣料大多为自纺自织的粗布,经蓝靛浸染成色,加工缝制而成。服饰主色调是蓝色,其他饰物为辅色,故称为蓝
大营镇萂村白族传统文化
萂村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大营镇境内,全村1402户,5769人。人均耕地面积1.7亩,人均收入1306元(2004年)。萂村历史悠久,文化丰富,是一个家家藏书、户户种花的村庄,历史上出过不少名人,还是南诏贵族大义宁国主杨干贞的故里。萂村风光秀丽,文物古迹众多。各个自然村古建筑的装饰多绘画雕塑,寺庙多绘龙、凤、狮、虎,民居一般绘南瓜龙花。斗拱重叠、屋角飞翘,具有浓厚的白族风格。萂村民居现存多处古老的四合院,前厅后院,修廓曲庑备极精巧。现在民居95%为土木结构,砖木结构及钢混结构较少。村民衣着装饰是典型的古老白族服装,女性衣前短后长,有老、中、青和已婚、未婚之分。萂村妇女心灵手巧,刺绣主要用于
周城白族传统文化
周城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喜州镇北端,是古代城邑之一和大理坝子的一个重要农村集镇。全村2188户,9570人,是云南省规模最大的自然村。周城交通方便,地处白族地区的腹心,是白族村寨的典型代表,积淀着深厚的白族文化。白族的人生礼仪、民间礼俗、传统节日、宗教祭祀,至今保存完整。其中的婚嫁、拜寿、古戏台唱戏、绕三灵、蝴蝶会对歌、本主节、三月街、文昌会、玄帝会、火把节、观音会、栽秧会等,表现了白族十分独特的文化特征和丰富内涵。周城有大量典型的白族民居建筑和古建筑,传统手工艺扎染闻名中外,服饰与饮食亦充满浓郁的白族特色,在云南省白族聚居地具有典型性。改革开放以来,周城的第二、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形成了一
者湾书画
者湾是玉溪市通海县四街镇一个自然村,共有1199户,4191人。者湾村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历代文人墨士辈出,具有崇尚书画、喜好收藏、耕读并重的优秀传统。布文星——清嘉庆三年(1798年)戊午科武解元,兼工书法,以行、草见长,在云南名重一时;李家政尤工书法,其字端庄严谨;李铎有较深的书-底造诣,楷书苍劲挺拔,草书龙飞凤舞,闻名县内外。李绍周13岁书匾联,被誉为“神童”;李东、杨景、高平的书法也有名望。由于文人墨客甚多,清光绪年间者湾已被誉称为“碧山墨庄”。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又出现了高泰、杨鸿发、布增华、高占伟等一批文人墨客。为了弘扬“碧山墨庄”的传统,活跃农村文化生活,1994年,者湾首次在本村
建水孔子文化节
建水是中原文化与边民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之地,有500多年历史的建水文庙,是儒家文化得以在建水广泛传播的重要载体,建水历史上也因此具有了崇尚儒学的传统,为著名的诗书之郡,礼仪之邦。为隆重纪念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建水县从2005年起,将每年9月28日确定为“中国红河·建水孔子文化节”,其主题为“祭华夏万世宗师、展建水千载文明”。活动期间,举行规模宏大的开幕仪式及传统祭孔大典。2005年,建水孔子文化节祭孔活动成为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的“全球华人同祭孔”五个点之一,其极具民族特色的祭孔活动在海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2006年,建水孔子文化节暨建水建城1200年庆典同时举行,举办了“CCTV走进建水、祭
怒族达比亚舞
