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特产
陕西省民俗文化
月儿潭绿松石传说
相传,吐蕃赞普(国王)松赞干布为了逼娶唐朝妻子,兴兵在今四川松潘县一带大动干戈,唐太宗为了化干戈为玉帛,答应松赞干布从宫中选娶一位宫女为妻。松赞干布为了迎娶一位才貌双全的妻子作贤内助,给候选的宫女们出了一道难题,他拿出一颗中间有着九曲十八弯小孔的绿松石,然后说:谁能把绿松石串成项链就娶谁。宫女们一筹莫展、不知所措。只有美丽聪颖、智慧过人的文成公主,在蚂蚁的帮助下破解了这道难题。她取下一根自己纤细的秀发,紧紧捆在蚂蚁的腰上,让蚂蚁艰难地拖着秀发穿过弯曲的小孔,终于把绿松石串成了项链。但是,为了文成公主,可爱的蚂蚁却被勒细了腰,从此变成了现在的模样。绿松石是古老宝石之一,有着几千年的灿烂历史,深受
汉中传统民居
陕南地区,有山坳、河沿和平坝,居民根据地势、原料等条件,建有各种民居,传统的住房有石头房、竹木房、吊脚楼、三合院及四合院等。石头房:多建于山区,镇巴、安康、西乡山区很普遍。顾名思义,石头房以石为基本材料。通常是后墙靠山崖,三边以石头砌墙,屋顶木架上铺以油页石板。石头房经风耐雨,造价低廉。竹木房:四壁用圆木垒成,并留有门窗。屋顶用毛竹搭在木梁上,再以竹篾条结扎并以蓼叶复盖。有的人家在横梁上架木,上铺密竹,抹上灰泥,成为顶楼,上置火塘,用以炽烤和存放粮食。竹木房多建于林边及山坳,南郑、宁强和城固等山区常见。吊脚楼:多建于沿江集镇。吊脚楼以木桩或砖石为支撑,上面架以楼板,四壁或用木板,或用竹排涂灰泥
仓颉造字传说
仓颉,称苍颉,姓侯刚,号史皇氏,黄帝时史官,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了不朽的功绩。但普遍认为汉字由仓颉一人创造只是传说,不过他可能是汉字的整理者,被后人尊为“造字圣人”。今南乐县城西北35华里吴村有仓颉陵、仓颉庙和造书台,史学家认为仓颉生于斯,葬于斯。传说中仓颉生有“双瞳四目”。目有重瞳者,中国史书上记载只有三个人,虞舜、仓颉、项羽。虞舜是禅让的圣人,孝顺的圣人,而仓颉是文圣人,项羽则是武圣人。相传,仓颉“始作书契,以代结绳”。在此以前,人们结绳记事,即大事打一大结,小事打一小结,相连的事打一连环结。后又发展到用刀子
陕北道情
陕北道情原名“清涧道情”,后因“陇东道情”和山西“神池道情”流入陕北,形成了“三边道情”和“神府道情”,故统称为“陕北道情”。流行于清涧、子长、志丹、绥德、榆林、子州、保安、吴起、定边、靖边、神木、府谷等地。陕北道情最早出现于清涧县东解家沟的玄武村。据该村道情艺人王儒伦口述,清道光年间(1821—1850),山西忻州一批道情艺人前来本村和附近的寨沟演出,始将山西道情传入清涧。后与当地的民歌结合,并吸收了眉户、秧歌的艺术成分,形成了清涧道情。最早组班演出的是王儒伦的老爷爷,称王家班,以坐唱形式演出。光绪年间至本世纪三十年代,清涧县出现了史家河、岩头、袁家河、乐堂堡等村的道情班子。他们经常出外演出
龙安茶传说
岚河中游有个化鲤墟,东岸是花里镇政府所在地,西岸有一座雄伟的大山。很久以前,山上住着一位孤寡老婆婆,她养的一只黄母鸡每天中午下一个蛋,从未空过窝。可是有一天中午,老人听到母鸡“咯略”的叫声后,过了一会儿去捡蛋时,窝里竟是空的。她感到意外,早上曾摸过鸡0,明明有蛋,为啥今天窝是空的?又一天的中午,她看见黄母鸡又进窝了,连忙进屋躲在窗台下。一会儿母鸡就叫了,她用一只眼晴对着窗户纸的破洞口向外瞄。突然看见从水井边的灌木丛中窜出一条五、六尺长的白汉蛇,刺溜一下就到了鸡窝边,张口就把鸡蛋吸进了喉咙,转身又往回溜,在通往水井的石板小路上,身子纵起又落下,反复摔打,老人懂得蛇的习性,那是它把蛋摔碎后才消化。
劈山救母传说
