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上海市 > 青浦区特产
青浦区民俗文化
宣卷
在市郊农村,说起沪剧、越剧、淮剧,可谓无人不晓;倘若谈论宣卷,许多人就知之不多了。宣卷,顾名思义,即讲书的意思。它由一人主宣,二人帮衬,小乐队伴奏,其形式近似苏州评弹,又不尽相同,更具具特色。宣卷源于唐代的“信讲”和宋代的“谈经”,至清代出现以唱宣卷为职业的艺人。宣卷艺人以讲故事的形式,为民众说讲民间事物和民间传说,故宣卷艺人又被人们称之为“说讲人”。由于听讲的对象大都是本地农民,所以宣卷艺人的说讲语言特别注重通俗易懂,以吸引和取悦观众。据传,当时的宣卷艺人没有多少文化,他们表演的宣卷没有脚本,故事情节都是艺人们从平时观看的古装戏中照搬过来,然后写上自编的唱词,卷成纸卷,表演时摊在桌上,用通俗
青浦田山歌
田山歌唱腔最具个性特征的曲目、主要传唱区域为上海市青浦区今练塘、赵巷、金泽、商榻、朱家角等镇一带,同时衍生流传于松江、金山、奉贤等区,均系水稻耕作区域。外省传播区域为江苏吴江、浙江嘉善等邻近地区。青浦地区的田山歌是农民在耘稻、耥稻时,由一人领唱,众人轮流接唱的田山歌,又称吆卖山歌、落秧歌、大头山歌。主要流传于青浦区的赵巷、练塘等地区。其演唱形式独特,自成一格。赵巷的吆卖山歌的演唱形式是分头歌、前卖、前嘹、发长声、赶老鸦、后卖、后嘹、歇声等部分组成。其中的赶老鸦、歇声是合唱,而前卖、后卖、发长声等部分是一个人独唱;前卖和后卖即是承上连接的意思。而所谓的前嘹、后嘹是顺着前句接唱辅助词“虚词”的意思
阿婆茶
沪郊青浦区淀山湖西畔的水乡小镇商榻地区,自古以来,沿袭着一种民间习俗—阿婆茶。这里的农家人,特别是农村里的阿婆,每天你来我往,聚在一起,几张桌椅围坐在农家客堂里或廊棚里,桌上放有咸菜苋、萝卜干、九酥豆等自制的土特产,边喝茶边聊天,谈山海经、拉家常、嘴不闲、手不停(做针线活等)其乐融融。这种以茶为礼、以茶待客,并能交流思想感情的生活习俗,久而久之就成为商榻风俗礼仪。商榻阿婆茶的起源至今难以作出确切的考证,但是这里的许多人家至今仍然或多或少地保存着祖辈传下来的各式茶具:有印有宋代景德年号的青花小瓷碗;也有颜色艳丽、图案华美的盖碗;有形象逼真、古朴典雅的莲花观音茶壶;也有胎薄质细、小巧玲珑的茶盅等等
摇快船
摇快船从清朝顺治年间形成民间习俗,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时间,是老百姓在农闲时节(农历七月二十七)前往位于淀山湖中的三官堂庙朝拜焚香,回朱家角赶庙会在漕港河以船为载体进行自娱自乐的水上竞技表演。三百多年来,摇快船和当地社会的经济、文化、人文发展紧密相关。早期简单的船体结构和外部装饰通过漫长的演变发展,形成独特的摇船形式和华丽的外部装饰以及精美的服饰,演变过程中体现和记录了朱家角地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发展历程。摇快船竞技表演的形式,反映了江南水乡的社会特征和生活习俗,是水乡朱家角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的主要载体和重要的交通工具,也描绘了清朝时期市郊水乡的世俗风情,它反映了近代水乡百姓的文化生活和审美需求
涵大隆酱菜制作技艺
创立于公元1886年的涵大隆酱园,位于青浦区朱家角镇泰安桥堍。石库门风格的店面、黑漆铁钉双开大门,围墙高过7米,涵大隆酱园砖雕匾状招牌位于店门正上方,一米见方的凹刻“酱园”二字分列大门两侧,显示出中国传统建筑以中轴线左右对称布局的特点。进门是24平方米的天井,店堂的八开镂空排门和门檩上都雕有精美的花纹。内里是约80平方米砖木结构的店堂,木质柜台和货架上放满了各种瓶装和散装的酱菜。店堂后面是作坊。初建投入50980万元(旧币),建有制作用房2000多平方米。西起市河江,东至新风路,占地约8亩,分酱菜、饴糖、乳腐分装制作区。涵大隆酱菜制作技艺传承至今已有120多年,涵大隆酱菜制作在选料上因地制宜,
