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省 > 庆阳 > 环县特产
环县民俗文化
环县道情皮影戏
环县隶属甘肃省庆阳市,地处陕甘宁三省交界,面积9236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人口34万。曾是匈奴、羌、戎、狄等民族交往及古老秦陇文化和多民族文化相互碰撞融合之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诞生了“环县道情皮影”这一民族民间艺术。环县道情皮影是“道情”与皮影相结合的产物,已有千年历史。历经沧桑,形成了环县独特的道情皮影戏。经清末“道情皮影大师”解长春等一代人的改革创新,使其更加完善。它与当地人民的习俗信仰水0融,形成了以环县为中心,延伸至周边的华池、庆城及宁夏盐池、陕西定边等县在内区域的播布现状。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优美独特的道情音乐唱腔和精湛的皮影制作及表演上。戏班演出时,前台一人
环县木钵万灯会
木钵庙会与兴隆山庙会一脉相承,都是无量祖师庙会,木钵庙为兴隆山无量祖师的歇马凉亭。因此,兴隆山庙会上的万灯会与木钵三月三日庙会万灯会一脉相承。万灯会的民间信仰习俗约产生于元末明初。①每年360天,用灯361只,钩城后,通过道士诵经,神仙开路,游客万灯后,一年360天天天平安。取前景平安光明,道路曲折之意。②万灯用八卦中乾坎艮震巽离坤兑8门。乾门为生门,占据西北方向,8门即休门、生门、伤门、杜门、景门、死门、惊门、开门。万灯会由生门入,曲折经历后生门出,祈求一年平安,是人民向往平安、幸福的信仰表现,历经几朝待续至今。每年农历三月三日晚,举行万灯会。1、钩城用红头绳以八针八方钩成,用灯361盏。2
环县刺绣
据考证,刺绣的发生、形成期在黄帝时代,大概成熟于舜命禹制作衮服十二章的“衣绘、裳绣”时期。从民俗节日的民俗心态理念推演,端午节制作佩带绌绌(香包)的习惯约有近四千年的延续期。明清时期是环县刺绣内容的丰富期,民国至解放后的60年代,这种针工技艺普及于家家户户,属兴旺期。“文革”中许多内容被当做“四旧”破除,香包民俗艺术一度陷于沉寂。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国家知名专家张道一、冯真、曹振峰、靳之林、杨先让及法国友人吉莱姆考察推介,环县香包技艺再度兴旺起来,率先走向市场,走出国门。工艺流程:1.过样子。画出一个平面图形。2.打样子。将平面图按立体构形进行分解。3.扩背子。将刺绣料布、绸缎用面糊浆
环县婚俗仪式
新石器时代,环州(环县古称)地域即有了“夫妻之道”,从周祖移居凤城庆阳开始,环江流域便有了男婚女嫁的礼仪,先秦两汉时,婚礼逐渐完毕,唐宋之时(公元618-1279),婚礼习俗基本形成,并绵延至今。主要形式:1.牵线。农村男女大了,媒人从中说合,诸事完妥后,择日相面。2.相面。男女双方约定时日,请来媒妁,然后双方见面。3.挂锁。诸事商量妥当之后,即在媒人主持下,男女双方举行婚姻挂锁仪式,并商定彩礼及结婚迎娶事宜,谓之“订婚”。4.结婚入洞房。男女择定日期后,送“小日子”给女方家,然后按日子,男方迎娶新娘,女方家进行送亲和陪嫁。5.铺床和闹房。结婚初夜定更之时,新夫妻要在娶人者与送女者主持下举行铺
环县兴隆山壁画
在我国自唐代开始历经宋元,儒、释、道三教各流的历史进程沿续近千年,其间有曲折变化,但三教合流混同的总的历史趋势没有改变。环县兴隆山以道教无量祖师为第一尊神,因此其壁画也以描绘道教神话故事为主,儒、释故事合流混绘,是三教合流混杂这一宗教历史发展进程形象化的体现和反映。绘制是依据壁画“粉本”而绘,布局合理,主次分明,以丰富多变的线条把人物的形象服饰、建筑,山石花草树木等完美地勾画出来,动笔如行云流水,挥洒自如,以流畅的线条把丰富多彩程式各类人物、神怪形象刻画得富于个性,栩栩如生。优秀的画工选用矿物质颜料,以朱红、石绿、石黄为主色,辅以石青、淡黄、褐黑等色调,灵活运用于题材的画面上,达到内容和形式的
