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省 > 定西 > 漳县特产
漳县民俗文化
盐川婚嫁
盐川婚俗与中国传统的婚俗大体一致,即男方主动求婚,然后纳彩、完婚。男女到了结婚年龄时,往往是男方家事先看中目标后,托人去女方家求亲。女方如初步同意,男方将索要女方的生年八字进行“合婚”,有的女方也要看男方的八字。“合婚”是请阴阳先生或算命先生为男女双方推算命理,看有无相克相害,如大相相合即可,因为“男家择妇,贵看夫子二星;女家择夫,贵得中和之气。”这时女方家的人要去男方家看看家里的修建等。合婚以后便是“言礼”,即定亲。定亲时,男方家参加的人是男子的父亲和两个媒人,带的东西有两只鸡、两瓶酒、四色礼,以及给女方家的礼物和亲房的礼品。带的东西有具体的规定,如两只鸡,一公一母,都要用红绳绑爪;酒瓶瓶颈
盐川方言
漳县“系五方杂汇之区,习染多方,故齿牙较轻,语言稍近宁远(今武山)。”今将其方言汇集如下,以方便外人理解。一、称代、指代类(括号内的注音为方言读音)我(ge哥或gao高):我,我们。你(niao鸟或niu牛):你,你们。咱(cao曹):咱们。他/她(tao陶):他/她,他们。阿谁(asi啊司):谁。阿谁(asi啊司)格:谁。阿谁下(asiha啊司哈):谁家。啥(shuo说):什么。阿(a啊)么:怎么。阿(a啊)里:哪里。阿(a啊)搭:哪里。这(zi字)搭:这里。兀(wu悟)搭:那里。啥(shuo说)时候:什么时候。啥(shuo说)事:什么事情。几次(can灿):几回,几遍。几过(gua):几回
盐川丧葬礼仪
盐川丧葬中的棺木绘画,做工考究,闻名遐迩。棺木制作工艺与邻近地区不同,有独特之处。先说五道棺木,必须在亡者活着时制作完成。第一道衾,用大红绸缎一丈二尺,缝成筒状,上端开口,亡者断气后放在里边,用纽扣从上往下扣住,置于金匣之中。第二道金匣,略小于内棺,入殓后放于内棺中。用柏木材质最好,由技艺高超的木匠精雕细刻,大档刻绘“二龙戏珠,海水朝阳”,小档绘“三元一品”或“五蝠捧寿”。两侧篆刻“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必须镂刻成透花,用桐油或清漆刷成本色,内用红绸糊严。第三道称内棺,俗称子材,一般选用松木,尺寸略小于大棺,下葬时置于大棺内,绘画图案与亡者生前的社会地位、年龄、家庭状况有关。第四道大棺,俗称大
石崖寺花儿会
花儿是流传在甘肃、宁夏、青海等地回、撒拉、东乡、保安以及汉族中的一种民歌。无论是田间劳动的阿哥、拔草的尕妹,或是千里跋涉的脚户哥,泛舟黄河的筏子客,还是猎手、牧人、工匠,都是花儿的创作者和传唱者。花儿的内容涉及时事政治,伦理道德,劳动生产,家庭生活,历史传说,生活知识,祈祷祝福,尤以爱情生活为最。生活的艰辛掩不住他们的情感,在苦涩、单调的日子中,他们放出粗犷的喉音,大胆、炽热、火辣,甚至有点越轨、出格,表达了真实的情感,没有一丝一毫的遮掩、矫情,是对单调乏味的传统文化的一种颠覆,是对人的真实情感世界的解禁和裸露。漳县地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汇冲地带,这里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交汇处,因此漳县花儿
盐川社火
“社火”起源较早,《辞海》解释“社火”:“①旧时在节日扮演的各种杂戏。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九》:‘立春前一日,太守迎春于城东蕃厘观,令官0扮社火:春梦婆一、春姐二、春吏一、皂隶二、春官一。’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轻薄行歌过,颠狂社舞呈。’自注:‘民间鼓乐谓之社火,不可悉记,大抵以滑稽取笑。’②犹言同伙。《水浒传》第五十八回:‘但是来寻山寨头领,必然是社火中人故旧交友”。《辞海》所解释的社火为“旧时在节日扮演的各种杂戏”,恐怕指的是中古以来的情况,至于范成大说为民间鼓乐更不能成立,因为春官、春婆、春吏已为神,且有人物怎能单以鼓乐来解释。其②“犹言同伙”。社火中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