金泽状元糕制作技艺
金泽状元糕是青浦金泽著名特产之一。金泽状元糕,是以纯梗米经淘洗晾干、椿细、蚕筛、配料(绵白糖、桂花、松子粉〕拌和搓匀、隔水蒸、划片、烘烤和作坊工具配合。精湛的技艺为一体,制成自己特色的“状元糕”。此名由来有二种说法:一说江南地方农历正月十五称上元节,有赛花灯、放烟火、火树银花之举。以此糕供献灯、观灯者作点心用,又便携带、以此得名“上元糕”二说科举考生都带糕应试:一取吉利二可充饥,预祝考生一举成名,因“上与状”本地音同,故改成“状元糕”好口碑流传至今。状元糕制作起源于清同治年间(1863年)金泽万昌生设糕作坊,制作状元糕技艺特色风味:薄、香、甜、脆、酥而不腻,名于上市受到社会上声誉,在民国期间,
赵家豆腐干制作技艺
赵家豆腐店制作的豆腐干是金泽传统特产,起源于1894年(清光绪4年),发展于民国初期,已有一百多年传承历史。赵家豆腐干制作技艺在三代相传的发展过程中,运用祖传秘方,严格选料,精确用时控温和不断技改等方法,使其“肉质紧密细腻,咬口柔韧相兼,回味鲜香长久”的特色成为青浦的名特优产品。长期销往江浙沪100多个销售点。民国时期金泽古镇就有倪永兴、北同兴、南同兴、北南兴、南南兴、罗正泰、孙富记、沈恩记豆腐店名号十多家,唯独赵家豆腐店尤为突出。解放前后,江南水乡小镇都有豆腐店作坊数百家,出了名的就是赵家豆腐店,出类拔萃。赵家豆腐店精湛的制作技艺曾一度吸引众多的同行前来交流学习,影响十分广泛,技艺传遍周边地
青浦水印版画
青浦水印版画是孕育于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青浦水乡地区的一种民间美术。它发源于1982年,由当时的文化馆负责组织、挖掘和扶植,为响应当时群众艺术号召,搞区域特色而发起的一项群文创作活动。在艺术品味上,青浦水印版画坚持走水乡特色的道路,吸收民间流传的年画、版画、蓝花布等艺术门类的营养,构图对称,画面平衡,颜色简单、明快,表现题材来自生活的真情实感,以反映水乡捕鱼、放牧等生产场景为主,乡土气息浓厚。青浦水印版画以质朴、本色的绘画语言,表达他们对水乡生活的想象,始终以水印和版画为表现手法,在印、刻方面不断探索新技法,形成了稳定的艺术风格和极具魅力的艺术效果。青浦水印版画艺术在三十多年的发展史上,涌
拜香舞
拜香舞是我国江南地区流传较广的一种民间庙会舞蹈。重固镇的拜香舞起源于宋朝,先是在重固镇新丰村的猛将庙会上表演,后逐渐发展到重固回龙村及重固集镇北面的法会庵。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八月十八、八月十九、八月二十,这三个地方举行隆重庙会吸引重固镇及周边地区的香客和村民前来烧香拜神、在娱神的同时也进行自娱自乐的各项民俗活动。拜香舞有武拜香和文拜香两种。“武拜香”是由男性少年24人组成,身穿白底黑镶边紧排纽武士衫裤,头带英雄巾,脚穿黑布小圆口鞋和纱袜,右手握香凳,边行走边做出各种整齐的舞蹈动作。队伍中也有人吹哨子、敲锣、扬旗,热闹非凡。文拜香在“武拜香”之后,由女性组成,同样着装艳丽,有舞蹈动作和拜香节奏。
练塘糕团习俗
练塘糕团制作的历史源远流长。位于青浦西部的练塘地区地处长江三角洲平原,因其由长江水承载的泥沙冲积而成,故土质松软肥沃。因而练塘的稻作文化尤为发达。随着社会和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食物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充饥温饱上。诸如庄糕、圆团这样的甜品也适时而生。从光绪版《青浦县志》卷二“风俗篇”中“正月初一鸡初鸣悉起开门燃爆竹正衣冠拜天地家庙燃烛柱香陈茶果糕团”的记载,足见随着传统节日的诞生,糕团已用于迎新祭祀的习俗活动之中。练塘糕团制作是以糯米为主要原材料做成甜品的技艺。其以糯米碾成粉,加水揉和后,经过多道工序,将湿粉或米团制作成方形的庄糕和半球形的圆团。除了春节,练塘地区一贯盛行男婚女嫁、丧葬祭祀、建房造
