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 > 赣州 > 会昌县特产
会昌县民俗文化
赣南客家匾额习俗
赣南客家匾额习俗(第四批国家级)会昌匾额源于传统的祠堂建筑。祠堂内祖先牌位、某某堂号和祠堂内悬挂的功名匾、寿匾等匾额。自北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建县以来,会昌县就有悬挂匾额的习俗。会昌匾额凝聚了深厚的客家文化,具有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寓意深邃、作用独特等鲜明的特点,体现了会昌客家民俗追根寻源、崇文重教、积极入世的文化特质。会昌匾额具有很强的民俗性,从规制到仪式都有一套独特的程序。在祠堂内挂匾额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格(条件)。如《会昌县萧氏宗祠管理章程》规定,在萧氏宗祠挂匾,必须符合条件,由本人须向宗祠理事会提出申请,理事会审核后,由理事会定制匾额(经费由申请者负责)。会昌匾额挂匾必须按照既定
会昌赖公庙会
会昌赖公庙会(第四批省级)会昌县翠竹祠赖公(俗称“显应公”)庙会(俗称“菩萨出街”)是一项流传延续500余年的民俗活动。赖公(显应公)在会昌民间流传甚广,始于明代成化年间。据旧志记载:“金保舍人,名垒,邑庠生。赖神祠之建始于垒。”明正德年间,因南赣巡抚王阳明在会昌翠竹祠(即赖神祠)祈雨应验,从此名声大振。清咸丰年间,赖神又被拥戴为成功抵御太平天1队入侵会昌的神明。同治年间,会昌士民奏请禀报朝廷给赖神赐封。同治三年(1863年)十二月,穆宗皇帝御批:以神灵助顺,加江西会昌县赖公祠封号,曰:“显应”。从此,赖公又称“显应公”,成为赣闽粤边际地区享有盛誉的地方神袛。明清以来,会昌城乡每年农历七月初六
会昌踩鼓
会昌踩鼓(第四批省级)会昌踩鼓(俗称脚鼓)是典型的道教音乐,其特色是演奏时手脚并用,用脚控制鼓的声音、节奏、轻重,以表现道教音乐的神秘色彩。演奏者把脚放在鼓面侧边,手拿鼓槌开始演奏,通过手脚配合表现节奏、轻重、音色等艺术特色。脚抬起,右手鼓槌敲鼓为“咚”,脚放在鼓面上,左手鼓槌敲鼓为“沽”,脚沿着鼓面中心游动,鼓槌轮敲鼓则是“长沽”。节奏类型多样化,如(备注:省略号是指延长、渐强、渐弱符号):沽沽|沽咚|沽沽|沽咚║沽咚|沽咚|沽咚|沽O║沽…咚║咚咚咚|沽O║咚咚咚咚|沽║会昌踩鼓有一套基本固定的程式,依次为:申文、敬坛、呈祠、莲灯、超度(施法)、咒水、请神。踩鼓演奏技法主要有:“三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