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特产
陕西省民俗文化
麦杆画
麦杆画因其制作材料为麦杆而得名。他起源于清,兴盛与当代。经多年对清代麦杆画传世艺术珍品研究开发的基础上,既继承传统工艺,又不断推陈出新,采用许多先进工艺精工制作的麦杆天然色泽巧妙的表现画面,在处理画面远近,明暗上,不着颜色,而采用熨烙又不失光泽的独特工艺予以表现,使画面立体感强,珠光宝气,古香古色,给人以美的享受麦杆画分字屏、画屏,已制作出玻璃镜框与油漆硬板两种幅面,挂式立式座式,大中小型齐全、多种字画图案,能与现代各种款式色调的家具摆饰和谐,相映增辉,悦目赏心,并广泛应用于家庭、宾馆、店铺、会议厅等室内永久性装饰。(渭南)
吴堡面塑
吴堡民间有面塑的习惯,别具风采,是一年一度的春节,寒食面塑作品。主要作品有“枣山山”、“花花”、“献卷卷”、“梳背背”、“兔兔”、“燕燕”,构思精巧,千姿百态。其中尤以“燕燕”最受人们喜爱。每逢寒食节,家家捏“燕燕”。主要以“老燕哺雏”、“小燕反哺”为主题,仿十二生肖动物制作,用线穿成一串串,挂在墙上,表达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火烙画
火烙花为渭南制作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工艺品,起源于西汉末期。早期只在竹木器具上烙制简单图案,作装点之用,后逐渐演变发展为今天的火烙画。制作火烙画的工具为特制铁笔,加热后在木质或较厚纸质上用手工烙制而成。完成一幅(件)烙画制品要经过选材、构思、描绘草图、烙画、上漆(装裱)装框等多道程序。成品烙画其画面线条简练自然,工笔写意,栩栩如生且永不褪色,给人以画风纯朴,古香古色,精美典雅的艺术享受。烙画内容取材广泛,主要有人物花鸟、禽兽、山水书法等,而纸质烙画则多以红楼梦、西厢记、三国、西游记、敦煌壁画中的人物为主,作品巧夺天工,精妙无比,是家庭、宾馆装饰以及馈赠、收藏的最佳民间工艺美术品。
何家营鼓乐
何家营鼓乐传承的“大唐遗音”,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2009年,何家营鼓乐作为西安鼓乐的组成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华州背花鼓
华县位于关中东部、渭河下游,地处东经109°36′至110°2′48″,北纬34°12′27″至34°36′27″,面积为1127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人口36万。东临华阴,西接渭南,南依莽莽秦岭,北临滔滔渭河,距古城西安90公里,境内陇海铁路、310国道、西潼高速公路横贯而过,为关中与中原交通的重要通道,自古就有“通化门前第一州”之称。现代化的通讯、交通极为便利。华县历史悠久,是黄河流域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县境内数十处“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殷商文化”古遗址,彰显着我们的祖先在此繁衍生息,创造历史,创造文明的轨迹。周宣王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封庶弟姬友为桓公
周至芯子
