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省 > 兰州特产
兰州民俗文化
兰州太平鼓
甘肃兰州太平鼓舞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素有“天下第一鼓”之称,流传于兰州、永登、酒泉、张掖、靖远等地。兰州太平鼓呈圆筒形,鼓身高70至75厘米,鼓面径长45至50厘米,鼓重19至22公斤,双面蒙牛皮,绘有二龙戏珠等图案,鼓带较长,可挎在肩上,便于击打,同时又可将鼓抛向任何一个方向。兰州太平鼓舞是群舞,有“大轿迎宾”、“黄河儿女”、“擂台比武”等多种表演形式。鼓队有24至48人,多的达到108人。鼓手在领队的号令下击锣伴奏,队形不断变换,一会儿是“两军对垒”、“金龙交尾”、“双重突围”,一会儿是“车轮旋战”、“跳打”、“蹲打”、“翻身打”、“岸打”,等等。兰州太平鼓经过几代民间艺人和艺术工作者的编
兰州鼓子
兰州鼓子是形成并主要流行于甘肃兰州地区,用兰州方音表演的曲艺形式,相传甘肃农村流传的以唱【打枣歌】和【切调】为主的“送秧歌”形式流入兰州后以清唱方式表演,形成兰州鼓子,时在清代中晚期。清末民初兰州鼓子又受到北京传来的“单弦八角鼓”和陕西传来的“迷胡子”(眉户)等的影响,艺术上进一步定型。其表演形式为多人分持三弦、扬琴、琵琶、月琴、胡琴、箫、笛等坐唱,走上高台后由一人自击小月鼓站唱,另有多人用三弦、扬琴、琵琶、月琴、胡琴等伴奏。兰州鼓子唱腔的音乐结构属于曲牌联套体,常用的唱腔曲牌有【坡儿下】、【罗江怨】、【边关调】等四十余支。长期以来,兰州鼓子主要由业余爱好者演唱,职业艺人很少,王义道、曹月儒、
苦水高高跷
甘肃省永登县苦水街高高跷,起源于元末明初,到现在已有近七百年的历史。高高跷是当地一门祖辈相传的民间表演艺术,也是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社火中一个传统的保留节目。表演者穿上传统的戏剧服装,画上秦腔剧中人物的脸谱,拿上道具,踩上高高跷,排成长队,在太平鼓队强大阵容的引导下上街表演。苦水高高跷跷腿的高度达3至3.3米,居全国之冠。时下,苦水高高跷面临传承窘境,表演人员心理不稳定,舞种生存遇到危机,需要有关部门投入财力、人力、物力进行发掘和保护。
苦水社火
苦水社火是丝绸之路沿线最壮观的民俗活动之一,于每年的农历二月二龙抬头当日表演,集中了高高跷、太平鼓等经典节目。表演之时,演出人员就有几千人,观众就更多了,簇拥在乡村的道路上,场面宏大,人山人海,蔚为壮观。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先生创作的巨幅水墨长卷《苦水社火》,长达31米,是他在丝路沿线采风时为苦水社火的盛况所吸引,用一年半的时间创作而成。这幅画在全国巡展,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今年四月在兰州展出,更是“惊艳金城”。欣赏这幅画的时候,我第一时间联想到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感到二者有着非常相似的艺术魅力和表现价值,堪称画中之宝。苦水和苦水人民应该感谢杨晓阳先生,他的慧眼所识、艺术体验和神来之笔,
苦水太平鼓
兰州太平鼓素有“天下第一鼓”之称,也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苦水太平鼓则是其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鼓的鼓身为木质,大红颜色,绘有龙狮;鼓面为牛皮,绘有太极图案;鼓体较重,十数斤不等。表演时,几十人乃至上百人列出大型的阵势,鼓手们斜背着太平鼓,持鞭击鼓打面,阵容雄浑庞大,节奏起落有序,身法刚健多变,声响震耳欲聋,方圆十数里外都能听到隆隆的鼓声。太平鼓,鼓太平。苦水太平鼓表演的文化内涵,意在祈求天下太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这一表演的时间,现在也一般是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与高高跷相映成趣、美美与共,展示出纯朴的乡间民俗和无限的文化情怀。
兰州民间剪纸
兰州城关地区的民间剪纸,分窗花和刺绣图案两部分。窗花剪贴多在春节或喜庆之日,内容除六畜之外,多为民间传统故事;窗花分类对贴,集剪贴衬为一体。刺绣图案多绣于枕巾、台布、门帘、桌裙、枕头之上。图案有《花好月圆》、《鸳鸯戏水》、《鱼水合欢》、《出水英蓉》、《鱼跃龙门》、《龙凤呈祥》、《燕双飞》、《连理枝》、《比翼鸟》以及梅、兰、竹、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