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延安特产
延安民俗文化
洛川蹩鼓
洛川蹩鼓主要流传于陕西省洛川县黄章、永乡、旧县等乡村,为延安著名的“三鼓”(胸鼓、腰鼓、蹩鼓)之一,陕西方言称“蹦跳”为“蹩”,此舞以蹦跳为特征,故称“蹩鼓”。洛川为战国时秦、晋、魏争夺之地,传说蹩鼓即由军阵演变而来,其后通过与当地民间祭祀祈雨活动结合而流传至今。黄章乡已确知的蹩鼓表演传承者已达六代之久。洛川蹩鼓表演者均为男性,表演时头包战巾、背插战旗、腰系战裙、腿扎裹带,或挎鼓,或持锣、钹(大镲)。击鼓、锣、钹起舞时,其基本动作有单跳、双跳、蹉步、拧摆等,场图主要有“白马分鬃”、“蝎子拧尾”、“单骑扑阵”、“四壁合围”、“品字组合”等。表演者在舞、蹦、跳中做出各种造型,在锣鼓齐鸣中左冲右扑,
陕西烂柯山传说
洛川,地处陕北南部,塬面宽阔,沟壑纵横,古属雍州之域,夏商系西河国地,周平王十五年(公元前756年)秦文公设置鄜畤,后秦建初8年姚苌于县北部始设洛川县,沿袭至今已历时1600余年。洛川“地接关辅风承周秦,境临洛渭俗融戍狄”,古老的黄土高原孕育了灿烂的文明,悠久的历史在这片塬上留下了众多的印迹,而特殊的地理位置又使得这片土地上的文化和风俗具有了多样性。在这片世界上黄土层最厚的黄土地上不但遗留着一大批古老的民风民俗,还流传着一个个优美动人的故事和传说,而非物质文化遗产陕西烂柯山传说则是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在洛川县东南40公里,有一座平地而起的土山,这本是一座普通的土山,但这看似普通的土山却和一
美水泉传说
美水泉传说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陕西延安甘泉县流传。甘泉县城西南五公里处神林山麓,有泉水,飞流激射,清澈透亮,厥味甘美,饮之心旷神怡。隋炀帝因之赐名美水泉,说来,有一段美丽的故事。而“甘泉”一词最早见于《苟子·尧问》“孔子曰:为人下者乎?其犹土也?深之而得甘泉焉。”意为甜美的泉水。《隋书》《资治通鉴》载“城郊3.5公里神林山麓古有美水泉,”《太平寰宇记》有“甘泉在县南崖谷上,其泉去地一丈,飞流激下,其味甘美。隋炀帝游此饮之,取入内”的记载,唐代因泉水味美甘甜,县以泉名,于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将伏陆县易名为甘泉县,昭陵李勣墓碑载美水泉之水为唐宫御用。嘉庆本《延安府志·卷九》记载:
黄陵民歌
黄陵民歌是流传于陕西省黄陵县城乡及周边地区的音乐表现形式,它的产生、发展、演化同诗歌、舞蹈是相互关联、相依相生的。黄陵民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是陕西省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黄陵县位于陕西中部,因这里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所在地而得名。流传于此的黄陵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吕氏春秋·古乐》记载:“昔黄帝令伶伦定音律。”说明在黄帝时代就有了较为原始的音乐理念,当时著名的《咸池》《云门》《木冈鼓之曲十章》就是我国原始的音乐作品。黄陵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聪明、智慧、勤劳、朴实的黄陵人民在继承古典音乐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充实着属于自己的音乐风格,这就是原汁原味、原生态的黄陵民歌。黄陵民歌同黄陵老秧歌
九曲黄河阵