达比亚舞是怒族具有代表性的舞种之一,流传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等县怒族村寨。“达比亚”是怒族的传统弹拨乐器,外形似琵琶、三弦。达比亚舞即是以“达比亚”乐器名称命名的舞蹈。达比亚舞以舞者边弹边舞为特征,有近百个套路,表现题材十分广泛。有反映怒族祖先不断迁徙的“第一、二、三次找土地舞”,有反映母系社会结婚时新娘和舅舅跳的“手舞”,男人生孩子的“生育舞”,有保卫家园的“古战争”,有表现怒族创世祖先乍付赛和乍付玛两人的爱情感动天神的“双人达比亚舞”,有反映爱情的“找情人舞”、“情人相约逃婚舞”,有反映生产生活的“找野菜舞”、“割小米舞”、“狩猎舞”、“母鸡下蛋舞”,还有以歌唱为特色的“哦得得舞”等,均
澜沧拉祜族葫芦笙舞
葫芦笙舞是拉祜族有代表性的一个大舞种,主要流传于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的忙糯乡、勐勐镇、大文乡、勐库镇等拉祜村寨和思茅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木戛乡等拉祜族聚居区,是以吹葫芦笙为伴奏的民间舞蹈。清道光《云南通志》载:“倮黑聚时,亲戚令饮,吹笙为乐”。道光《威远厅志》之二载“倮黑鲠直男女杂聚,携手成圈,吹笙跳舞”。拉祜族葫芦笙舞有两种活动形式:一种是在民族节日中仪式程序规范,要求按规定跳完所有套路,主要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神林”及“扩塔”(春节)时在家庭内举行。以“起歌”为开始,从正月初二晚上起跳,按十二属相连跳天,以“大路歌”结束。另一种是在婚丧、娱乐时跳的葫芦笙舞,不跳传统礼仪性
双江拉祜族葫芦笙舞
双江县拉祜族葫芦笙舞双江县拉祜族葫芦笙舞也称为“打歌”,在形式上较多地保留了传统古朴的艺术风格。一般以男子吹葫芦笙逆时针方向转圈边吹边跳,妇女随男子围圈舞蹈,男女老少不限,人数多少不限,最多可达数百人。舞蹈由领舞者“歌头”带领,即兴变换套路。“打歌”套路共有72套,分为农业生产劳动、日常生活、娱乐、飞禽走兽、人情世故、非农业生产劳动等六类。舞者上下肢比较协调,下肢动作较多。多以跺、踢、踏步、转身、跳跃、下蹲转身为主要动作特点。时而优雅,时而热烈,风格独特,舞姿古朴,诙谐风趣,生活气息浓郁。“打歌”主要有《三脚歌》、《青蛙歌》、《箐鸡摆尾歌》、《大路歌》等,内容丰富,妙趣横生。“打歌”多以葫芦笙
阿昌族舞蹈“蹬窝罗”
阿昌族舞蹈“窝罗舞”流行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的湾中、勋可、内盖、横路、关璋、弄别、动来等阿昌族村寨,各地的动作风格大同小异。阿昌族古老的传统舞蹈主要是“窝罗蹬嘎”,“窝罗”是曲调主要的开始唱词,“蹬嘎”意为舞蹈,总称为“窝罗舞”。舞蹈主要摸拟飞禽走兽的动作,如麻雀步、猛虎下山等。跳麻雀步表示希望得到好运,跳时唱的是“巴松昆”;跳猛虎下山步表示扶正压邪,大吉大利,跳时唱的是“窝罗歌”。最早的“窝罗舞”来源于阿昌族人民的生产劳动,由老歌手领唱,大家随着唱跳,根据曲调的变化而改变动作。古老的窝罗舞由自由步、麻雀步、猛虎下山步3个部分组成。舞蹈场面造型是“太阳打伞”、“月亮戴帽”,大圆圈的舞蹈
哈尼族棕扇舞
哈尼族棕扇舞是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传统民间舞蹈之一,流行于元江羊街乡那诺街哈尼族聚居地。舞蹈的起源与古老的狩猎采集生活和祭祀活动有关,从模仿狩猎中的禽兽飞跃奔跑和表现猎人凯旋归来的心情,到表现手拿棕扇驱鬼祭神的场景都有体现。棕扇舞最初主要用于祭祀活动,舞姿不求统一,但每个动作均有象征性,男性模拟动物或鸟类,女性手持棕扇模拟白鹇鸟动作,各自起舞,表示对死者的尊敬和怀念,既庄重肃穆又感情真挚。随着社会发展,棕扇舞逐渐淡化祭祀成分,发展为今天既可用于祭祀仪式更是自娱活动的舞蹈,不仅在祭祀、丧葬时歌舞,逢年过节、农事休闲时亦歌亦舞。棕扇舞以铓、鼓、钹和唢呐等为伴奏乐器,道具
