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绵阳市 > 安州区特产
安州区民俗文化
雎水春社踩桥会
“过桥拜”:又称“拉保爷”、拜干爹,孩子多病,或认为三、六、九岁有“关口”,就要找保爷保他过关。孩子父母事先备好酒菜,用一提篼装好,再准备好“桃弓柳箭”,一大早把孩子抱到桥头等候,看到端庄的男人,立即把孩子抱上去请他取名字,让孩子给他叩头,拜为干爹。娃娃拜狮:缝社这天,必耍狮灯。父母把有“灾星”的娃娃抱给笑头,笑头抱着娃娃给狮子拜三拜,在狮子肚子下面钻三次,再在狮子嘴里放一次,最后扯一根狮子胡须,拿一根红布条与狮子的胡须一起捆在娃身上,就拜结束了。“消灾”“丢药钱”:人们来到桥上,把自己或家人用过的帽子、衣物等抛到河里,有人抛下的衣物还是新的,以此“消灾免难”。还有“丢药钱”,人们来到桥上,把
杨氏驱蛇术
清末,邑人杨天理偕友三人游到灌县。一天,他们见一穷汉病倒在街边,便将其扶到旅店,请医生救治,并承担食宿治疗费用。汉子愈后,四人一起呆了两个月,相处融洽。随后,汉子声称要继续游览名山大川,临行前,通过抽签,分别教会三人捉臭虫、捉鱼和唤蛇、驱蛇及疗蛇伤术,就此,杨天理得到真传。回安县后,在茶馆喝茶,他能即兴把蛇唤来;若遇人被毒蛇咬伤,不计报酬多少,也乐意救治;谁家房前屋后有蛇,经他一驱,以后就再见不到了。经父传子,子传子,一直传到现在。杨氏疗蛇伤术人人称奇,毒蛇咬伤了,不用打针,不用输液,不用上药,一般只需穴位按摩、推拿排毒,即可治愈;治愈率达100℅,无后遗症,无并发症。传承人还会唤蛇、驱蛇、玩
婚嫁习俗(安州区沸水镇)
中国古老婚嫁习俗在安县这片土地上已经历史悠久,渊源流长。高一旭出生于安县河清镇,自幼受到安县婚嫁习俗影响,参加工作后,学习中国古老的婚嫁习俗,精通婚嫁礼仪,之后便在安县各乡镇、村落主持婚礼。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婚俗也有很大变化,有中西结合的趋势。现在,只有农村有极少数人会主持传统婚俗。后来李诗吉拜高一旭为师,学习安县婚嫁习俗,并成为当地有名的婚礼主持人和“红爷”,主持的传统婚嫁习俗深受广大老百姓的喜好和青睐。安县婚嫁习俗主要有以下技艺特征和民俗习惯:1、看门户:经“红爷”介绍,女方(解放前由父母代办)到男方家去看看人怎么样,家里条件怎么样,称之为“看门户”。2、和“八字”与取“同意”:若男女双方
豆腐乳制作技艺
安县豆腐乳制作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为我国特有的发酵制品之一。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5世纪魏代古籍中,就有腐乳生产工艺的记载,到了明代我国就大量加工腐乳,而今腐乳已成长为具现代化工艺的发酵食品。安县红腐乳从选料、到成品要经过近三十道工艺,从豆子选料、浸泡、豆腐熬制、完全按照祖传工艺制作,十分考究。腐乳装坛后还要继续沁润,数月后才能开坛享用,是最为传统的一种腐乳。红腐乳的表面呈自然红色,切面为黄白色,口感醇厚,风味独特,除佐餐外常用于烹饪调味品。其成分亦含有较多的蛋白质,以色正、形状整齐、质地细腻、无异味者为佳品。腐乳的原料是豆腐类的“白坯”。给白坯接种品种合适的霉菌,放在合适的条件下培养,不
婚嫁习俗(安县)