华山的西峰顶上,有一块十余丈长的巨石齐茬茬被截成三节。巨石旁边插着一把七尺高三百多斤重的月牙铁斧。此传说多说的是刘沉香劈开华山救出其母三圣母的故事,另外也有二郎神杨戬劈开桃山救母的传说。据考证,应该是先有杨戬劈桃山救母的故事的。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才演变出沉香斧劈华山的故事。沉香劈山救母的传说汉士子刘向(一说刘玺)进京赶考,路过华山神庙,题诗庙中,戏弄庙神华岳三圣母,三圣母怒欲杀之,得太白金星之告,谓其与刘有三宿姻缘之份。三圣母遂与刘结为夫妻。三宿后,刘以沉香一块赠别,嘱他日生子,以此为名。三圣母既孕,其兄二郎神察之,怒提华山,压三圣母于山下穴中。三圣母于穴中产子,乃名“沉香”;又遣夜叉送与
韩城古门楣题字
韩城古门楣题字分布在韩塬大地的村村寨寨,其中以党家村,金城区最具代表性。党家村位于韩城市东北方向,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历史文化名村。现存完整的传统民居四合院一百多座,历史悠久,古朴典雅,布局紧凑,工艺精湛,精美考究的走马门楼格外引人注目。韩城民居四合院浓厚的文化特色,不仅体现在建筑艺术上,更多地体现在家家户户的门楣题字、对联、壁刻家训上,门楣题字在明清时期的四合院中走向鼎盛。古门楣题字从内容上看,最早的“三槐世家”、“延陵旧家”等都是家族姓氏的标志。作为权贵标志的古门楣题字,如“父子御史”、“十马高轩”、“太史第”等,在文运昌盛的党家村比比皆是。平常百姓家把信仰、追求作为标志题写于门
吹箫引凤传说
“吹箫引凤的传说”起源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磻溪镇,是一个流传全国的千古佳话。吹箫引凤的传说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秦穆公的女儿弄玉的爱情故事。据说,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天性喜欢玉石,因在满周岁的那天,从众多的金银珠宝中抓了一块绿玉而得名弄玉,穆公后来又把这块绿玉命人雕成了一只笙,教弄玉吹奏,弄玉从此喜欢上了吹笙,并立志要找一个志同道合的如意郎君。萧史原是一名太史令,父母双亡,自幼勤奋好学,才华出众,因得罪了权贵而仕途不顺,只得弃官出走,逃到当时的虢县即今陈仓区硒溪镇张家塬边落户。萧史定居张家塬边后,闲时常喜欢吹箫自娱,以抒情怀,所吹箫声悦耳动听,在当地很有名气。有一天夜里,被在雍城宫中的弄玉听见后
白水县传说典故:结绳演画
仓颉生来聪颖过人,七、八岁时就模仿大人熟悉了时兴的结绳记事,且有丰富的想象力,从结绳套进而演绘成画图状物名事。一天,他家的黑花母羊下了两只羊羔。他守在羊羔与母羊身边,从母羊的身上不停地撕下黑白两色的绒毛,捉摸着结出个绳套来,记下这三只羊的母子群像,母亲叫吃饭他也不理睬,手里捻着花毛线,心里思摸着该怎样结绳。他不满足大人们那种按部就班地结两个小绳结以表示下了两只羔子的老办法。于是,他捉摸来捉摸去,终于结出了一个全新的三个绳结的连环套来。他来先是把两根花毛线弄在一起打成一个较大的绳结,用来代表老母羊,留出两条短绳头露在上面,象征着羊角,表示这是一只花母羊;接着用余下的两根绳分别打了两个小结,表示两
城固架花
城固架花是中国民间刺绣工艺的一种,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架花设色单纯,大多绣品是在白色坯布上挑绣蓝花,色彩鲜明沉着,饱和而谐调,注重黑白对比效果。城固架花最典型的组合图案是“五果花”,果中有花、花中有果,传统代表作品有《十子图》、《大舜耕田图》、《状元祭塔图》、《鲤鱼跳龙门》等。城固架花既有江南水乡之雅致,又有北方宏大之气势,是农耕社会的缩影和人类文化美学史的实录,在西北地区独放奇葩。2010年,《城固架花》跻身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初看童子在戏玩,越看越多越耐看。变中有奇奇生变,传世佳品天外天。
