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保定 > 曲阳特产
曲阳民俗文化
定瓷传统烧制技艺
河北省曲阳县涧磁、北镇、燕川一带,方圆20华里,总面积达一百五十多万平方米,是当年定瓷的发源地。定瓷始于唐,兴于北宋,失于元,是北方大地上繁衍几代而影响深远的一个窑系。因曲阳古时属定州辖区,故名“定瓷”。定瓷胎质坚密、细腻,釉色透明,柔润媲玉。《归潜志》有联语“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之外有红、黑、紫、绿诸色。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中,唯定窑以装饰见长,其刻花奔逸,印花典雅。史载:江西景德镇、山西平定、四川彭县、辽宁上京、福建德化、北京龙泉务诸窑皆蜂起仿效,形成庞大的定窑系。定瓷传统烧制工艺极其复杂,从当地掘取石英、长石、黏土等原料,按一定配比加工成泥料,经陈腐后方可进行拉坯成型操作。宋
曲阳黑闺女饺子制作技艺
曲阳黑闺女饺子又称“老牌”饺子,是全国闻名的御膳名吃,距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据传,明崇祯帝因日理万机导致身体欠佳,虽经御医多方诊治,终不见效。御膳大师苏乔生精心挑选了十几味名贵中草药材与猪牛羊肉配在一起,制成了具有健脑醒智、补肾益肝、温气散寒、滋阴壮阳之功效的饺子馅。崇祯帝吃后不仅大加赞赏其味道鲜美,龙体也得到了康复。此后,苏乔生把配方传给了其妻黑闺女并取名为黑闺女饺子。民国13年第5代传人苏小九、李福三夫妇在曲阳开设李福三饺子馆,把此项技艺传入了曲阳;第8代传人杜阿红秉承百年之精髓,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潜心研究,根据现代人的口味不断提升和改进制作技艺,逐渐把黑闺女饺子打造成一个深受人们喜爱的品
曲阳擎阁
擎阁起源于唐朝末年,分布于西北部山区的韩家村、灵山村、野北村、朱家峪村、郭家庄村、南雅握村、北雅握村等地。擎阁最初是木架擎阁,始于唐末,是人们祭祀、朝山、敬神、求雨擎拄供品的一种工具,供品开始只是牛、羊等牲畜,后来由童男童女代替。由此擎阁发生了实性质的改变。后来,擎阁成为民间文艺的一种形式,开始具表演性,成为庆丰收、赶庙会、过春节等庆祝活动的节目。元代,戏曲兴起,擎阁受其影响,剧目增多,戏曲性增强。明清,小说兴起,擎阁剧情更加丰富,四大名著等小说都被采用到表演中来。清康熙年间,木架擎阁达到鼎盛。清光绪年间,铁架擎阁出现,铁架表演灵活,能擎拄2人和3人。民国时期,铁架擎阁表演达到鼎盛。解放后文革
冀中笙管乐·曲阳吹歌
曲阳吹歌原名西乐会,起源于元末明初。当时元朝灭亡,由西方迁徙过来的人员带来器乐、古谱等,所以称其为西乐会。西乐会最初是在寺庙祭祀时吹奏,其中最有名的乐器“鞑子号”是元朝器乐,而“鞑子”是对当时蒙古人的一个贬称,所以称其为鞑子号,是现存的见证曲阳吹歌历史的有力物证。到了明代,吹歌的表演形式多样,发展规模庞大。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伴奏器乐也日臻完善,单一的节奏形式换成了有特定意义的乐曲。到了清代,西乐会发展迅速,逐渐成为一种传统的民间文艺形式。建国后,西乐会更名为吹歌。近几年来,曲阳吹歌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崭新局面,形成了县、乡、村三级演奏网。曲阳吹歌使用的乐器有唢呐、笙、管子、小方锣、鼓、钗等。演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