气象万千的黄河奔流到黄土高原,弯了大大的一个弯,圣贤们就在这大弯里留下了九曲黄河阵。九曲黄河阵是谁留下的?有人说是《封神演义》中云霄、琼霄、碧霄摆下的黄河阵;有人说是姜子牙摆的军事阵图演化来的;还有人说九曲是元始天尊的太极图,普及到正月社火活动中,演绎成九曲黄河阵了。黄土地上,转九曲是最出彩的一出戏。传说九曲可以消灾免难、开运生祥,八十老转了九曲都可以活到九十九,所以一到时间,十里八村,芳邻远亲都赶来转九曲来了。春节社火活动中,庄稼人在平坦的地上布下九曲黄河阵。九曲设九门,九个城池合成一个大方阵,即所谓的八卦套九宫,有人说这是九个小太极图合成一个大太极图。九曲的九门象征了东、南、西、北、中、日
陕北混源道歌
陕北混源道歌是明清以来混源教在陕北地区长期流传过程中,自诵经宣卷中衍生并独立出来,由“忌口人”(农民经师)掌握和传承的一种歌唱艺术。陕北混源道歌随同传承它的农民“忌口人”,曾广泛分布于陕北大部分县乡村庄。在陕北文化生态环境中生发为一种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陕北混源道歌的历史渊源】自唐以后,中国出现三教合流趋势;北宋时从道教中产生了“混源道”,明代时其中一支形成“混源教”。混源教很明确地以整合儒释道为宗旨,主要在民间发展。明清之际,混源教在陕西流传甚盛,在陕北民间甚至形成覆盖性优势。20世纪中期以来由于社会历史原因而衰败;但在陕北乡村至今仍保存有一定的根基。学界一般认为
陕北唢呐
唢呐,民俗也称“喇叭”,是一种民族乐器,它由杆子、碗子、篌子及哨等部件组成,杆子由柏木或松木经油长期浸泡后制作,长1.2市尺左右,杆上并有八个眼;碗子由黄铜铸成,长0.6市尺,篌子长0.2市尺,哨子是由嫩竽子杆制作。陕北唢呐经过多少年的演变与发展成为陕北的一种不可断裂的传统习俗,在人民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它反映在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当地特有的地方文化。喜喜乐乐的唢呐声在黄土高原上留下悠悠思绪,久悬不散吹唢呐者,民间也叫“吹鼓手”或“吹手”,是陕北人民生活中一种常见的民间艺术形式,无论城镇还是乡下,凡遇婚丧嫁娶、开张庆典、乔迁新居、闹秧歌、合龙口、闹满月、过周年、办庙会及各种庆
耍狮子
耍狮子”民间也称“抖狮子”、“狮子舞”。耍狮子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的南北朝,至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因狮子形象雄伟俊武,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被人们称“百兽之尊”,古人认为它能驱妖镇邪,所以人们在举行一些节日的活动中将举上画好的狮子进行庆贺,在演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今天的耍狮子。耍狮子同样也是在大型的庆祝活动中在广场上进行表演,狮子由人来扮演,小狮子一人舞,大狮子由两人(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相互配合同时舞,舞狮者全身包狮皮(和狮子相同毛色的狮服),使人们无法辩认舞狮者的体形,另有一抖狮人,此人武士装扮,手握旋转绣球,并要有一定的武术功夫,在锣鼓家什的配合下引狮出场。在整个狮子
耍龙舞
耍龙舞也称“耍龙灯”,历史悠久。据《陕北文化概述》中介绍:它起源于黄帝时期,传说当时有一种《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龙的形象,耍舞龙的习俗,通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终于形成了今天人们喜欢的民间舞蹈。关于龙的形象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它身似蛇,脸似马,角似鹿,耳似牛、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龙”的制作,首先由竹条扎成龙节,然后节与节相连便成龙身,表面糊上纸或布,再画上色彩,龙眼装有灯泡由人掌握时灭时明,下面装有供舞龙者手持的木柄。耍龙舞一般是新春正月、大型庆祝活动中在街头或广场上进行表演,耍龙舞开始由一名有一定武术的人手举红色圆珠球指挥“龙”,使它在锣鼓家什的伴奏下一会腾空