昭通端公戏
昭通端公戏是古老的云南民间仪式戏曲剧种之一,流传于昭通市镇雄、彝良、大关、盐津、巧家、永善、威信、绥江、昭阳等县区的偏远山区,主要在庆菩萨、庆坛、打傩、阳戏及斋醮等仪式活动中演出,因由端公表演而名。据端公法名谱系及口碑资料记载,端公戏约于明清时期由江西、四川等省陆续传入滇东北,分为正戏和耍戏两类。正戏与仪式内容相关,由端公戴面具“古脸子”扮诸种神表演,剧目有《大战红山》、《桃山救母》、《扎五营》等。耍戏是仪式中世俗化的戏剧表演,又称春戏、花戏等,多为小喜剧,如《请功曹》、《四耳打草鞋》、《春兰送酒》等,有生、旦、净、丑等行当,均由男性扮演,旦角以假嗓演唱,其他角色使用本嗓。多采用独唱和帮唱,锣
镇康阿数瑟
“阿数瑟”曲调源于现实生活,用最直白的描述、贴切的比喻表达了人们之间真挚的感情,这种“男女皆宜,老少都唱”的民间演唱艺术,被称为“飘荡在茶马古道上的天籁之音”,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较高的亲和力。演唱者往往是现编现唱,不用做什么准备,从天文地理、生产节气、男女之爱、古今风物等都可以唱进调子里,每唱完两句,后面都要以“阿数瑟呢瞧着,罗细瑟呢甩着”结束。尊重农民主体准确把握定位体现文化魅力在镇康县的村村寨寨,一到农闲时节,特别是每逢节日或红白喜事场合,人们都会通宵达旦弹三弦、吹箫、吹笙围圈歌舞;在镇康新县城南伞的中心市民广场、居民小区,每一个天晴的夜晚也都有这样完全相同的娱乐活动按时开展,参与的热情豪
傈僳族刮克舞
傈僳族舞蹈“刮克”又称“打转舞”,可意译为“欢乐跳”。分支较多,流传于怒江大峡谷福贡县、泸水县的傈僳族村寨,是傈僳族传统的娱乐性集体舞蹈。泸水县的“刮克”舞多以“生产舞”为基调,表现形式与福贡县“刮克”舞大同小异。“刮克”可分“其本刮克”和“无伴奏踢踏刮克”两种。“其本刮克”是以类似琵琶的乐器“其奔”为伴奏的舞蹈;“无伴奏踢踏刮克”是以跺、擦舞步踏地为节的舞蹈。“刮克”舞约有70多个套路,有一步跺、扭摆跳、撒荞舞、赶熊舞、围猎舞、刀舞、盔甲舞、砍火山舞、种谷舞、栽秧舞、破板子舞、背水舞、吸烟舞、摇篮舞、野鸡找食舞、豹子甩尾舞、麦叶长舞、射箭舞等,内容十分丰富,生产生活、自然生物无所不包。其中,
东巴舞
东巴舞是纳西族舞蹈,主要流传在丽江市古城区和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有近100种套路。《东巴舞谱》是用纳西象形文字系统、详尽记录和描述东巴舞蹈动作的一种典籍,迄今共发现6册,共记录了52种东巴舞的跳法及相关文化信息。有舞谱记录的东巴舞有以下4种类型:大神舞,如《萨依威登舞》、《恒底窝盘舞》等;战神舞,如《优麻舞》、《郎究敬究舞》等;禽兽舞,模拟各种动物的动作和神态,如《金色神蛙舞》、《大鹏神鸟舞》等;法器舞,如《灯舞》、《花舞》、《降魔杵舞》等。在由一些舞段连缀起来的组舞中,贯穿着较完整的神话故事情节。东巴舞表演时与打击乐相配合,表演者少则一两名,多则三四十名。不同场合表演不同的舞蹈,所着服饰和使用
傣族象脚鼓舞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傣族象脚鼓舞流行于德宏州盈江县、瑞丽市等傣族聚居村寨。象脚鼓的历史悠久,有关鼓和舞蹈的民间传说甚多,属于祭祀性兼欢庆性的舞蹈。作为当地傣族的一种传统文化形式,象脚鼓舞表现了傣族人民勤劳善良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热情坚毅的性格特点。舞蹈由男性表演。一人敲象脚鼓,一人打钹。两人相互配合,同时出脚、收脚,有时面对面,有时背对背,边敲边舞,有一定的规律性和成型的10套舞蹈动作,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瑞丽的长象脚鼓较有特色,傣语称“乃光绕”,鼓长1.7~2米,由一人表演,以排铓、镲伴奏。舞者左肩挎鼓,用双手交替击鼓,有指、掌、拳、肘、脚跟、膝等多种打法,鼓点节奏富于变化。舞蹈基本围
