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杭州特产
杭州民俗文化
余杭滚灯
余杭滚灯源于浙江余杭翁梅一带,流传至今已有八百余年历史,是节庆和灯会期间表演的具有强烈竞技特点的民间舞蹈。南宋诗人范成大在诗作《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中曾对滚灯作如下描绘:“掷烛腾空稳,推球滚地轻”,可见南宋时滚灯就已流行。余杭处杭州近郊,南宋时为京畿之地,各种庙会活动频繁,滚灯做为旧时俗节迎会仪仗队伍中必出的特色节目,自然十分盛行。余杭翁梅又临钱塘江北岸,古代盐业兴旺,海盗不断侵犯。此后数百年间,余杭民间一直把滚灯作为一种吉祥之物、强体之器,每逢元宵或庙会(主要是元帅庙会)必参与表演,因而世代相传。余杭滚灯集舞蹈、技巧、体育于一体,具有多样性、综合性、竞技性的鲜明特征,它有九套二十七
西湖绸伞制作技艺
西湖绸伞是杭州特有的传统手工艺品,既实用又具有观赏性。西湖绸伞,以竹作骨,以绸张面,轻巧悦目,式样美观,携带方便,素有“西湖之花”的美称。西湖绸伞创制于1932年,当时杭州都锦生丝织厂的艺人受日本绢伞的启发,采用杭嘉湖特有的丝绸及富阳出产的淡竹制作,经刷花工艺把西湖风景图案装饰在伞面上,获得成功,故称西湖绸伞,当时,尤以著名艺人竹振斐的制伞工艺最为出色。西湖绸伞选材考究,绸伞加工程序多达18道,这些工序技术要求很高,装饰采用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刺绣工艺等手法,使其工艺精细,鲜明隽秀。西湖绸伞以纯手工制作的方式生产,现杭州西湖伞厂和个体作坊有艺人传承这项传统手工艺的制作。制作西湖绸伞有18道工序,
武林活拳
武林活拳系当代武术大师何长海在继承中华传统武术的基础上所创。何长海祖籍浙江诸暨,自幼在杭州居住并遍访名师。师承武术名家刘百川(曾为孙中山、蒋介石保镖,黄埔军校武术教官),1930年在浙江国术馆又得到杨澄甫、田兆先、黄元秀、高振东、李景林等著名武术大师真传,集少林、武当造诣于一身。1933年,在第二届中国国术考试中获得最高奖次甲等第一名。1935年,力克来杭来杭演武的俄国大力士马嘉乐而名振全国。60~70年代,何长海以数十年武学修养,创编武林活拳三个套路,享誉武术界。该套路将武术内、外家的拿、摔、打技击精神以及西洋拳击术科学、合理地融合在一起,结构紧凑、步法灵活、招式多变,是一套不可多得的实用性
杭州知味观传统点心制作技艺
杭州知味观创始于1913年,距今已有近百年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是“美食天堂”杭州的一颗耀眼的“美食明珠”。它的杭派点心继承了千百年来南宋传统点心制作技艺的精髓,有浓郁的杭州地方特色,代表了杭州点心制作技艺的最高水平。知味观杭帮点心制作技艺以纯手工为主,工艺复杂,配方典型,技术要求高,其工序之多达20多道,品种也有几十种之多。其代表点心有猫耳朵、知味小笼、幸福双、酒酿圆子、咖喱牛肉粉丝等。现在还恢复了供应烧饼、油条、豆浆等大众化早点。历史上多少文人墨客、政史名人在杭州游历、前来知味观一品美食,留下诸多美文典故,为知味观存留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古韵。2006年知味观被国家商务部评为首批认定的“
西湖传说
西湖传说是浙江杭州地方民间传说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西湖丽山秀水,1雪月,自古即是谈情说爱的胜场,与缠绵韵事相关联的桥可举出多处。譬如断桥,我国四大古典传奇之的《白蛇传》中,许仙与白蛇娘娘相识在此,同舟回城;后又在这里邂逅重逢,言归于好,演绎成《断桥相会》这出许多剧种作为保留剧目的折子戏。又如西泠桥,古称《苏小小结同心处》。相传南齐歌0苏小小,富才华,颇自重,一次乘车出游,在白堤上遇到青年才子阮郁,两人一见倾心。苏小小口占一绝云:“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即西泠)松柏下。”迫于时势身世,苏小小终难与阮郁谐1之好,积忧成疾,病殁后葬于西泠桥畔,墓亭就叫“慕才亭”。白娘