小刀会传说
小刀会传说是根据当年在白鹤镇塘湾村一带发生的农民起义史实,在群众中口耳相传的民间文学形式。据白鹤镇志记载,周立春和女儿周秀英是白鹤乡塘湾村人,为清代农民起义领袖。1852年,从报荒-抗粮发展到武装斗争,先后攻克嘉定、上海、南汇、川沙、宝山、青浦6座县城。后因清军纠集苏、松驻军、地主武装和勾结英、法侵略者围攻下农民起义失败,周立春被俘英勇就义,周秀英在突围中阵亡。小刀会传说流传于以白鹤镇塘湾村、青龙村、鹤联村为主的各乡村,其辐射影响至华新镇、重固镇以及上海市嘉定区、宝山区、江苏省昆山、太仓等地。小刀会传说演讲的基本特征是融合口传性与评话艺术,以本地方言为主,结合普通话宣讲。人们出于对小刀会将士的
竿山何氏中医文化
竿山何氏中医,是从累世达860多年、共29代的何氏中医世家中衍生而来,植根于青浦竿山的重要一支。他们代代相接、世世相传,精衍祖业、独擅专长,有的甚至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早在宋代,何氏世医中就有人悬壶于当时的青龙镇。到清代乾隆年间,有一支分居于青浦县北竿山。嘉庆年间,又有一支由竿山分居于同县之重固镇。在数百年间,何氏青浦一支,仍继世业者,分布于青浦镇、朱家角、重固、天马山、泗泾等地。竿山何氏中医是极富有地方特色和民间特色的医学世家,不仅为后世留下了重要的中医药史料和病案记载,他们始终坚持为病救民、不为良相为良医的精神,以及在医德方面可歌可泣的事迹,形成了儒家世医精深悠长的文化。
青浦船拳
船拳是南派少林的一个分支拳系,因在拳船头上表演,故称船拳。船拳秉承南拳,又兼收各派之长,形成了独特的拳术风格。船拳套路丰富,动作紧凑,闪、展、腾挪、跳跃在卧牛之地,技法手法多变,拳掌并重,有冲、抓、劈、抛、截、挡、架、按等,腿法有弹踢、扫腿、飞腿、裙里腿、旋风腿等,步型重心较低,桩功稳固沉着,有虚步、马步、弓步、丁步等。船拳在上海市郊青浦、松江和淀山湖周边地区流传悠久。每年农历七月廿七神诞日,拳船从三官堂庙烧香回经朱家角,拳师们轮番表演“杨家短打”、“岳家拳二进”、“六进”和“五虎拳”等。当驶近放生桥时,拳船缓缓前进,拳师在拳船的锣鼓声中使出各种绝技,极具观赏性。
土布染织技艺
土布,在青浦乡间,也叫老布。土布染织技艺是流行于上海郊区及相邻江浙地区的全棉手工纺织工艺。从棉花种植到纺纱织布,土布制作要经过几十道工序,其中轧花、弹花、纺(摇)纱、打纱、染纱、盘纱、经布、接机头、织布、了机、张布等工序至关重要。过去,姑娘陪嫁多以土布作为嫁妆,俗称“压箱底”。土布多少,不仅是财富的表达,也是新娘心灵手巧的象征。土布运用手纺的棉纱,依靠各种色线,通过图案的重复、平行、连续、间隔、对比等变化,交织出绚丽多彩的几何图形,颇具浓烈的艺术魅力。
白鹤江南丝竹
江南丝竹是流行于苏南、浙北和上海地区丝竹音乐的统称,在青浦主要流行于白鹤地区。二十世纪初白鹤镇就有丝竹班子成立,其乐队主要由二胡、扬琴、琵琶、秦琴、三弦、阮、笛等丝竹类乐器组成。曲目内容丰富,有《中花六板》、《三六》、《行街》、《四合》和《云庆》等。白鹤镇江南丝竹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因是在村镇流行,丝竹班的演奏形式分为“坐奏”和“立奏”,灵活自如。以丝乐器和竹乐器为主,配有打击乐器,如鼓、板、木鱼和铃等,气氛热烈。多年来,在白鹤镇上凡是有隆重的婚丧喜庆或节日庙会,就有江南丝竹在场贺兴,是一种与民俗事项和社会活动紧密相关的音乐表演形式。