跑毛驴
跑毛驴,民俗又称“赶毛驴”。因毛驴与农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本书已有介召),久而久之人们自然把它引进群众文化生活领域之中,并一代传一代延续下来。“毛驴”的制作方法,首先用木棍、竹条或柳枝扎成骨架,蒙上黑布或硬纸,然后染成黑色,“驴脖子”吊上铜铃,“驴头”挂上红绸,再用染黑的麻分别制作“驴尾巴”和“驴鬃”。表演时选一名英俊灵活的少女骑在“毛驴”身上(实际做驴时中间为空心,演员站在中间,“毛驴”的左右挽上红布带,挂在演员的肩上),少女双手紧握驴缰,跑动时故意晃荡,确像一头真“毛驴”在跑动(其实少女和“毛驴”是由同一演员表演的,下半身演“毛驴”的各种动作,上半身演骑“毛驴”的各种动作),随后跟一名
拉枣枝婚俗
素有“民间艺术之乡”美称的洛川县,从古至今流传着“拉枣枝”的婚俗。据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姜献琛《洛川乡土志》记载:“新妇下轿,即用枣枝上栽核桃大枣面兔,扫帚上栽纸花,名为拉花头”。拉枣枝的人多由新郎的姐夫或姑夫担任,枣枝上栽的面兔核桃大枣各有象征意义:面兔象征小两口聪明伶俐如同活泼的小兔;核桃是洛川方言咕叨(吵架)的谐音,《拉枣枝歌》有“枣子头上栽核桃,小两口见面不咕叨”之说,意喻夫妻和睦相处,少生矛盾;大栆,“枣”与“早”同音,有公婆期盼早生贵子之意,而扫帚则有驱恶避邪之说。从新媳妇下轿,燃放鞭炮开始,拉枣枝者手执枣枝,引领新媳妇进大门拜天地入洞房之后,才将枣枝扫帚放在洞房的一角,枣
安塞农民画
安塞农民画,故名思义,是农民自己画的画。陕西安塞有民间画家千余人,他们都以农家妇女为主。在劳动之余,用画笔描绘新生活反映新生活,取得了巨大成就。安塞农民画构图奇美,想象力丰富,手法大胆,色彩效果十分明显,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被誉为“东方的毕加索”。安塞农民画参加过“法国独立沙龙美展”和世界各地以及在中国各地的展出,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其中《牛头》获得全国评比一等奖。中国美术馆收藏了部分作品。安塞农民画家到过法国、美国、日本、德国、奥地利、菲律宾等国进行表演交流。1998年,安塞县被中国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农民画之乡”。
陕北剪纸
剪纸是陕西省陕北地区独具风格的传统民间艺术,历史悠久,代代传承。主要种类有窗花、炕壁画(炕围子)、顶棚画、板架挂画、小孩鞋头画、裹肚画等,题材广泛,大多来源于生活,诸如牛、马、猪、羊、鸡等家畜家禽,花虫鸟鱼,飞禽走兽以及戏剧人物、民间故事、吉祥物、民俗事象、农耕、纺织、饲养、贸易、佳节喜庆等,都可成为剪纸形象,造型古拙,风格粗犷,寓意风趣,形式多样,技艺精湛。陕北剪纸又以安塞剪纸最为出名,安塞县曾被文化部誉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
宜川剪纸
宜川剪纸古朴纯厚,线条流畅,剪法细腻,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其形式多为窗花、硗花、枕头花、顶棚花、墙花、壁挂花等。作品各具特色,文化意蕴深厚。其中王素珍、李燕燕为宜川剪纸代表人物。中央美院教授孙美兰为宜川剪纸题词:“散发着黄土的清香”;中央工艺美院的韩子善教授题词:“醇厚之美,质朴之美”。
延川大秧歌