中国古老婚嫁习俗在安县这片土地上已经历史悠久,渊源流长。高一旭出生于安县河清镇,自幼受到安县婚嫁习俗影响,参加工作后,学习中国古老的婚嫁习俗,精通婚嫁礼仪,之后便在安县各乡镇、村落主持婚礼。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婚俗也有很大变化,有中西结合的趋势。现在,只有农村有极少数人会主持传统婚俗。后来李诗吉拜高一旭为师,学习安县婚嫁习俗,并成为当地有名的婚礼主持人和“红爷”,主持的传统婚嫁习俗深受广大老百姓的喜好和青睐。安县婚嫁习俗主要有以下技艺特征和民俗习惯:1、看门户:经“红爷”介绍,女方(解放前由父母代办)到男方家去看看人怎么样,家里条件怎么样,称之为“看门户”。2、和“八字”与取“同意”:若男女双方
李调元养生饮食制作技艺
李调元是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戏曲理论家和藏书家,又是一位美食家;他在《函海·醒园录》“石亭文集”中,录有明末清初2OO余种食品制作技艺。李调元养生饮食属川菜系列的一种药膳,据传,因其善于烹饪而得名。川菜的形成可以上溯到两千多年以前,杨雄《蜀都赋》云:“调夫五味,甘甜之和…五肉七菜,朦压腥臊”。可见早在西汉,川菜就已趋于成熟。李调元养生饮食仍以猪肉为主要原料,但其配料、烹饪方法和食用目的又不同于普通川菜。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约物与烹饪技艺的巧妙结合,具有保健功效;第二,重清炖与清蒸,一般不用烧、炒与凉拌之法;第三,食之味淡,意在健身。李调元养生饮食流传于宝林一带,据老年人介绍
婚嫁习俗(安州区秀水镇)
中国古老婚嫁习俗在安县这片土地上已经历史悠久,渊源流长。高一旭出生于安县河清镇,自幼受到安县婚嫁习俗影响,参加工作后,学习中国古老的婚嫁习俗,精通婚嫁礼仪,之后便在安县各乡镇、村落主持婚礼。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婚俗也有很大变化,有中西结合的趋势。现在,只有农村有极少数人会主持传统婚俗。后来李诗吉拜高一旭为师,学习安县婚嫁习俗,并成为当地有名的婚礼主持人和“红爷”,主持的传统婚嫁习俗深受广大老百姓的喜好和青睐。安县婚嫁习俗主要有以下技艺特征和民俗习惯:1、看门户:经“红爷”介绍,女方(解放前由父母代办)到男方家去看看人怎么样,家里条件怎么样,称之为“看门户”。2、和“八字”与取“同意”:若男女双方
安县石雕
中国石刻艺术,源远流长,早在汉唐盛世,就已大放异彩。安县花荄镇柏杨村东汉崖墓群,壁上凿有圆拱形墓室,这是县内发现的最早石刻遗迹。界牌镇石安村明代摩崖石刻,现存“忠孝廉节”四字。民国版《安县志》载有宋碑照片。塔水长桥建于清乾隆19年(1754),桥墩两瑞雕有龙头龙尾,造型别致。秀水潼桥,建于清代,桥面两侧镶嵌石质拦板,上面镌刻戏剧人物、行书诗句,工艺精湛。民国21年(1932),建东山公园,打造一对石狮子,栩栩如生。清末、民国年间,石刻工艺除了用于碑刻和寺庙装饰,还广泛用于制作盐窝、石磨、磨盘、辗盘等民用品。十年内乱期间,安县石刻工艺遭遇劫难,即便圣庙墙上的“万仞宫墙”石刻和李调元墓及碑刻,也被
土建习俗
1、动土、做门、上梁、搬迁,都要看根据主人家的属相、命理选择吉日良辰。上梁之前,梁的正中要用红包六元六角(或八元八角)钱;上梁时传承人要主持仪式,口里念念有词;梁上好了,要在梁上撒些糖果之类,下面众人争相去拣,十分热闹。一是追求喜庆气氛,二是反应了百姓期盼平安吉祥的心态。2、既有迷信色彩,又有一定的科学性,因而在历史上功不可磨。例如看屋基,首先要看地势稳不急,再看方位、山势、水源,以保证居住者安全、生活方便,舒适。解放初期,一些人既不懂科学,又不懂风水,在建筑领域留下的恶果不少。
张包蛋制作技艺
