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恩施州 > 恩施市特产
恩施市民俗文化
土家女儿会
“女儿会”是恩施州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性民族传统节日之一,是一种独特而新奇的节俗文化,它因在华夏大地上独显女性文化光辉,而尤为显得光彩夺目。一般每年的农历7月7日至12日这些天,是传统的“女儿会”吉日,最初流行于恩施石灰窑、大山顶一带,如今已发展成全州性的民族节日。被誉为“东方情人节”的土家“女儿会”,保存着古代巴人原始婚俗的遗风,是偏僻的土家山寨中与封建包办婚姻相对立的一种恋爱方式,是恩施土家族青年在追求自由婚姻的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以集体择偶为主要目的的节日盛会。其主要特征是以歌为媒,自主择偶。届时,以年轻姑娘为主,也有已婚妇女前往参加,通过对歌的形式寻找意中人或与旧情人约会,畅诉衷情。参
恩施向王节
向王节向王是鄂西土家族的远祖。传说他生于武落钟离山赤穴,农历六月初六这天在清江河遇难。为了纪念他,人们在清江两岸修建了向王庙,现有40多座。每年六月初六,人们都要换上干净的衣服,到向王庙去烧香进贡果。向王节的来历相传向王不仅是土家人的远祖,而且是开辟清江的人。据向王庙石刻记载:“向王生而为人,死而为神,开辟清江,有大禹之德。”民间还流传着一首歌谣:“向王天子一支角,吹出一条清江河,声音高,洪水涨,声音低,洪水落,牛角弯,弯牛角,吹成一条弯弯拐拐的清江河。”因此,每年六月初六这天,驾船的、放排的行到向王庙前时,必须鸣放鞭炮,张灯结彩,一边祭祀,一边祈求向王天子保佑航行平安。
土家“哭嫁歌”
土家“哭嫁歌”土家族“哭嫁歌”,是土家姑娘出嫁前哭唱的别离歌。哭嫁,是土家姑娘婚嫁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程序,即姑娘在出嫁前一月或十天半月就开始在1的哭唱,届时,亲邻老少群聚在嫁娘家里,有的聚首哭唱,有的围观,常至深夜方休。直到发亲那天其兄或弟将嫁娘背出自家大门,哭唱方止。“哭嫁歌”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哭代唱,唱中有哭,边哭边编的抒情悲歌;二是以唱代哭或只唱不哭的长诗结构的抒情放歌。“哭嫁歌”的内容主要有“哭爹娘”、“哭十姊妹”、“哭陪客”、“哭吃离娘饭”、“哭梳头”、“哭上轿”等六大部分。哭词中,过去大多是表达新娘对封建礼教的不满1以及与亲人离别之情,如今,主要是诉说彼此分离之苦和感谢父母养育
土家族偷俗
偷,历来是被视为可耻的卑劣行为,可是在鄂西一带的土家人聚居的吊脚楼里,至今仍保留着几种别开生面、饶有风趣的“偷俗”。这“偷俗”不仅不为土家人唾弃,而且还受土家人的赞赏并传为美谈。偷梁树土家人修建吊脚楼木房,正中堂屋脊上都要横搁一根大梁。梁上朝地一面中央绘着太极图。两头分别写着“荣华富贵金玉满堂”等吉祥词,画着“乾坤”日月卦。土家人很看重梁,说它寄托着今后的兴衰荣辱。这根梁树却是要偷来的。修屋前,主人在附近人家的山头上悄悄相中粗壮苗条、枝桠繁茂的杉树,粗壮苗条表示子孙兴旺后人多,枝桠繁茂表示家大业正又久长。到了架梁的前一天夜里,主人请来几个强壮后生,择黄道吉时出门,至树前,先点燃三柱香,烧上一盒
土家月半节
月半节恩施土家人十分重视过月半,素有“年小月半大”之说。月半又称“中元节”、“鬼节”、“亡人节”,其主要活动是祭祖。祭祖时以纸钱封包,写上已故亲人的名字,在屋外烧掉,并大声呼喊亲人,表示哀悼,以示敬送银钱。当然这是迷信活动。月半原为农历七月十二,但因过月半须全家团聚,并接回出嫁的女儿,所以在时间上造成“婆家过月半走不开,娘家过月半必须去”的矛盾,于是把七月初一到十二均定为过月半。但大部分人家还是在七月十二这天过月半。你信吗?在乡村月半期间,常有一种类似蝗虫的蚂蚱从外面飞过屋内,那些老人们会说:“飞来的这类东西是不能打的,他们认为是祖先的化身,是回家来看一看的,只能点香烛、烧纸钱把它送走。”这显
晒龙袍
晒龙袍恩施土家人每年六月初六这天,家家户户把家中的衣服、被子、书画等物搬到太阳底下暴晒,借用阳光杀死蛀虫及细菌,同时达到防霉、防蛀的作用。晒龙袍的来历相传元进时期,朝庭派兵镇压土家族人民,民族英雄覃土王抗击暴元,在六月初六这一天不幸战败,血染战袍,但他宁死不屈,终被元军杀害。从此,每年的六月初六,当地人各家各户都要以晒衣服代替战袍(因覃土王战袍上绣有龙,故称龙袍),表示哀悼。恩施有的地方过这个节日更为隆重,要杀牛取“十全”(肉、心、肝等)、蒸饭到土王祠供大王,然后全村人聚在一起吃饭。