陕南红军歌谣
地处秦岭以南的陕南地区由安康、汉中、商洛三市组成,总人口876.83万人,版图面积7.002万平方公里。因地处长江最大支流汉江流域,是南水北调重要水源涵养地。位于陕南地区重镇的安康市汉阴县,北依秦岭,南靠巴山,汉江横贯东西,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是陕南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土地革命时期陕南重要革命力量——陕南抗日第一军的诞生地。由于属陕南革命老区,在红军时代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有着光荣的斗争历史,加之地处南北过渡的地理位置,文化多元化发展并存,编歌、唱歌、流传革命红色歌谣,世代传承形成了基本条件。
汉中的盖碗茶
谈到喝茶,许多汉中人都是跟着长辈喝“盖碗茶”耳濡目染形成习惯的。一个茶碗、一个茶盖、一个茶船,这是每一个汉中人生活的必须,在汉中的街头巷尾喝“盖碗茶”的场景随处可见。而这个习惯汉中已经沿袭了好几代人。汉中人对“盖碗茶”的冲泡技艺十分讲究。泡茶的水一定要是刚刚烧开的滚水,第一道水(又叫“头道水”)掺下去只及半盏,就是刚好把茶叶淹住,这叫“养叶子”。等到茶碗里的茶叶由干变湿,并舒展开来之后,才冲第二道水。这时,滚烫的开水从长嘴大茶壶中带着一股热雾直泻而出,将已经舒展开来的茶叶在茶碗里击打得上下翻腾,犹如舞蹈一般,之后沉入碗底,黄绿喷香的一碗茶水便呈现眼前,就算不喝,也让人赏心悦目。而像“关公巡城”
张良庙旅游节
张良庙旅游节:由留坝县人民政府主办,每年“五.一”举办一次,时间一周,主要内容有大型祭祝活动,商贸交易、旅游商品展销、文艺演出等。
刀砍核桃树
留坝是秦岭山区核桃的县区之一,在民间流传着一种“刀砍核桃树”的习惯,实际这是一种科学管理核桃树的方法。每年到冬季尾和春季初的季节,山里的核桃乡村就开始“刀砍核桃树”,直砍得核桃树根上部成鱼鳞口。春节过后,天气渐暖,冬眠的核桃树开始上水了,腊八“刀砍核桃树”,可以砍死藏在核桃树皮中的害虫卵,再之核桃树中的苦涩水也就流淌出来了,流出了枯涩水,能够提高核桃产量,减少疏果和落花。现代科学管理中也发现这种“刀砍核桃树”的管理办法,不但可以灭除害虫,还可以调剂和保持核桃的养分和坐果率。“刀砍核桃树”,不但要掌握住在腊月上中旬前后这个好时机,而且要砍得恰到好处,做到了既除虫控水分又不伤树。留坝的核桃产区,每
赶“牛王会”
在留坝县,给老人过生日,是件非常隆重的事。不光亲友就连村里乡邻也携礼物赶来祝寿。当地人把这叫做赶“牛王会”。为啥要把祝寿说成赶“牛王会”呢?这是因为在十二生肖中牛居前(本来鼠在首位,可它名声不好),以此寓意过生日者辈份高,寿数长。人们把记住别人的生辰时日视为要事,特别是主人若能请谁在生日那天来家“耍一耍”,那就更感荣耀了。逢老者生日,赶“牛王会”的人就三三两两相约,在生日前一天下午带上糖果糕点、溜肉烟茶等,赶往庆贺。这时主人格外大方,对来客盛情款待,席上七碟八碗,颇为丰盛。逐个敬酒,猜拳行令,定要酒足饭饱。酒宴结束后,紧跟着打牌、下棋等,欢声笑语,直至天明。
卖牛不卖牛笼嘴
