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武进特产
武进民俗文化
杨桥捻纸
杨桥捻纸艺术的生成、发展源于我国历史上的捻军。据史料记载表明,捻军的前身为捻子、捻党。捻党、捻子最早起源于明天启年间(1621年)。“捻”是皖北方言,通指“一束”为“一捻子”。加入捻子的人大多为贫苦百姓,而且捻子成员多为同一个宗族﹑祖亲﹑乡里,久之这些集合体便自称为“捻党”、“捻军”。这里的“党”之义为“乡党”,泛指乡里乡亲。每捻人数不定,数人,数十人乃至数百、数千人皆可成一捻。捻党初时从事打富济贫、抗粮、抗差等活动。为争取生存权利,反抗地主阶级的盘剥和欺凌,捻党不断汇聚力量,打击地方豪绅地主。他们采取行动前,一般要举行仪式,点燃捻纸,为鼓舞斗志,捻党人把打击对象捻成各种人物造型,并付之一炬,
芙蓉荡湖船
芙蓉位于常州市东北部,因原镇址地处名闻遐迩的芙蓉圩而得名。芙蓉桥多,河道纵横,“十万八千芙蓉圩”显露出浓郁的水乡文化气息。因水而秀,因水而盛,独特的地理条件和环境,亦由此催生出了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舞蹈——荡湖船。荡湖船,又称采莲船,是提灯赛会、大型喜庆、节庆活动中表演的最常见的舞蹈形式。在常州各辖市区农村均有流传和分布。据史料记载,荡湖船早在唐代已大面积流传,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据多位老艺人回忆,荡湖船在清代已盛行于常州地区各县属乡镇。芙蓉荡湖船的表演形式,受江南习俗的影响。表演时,表演阵容极为壮观,4只大荡湖船和8只小荡湖船同时铺开。每只大荡湖船中渔姑舞动花船,随着音乐,模拟水上驾
白龙观道教音乐
白龙观位于常州武进横山桥镇,在横山风景区紫霞峰南黄猫岭东面,坐北朝南,总占地面积达三万余平米,亭台楼阁,依山而建,山环水抱,气势非凡,候鸟云集,四季花香鸟语,真可谓人间之佳境。白龙观道教音乐起源于东晋年间,兴盛于明、清时期,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道教音乐的形式有声乐和器乐两类。声乐形式有独唱、齐唱和散板式吟唱。器乐形式又有鼓乐、吹打乐以及管弦合奏等。器乐形式常用于法事的开头、结尾、唱曲的过门以及队列变换、禹步等场面,而声乐形式则是斋醮音乐的主要部分。其声乐体裁主要有“颂”、“赞”、“步虚”、“偈”等格式。白龙观道教音乐主要用于玄门日诵,早晚念经及做阴事和阳事,阴事为超度亡灵,阳事为祈福迎祥
圩墩村传说
圩墩遗址位于常州市戚墅堰区大运河南侧的圩墩村、市四中、梅港小学及附近一带,在这周边流传着有关于圩墩村的一系列神奇的传说故事。其流布区域主要以圩墩村为中心,辐射至周边雕庄、潞城、横山桥等乡镇,流行于常武地区。圩墩遗址是迄今发现的常州市区最早的先民定居地之一——圩墩村新石器时代遗址,文化堆积较丰富。经过五次的考古发掘表明,圩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居民是太湖流域先民中的重要一支。圩墩村传说主要有远古时期圩墩村传说、圩墩金牛的传说、王坟的来历等内容组成。圩墩村的传说告诉我们:远古时期的圩墩人生活资料主要来源于打猎、捕鱼、采集野生植物,以种植饲养为辅。他们的劳动分工一般为:妇女和老幼以采集业为主;青壮年以捕猎
掮轮车
据历史文献记载,掮轮车产生于隋朝,是为纪念常州人陈杲仁而设立的。陈杲仁,公元583年,为隋太仆丞元祐的部将时,参与了平定浙东义军。后来,其又助吴兴郡守沈法兴,攻打江南十余郡,逐渐成为江南最大的地方势力。陈杲仁在带领士兵攻打南京时,因城高而坚固,久攻难以破城,最后用轮车攻下了南京城。自唐代以来,陈杲仁便成了常州及周边地区民间庙宇所普遍供奉、尊崇的武烈帝。后列入官方正祠,为神祗,且一直受到朝廷的封赐。随着时日的推移,掮轮车渐而由军事攻城之用,传至民间,成为广大民众庙会活动的传统竞技节目。与调大头、调小鬼、调龙灯、调狮子等组成系列表演节目,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旧时,每年常州地区武进湖塘烈帝村庙会、谭
遥观鹞灯
常州市武进遥观镇的鹞灯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元末明初形成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武进阳湖合志·卷四》记载,每年正月初至清明节期间,在遥观周围农村都有放飞鹞子和鹞灯的民间习俗。据考,鹞灯的始创由元末明初扯天灯杀“鞑子”演化而来,当时,元朝统治者为掌控局势,在江南一带,实行了十户三鞑子的做法。为团结起来反抗元朝的统治,广大百姓以“扯天灯”为信号,统一行动杀鞑子。那时遥观街上有一座“五都庙”(现为国宁寺),庙门口竖着一根高高的杆。每年正月初一至三月二十八日的遥观大庙会,人们都会扯起十多盏灯笼,以示平安或预示丰收,这即是“天灯”。当时五都庙附近有5座小庙,都在正月初一至三月二十八日期间扯“天灯”,相
常州酒酿元宵制作技艺