乐作舞
乐作舞,是流行于滇南地区的原生态传统舞蹈形式。乐作舞以歌、舞、乐三位一体,共有十二套路。其音乐旋律优美,舞蹈动作轻盈飘逸,对比性强,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很高的艺术性、观赏性、娱乐性。2008年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纳西族白沙细乐
纳西族白沙细乐又名“崩时细哩”、“别时细梨”、“别时谢礼”。流传于丽江市古城区和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据唐《蛮书》载,纳西族先民“俗好饮酒歌舞”。白沙细乐作为纳西族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是纳西先民创制的一部器乐、声乐及舞蹈相结合的古典音乐套曲。究其历史渊源,一说“元氏遗音,靡靡切切,酸楚动人,相传世祖临别所赠,故名别时谢礼”;二说为创自于纳西族民间凭吊战争亡灵之乐。说法各异,暂缺确考。据已故纳西族著名老艺人和锡典有据可考的传承谱谍,至少在200年前丽江已盛行此乐,所表现的是生离死别、怀恋缱绻的感情。相传白沙细乐有10个调,现存8个调,分别是“笃”、“一封书”、“三思及”、“美丽的白云”、“公主哭”
傣族白象、马鹿舞
白象舞、马鹿舞是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思茅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傣族民间用于喜庆祈福场合的道具舞。每逢泼水节等民间节庆活动,人们都要扎白象、马鹿跳舞,以祈求上苍保佑风调雨顺。白象舞道具造型分白牙白象和红牙白象两类,舞蹈意义相同。马鹿舞傣语原名“戛朵”,“戛”意为玩、耍,“朵”相传是一种形似马鹿的长体、长角的神秘野兽,“恩朵”即模仿这种野兽跳的舞。由于“恩朵”与马鹿舞形象、跳法近似,久而久之民间渐将两者合二为一,统称为马鹿舞。舞蹈起于古代先民居于山林常与大象、马鹿交往对其产生好感而跳舞模仿,相传大象是佛的使者,“朵”是去朝佛时被佛发现的,它们后来都成了拜佛舞蹈的内容。白象、马鹿道具用竹木
壮族纸马舞
纸马舞是一种广泛流传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县壮族村寨的传统丧葬祭祀舞蹈。壮族先民崇拜祖先,深受道教影响,每当老人去世,均要组织丧葬祭祀活动,请舞队跳纸马舞,用来超度亡灵、安祖和驱鬼。纸马舞一般由跳纸马舞、舞狮子、赶小鬼等艺术形式进行综合表演,因纸马舞在整个活动中占有突出位置,故称纸马舞。纸马由民间艺人用竹片扎成马状,糊上白纸并进行彩绘。舞者身套纸马,双手握住纸马两端骨架起舞。舞狮子则由一人身披狮衣、戴狮头做狮子状起舞,一个手持拂尘的笑和尚与他对舞。小鬼头戴鬼面具在舞队中来回跑动骚扰众舞者,而武士则手持各种兵器追杀小鬼。伴奏乐器主要有马铃铛、锣、鼓、镲等。舞蹈主要表现驱鬼安魂,动作热烈奔放、仿
峨山彝族土掌房
住在峨山彝族人民的住房多为土木结构的平顶房。因屋顶以土铺成,俗称“土掌”房。土掌房以土基砌墙,或用粘土筑(夹板)墙,以木为柱,房顶平铺若干根木梁,木梁上面用劈柴垫底,铺上青松毛后盖上粘土,用榔头将粘土捶紧实,以不漏雨为标准,平展整洁。屋顶可作晒场,屋内冬暖夏凉,建盖简单,省工省料。房屋建筑结构一般分为前后两层,后层为正房,一般是三间楼房,中间为堂屋,两边为住房,楼上堆放粮食;前排耳房作厨房或堆放柴禾家什杂物。彝族村寨多依山建房,层次分明,鳞次栉比,错落相间,相邻的房顶可互相通联,人可自由往来,整体布局虽不十分整齐,但不杂乱,很有民族特色。彝族人民建盖新房,立屋架要选择良辰吉日,在夜间坚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