“包蛋”又名“皮蛋”、“松花蛋”,古时也称“混沌子”、“牛皮鸭子”。张包蛋制作技艺指产生并流传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安县桑枣镇的传统特色饮食制作技艺,在川西北包蛋行业中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关于张包蛋的来历,据考为清光绪年间,创始人张元林曾结识一位来自江浙的云游僧人,传授给他一种无需蒸煮就可以让生蛋变成熟食的技术。后来,张元林制作的包蛋被人们称之为“张包蛋”。而每逢载秧子、过端午,安县人除了吃粽子,还有了吃张包蛋的习惯。张包蛋制作要经十余道工序,其工艺的核心制作技术在于选蛋、配料和窖藏。选出质优上品蛋,在独家配制的料浆中裹好,将蛋装入坛中密封腌制,冬天需要25至30天,夏天需15天左右。腌制成熟的蛋还
西蜀木艺(恒源木雕)
安县恒缘木雕厂坐落在安县界牌工业园区内。“根雕技艺”现传承人康青松继承祖传根雕技艺,并加以自己的学习发展,成为现目前绵阳根雕艺术界的一颗明珠。康青松“根雕技艺”系祖传传统工艺,创始人为明清时期宫廷著名根雕师(现传承人康青松之曾祖父),一代一代传习至今。康青松雕刻作品古朴典雅,工艺精湛,根雕、根雕造型、人物、花鸟、山水、仿古建筑等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艺术收藏价值。其根雕技艺主要特点:以不同的木材特性,雕刻出适合木材本质的艺术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以珍稀名贵千年乌木、金丝楠木、红木等为材料创作出自然雕塑,具有很高的珍藏价值,堪称中国一绝。成为国内外文化艺术爱好人士的
特色饮食制作工艺(鲜米粉)
鲜米粉的制作工艺在安县最为出名,古时安县城镇流行馒头、包子、油条、刀削面等传统小食;随着米粉的出现,就成了安县人最受人们欢迎的早餐了,鲜米粉的制作讲究的是鲜,通过选用优质大米,经过打粉、加水和匀、制成米粉,便买到各大米粉店制成美味早餐米粉了。
特色饮食制作工艺(焦鸭子)
焦鸭子制作工艺考究,讲求精益求精,通过选上等土鸭子,秘制卤水,卤汁里加入各种适量的香料,把握好卤制时间,经过传承人的卤制,便制成美味可口的“焦鸭子”了。将适量稻谷洗净,放在锅里加热炒制,炒至米花起锅,后去杂等待,然后熬糖拌和,加花生、芝麻等压制成型,最后切块,包装。可口的谷花糖便制成了。鲜米粉的制作讲究的是鲜,通过选用优质大米,经过打粉、加水和匀、制成米粉,便买到各大米粉店制成美味早餐米粉了。
特色饮食制作工艺(谷花糖)
安县谷花糖历史悠久,生产谷花糖的重要原料是麦芽糖(又称情糖)、稻谷、芝麻、花生等,谷花糖出现的历史悠久,制作方法是:将适量稻谷洗净,放在锅里加热炒制,炒至米花起锅,后去杂等待,然后熬糖拌和,加花生、芝麻等压制成型,最后切块,包装。可口的谷花糖便制成了。
民间验方
刮痧:寻来银器,例如银元、簪子等物,醮上菜油反复刮手肘靠内处或肩胛骨附近,直到把皮肤刮红为止,可治愈感冒、霍乱、中暑等症。何时传入安县,尚未发现确切史料,民国以来流传于安县城乡,近年做“安利”的常以此招揽顾客。打火罐:玻璃瓶(竹简)口醮水,放入点燃的小纸团(使瓶内空气膨胀),随即将瓶口紧贴患处吸住肌肉。摔伤或扭伤,内积淤血,可用此法治疗。若将皮肤用碎玻璃稍稍擦破,再打火罐,效果更好。流传于安县农村,现已濒危。发水汗:头痛,腿痛,脚痛,可采撷舒筋活血的草药用水煮开倒入盆中,将患处置于水上,再用毯子盖严实,不许透气,称为“发水汗”。要随时根据自己的感觉调整姿态,不能因为温度过高烫伤身体;还要特别注
跳端公