芯子是节庆日表演的立体惊险高空社火节目。在木平台装上三四米的铁柱,将演员固定在铁柱骨架上,用杂技造型扮成故事细节,用纸、布等物塑上背景。如刀尖站人,发丝系人,棒头倒立,担挑双人等,神奇惊险而巧妙。令人身临其境。大型带背景的芯子称焰光。清末,哑柏仰天村与邻村竞赛社火芯子,从灵泉寺佛象后的彩绘佛光上得到启示,芯子衬以巨大的焰光背景,平面上用大小不同的青瓷,粘结成变化的图案组合,有的还可转动,既富丽而又光彩照人,使木平台上装饰的山亭突出,人物生动。
紫阳民歌社火
由民间群众自发组织的一中民歌艺术活动。一般在新春佳节的夜晚举行。紫阳民歌社火也叫玩灯,它是舞狮子、彩莲船、龙舞、踩高跷、地蹦子等各种杂耍艺术形式总称。分为出灯、玩灯、卧灯和化灯几个阶段。出灯仪式其实是全部节目的预演;玩灯时,按照一定的节目顺序依次表演,唱词多以吉祥语编成的顺口溜;每个玩上玩到最后一家时,便卧灯,第二天晚又从这家开始接着表演;化灯是玩灯活动结束时,把用作表演的灯具集中火化,宣告本年社火活动结束。
李增恒踢场子艺术
“六六旦,绥德汉。高原舞丛葩艳。巧手舞花扇,轻足戏鼓点。扭如风摆柳,行若水漂船。爆竹闹管弦,唢呐绽红毡。碎步悄然入洞房,谁人焉能辨女男!”看过李增恒表演“踢场子”的观众里,至今仍有很多人以为,台上扮演旦角的是个腿脚利落的老太太。卸了妆,人们不禁惊讶,眼前这个瘦小单薄的老人,竟是个男的。他,就是陕北绥德秧歌的传承人,人们口中常说的“六六旦”。宁看“六六旦”,不吃油捞饭李增恒生于1928年,“六六旦”是他的艺名,因为他在家排行老六,在秧歌表演中又以旦角闻名,所以人们就给了他这样的称呼。在陕北民间,流传着“宁看‘六六旦’,不吃油捞饭”的说法。人们为了能看上“六六旦”的二人场子,即使要跑几十里路或
大荔面花
大荔阿寿面花大荔的“面花”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小有名气,特别是八鱼乡阿寿村的“面花”更是以其独特的制作技艺、渊源的历史背景、栩栩如生的造型,成为渭北平原一支独放的奇葩,享誉中华。大荔阿寿村里最出名的做面花高手,要算是年届八十的荆玉梅老太太了,在她的传带下,村0现了一大批以王玉霞、马勤叶、陶桂芳等人为首的佼佼者,她们在传统面花艺术的基础上,又增添了新内容,让大荔面花的名气远扬。上世纪90年代初,王玉霞等人的作品曾参加陕西省首届“西衡杯”面花大奖赛。“古寺佛殿”进京参展,荣获大奖。90年代后期,王玉霞、马勤叶、张月香等创作的“药王庙”面花,气势恢弘,古朴趣拙。她们按药王庙建筑形状,逐件生捏熟蒸后,组装
田氏剪纸
田氏剪纸是一种散发出浓烈的民俗气息的民间美术,它发源于有着“民间绘画艺术之乡”美誉、民间文化艺术底蕴深厚的陕西省宜君县。宜君剪纸发展于唐、宋,兴盛于明、清。新中国成立后,宜君剪纸的影响逐渐扩大到国内外。田氏剪纸作品在类型上分为人物、动物、飞禽、花卉类,主要用途又分为春节、嫁娶、刺绣底样、礼仪宗教等四大类。田氏剪纸作品构图大胆洗练,刀法明快,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花卉都给人以一种拙中藏巧的余韵,作品画面大多喜气洋洋,并透出一股原始的清新。田星剪纸题材丰富、寓意深刻,且几乎都与民间习俗、传说故事有关,如《娃娃座莲花》意为“连生贵子”等。1996年,田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予“民间
安康小场子
安康小场子:小场子是最具有陕南地域特色的民间小歌舞,是旧时汉滨区恒口、五里、大河、流水一带群众喜闻乐见的主要娱乐形式。小场子源于何时何地,从有关资料和艺人师承关系推测,小场子应是随明末清初移民流入安康,从两湖等地的“花鼓”类民间歌舞演变而来,至今至少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小场子以八岔唱腔为主,表演时以三尺见方桌子为舞台,一旦一丑二人在锣鼓声中登台。丑角穿短衣,紧口裤,草鞋,手拿草帽圈;旦角穿长裙并着绫挂缎,头饰金珠,手摇凤尾摺扇,两人边唱边逗边舞。表演程式相对固定,即在锣鼓的间奏中表演舞蹈组合,然后接唱,如此重复。在一些场面大,时间长的活动场面中,单靠山歌、小调、花鼓词难以应付时,也有演唱一些地方