杭州小热昏
追溯小热昏渊源,据有关资料查证,宋元时期宁波已有说诨话,这样算来,应有四五百年历史。也有人说它源于清末杭州街头的说朝报。朝报是当时杭州的地方小报,因印刷质量较差,卖报人为了招徕顾客,就一面敲小锣,一面念出报上的主要新闻,称为说朝报。稍后,艺人把说朝报改为说新闻、唱朝报,自编自演。由于形式滑稽幽默,内容风趣,唱词通俗易懂,唱腔又是百姓熟悉的民歌和小调,故深得人们喜爱。1905年,在上海城隍庙以卖梨膏糖为生的杜宝林把说唱朝报的形式运用到卖梨膏糖上,一改过去卖糖艺人那种单纯唱支小曲或说点小笑话的谋生方式,把说唱的内容由新闻朝报和生活趣事变为有简单故事情节、有人物性格和矛盾冲突的节目。因大多数节目表达
小热昏
小热昏是广泛流行于江浙沪一带的曲艺谐谑形式,又名“小锣书”,俗称“卖梨膏糖的”。它源于清末杭州街头的“说朝报”。“朝报”是当时杭州的地方小报,因印刷质量较差,卖报人为了招徕顾客,就一面敲小锣,一面念出报上的主要新闻,称为“说朝报”。稍后,艺人把说朝报改为“说新闻、唱朝报”,自编自演。由于形式滑稽幽默,内容风趣,唱词通俗易懂,唱腔又是百姓熟悉的民歌和小调,故深得人们喜爱。1905年,杜宝林把说唱朝报的形式运用到卖梨膏糖上,一改过去卖糖艺人那种单纯唱支小曲或说点小笑话的谋生方式,把说唱的内容由新闻朝报和生活趣事变为有简单故事情节、有人物性格和矛盾冲突的节目。因大多数节目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经常
淳安竹马
“淳安竹马”历史悠久,始源于元末清初。据清《淳安县志》记载,朱元璋屯兵淳安鸠坑源的谷雨岭(现称万岁岭),曾遗下战马一匹,因战马思念主人,日夜嘶叫于山岗,然乡民觅而不得,遂以“神马作祟”为惧。为祈祷地方平安,岭下各村百姓皆糊纸竹马,让孩童骑上它,走村串户边跳边索讨“常例钱”,然后买来香纸,连同竹马一起焚化,藉以超度战马亡魂。“淳安竹马”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期间“淳安竹马”变化不大,几乎都是以祭祀为主的一种民间活动。直到康熙道光年间,竹马开始与“两脚戏”渗合,简称“两脚戏竹马班”,后来发展为“三脚戏竹马班”。解放后,特别是近些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县文化主管部门加大了对“淳安竹马”抢救、保护
杭帮菜烹饪技艺
杭州菜源远流长,它与宁波菜、绍兴菜共同构成传统的浙江菜系。杭帮菜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一千多年的南宋,当时临安作为繁华的京都,南北名厨济济一堂,各方商贾云集于此,杭菜达到鼎盛时期。据了解,杭州菜历史上分为“湖上”“城厢”两个流派。前者用料以鱼虾和禽类为主,擅长生炒、清炖、嫩熘等技法,讲究清、鲜、脆、嫩的口味,注重保留原汁原味。后者用料以肉类居多,烹调方法以蒸、烩、氽、烧为主,讲究轻油、轻浆、清淡鲜嫩的口味,注重鲜咸合一。改革开放以来,杭州菜与兄弟菜系越来越融为一体,博采众家之长,成为无宗无派的集大成者。据统计,市场上经常供应的杭帮菜有500多种。古往今来杭州名厨辈出,对祖国烹调理论和技艺作出过重要
杭罗织造技艺
杭罗是中国丝绸代表品种“绫罗绸缎”之一,杭罗与苏缎、云绵同列为中国东南地区的三大丝绸名产。杭罗原产杭州,由纯桑蚕丝以平纹和纱罗组织联合构成,绸面具有等距规律的直条形或横条形纱孔,孔眼清晰,质地刚柔滑爽。穿着舒适凉快,耐穿,耐洗。多用作帐幔、夏季衬衫、便服面料等。杭罗历史久远,南宋时,杭罗已崭露头角。《咸淳临安志》卷八《丝之品》载:“罗:有花、素两种结罗,染丝织者各熟线罗,尤贵”宋、吴自牧《梦梁录》卷十八《物产、丝织品》云:“罗:花素、结罗、熟罗”。可见当时杭罗已有多种品种。据《杭州市志》载:元、明、清时的杭州丝绸中,“罗”一直是一种主要品种:“罗中的秋罗、绮罗均为名产。”福兴丝绸厂是目前杭州市