在留坝乡村中,有卖牛不卖牛笼嘴和鼻绳的风俗习惯。买牛的人,都要自带鼻绳或自备笼头,就是买主花钱买,畜主也不愿意把鼻绳和笼头一起卖,更不用说牛带的铃铛和笼嘴了。追其这风俗习惯,内涵讲究和多:如果让买牛人把鼻绳和笼头等连牛都买去了,就意味着带走了卖牛主家的财产和福份。更重要的是怕日后再养牛槽头不顺,发展不旺。这一风俗的流传,既是养牛农家为图卖了牛过后吉利,同时又反映了养殖户以农为本,以农为业的忠诚淳朴思想。靠继续饲养和繁殖耕牛,以求家业兴旺,生活富足。因此,千百年来,卖牛不卖笼嘴和鼻绳等随畜物的风俗习惯,一直在农村沿袭至今。
汉中八大怪
第一怪:西北西南一脚踩;汉中地处西北地区,但因有大秦岭阻隔,其气候、降水、物产和植被等都和西南地区相同。人们到了汉中,虽从行政区域中说到了大西北,但各种生活气息都让人感到是西南。第二怪:川音川味口难改;汉中也因大秦岭阻隔,和关中地区交往不便,自古以来,人们的民间生活往来和社会文化交流,大多都是与川北地区进行交流,故而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川音语系和川味饮食文化。第三怪:男女老少爱穿戴;汉中盆地气候适宜,物产丰富,汉中的子民们,向以自给自足的生产形式而生存。由于水土丰足,自然灾害少,所以,这里的人们基本没有后顾之忧,人们的生产所获除安排完必要的开支外,都会花销在穿衣打扮上。第四怪:姑娘水灵惹人爱;汉中
说酒礼
留坝人家,素重礼仪,每逢婚嫁喜庆之事,亲朋好友馈赠礼品,以示庆贺。主家定排宴款待,并特请一位口齿伶俐、能说会道者立于宴前代主人向各位宾朋致辞道谢。这种形式,名曰:“说酒礼”。“说酒礼”多为主家向各位亲朋道谢之语,表达它日衔环相报之意,恳请宾朋开怀畅饮之情。其辞多四、六、九言为句,道来琅琅上口,闻之悦耳响亮。其语言朴实恳切,情浓意长。以下是一段婚宴上的“说酒礼”:赦小过,位位都请坐,举贤才,各位请坐莫起来(因各席宾客均起立致意,故有此语)。姑舅姨表,四门尊亲;东西南北,八方亲朋;左邻右舍,贵族家门。今天是xxx、xxx燕尔新婚之喜,洞房花烛之期,众位亲友,不远千里而来,翻山越岭,跳沟越坎,费尽周
老镇汤
城固善食,尤以原公名。原公吃食中,清汤杂烩为上品。原公于县城北十里处,乃名乡古镇。这个镇子很是特别,有两点十里八乡不可比:一曰人稠。诺大个镇子,住着两万民众,房挨房,脊连脊,几条巷子贯穿其间,像个迷魂阵。有这么个顺口溜相传至今:东西原公十里吊,一里一座庙,八百(爬柏)菱雀树,七十二槽槽,足见其不同凡响。外乡人如一人进巷,你无论如何是独自走不出来的。原公真是个了不得的奇镇。二曰善食。因人口稠密,左邻右舍各家各户在吃上就有暗自叫劲狠下功夫,总想做出最别致、最美味而让别家羡慕嫉妒恨去。每家都有了自家的拿手菜,形成了户户善做、人人会吃的纯朴民风。尤其一道“清汤”杂烩,更做出了特别的“酸”滋味,让人
合阳乞巧节
七夕节,也叫乞巧节。最早见著于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这是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第一篇关于乞巧的记载,也是历史学家认为七夕节起源于汉代的重要论据。而织女与牛郎的故事则从春秋战国起流传,《诗经·大雅》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皖彼牵牛,不以服葙”的记述,足以说明七夕节在公元前五百多年已开始孕育,汉代予以普及,距今经历了二千五百多个春秋,是中国民间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作为参与《诗经》编撰的合阳先贤子夏对这则故事无疑非常娴熟,西河授经也必定有这个课题。据此推断,莘地合阳应属最早传播织女与牛郎故事和七夕节起源的区域范畴。由汉而始,晒衣服,晒经书,向双星乞愿和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