安塞农民画
安塞农民画,故名思义,是农民自己画的画。陕西安塞有民间画家千余人,他们都以农家妇女为主。在劳动之余,用画笔描绘新生活反映新生活,取得了巨大成就。安塞农民画构图奇美,想象力丰富,手法大胆,色彩效果十分明显,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被誉为“东方的毕加索”。安塞农民画参加过“法国独立沙龙美展”和世界各地以及在中国各地的展出,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其中《牛头》获得全国评比一等奖。中国美术馆收藏了部分作品。安塞农民画家到过法国、美国、日本、德国、奥地利、菲律宾等国进行表演交流。1998年,安塞县被中国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农民画之乡”。
豆村剪纸
剪纸本县豆村的剪纸最为有名,现存有清代精品百余件。它吸收了剪彩、刺绣和皮影艺术的特点,构图丰满完整,布局讲究,变化多端,有主有从。贴在窗纸上的暮窗花,单色彩线窗花,精巧细腻似白描;点色窗花则简练概括、色彩丰富,是剪纸、绘画的有机结合。内容有走兽、花鸟、社火芯子、戏剧人物、吉祥字样等。50年代后,周至妇女的剪纸,创作出不少精美的作品。刘阿丽等4位女青年创作的花卉剪纸组画,1984年曾作为陕西民间美术精品在香港展出;吕孔雀等6位女青年创作的280幅剪纸,1986年作为西安文化艺术精品赴法国巴黎展出。
五节龙
“五节龙”流传在陕西省勉县新铺乡、城固县原公镇以及汉中市,整个龙体由五节组成,即龙头、龙尾各一节,龙身为三节。五节龙主要是在春节闹社火和过去举办庙会时,伴同其它民间社火同场演出,表演时,由一人执耍宝珠棍(也叫“绣球”、“火弹子”)在前导引。舞龙者一人手执龙头,其余二人双手各执一节龙体,在“龙翻滚”中上场。现在表演一般由两条龙组成,丰富了色彩、画面并渲染了气氛。表演中,由于增加了在长条凳、方桌上的各种技巧,扩大表演空间,加强了立体感,使舞蹈更为热烈、欢快。舞至热潮时,还施放烟火,以烘托气氛,使龙舞表演具有腾云驾雾的意境。五节龙既有一般彩龙、火龙的表演动律,又由于龙体结构的小巧,使表演更为轻盈活泼
东雷上锣鼓
东雷上锣鼓仅存于合阳县坊镇东雷村。东雷村东临黄河,西接中雷村,南与太里村隔沟相望,北与百良镇岔峪口相接,位置在北纬35o13,东经110o21,在战国魏文侯17年(公元前429年)即有人口居住,因该村东临黄河,河水滔滔声如雷鸣而得名,又有一说因东雷上锣鼓伴随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因“擂”与“雷”同音,故村名为东雷。东雷村距合阳县城29.5公里,面积1.2平方公里,人口960人,原属伏六乡管辖,1997年归坊镇管辖,东雷村上锣鼓被喻为“中国原始舞蹈的活化石”。东雷上锣鼓的历史渊源东雷上锣鼓是我国古代民间舞蹈的缩影。远在夏商周三代合阳为“莘国”(亦名有莘国),《孟子》一书就有“伊尹耕于有莘之野”的
合阳的饺子与民俗