环县兴隆山砖雕
兴隆山的建筑砖雕图案是部形象化的史书。从兴隆山砖雕的表现和在建筑物上的使用布局来看,一是砖雕本身从构图到制作都十分精细,就使用布局来看,最明显的特点是密集、繁琐。这些特点反映出清代图案艺术的文化走向,这种文化走向的诞生主要来自官方建筑的范例导向。清代的建筑装饰图案必须遵循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这一习俗。因而兴隆山建筑物上的砖雕图案,尽管精雕细刻,使用密集,但寓意吉祥,如猴子形象,表示封候,五个蝙蝠形象则表示五福,鹿表示禄,桃表示寿,瓶又意为平安等等,反映出满清封建文化中追求荣华富贵的思想。另外从兴隆山砖雕上蒙古族人物图案来看,如果说现存的人物类砖雕不是元明埋藏的遗物所在,那么其创作的文化背景就是受
环县兴隆山庙会
兴隆山在环县俗称东老爷山,其无量祖师庙宇,约修建于明朝中叶,后经明、清、民国几代几次大规模修缮,2008年环县又进行了大规模维修,所在地也称兴隆山公园。因兴隆山处于陕甘宁三省交界地带,素有“鸡鸣闻三省”之称,每年农历三月初一到初三日便是庙会日,三省民众云集,商贾汇聚,善男信女,拜神祭祀,络绎不绝,热闹非凡。每年庙会期间,祭祀的戏一定用道情皮影戏连唱神戏三天,也有大戏团或马戏团助兴,每年农历二月最末一天,便进行规模宏大的答醮活动,阴阳诵经(约100余场次)。从农历二月二十九日至农历三月三日,举行神事活动。善男信女烧香还愿,初二日三霄娘娘出宫,早朝玉皇,晚拜祖师,初三日,魁星点斗,进行魁星楼引贵人
环县黄酒酿造工艺
环县黄酒历史悠久,大约产生于明代,因为原料(粘糜子)产量充足而质优,千百年来,兴盛不衰,在环县山区农村十分盛行。改革开放以来,黄酒已登上大雅之堂,成为过年过节、酬亲厚友的理想酒品。目前黄酒酿造技艺已进入了持续发展阶段。制作流程:1.选料。即俗称采曲,每年农历七月七日,用小麦加工磨成块瓣,用“细香草”农山药水拌好,做成方块,放在炕角1个月,称发曲。2.装酒。农闲十月以后,将粘糜子水泡后蒸熟,将采来的药水,曲块粘米饭混合,凉冷后,盛于酒缸中,用沙棚蓬好。酒缸下角有泄酒眼。3.发酒。将酒缸置于炕角发酵1个月。4.泄酒。每泄一次是一遍酒,将三遍酒混合。5.装坛存放。使用工具及材料:1.材料。小麦,粘糜
环县社火地云子
地云子,又称荷花灯舞或“地围围”,据初步考证,晚清时的环县就有社火活动,清末明初大盛且有一定规模,地云子那时就是环县社火0类拔萃的舞蹈形式。地云子表演都一般是十几岁的少女,4人至8人不等,表演时,舞者身着五彩缤纷的衣裙(当地有些社火队中也着秧歌服或彩衣),手挽长长的草绿色纱带,肩膀挎有荷花盘的两条背带,(背带长以荷花盘刚离地面为宜),唱着《扬燕麦》小曲缓缓步入舞场,做出“蛇形”、“8字形”、“十字形”、等各种不同的舞蹈步伐。由于荷花盘较大且低,四角的荷花中又点有清油灯(或蜡烛),为使荷花盘平衡而不致使灯灭或烧到荷花,舞者必须用细碎的舞步挪步,身体也要挺直,但手臂还要做出抒情、舒展等各种舞蹈动作
环县唢呐
唢呐本不是环县的“土产”,据史料记载,在金代它由波斯、阿拉伯国家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先在官府中流行,到了明代才广泛流传到民间。据明代乐蟠人侍郎韩鼎编篆、清乾隆二十六年由知府赵本植再行修订的庆阳府志记载,鼓乐已是明代婚丧习俗礼仪中的一部分。明人沈德符《野获篇》曾言,嘉、隆年间所兴《寄生草》、《粉红莲》、《银纽丝》等曲,在环县唢呐中也有同名曲牌,可见环县唢呐在明代已广为流传。环县唢呐从清代开始逐步成熟至民国达到兴盛,“文革”期间逐渐沉寂,上个世环县唢呐是以唢呐为主奏的民间吹打乐,也称鼓吹乐。就环县而言,按地域分布和演奏特点可大致分为三个派系:一是耿湾乡、秦团庄乡、山城乡等乡镇流行的大杆唢呐(杆长九