安县跳端公在清末就已经出现了。解放后跳端公逐渐趋于频危。在农村,有些患者久治不愈,便请端公作法,驱鬼辟邪,祈求平安;“跳端公”仪式古老,时而舞,时而跳,时而说,时而唱,时而怒,或是兼而有之。唱词内容丰富,其中念唱的《上坛经》等反映了本地区的历史文化、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主要道具有师刀、令牌、羊皮鼓和用牛角做的卦等。它也是羌族“释比文化”与佛教、道教、地方戏曲等相互影响的产物。端公作法都要收取报酬,有“宁把江山让你坐,佛法咒语不送人”之说。后传川西北地区的民间巫教社团(端公戏班)曾比较活跃。巫师们经常根据不同的情况时散时合,走村窜乡,机动灵活,自成体系。到民国年间,还有以汪老四、汪老五等为代表的
特色饮食制作工艺(红酥)
红酥,民间俗称“干盘子”。具有酥脆鲜香、入口化渣的特点,是安县特色小吃之一,被誉为川西北一绝。红酥制作技艺在川西北流传比较广泛,尤以秀水镇红酥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红酥制作相传产生于唐代,据考在乾隆四十九年,清代著名的“巴蜀才子”李调元(今安县人)将亲自配制的一种“肉馅呈红色,外边呈黄色,黄中透红”的食品命名为“红酥”。清末民国年间,在民间逢年过节,逢酒遇席都要摆“干盘子”之一红酥,与“十大碗”相配,成为很有特色的传统佳肴。流传下来的红酥制作方法独特,要经过十余道工艺流程,最为传统且最具代表性的工序有制作肉馅、蒸胚、炸条、油炸等。选用优质鲜猪肥膘五花肉为主料,以鲜鸡蛋、花生仁、精盐、红薯芡粉、鲜
画坛罐(安州区花荄镇)
安县的传统制陶工艺根据文献记载,安县土陶具有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县志》即说,在明代,安县的土陶生产已经形成规模。近两千年间,安县土陶经历过怎样的历史变迁和风风雨雨呢?根据已有文献记载,在明代以前,虽有零星的土陶作坊,但生产量还不大,产品也比较单一。直至明代,土陶的生产才形成规模。从烧制土陶的民窑数量来看,清代年间,所烧制的日用品和琉璃瓦造型优美、质地精良,远销川西各地。以后,规模进一步扩大,发展到产品多为缸、坛、盆、罐、生活用品和庙堂饰品等。建国初的统计,还研制成功无极变速辘轳车,大大提高了制陶工作效率。土陶传统制作工艺分为以下一些流程:选料、踩泥、锯泥、制坯、锤坯、施釉、烧制等,尤其是泥料的
纸扎技艺(安州区沸水镇)
《安县志》(91年版)记载:清嘉庆年间(1851—1861),秀水办有不二老、不二斋纸铺,次有立胜、正兴荣纸铺。民国年间,各大场镇共有10余家纸铺,除经营文具、纸张业务,使用木版、石印印制课本、信笺之类,主要生产民俗用品。其中,狮灯、龙灯、笑头、彩莲船、纱灯、莲花灯、兔儿灯之类,用于新年、节日开展活动,供人观赏;“陪灵童子”、“金童玉女”、“开路将军”、“金山银山”、“万民伞”、“童幡宝盖”、“纸人纸马”、“灵房子”、“纸车纸船”等之类,用于丧葬、迷信活动。安县和平解放后,迷信纸扎被废除,其他类型的纸扎仍旧存在。1956年合作化后,纸铺大都归并文具百货合作店,承担本地小量印刷业务。十年内乱期间
草纸制作技艺
草纸,又称土纸。《安县志》(91年版)记载:“安县生产土纸已历时数百年”。旧时,草纸上品多用于点火与保存火种;粗纸用于包装,如包盐、糖果、包中药等,还用于祭祀,做焚化品;粗纸壳制成盒子,可装衣服、鞋帽等物,也有人用于制造纸壳、纸板;改革开放以来,主要用于祭祀。民国年间,河清、花荄、永安等地办先后办有多家草纸生产作坊。2008年,全县仅有桑枣仍有土纸生产作坊;此外,沸水镇三合村尚有十年内乱期间大集体留下的草纸生产遗址——料池。生产草纸的主要原料是嫩竹、黄篾和毛竹;若要生产粗纸、粗壳纸,还须稻草、蓑草和麦草(为降低成本、增加品种,草纸作坊一般都要生产粗纸、粗壳纸)。此外,还须生石灰、草碱用于竹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