在五光十色、林林总总的中国饭食中,说饺子是食林骄子,怕是一点也不过分。无论是在招待贵宾的盛大宴会上,还是平头百姓日常生活的饭桌上,它都备受推崇,出尽风头。在合阳人的饮食民俗中,饺子也无可争议地成为宠儿。饺子在合阳人的口语里称为“煮角子”或“水饺”;如果是猪、羊肉做馅,则叫“疙瘩”。合阳饺子的形状最简单的是圆形面片放上馅子对折,边沿捏紧,形如半月;也有的在招待新女婿或重要客人时,把饺子沿捏成花边,增加了几分美感;包着肉馅的“疙瘩”则是捏好后再从两边往中间一挤,形成一条浅沟,两边翘起,也十分好看。还有一种饺子的变种,面片不是一个一个擀好的圆的,而是像擀面条一样擀一大片,再折叠成几层切成长方形,每一
合阳东雷三官庙庙会
合阳县东雷村,地处黄河岸边,村东有个三官庙,旧时,当地船夫为了求神保佑航运平安,商贾求神保佑生意兴隆,于每年正月十四到十六举办庙会,唱戏酬神,闹社火,上锣鼓。每年正月初四、初五一过,村里的“积极分子”便开始动员人练锣鼓,寻觅带头人。若不答应,便拿来锣鼓在你家门口敲,或采取“车轮战术”,轮流去你家劝说,直到你答应为止,若还不答应,便在你家门口放一块厚木板,或垒几个碌碡,叫你开不得门,挑不成水,只得走马上任。村里按地盘分成两社。白天闹社火,黄昏以后上锣鼓。在村中央的空地上,两社各扎营盘,摆开阵势。大鼓在中央,敲锣的、敲钹的依圈摆开。所有的人都赤着上身,斜挎一串马铃,虽是冬天,却只穿一条短裤。每社都
白水仓颉庙庙会
白水县有仓颉庙,每年谷雨时节举办庙会,会期七至十天。以前,白水县洛河以北的百十个村子,成立有专门的庙会组织,称为十大社。一年一度的庙会由十大社轮流主办。庙会前半个月是清明节,十大社的会长来仓颉庙烧香膜拜,祭扫仓圣之墓。继而,开会商量本年度庙会事宜。这一天,各大商号、戏剧团体、乐户、纸炮商争相到庙内报到。并决定请剧团、乐团等各项事项。庙会前几天,社长和住庙和尚一起清扫庙内庙外,冲刷石碑、砖雕、柱联等,并请当地有名望的文人给庙内各处题写新对联。主持庙会的社家,于谷雨前两天,到庙里请回仓颉泥塑像、神楼和全副执事,置于村内显眼处,又请一剧团给仓颉神唱一天两晚大戏,此谓“偏寨”,表示社家村民对仓圣优先祭
蒲城细狗撵兔
细狗撵兔历史悠久。早在《史记.李斯》传中就有“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的记载,汉时蒲城属皇室上林苑的一部分,司马相如《上林赋》中有“兔园夹池水”的记述,可见蒲城当时已是皇室猎兔的狩猎之域,唐太祖李渊、太宗李世民也分别猎于(蒲城)伏龙塬和尧山。农业大县的特定环境,加上唐时京兆赤县的特殊地位,使唐皇室狩猎娱乐活动流传于蒲城民间,产生出细狗撵兔的民间竞技活动习俗。蒲城之细狗,乃渭北名犬。“黄瓜嘴,羊鼻梁,四蹄如蒜;腰似弓,腿似箭,耳垂尾卷。”撵兔猎鼠,机智灵活,看家护院,极通人性,是人类的极好朋友。蒲城细狗撵兔竞技活动每年农闲时在细狗爱好者中定期举行,主要撵兔日有:元宵节、端午节、腊八节等。节日
华县皮影制作技艺
华县皮影制作技艺是陕西省渭南市华县的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其历史可谓久已,远可追至唐、宋时期,发展鼎盛期当在明、清之际。要经过削、磨、洗、刻、着色等24道工序,刻三四千刀才能做成。皮的泡制工序首先是选皮,选用不满三岁口的牛的皮,以现宰杀的黄牛皮为最佳,然后把选好的皮浸入清水中根据当时的气温,每日换水浸泡数日,到用手轻拽牛毛能掉为好,再将泡好的牛皮搭在一根碗口粗细,长约1.3米的木桩上(注:木桩一端埋于土中,与地面成45°),用特制的刮刀进行刮削。先刮脂肪,后刮毛,直至薄厚均匀后,用绳子将其绷展在木框上阴干。阴干后根据所要雕刻图案的大小,将牛皮裁成块,用沙布两面反复打磨直至光滑,再用水清洗三至四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