关于酒酿的记录,元代张昱在《湖上漫兴》诗中云:“尊中酒酿湖波绿,席上人歌凤语清。”明代徐弘祖在《徐霞客游记》中记载“有卖浆者,连糟而啜之,即余地之酒酿也。”由此可见,在我国,食用酒酿的历史不短。常州酒酿元宵是常州地区的传统特色小吃之一。以糯米元宵配以优质甜白酒(酒酿),佐以糖桂花,其味软糯酸甜,酒香怡人,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常州,为江南鱼米之乡,物产丰饶之地。据地方史料记载,唐宋的常州地区就已糟坊密集,西门一带经日酒酿飘香。元宵,古时称“浮圆子”、“圆子”,也称“糖圆”,作为元宵节的应时食品,在宋代已极为盛行,后渐渐成为人们日常喜爱的小吃。100多年前,常州名点大师傅裴玉高在常州城区局前街毕家
调犟牛
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农耕生产活动中,牛是人类劳作的主要工具,也是不可缺少的朋友,农民在与牛长期相依为命的过程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为了表达这种感情,杨桥人于明朝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在永福庵塑了“牛郎菩萨”,同时创编了“调犟牛”这一传统舞蹈。相传,清乾隆皇帝在第三次微服私访下江南时,经过杨桥太平庵门前,恰遇杨桥人在表演调犟牛舞蹈,乾隆观后不由拍手叫好。由此可见,调犟牛这一传统舞蹈在杨桥地区已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旧时,因调犟牛舞蹈节奏明快,趣味性强,常被常州、无锡、宜兴等地的达官贵人、知名绅士相邀前去表演,受到人们的广泛好评。调犟牛表演一般在春耕生产之前或农闲季节进行。调犟牛表演幅度、强度大,
常州素火腿制作技艺
素火腿是一种极具常州地方特色和风味的名菜,其生成工艺和技艺,流传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常州佛教文化和饮食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梁武帝萧衍是武进县万绥乡人。公元502年,他在建康城(今南京)建都。梁武帝登基后,笃信佛教,舍宅为智宝寺,并拜志公和尚为师,做了不出家的佛教弟子。梁武帝戒杀生,吃素食,还多次召集全国各地名僧到京城议事,组织展开辩论,佛教徒要不要吃素?最后多数名僧形成共识:做一名合格的僧人必须要“五戒”。“五戒”的头一戒就是“戒杀生”,佛教徒应该吃素。于是,朝廷传旨天下,僧人一律吃素。梁武帝身为皇上,为僧人作表率,祭祀祖宗、祭祀天地神灵用的“五牲”——牛、羊、猪、鸡、鱼都改用豆制品
阳湖拳
阳湖拳,原名为“常州南拳”。《武进县志》载称:阳湖拳为宋代南侠常州人展昭(展雄飞)所创,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阳湖拳发祥于常州武进地区。自宋代起,历经展昭、姚言、唐荆川、白太官、陈坤书、蒋浩泉等常州籍武术大家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既具“南拳北腿”的风格,又有江南水乡特色的“阳湖”拳派。现流行于常州、无锡、苏州、南京、上海及苏北、浙江、福建等地区,并外传至东南亚地区和日本等国家。阳湖拳独创了“南北兼收、拳腿并重、原地旋翻、幅度颇小、快速勇猛、精悍灵巧、近身短打、进多退少、练拳唱曲、开合呼吸、”的武术风格和地方特色。以地域区分为茅山派、横山派、阳山派、西山派、紫阳派五大派系。阳湖拳原有500多个
回民马灯
回民马灯生成于元朝大德年间,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回民马灯是流传于武进雪堰回民村一带的传统舞蹈。原武进县有关乡志和《武进县志》皆有回民马灯活动的记载。回民马灯表演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特色,活动形式与汉族马灯表演有所不同,并还有较多的禁忌内容。回民马灯表演形式以马灯舞蹈为主,武术、滑稽为辅。回民马灯的整个表演程序为八大内容:一、跑圆场:马灯队伍一般有八、九十人参与表演,到一表演地方,首先要请围观的观众让出场子来,办法就是跑圆场。二、调八匹:由八个人身前身后扎上用竹篾、丝绵纸做成的马头马尾装成马匹,每一匹马前还有1人双手擎三角旗,叫“督旗”,有红色、黄色、蓝色等各种旗色。其后,由16人组成调八匹表
杨桥庙会
名闻遐迩的杨桥老街始建于宋代,兴于元明,鼎盛于清末民初,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明清时,大批商贾云集于此,筑园建第,至今仍有500余间明清建筑、1000多米石岸保存完好。当年,一座“介宜阳之邑,通南北之衢”的南杨桥,桥上行人熙攘,桥下舟楫相连。繁荣的商贸业、便利的交通、富庶的物质条件,使杨桥庙会应运而生。庙会,是我国地方乡土民俗的一种特殊形式。庙会,亦称庙市,是民间的集市形式之一。一般在寺庙节日或规定日期举行。庙会包含两大因素:一是配有集市商贸活动。各地举行庙会期间,市肆林立,游人如织,一派节日景象。为此,民间把赴庙会称为赶节场,人们利用赶节场之际,走亲访友,观景,其乐融融;二是庙会的由来与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