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大埔县特产
大埔县民俗文化
广东汉乐
广东汉乐分布在广东梅州、汕头、韶关、惠阳等地区,又以梅州市大埔县为代表,旧称客家音乐、外江弦、儒家乐、汉调音乐等。据查是古代汉民由中原南迁时带入的,有“中州古乐”之称,在大埔流传至少有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广东汉乐保留了原有中原音乐的特点,并与大埔当地的民间音乐(如打八音、中军班音乐)等相融合,同时又吸纳了潮乐(如大锣鼓)的一些成分,已成为广东三大乐种之一。按照传统的演奏形式、长期沿革的演奏习惯及不同用途,广东汉乐分成五个类别。一是丝弦乐,俗称“1索”。它是广东汉乐中最普及、最大众化的演奏形式。演奏时以头弦(俗称“吊规子”)或提胡领奏,配以扬琴、三弦、笛子、椰胡等乐器。二是清乐,又称儒乐。它追求比
龙舞(青溪黑蛟龙灯舞)
古时,位于大埔县青溪镇境内汀江西岸的铲坑村一带还是未经开发的原始森林,瘴气弥漫,虎狼出没,是一处蛮荒之地。此时位于铲坑村对岸的虎头沙村的南迁客家人经过几代聚集、繁衍,人口渐多,生产、生活资源不足使用,盼望能开发江对岸的蛮荒之地,又惧于瘟瘴和虎狼之威,迟迟不敢行动。后来,一江姓叔侄鼓起勇气,毅然渡江,搭寮居住,斩棘垦荒。一天,江姓叔父惨被恶虎咬死,躲过一劫的侄子只捡得其叔一条毛辫,逃回虎头沙村中。此后,江姓村民只好放弃开发新家园的打算。潜居虎头沙村后矮子岌山深涧-的黑蛟闻知江姓叔侄的悲惨遭遇后,怒火燃起,为了替当地民众谋取幸福,毅然出涧,横渡汀江,灭瘴气,驱虎狼,替天行道,造福黎民百姓。此后,
光德陶瓷烧制技艺
光德镇瓷业早在元、明代已相当发达。据考证,光德镇最先办厂制瓷的有水尾、园仔墩、窑山、下陶等村庄,生产碗、盘、杯、碟、壶等日用瓷器,装饰纹样以青花、云龙、花卉和人物为多。在漫长的生产过程中,创造出一整套陶瓷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光德镇主要陶瓷种类有:(一)仿古瓷,主要产品有:青花花瓶、花篮瓶、古凳;(二)工艺瓷,主要产品有:青花四角花瓶、蒜头瓶、天珠瓶、各种造型果盘、笔筒、笔架;(三)日用瓷,主要产品有:杯、盘、碗、碟、匙、茶具、花盆、鱼缸、烟灰盅等。光德陶瓷烧制技艺具体可分为四大工序:(一)是采集瓷土、拌泥、拌浆釉,这道工序又可具体分为、采瓷土、放车碓、踏泥、洗泥、干泥、洗浆釉;(二)是拉胚成型,
茶阳花环龙
茶阳花环龙在广东省大埔县有百余年的历史,它源于大埔北部地区的民间龙舞一软腰龙,建国前仅流传于青溪镇的桃林村和茶阳镇的下马湖村。建国后,“软腰龙”仍有活动,五十年代后期逐渐消失。1980年冬,县文化馆舞蹈辅导干部张广哲首先对茶阳下马湖村及青溪桃林村的舞龙活动进行调查摸底,在此基础上,组织民间舞龙骨干和制作工匠对原有的“软腰龙”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创新,从而形成了现在誉满全国的优秀民间舞蹈一花环龙。改革后的花环龙在继承中原古汉族龙舞的基础上,吸取了我国民间舞蹈、古典戏剧舞蹈“刚中带柔、柔中寓刚、刚柔相济”的特点,以“文舞”、“软舞”为基调,使花环龙舞得娇柔婉转,潇洒自如。以“站、蹲、跪、团、骑、坐”独
西河漳溪墟扫街灯
西河漳溪墟扫街灯活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因西河漳溪墟每逢农历一、六日为墟日,而正月十六是新年开春做生意的第一个墟日,人们选择这一天为漳溪墟闹春,将正月留下的鞭炮屑、废弃花灯清扫干净,俗称“扫街灯”。西河人为了丰富这个传统活动的内涵,人们模仿“做古事”和“飘(piāo)色”的形式,进行化妆-,由一成人化妆成寿星在队伍的最前面,后跟着两位化妆成手持扫帚仙童的小孩在后面打扫街道,随后跟着各村组织的花灯队、锣鼓队、舞狮队、舞龙队等。2017年11月被广东省文化厅公布为广东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花环龙