杭州金银饰艺
杭州金银饰艺历史悠久,上可追溯到五代吴越国。据史料记载,吴越归宋时,贡奉之物中金银器皿颇多。近年从西湖雷峰塔地宫出土的吴越时期的鎏金纯银佛像,便是最好的佐证。南宋皇室迁都杭州,大批为皇室服务的能工巧匠纷纷南下,使杭州的金银珠宝首饰技艺集南北大成。清末民初,杭州经济繁荣,商贾云集杭城,金银作坊有了发展,1865年上海方某来杭,在珠宝巷开设信源银楼,后乾源、义源也相继开设,地处信源两侧。此时珠宝巷已成为杭州金银饰品交易中心,据民间三十五年《浙江工商年鉴》载,当时有大小银楼49家,清泰街就有19家之多,以信源实力最雄厚。后来由胡雪岩侄儿胡止祥继盘,由于经营有方,讲信誉,技艺精,使“信源”品牌家喻户晓
杭州铜雕工艺
杭州铜雕工艺,发展于十九世纪后叶,是杭州地区世代相传高超的民间手工技艺。自吴越国、南宋建都杭州,大量铜艺工匠迁入,在靠近西湖的皇城脚下,清河坊街周边,形成了以打铜巷为中心的全国铜工艺品集散地,随着历史的变迁,青铜器技艺传承到近代至当代,以清代的“朱府铜艺”以及至今的“朱炳仁铜雕”,并以青铜文化为基础,发展成为杭州铜雕。杭州铜雕,有着广泛的艺术内容,它包括铜建筑艺术,铜雕塑艺术、铜书壁画艺术、铜装饰艺术、铜造型艺术、以及铜工艺品艺术。发展成为雕刻艺术的重要品种,现有铜塔、铜殿、铜桥、铜船、铜墙、以及铜书壁画等艺术品,深受社会各界欢迎和赞誉。杭州铜雕,由锻铜、铸铜、刻铜以及叠镶铜组成,特征非常鲜明
蒋村柿产品传统加工技艺
蒋村自古是柿子盛产之地,这里的柿树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柿子品种丰富,有扁柿、高脚方柿、火柿、金盆柿子、油柿之分,而聪明、勤劳的蒋村人又通过对八成熟的柿子进行人工催熟或脱涩,不但延长了柿子在市场上销售的时间,还衍生出了炝柿、水柿等多种柿产品。在时间的长河中,村民已经摸索、提炼出了颇具科学价值的柿树养护、柿子脱涩以及柿产品加工制作的方法。柿子的脱涩方法有烘法;渍法;滴盐;扦插芝麻杆;日晒;点醋,米烘;点香等多种方法。此外,蒋村人还掌握有柿饼制作、柿漆加工等技艺。
邵芝岩毛笔制作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杭州邵芝岩笔庄毛笔制作技艺系纯手工,制作工艺精湛,品质优良,享誉海内外。主要工序有笔料、水盆、结头、装套、蒲墩、镶嵌、择笔、刻字等十二道,大小工序达120余道,每道主要工序分别由技工专司,制作选料精细,工艺精湛,讲究峰颖尤显其独特之处,所以邵芝岩笔庄生产的“芝兰图牌”毛笔以“尖、齐、圆、健”四德具备而著称。目前,邵芝岩毛笔制作技艺传承后继乏人,面临濒临状态。
杭州摊簧
杭州摊簧简称“杭摊”,又称“安康”,是由一人说唱故事的南词演变而成的多人分脚色坐唱戏曲(改编本)的曲艺品种。它兴起于清·乾隆年间,流行于杭州及嘉兴、湖州、宁波、上海等地。清·咸丰-同治时,艺人多达三百余名,结社“恒源集”。清末民初,改称“安康正始社”,艺人最多时达五十多班(每班约五人)。杭州摊簧是保持曲艺形式最久的摊簧之一,在其他各种摊簧先后演变成戏曲之后,杭州摊簧仍以曲艺形式演出。直至1961年,杭州文化行政部门将杭州曲艺团杭摊队的艺人全部并入杭州杭剧团,才使该曲种消失。杭州摊簧存有曲目一百二十余折(段),分“前摊”和“后摊”两类。“前摊”曲目多改编自《缀白裘》中的明清传奇剧本,唱词平仄格律
南宋官窑瓷制作技艺