恩施“社节”
恩施“社节”社祭,是我国古代最重要和最隆重的农事祭日,秋社衰微很早,春社遗风只在湖北恩施等部分少数民族行区残存。“恩施社节”,恩施人称为”过社”,是每年必过的岁令节日,主要有”吃社饭”和”拦社”两大内容,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春社日前,即社期内进行,具有原始性、神秘性、民族性、地域性,完全自然传承。“吃社饭”,即采摘野生香蒿,经切碎、搓揉去苦水、焙干成社菜,与腊肉丁、豆干丁、野葱、大蒜苗、糯米、粘米等混合蒸熟成社饭,请亲朋好友合聚品食,并相互馈赠,此俗源自古人社祭,社饭原是敬祀土地神的饭,现演变成具有民族特色的饮食习俗。由于社蒿(青蒿)具有很好的药理作用,能治疗和预防“伤、肿、痛、痨、疟、痢、
恩施“花锣鼓”
恩施“花锣鼓”,是恩施市民间吹打乐中一种十分盛行又尤为突出的吹打乐,有别于其它形式的民间吹打乐。恩施“花锣鼓”由鼓、锣、钹、小锣(也叫勾锣)加唢呐组成。而鼓则为单面鼓,当地人叫作盆鼓,这种鼓仅一面有鼓皮,另一面空心,打击时音色明亮清脆,其鼓面直径不足20厘米。“花锣鼓”的打法繁多,演奏时,鼓必须占有突出位置,鼓手也必须是技艺精湛者,恩施市的“花锣鼓”在四大乡和城区各有其独特的打法,最为盛名的要算北乡的“一锤四响”,如果不借助高科技的数码手段,很难用肉眼观察出这一锤四响是怎么打出来的,能够掌握这种超凡技艺的民间艺人已是屈指可数。乡民们在空闲时间自由组合的“花锣鼓”吹打班常年活跃在恩施市的各乡村寨
恩施“薅草锣鼓”
“薅草锣鼓”,也叫“薅草歌”,是恩施市民歌中田歌的一种俗称,是土家族的一种伴随劳动生产、民歌与响器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历史上,土家族地区山大人稀,单家独户劳力不足,加上野兽出没,糟蹋庄稼,伤害人畜。在这种特定的自然条件和劳动环境中,土家人形成了互相换工、结伴成群、协作生产,并配以锣鼓敲击,既可作劳动的信息,消除劳作疲劳,又可起惊吓野兽的作用,久而久之,形成独具特色的“薅草锣鼓”。“薅草锣鼓”在演唱形式上,由二位歌师傅领唱或对唱,其余人相和,并配以鼓、锣或者鼓、锣、钹、小锣助兴,恩施薅草锣鼓是联曲体唱腔结构,其唱腔丰富,曲牌多变化,如流行在恩施东乡的“叫歌锣鼓”,可分为引腔、扬歌、叫歌、姐罗也、排
恩施扬琴
“恩施扬琴”又名“恩施丝弦”,从清朝同治年间至今在恩施流传,已有两百多年历史。“恩施扬琴”唱词高雅,音乐唱腔优美,深受群众喜爱。传统的“恩施扬琴”,历史上无专业艺人,演唱者以高雅自居,自约相邀,以琴会友,交流技艺,有“曲唱五更鸡,非友(知音)不玩琴”之说。“恩施扬琴”演唱形式为坐唱,演唱者各持乐器(也有不持乐器的),扬琴居首,称为“坐统子”,余者有碗琴、二胡、三弦、月琴、京胡、鼓(竹节做成)、尺,称其“八音”;演唱时,大家围长桌而坐,不化妆,不表演;传统曲目分生、旦、净、末、丑等角色行当,剧情进入热潮或煞尾时,常伴以众合“彩腔”。“恩施扬琴”音乐唱腔曲牌丰富,有包括“宫调”、“皮黄”为主体的板
土家还坛神
1949年以前,恩施乡村的“还坛神”活动非常广泛,三岔乡、七里乡等还有老一辈的比较齐全的“还堂神”班子在方圆几十里地的范围活动。三岔乡是“全国民族艺术之乡”,至今仍有“还坛神”风俗。恩施土家族“还坛神”,是人们还愿时的祭祀仪式,请“端公”设坛者,其供奉对象主要是自家的祖先神灵,其载体是一只由“端公”将谷米、鸡头等用香灰封好并供在“香火”上“坛钵”,起源于洪武2年。恩施土家族“还坛神”,至今还保留有交牲、开坛、请水、扎灶、操神、封净、签押、放牲、打印、造刀、交刀、回熟、迎百神、拆坛放兵、发圣、小开山、招兵、出领兵土地、扎坛、开荤敬酒、记簿、勾销、打红山、送神、安神等25坛完整的“法事”。“还坛神
恩施耍耍
“耍耍”是恩施市和宣恩县城乡最具广泛性、群众性的传统的民间曲艺形式,主要活动于喜庆新年、男婚女嫁、添丁满月、祝寿做生等场合。表演风格以二人组合,一男一女,女扮男装,唱跳融合,动作滑稽诙谐,唱腔明快优美,多有传统唱段,又可即兴编唱,人物可进可出,一人多角,唱词可长可短,一领众和,营造出一种说唱并茂,歌舞融合的氛围,加以击乐伴奏,场面十分热烈,纯属“踏歌耍唱”类的曲艺品种。“耍耍”的原型叫“耍神”,又叫“跳神”,是巫教中端公敬神还愿诉求上苍,驱疫消灾,播福于民,以求得风调雨顺,无痛无灾,人寿年丰。且将祈求之意,以歌唱之,并将敬神过程,加以舞蹈化,以完成“耍神”的法事。“耍神”的愿望是美好的,人类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