“花环龙”在广东省大埔县有百余年的历史,它源于大埔北部地区的民间龙舞一软腰龙,建国前仅流传于青溪镇的桃林村和茶阳镇的下马湖村。建国后,“花环龙”仍有活动,五十年代后期逐渐消失。1980年冬,县文化馆舞蹈辅导干部张广哲首先对茶阳下马湖村及青溪桃林村的舞龙活动进行调查摸底,在此基础上,组织民间舞龙骨干和制作工匠对原有的“花环龙”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创新,从而形成了现在誉满广东的优秀民间舞蹈一花环龙。改革后的花环龙在继承中原古汉族龙舞的基础上,吸取了我国民间舞蹈,古典戏剧舞蹈“刚中带柔、柔中寓刚、刚柔相济”的特点,以“文舞”、“软舞”为基调,使花环龙舞得娇柔婉转,潇洒自如。以“站、蹲、跪、团、骑、坐”独
百侯鲤鱼灯
民间舞蹈鲤鱼灯最早的活动地为百侯镇侯南村,是族人杨缵绪从陕西带回,杨缵绪,清康熙辛丑年进士,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任陕西按察使。依此计算,大埔鲤鱼灯舞始于250年前。建国前,大埔鲤鱼灯舞非常活跃,计有百侯南山、侯南、侯北;湖寮旧田、葵坑、长教、双坑、新岭背;岩上大北坑、小北坑;西河黄塘等11个鲤班。此外,大埔鲤鱼灯还流传到本省的和平、连平、广州。鲤鱼灯舞属花鸟鱼虫一类的抒情民间舞蹈。它寄物寓意,借助舞蹈艺术形象思维的比兴手法,通过拟人化的舞蹈动作和语言,反映人们的思想、感情、愿望和理想。同时,人们还把鲤鱼视为吉祥、幸福的象征。在汉族的传统的春节、元宵节活动中,人们用舞鲤来迎新岁、贺新春
狮舞(青溪仔狮灯)
《仔狮灯》是花灯类的舞蹈,流传于大埔县的青溪、茶阳、湖寮等地。它吸取了大埔提线木偶的技艺,使狮与球连成一体,由1人操纵,变化出各种仔狮戏球的仪态。表演时,在广东汉乐音乐伴奏下,众仔狮各抢一个彩球,抛抛接接,忽离忽合,欢快起舞。主要套路有:“雄狮出山”、“画眉跳架”、“流星赶月”、“猫儿扑鼠”、“卧地滚球”、“鲤鱼挺水”。充分表现出仔狮的活泼可爱和童真童趣。一九八三年,《仔狮灯》被评为广东省民间舞蹈创作奖;一九八六年《仔狮灯》被评为广东省民间舞蹈比赛“丰收奖”;一九八八年大埔仔狮灯队参加广东省首届欢乐节的演出;一九八九年,《仔狮戏球》被收入《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一九九○年十二月,《仔狮灯
大埔广东汉剧
广东汉剧旧称“乱弹”“外江戏”“兴梅汉戏”,是广东省汉族客家戏曲剧种之一,1933年广东大埔县人钱热储著《汉剧提纲》,定名为汉剧,从此约定俗成,沿称至今。广东汉剧流行于广东的梅州地区、惠州地区、韶关地区等闽粤赣边区各地。2008年,广东汉剧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东汉剧来自皮簧合流后的徽戏,与闽西汉剧同属以西皮二黄为主要声腔,用中州官话演唱的剧种。明末清初,广东已有不少唱弋阳腔、青阳腔、乱弹等声腔的外省戏班。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外来戏班在广州建立外江梨园会馆,与当地戏班的琼花会馆各立门户。其时有外江班十五班,其中四个是徽班,八个来自湖南。嘉庆时(1796-18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