一、南宋官窑的历史演变宋代(北宋960-1126,南宋1127-1280年)是我国陶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辉煌的时代。江南一带由于其富庶的地理条件和以外贸易的发展,已形成商业繁荣、人口密集的城市。临安(今杭州),是当时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又是最大的消费城市。还有明州(今宁波)、越州(今绍兴)、温州、婺州(今金年)、处州(今丽水)等地,这些市镇,历史悠久,瓷业甚为发达,既是瓷器生产中心,又是瓷器消费市场和销售集散地。越瓷、婺州窑瓷、龙泉青瓷已久负盛名,各树一帜。靖康之难,标志着北宋五朝的灭亡。中原地区诸名窑被毁。宋高宗赵构避逃东南,定都临安,建立了南宋朝庭。在杭州凤凰山设立修内司官窑,并在乌龟山
钱塘江板盐制作技艺
钱塘江板盐主要利用钱塘江下游的沙滩白地,在涨潮时吸储含盐分的江水,进行晒制而产生的盐。钱塘江盐制作,历史悠久,工艺独特,其传承谱系繁杂,此为集体项目,在历史传承中往往以“带头大哥”为主的传承人。钱塘江畔的制盐业,非物质文化遗产钱塘江板盐制作技艺,“钱塘江板盐”在全国所有制盐业中独具特色,其特点有:为取盐泥,以盐泥为原料,有别于取海水;而是在咸泥堆成坨头经稻草过滤的淋卤;是用板晒,不同于在沙地上的盐水直接晒制,是在门板大小上的杉木板加四周木楞上倒进卤水晒制,故又称为“板盐”。钱塘江板盐因其技艺独特,所产之盐,较海水晒盐更干净(因淋卤时有过滤和板晒时不接触沙地),更具鲜味,有着经济实用价值和保护研
杭州楼外楼传统菜肴烹制技艺
杭州楼外楼传统菜肴烹制技艺传千年而不衰,是因为有代代相传的一整套科学、完备制作技艺。在过去,这套技艺使杭州菜以“京杭大菜”的美名而名扬天下,在今天,杭州菜走向全国,使更多的人在更多地方都能一尝杭州菜之美味。传统楼外楼菜肴制作技艺保证了杭州传统菜肴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使杭州传统菜肴在中国各大菜系中独树一帜。特别是杭州楼外楼传统菜肴及制作技艺大多和杭州、和西湖的历史人文有关,如东坡肉、宋嫂鱼羹、西湖醋鱼、炸响铃、西湖莼菜汤等。保存了这门技艺,也保存了这些美好的人文传说。但是目前楼外楼传统菜肴的制作技艺正在慢慢消失,技艺传承后继乏人,由于各种菜系、菜肴的融入,菜肴的口味正慢慢被其他菜式所融合,楼外
振兴祥中式服装制作技艺
振兴祥中式服装制作技艺是以手工制作中国式传统服装的独特技艺,是国内从历史上完整保留至今从未间断过中式服装生产的极少数知名老字号企业之一。她诞生在素有“丝绸之府”美称的浙江杭州。百余年来,她吸收和传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服饰文化精髓,形成了“大襟、立领(又称中国领)、一字扣、镶、嵌、滚、宕、盘、钉、勾、绣”等具有鲜明中华民族服饰风格的独特技艺。她以高档织锦缎和丝绸为面料,裁剪缝制出旗袍、长衫马褂、男女中式套装、丝棉袄等系列产品,是中国服饰文化的代表。振兴祥中式服装制作技艺,秉承“量身定制、精工细作”的宗旨,主要工艺流程有:款式构思-量度尺寸-选用面料-裁剪-缝制-钉扣-整烫等,并将传统的花扣制作技
张氏中医骨伤科
张氏中医骨伤科创始人张世炎出生于清咸丰年间,第二代传人张士彬、张士芳(张郎生,1855—1924年,系张绍富先生的祖父),第三代传人张清高(张阿毛,1889—1952年,系张绍富先生的父亲),第四代传人张绍富(1922—1992年),第五代传人张玉柱(1948—,系张绍富先生的儿子)。张绍富以良好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形成了“整体辩证、手法整复、杉皮固定、内外兼治、筋骨并重、动静结合、功能锻炼”综合治疗骨伤,著称于世,把在上图山的“张氏”中医骨伤科医术外移到场口东梓关,“东梓关”逐渐成为富阳骨伤的代名词。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张氏”中医骨伤医术已发展成理论体系逐步完善、学术内涵不断丰富、治疗效果独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