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渭南 > 华州区特产
华州区民俗文化
华县皮影戏
华县碗碗腔皮影戏(曾名时腔),形成于清代初叶。因其主要流传于关中东府渭南二华、大荔一带,所以也称其为东路碗碗腔。该剧种唱腔板式齐备,伴奏乐器很有特性,细腻幽雅、婉转缠绵,表现形式丰富多彩。皮影造型优美,人物个性特征明显、选料考究、制作精细。清乾隆、嘉庆年间,戏剧家李芳桂等文人、举子,为碗碗腔皮影著有《十大本》等许多传统剧目,至今流传,并被其他剧种移植、改编搬上舞台,久演不衰,为陕西的戏曲艺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皮影班、社多由五六人组成,行动方便,不择场地,长年可活动于民间的村镇、宅院,在广阔的农村扎下牢固的根基。现因各种原因面临失传和生存的危机,拯救和保护碗碗腔皮影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传统文化
东峪孝歌
东峪孝歌是流行于陕西省华县西南山区的汉族民俗文化。孝歌,又称哭歌、丧歌、白事歌。东峪孝歌体现了古老的山区人民行孝和社祭文化,承载着山区人民重大历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东峪山区长期的农耕历史和相对稳定的文化环境,它是原始农耕祭祀亡人礼仪活动的雏型,孕育的“孝歌”这一礼俗活动被保留下来。东峪孝歌是山区人民悼念活动的不可忽视的礼仪形式。它体现了山区汉族劳动人民祭祀活动的特点。山区人民几乎逢亡人必唱“孝歌”,由此形成村、社为单位祭祀亡人的礼仪文化。孝歌又叫孝歌戏,起源于我国汉朝时期,一直流传在我陕西秦巴山区的偏僻山村,在华县高塘镇东峪行政村流传已有一千二百余年的历史。据说东峪孝歌源于“庄子试妻”。传说
华县皮影制作技艺
华县皮影制作技艺是陕西省渭南市华县的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其历史可谓久已,远可追至唐、宋时期,发展鼎盛期当在明、清之际。要经过削、磨、洗、刻、着色等24道工序,刻三四千刀才能做成。皮的泡制工序首先是选皮,选用不满三岁口的牛的皮,以现宰杀的黄牛皮为最佳,然后把选好的皮浸入清水中根据当时的气温,每日换水浸泡数日,到用手轻拽牛毛能掉为好,再将泡好的牛皮搭在一根碗口粗细,长约1.3米的木桩上(注:木桩一端埋于土中,与地面成45°),用特制的刮刀进行刮削。先刮脂肪,后刮毛,直至薄厚均匀后,用绳子将其绷展在木框上阴干。阴干后根据所要雕刻图案的大小,将牛皮裁成块,用沙布两面反复打磨直至光滑,再用水清洗三至四遍,
华州背花鼓
华县位于关中东部、渭河下游,地处东经109°36′至110°2′48″,北纬34°12′27″至34°36′27″,面积为1127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人口36万。东临华阴,西接渭南,南依莽莽秦岭,北临滔滔渭河,距古城西安90公里,境内陇海铁路、310国道、西潼高速公路横贯而过,为关中与中原交通的重要通道,自古就有“通化门前第一州”之称。现代化的通讯、交通极为便利。华县历史悠久,是黄河流域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县境内数十处“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殷商文化”古遗址,彰显着我们的祖先在此繁衍生息,创造历史,创造文明的轨迹。周宣王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封庶弟姬友为桓公
蕴空山庙会
蕴空山庙会,又称“蕴空禅院庙会”,始于东汉。是以地方民间信仰为主要内容的民间群众性活动和民间文化活动,是关中东部地区著名的庙会之一。它承载着大量的地方民俗事项,受到了当地群众的重视。同时,也保留了关中东部地区,特别是华县及周边的以民间信仰为特色的地方传统文化,是研究关中东部民众世界观和生活情况的重要依据,在民俗学研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蕴空禅院,位于陕西省华县大明乡政府西南3公里的蕴空山北麓。旧名“云寂寺”。该寺院庙建于汉代。因“悬棺”而盛名,加上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其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棺内葬者普乾禅师,出家前是崇祯皇帝的四太子,在华县举兵抗清。为了唤起百姓对大明江山的拥戴,他首先在方圆建造
铁里芯子
铁里芯子是陕西省渭南市的民俗文化,属于杂耍技艺。芯子是当地工匠精心设计制造的木质框架,以规模及剧情不同,彩饰成亭台楼阁、石桥彩虹、山川、云端或花卉等,精雕细刻,造型优美。踩芯子的人物往往高悬空中,看不出立足之处。这时靠底座中伸出的那根“芯子”的铁杆作为主杆支撑的。抬轿上面有高七、八寸,宽五寸的小平台,最上端为扮演人物打置了一对脚踩的铁耳,还为人物打置了T形铁腰卡,把人物与铁杆用布带紧紧捆为一体,妆扮着戏中人物的孩童,或站、坐、悬空于主杆上给人一个亭亭玉立之感。内容介绍一、铁里“芯子”基本结构“铁里芯子”分为“单人芯子”、“双人芯子”和“多人芯子”三种。一杆“单人芯子”由底座、芯主杆、分支架、小
华州秧歌戏
华州秧歌戏是一种地摊子的表演形式,田间地头,巷道场院,舞台剧院皆可表演,曲调优美,生活气息浓厚。剧目内容以反映农村生活故事、爱情故事、民间故事、历史故事等为主。现有《办年货》《小喜接妹》《夫妻观灯》《卖杂货》等。2007年5月,华州秧歌戏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华州秧歌戏,又称布衣戏,是活跃在陕西省渭南市华县的传统戏剧,尤以华县赤水镇的蒋家村、郭村、南北会头坊村、东阳乡的江村和高塘镇的秧歌最为有名。赤水河沿岸地区自古以来水源丰富,盛产水稻及小麦等农作物,是华州秧歌戏的发源地。据《华县志》记载:“秧歌”相传是古代劳动人民在插秧时,为了消除疲劳,唱出的一些民歌小调,以后便称之为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