环县社火跑马
跑马俗称“跑场子”,是环县社火民俗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据初步考证,晚清时期环县就有社火活动,清末民初大盛且有一定的规模。县西北角的车道、毛井、芦家湾、小南沟等地社火受宁夏固原影响,主要的就是跑场子,其中车道代掌村的跑场子社火是民国10年从宁夏同心县豫旺城传入的。县北跑场子以祛瘟消灾为目的,寄托人们一种向往幸福安康的生活愿望,其活动有严格的仪式程序性,围绕“迎神”、“安神”、“出坛”、“降香”,“禳瘟”、“谢将”、“回坛”、“烧教”等仪式展开祭祀、舞蹈活动。成员中有头旺子,手持伞头,二旺子手持花牌子,头古子2人,持红旗,二古子2人,持花旗,伞灯子2人掌圆伞灯,拉花姊2人掌方斗灯,马牌子2
环县道教音乐
道教创立东汉时期,并有了自己的庙宇(宫、观、洞、院),也有了专业从教人员和祭祀活动。这种专在庙宇进行的斋醮仪式活动(法事)则须有各种乐器和乐曲为它服务,即今之道教音乐。环县各乡镇差不多都有民间道人(阴阳)做各种斋醮仪式、祭祀鬼神、祈禳禁咒活动,也成为道教音乐的传承者。环县四合塬东老爷山是元朝时修建的道观,道教活动十分昌盛,并向四周进行传播。按流派分为中宫、东宫、南宫、西宫和北宫等五宫,至今仍有中宫和南宫活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东老爷山无量祖师的圣诞,都会举行盛大的酬神祝岁答醮的各种仪式,而这种仪式在县内的其他庙宇内也十分普遍。环县民间道教“斋醮科仪”指醮祷活动所依据的一定法规有清醮、幽醮之分
环县皮影雕刻技艺
环县皮影雕刻大致经历了传播、接受和发展三个阶段。早在20世纪初期,陕西一些皮影艺人行艺于环县,他们之中有皮影雕刻艺人,也有皮影演唱艺人。其中陕西西路皮影代表艺人尚线匠(其名不详)曾为解长春雕刻影箱;敬乃栋曾请乔线匠(其名不详)到家中长达三年,为其凿刻影箱;合道乡赵崾岘村赵贵廷的老影箱,亦是20世纪初请乔线匠所刻;20世纪20年代前后,陕西皮影演唱艺人屈李刘和陕西礼泉县石鼓赵村一姓何(外号跛骡子)的曾来到环县车道、毛井一带收徒传艺,演唱皮影戏,开始主要演唱秦腔,后来也演唱道情。他们的皮影和箱具皆从陕西带来,其中屈李刘影箱传于其徒谢德贵,谢德贵传于其子谢正礼,谢正礼又上交县博物馆。“跛骡子”的影箱
环县剪纸
环县剪纸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是陇东黄土高原历史悠久的群众性传统民间艺术活动,它的作者大都是劳动妇女。剪法有粗放和细腻两种风格,内容上延袭了陇东剪纸的纹饰图样,保留了中国最早的文字艺术符号和阴阳五行哲学思想。造型讲究工整对称,线条简洁流畅,内涵以历史传统和生活装饰图案为艺术源流,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品味较浓。环县剪纸与环县窑洞民居和历史文化习俗相依相随,不论婚丧嫁娶,岁时节令,剪纸都与人们相伴始终。工艺流程如下:1.印染纸张。2.烫印。用一个温热的熨斗将皱纸的纸张熨平。3.制作模板。用铅笔将所剪造型的轮廓勾勒出来。4.剪纸。用锋利剪刀按模板进行剪裁。代表作品:1、传统民俗类:《生命树》、《抓髻娃娃
环县香包绣制技艺