延川大秧歌又称二人场子、四人场子、八八场子、十六场子、三十二人场子等场子秧歌。延川大秧歌一般都有伞头,伞头起领唱和领舞的作用,而跟着伞头走的其他演员,主要是尽情地扭,谁扭的动作幅度大,体态灵活,谁就能博得满堂喝彩。秧歌队伍里,有跑旱般、跑毛驴、跑竹马、蛮婆蛮汉等。尤其是蛮婆蛮汉的表演,重在一个“蛮”字,要蛮得滑稽,蛮得变态,蛮得可亲,普得可爱,他们诙谐凤趣,惟妙惟肖,把秧歌的欢庆气氛推向热潮。延川大秧歌是陕北民间舞蹈的杰出代表,它和黄陵、洛川老秧歌构成延安各具特色的两大民间秧歌。它情绪饱满,气氛热烈,动作千姿百态,均图丰富多彩。近年来,多次参加省、市大型广场、舞台演出,多次获得省、市奖励。其特
子长杂艺
踢场子:表演都4-8人不等,男女各半,锣鼓声起,男角奔腾跳跃,热烈豪放,女角舞姿潇洒、情趣娴雅。鼓点停落,一人领唱秧歌,其他伴舞,和唱尾声。二鬼打架:本节目为民国二十九年(1940)驻瓦窑堡的抗大学员编创。由一人表演,道具为一个木框,上扎两个傀儡。表演时将木框固定在表演者被上,背上傀儡左旋右转,犹如打斗、形态逼真。打腰鼓:内容颇多,多演、等。建国后,配合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编写剧本,用民歌小调、道情戏进行表演。
富县打花棍
花棍也叫“浑身响”或“霸王鞭”,主要流行于延安、富县一带。花棍用木棍制成,一般长近四尺,粗不过一寸,花棍上凿有很多空槽,槽内装有二至四枚可活动的麻钱(铜钱)或钢环,为了美观可染成花节状,表演时演员身穿古代兵丁服或现代秧歌服,手持此棍,从头、肩、腰、腿、脚等部位翻身、打转、缠腰、踢腿、有节奏的依次击打,并带有民间武术动作,同时还发出“沙、沙”的响声。表演场地在广场和舞台均可,舞台表演人数一般二至八人,广场表演人数四十至六十人为宜,男女均可,表演时须可配乐器和音乐。
搭平伙
陕北的民间有一种叫“搭平伙”的习俗。搭平伙的时间一般是在晚上或霪雨天,此时,人们往往聚会在一起,地点大都是村子的中心,人又比较户拉(爱门户),或者是光棍汉家,大家坐在一起山里上,沟里下,说长论短,也有时人们在一起玩牌耍棋,或者听别人说西游(讲故事),时间长了大家都感觉有点饿,这时有人提议“搭平伙”,于是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能哩(可以),然后众人就七嘴八舌地提各自的方案,有的说杀只羊,有的说买几只鸡,有的说割上几斤肉,还有的说不如买上几斤鸡蛋或粉条,经众人的讨论方案决定下来后,然后按每个人的特长去分工,此时,大家一齐动手有的买肉(在没有肉的情况下杀羊宰鸡),有的担水、有的寻柴、有的找调料、有的凑碗
延川道情
延川道情作为陕北道情的分支,属后起之秀,是群众非常喜爱的一种民间曲艺。道情本为道场曲,是服务于道教的一种音乐形式。延川人把道情与陕北民歌谣、民间舞蹈融洽在一起,有了一种新的曲艺形式——说唱韵味浓厚,表现出明显的曲艺色彩。简单粗犷的戏曲,闹社火的秧歌服,粗犷的秧歌舞,地道的方言土语,构成了道情戏独特的表演形式。延川民间流传大量道情剧,如《走南阳》《忤逆子》《三回头》《牡丹亭》《李四接妻》《十万经》《李大开店》《墙头记》《张良卖布》《二流子转变》《湘子出家》等,其中《十万经》《李大开店》最受欢迎,已成为传统道情代表作。延川道情戏有两种:一种是闹秧歌,在本村演出,吃饭住宿在自己家里;即使到外村演出,
延川说书
说书是深受群众喜爱的一种古老民间曲艺。以前本县说书艺人几乎都是盲人,他们走村串户,怀抱三弦或琵琶,腿上绑着甩板,一个人边弹、边唱、边说,听众可多可少。说书是说唱艺术,唱占了很大比例,艺人们常说:“说是骨头唱是肉”。内容包括远古神话、历史传奇、百姓故事、新闻、奇闻趣谈等,说书人都能说得活灵活现,对那些邪、恶、丑予以嘲笑和鞭挞,对真、善、美大加赞扬与歌颂。说书场所人少时设在窑洞里的炕上或地上,人多时设在院子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非残疾人的加入,说书形式也由一人说唱变为两人对唱,增加了二胡、板胡等乐器。现说书分单人说书、双人说书和多人群口说书三种,曲调也有九腔十分调之说,以平调多人走唱为主,辅以欢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