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 > 吉安 > 吉水县特产
吉水县民俗文化
解缙故事
解缙故事在解缙生活的明代就广泛流传,出现了解缙故事专集《汇校正解学士诗选》,该书无作者姓名,是整理口头讲述的刊本,书中记载了“对竹”等故事。这些故事现实性较强,民间语言丰富,脍炙人口,寓教于乐,流传广泛。在表现方式上,一是大多数结构简单紧凑,但又生动有趣。如题诗,写对子就属此类。二是富有传奇性。这类故事占的比重较大,情节设置具有强烈的戏剧性,语言辛辣幽默,常常把恶势力、丑恶现象作为讽刺的对象,凸现出解缙滑稽而又犀利的个性。三是具有神话色彩。如称解缙为仙鹿下凡,而又及时回到天庭,就是一例,想象丰富,情节奇妙,强烈地表达出创作者的良好愿望。新中国成立后,有不少文人搜集整理的解缙故事,在《江西日报》
杨万里故事
杨万里(1124—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谥文节,今吉水县黄桥乡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他生活在民族存亡危机四伏的南宋中期,中进士后,在地方和朝廷任官30多年,清正廉洁、爱国爱民,一直坚持抗击侵占北方领土的金国,时刻不忘洗雪国耻,积极为抗金事业出谋献策,其政论《千虑策》,直率地批评朝廷的1无能,并提出兴国方针策略。可是,现实总使他失望。因反对权0盘剥百姓,受到陷害,致仕回家后隐居十五年不出,一心研学作诗,于诗歌中,寄寓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劳苦百姓的同情,对祖国0的忧虑,对幸福未来的追求。他一生写了两万多首诗,大部分都失散了,只留下4000多首,是我国文学史上多产的诗人之一。在诗歌创作中,
吉水长龙
长龙是流传于吉水县盘谷镇曾家村的传统灯彩,由九节布龙发展而来,以“长”著称,龙头龙身龙尾共333节,1000多米长,400余人同时参与舞耍,表演要求协调性高,注重队形变换。其造型优美,规模宏大,气势磅礴,为我国同类灯彩中所罕见。长龙由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组成。龙头重30公斤,由竹篾彩纸(布)制成;龙身以竹蔑制成鸡笼状,每节间距6尺,黄布相系;龙尾与龙头相配,但较龙头轻巧灵活。龙身以金色为基调,舞者着一色的灰蓝色服装,轮廊清晰,色调和谐。舞长龙常见的花节有会圈、倒四门、串四方、团龙、倒龙等。其表演注重队形变换,以各种气势恢宏的造型取胜。如巨龙漫游、卧龙戏珠、老龙盘柱、龙潜龙门等。表演时由10支
吉水鳌鱼灯
鳌鱼灯是吉水盘谷村的传统灯彩,“谷村一千烟(户),代代鳌仔灯”。相传谷村小祠下兵部尚书李邦华在李自成攻破京城以后,看到明朝皇帝朱由检在景山自缢,为表忠心,也吊死在皇帝脚下。后来的清朝皇帝为笼络人心,特赐李邦华家眷灯彩一批,归家玩赏。这批灯彩分为座灯、行灯。座灯有鳌山、龙船、秋千架、故事人物灯等;行灯有龙灯、狮灯、鳌鱼灯、花灯等。因制作耗资太大,其他灯渐渐失传,唯鳌鱼灯流传到今天,因为“鳌”字含“独占鳌头”(即第一)之意,又与“傲”谐音,显出不可一世的气势,于是保留了皇上所赐的这种灯彩。鳖鱼灯由麒麟、狮子、黄龙、鳌鱼头尾4件8节组成,舞者8人,身穿灰兰色镶白边布扣的便衣裤,由鳌头师傅带领,麒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