环县香包绣制应属庆阳香包绣制之一脉,是中国远古文化科学的历史缩影。其渊源也可从三个方面去追溯:一是:中华医学鼻祖歧伯曾运用中草药防疫驱瘟,教民将配制成方的草药盛在用布绌成的口袋里随身携带。二是:据历史文献对”绌”字的解释,即缝制和含有松紧屈伸的意思。从庆阳地区大量旧、新石器时代遗址和文物考证,推演”绌绌”是人类童年为衣饰文明创造的一种稚拙工艺,即用打磨的骨针将兽皮绌成能松紧屈伸的衣服,遮饰身体。三是:出生于庆阳的远古民族领袖周先祖公刘在庆阳开创了农耕文化的先河,《诗经》中的”豳风”遗俗重点叙述的“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的丝绸织纺工艺,应该是香包绣制普及于庆
环县民歌
民歌即民间歌谣,是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环县民歌源远流长,婀娜多姿,远在周代,庆阳就产生了吟咏古豳社会和先民生活的诗篇,如《豳风•七月》、《大雅•公刘》、《小雅•采薇》、《豳风•东山》等等,他们或表现农夫劳作的苦乐,或抒发戍卒思乡的情怀,或歌颂周先祖的功德这些歌谣都收录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之中,成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环县民歌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民国以前人民所唱的传统民歌;二是革命斗争在环县兴起,尤其是1936年环县解放后,由人民群众自发创作的红色革命歌谣;三是全国解放至今天,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新民歌
环县社火亭子
环县自从有了社火便有了亭子,原来称为“高台”,由四个人抬木头架(类似轿子)木头架上方放上磨扇,磨扇中间的孔里插上亭架。解放后,尤其是农业社里有了手扶拖拉机,“亭子”也由人抬转为车拉,手扶拖拉机后是四轮拖拉机、三轮车,当然车上拉上的是碌轴,碌碡的中心插上亭架。由于亭子在社火表演是主要用于上街-,供人们观看,所以人们在装亭子时尽量出奇、出新,人物、故事情节尽量生动完整。所以装亭子时都要尽量注意保密,尤其是亭架的设计,人物与架子的结合一般不能让外人看清楚,不然就没意思了,类似于魔术。亭子是将传统戏剧里某一场面(或)片断的人物、道具和场景进行设计,再制作亭架,架子上站有小孩扮作的各种人物。由于亭架较高
环县窑洞民居文化
环县属于黄土高原腹地,窑洞属于中国窑洞的陇东窑洞区。它起源于古猿人脱离巢居而“仿兽穴居”时期。后经上百万年的发展变化,由穴居变成独特的窑洞。窑洞的历史可追溯到四千年前。四千年前,先祖们就利用黄土特殊的地质结构取穴构屋,建设窑洞村落,发展农牧业生产。远在夏商时期,周人先祖10多代人就生活在这里。他们挖建的土窑洞遍布全县山塬谷地,密密层层,窑洞村庄鳞次栉比。《诗经》称其为“陶复陶穴”,并有记载,周文王的祖父古公璮父就依穴居住,此穴就是窑洞之先驱。陶穴,即下沉式的地坑庄院;复穴,即坡崖半敞式庄院。西汉时,窑洞的造型发展和内部设置更适合人们居住,比如烟洞、灶台都很讲究,利风利烟,窑洞内不再被烟尘熏染。
环县追远仪式
追远是为逝去多年的亲人进行超度的一种仪式。人们对死亡的恐惧进而转化为对亡者的超度,借此来慰藉心灵。环县本地的追远仪式更多体现了道教文化,所以可以肯定,这种追远仪式也和道教同时产生在东汉时期并成熟并固定下来。追远一般是儿孙为逝世多年的亲人亡灵超度而作的仪式活动,县南北有着明显的差别,县东面的八珠乡、樊家川乡一带的追远仪式相对较复杂,一般必须有三天的答醮仪式(亡醮),同时还有开山仪式、迁坟等相关活动;县南的合道乡、天池乡等地只念三昼夜经,也有请先生动礼宾的;县北的耿湾乡、山城乡等地既有答醮仪式也动礼宾,活动较为复杂。一、答醮仪式(亡醮):第一天设经堂、魂场,先请来装有神像的堂子(木箱),在天将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