牛角镋舞
牛角镋,是从牛身上取得牛角,制成的长兵器,约1.6米长,百来斤重。牛角镗表演动作有拦、绞、压、架、顶、搠、挑、撩等八种,手法步法以弓、虚、桥马步为主,路线分“四门八角”,防守严密,善诱巧取,下盘稳扎、灵活多变,势势相连,环环相套。由于表演者一脚踩中心,牛角舞头顶,从而接近于舞蹈。在水乡朱家角,每年农历七月廿七,漕港河进行“摇快船”表演,牛角镋舞也在拳船上表演,至今约有200年历史。表演时,有锣鼓队在旁,每到精彩招式和造型时,配上鼓点和锣点乐,精彩夺目。作为一种民间武术性舞蹈,牛角镗舞在传承民间武术智慧,展现江南水乡的民俗风情,以及强身健体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潘其华中医骨伤疗法
潘其华中医骨伤疗法是一种佐以中医药的武术伤科。潘其华自幼爱好武术,早年拜上海市著名武术伤科专家王子平为师,练武习医,钻研中医骨伤疗法,行医60年,用武功手法为患者接骨上骱、按摩推拿、拨拨火罐、并有自治膏药疗骨伤,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骨伤疗法。潘其华中医骨伤疗法的临床治疗手法主要有:武功接骨上骱,三指推拿按摩华佗夹脊穴;摸、接、端、提、接骨上骱疗法,根据人体解剖位置运用武术手法来为一些脱骱(关节脱位)的患者复位、上骱;移拨火罐,运用玻璃推罐上火内热后在患者伤处进行上下推拨;外贴自制伤膏药,内服中成药。因其疗效显著,在重固镇及周边地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匍经
匍经是流传于青浦练塘、朱家角镇一带的民间医术,属于推拿的一种。匍,在老青浦话中,是“带有安抚效果的抚摸”的意思;经,指人体的经脉、脉络。匍经的治疗对象从婴幼儿以至经脉生长未闭合的青少年,对这类群体的感冒发烧、腹泻、呕吐、惊风、内火旺等,匍经均有疗效。在治疗过程中,匍经采用按、摩、推、揉、捏、掐、擦等手法,只需以姜片浸润水或菜油,作为推拿时的物理降温之用,既不需要任何辅助器械、药品及医疗设备,又不受时间、空间的条件限制。匍经治病周期短,手法注重轻、实、快,既不损伤婴幼儿娇嫩的皮肤,又免受医药之苦,因而受到患者的普遍接受和欢迎。
斩蛇疳
斩蛇疳是一门治疗带状孢疹的民间医术,在青浦地区广有分布,赵巷地区尤为集中。传统的“斩蛇法”是祖先遗传下来的咒语斩蛇法,形式多样,带有神秘性,不予公开。“斩蛇”过程主要包含医者对患者进行的一种近似原始巫术的斩蛇仪式,以及在此仪式进行时所念的咒语。患者需在日出前或日落后前往医治,视病情不同,一般三到五天即可痊愈。从表现上看,咒语斩蛇法可能是江南地区原始巫风和道教医术的糅合,历史应为悠久。其原理虽未有医学上的根据,但它的奇效性却使得这种治疗方式在民众中久盛不衰。时至今日,每年仍有大批咒语斩蛇法的传承人为相当数量的患者解除病痛。
青浦烙画
烙画也称烙花、烫画、火笔画,是以温度在摄氏三百至八百度的烙铁代笔,利用碳化原理,不施任何颜料,在竹木、宣纸、丝绢等上取其相应温度进行勾、擦、点、烘,磨等形式技法和表现手段。在青浦地区,烙画是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烙画传人潘琼瑛是青浦金泽人。他的烙画题材广泛取自桥乡的古桥、传统故事、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等,活灵活现。几十年来,他不仅在构图上别出心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在用笔的轻重、速度和用手腕技巧上,也达到了高超的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