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深圳特产
深圳民俗文化
龙岗舞龙
龙岗位于深圳市龙岗区。自从客家人迁徒龙岗几百年来,爱龙敬龙,舞龙便源远流长流传至今。龙岗舞龙舞的是布龙,以竹木架制骨架,用布料做龙身、龙面。龙头由嘴部、前额、后脑、角、手柄(龙把)等部分组成,体积较大,造型复杂,颜色鲜艳,头角峥嵘,显出龙的威风。舞龙正式开始前,要先点睛,谓之“画龙点睛”。龙岗舞龙队由12人组成。可表演一连串的动作和造型,以狮鼓、大钹、锣作打击乐。执龙珠的人是全龙阵的灵魂,靠龙珠的指挥,龙珠走什么路,龙身和龙尾随形似影跟着走。在喧闹的锣鼓声中,龙珠前引,舞龙队员各就各位,右手执龙把中央,左手执龙把下端,随着锣鼓的节奏,龙珠反复转动,龙头随珠晃动,绕扬一周回到原位。然后,布龙随着
望烟楼的传说
据2006年《福永镇志》及《宝安民间文学集成》(2006年5月)记载,望烟楼的传说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该传说通过记录抗元民族文天祥的侄孙文应麟,在福永大矛山脚下,开村立业,乐善好施,关心民众疾苦的义举,后人为纪念这位乐善好施、关心民众疾苦的义士,便在其曾经用来了解民情的凤凰山顶,建了这座望烟楼。每到逢年过节,附近村民自发地来到这里进行祭拜活动,他们在这里表达到文应麟的尊敬和敬仰之情,同时也激励后人要继承其遗志,把中华美德及助人为乐的习俗不断地传承下去。文应麟于元朝大德年间(公元1297年—公元1307年)因不满元朝的统治,随祖辈流落到大茅山脚下,并在此繁衍生息,开村立业。文应麟当时作为一
安琪广式月饼制作技艺
广式月饼因主产于广府民系的分布地区而得名,起源于唐代,成型于明代,兴盛于近代,流行于广东、海南、广西等广大地区,清末已走出国门,远传至东南亚及欧美各国的华侨聚居地。在我国民间传统习俗中,月饼象征亲人团圆,是中秋佳节寄寓美好愿望的应时食品和礼品,故广式月饼制作一直长盛不衰。安琪广式月饼分纯甜和咸甜两大类,品种丰富多样,琳琅满目,有莲蓉月,单黄、双黄莲蓉月,豆沙月,豆蓉月,蛋黄豆沙、豆蓉月,五仁月,叉烧五仁月,七星伴月等数十个之多。其皮薄馅丰,油光闪闪,色泽金黄,滋润软滑,甘甜香醇,独具风味。饼身图案精致,花纹清晰,造型美观,不易破碎,别具特色。广式月饼尤以双黄白莲蓉和双黄红莲蓉两个品种驰名海内外
大船坑舞麒麟
宝安区大浪街道大船坑村舞麒麟约开始于明嘉靖年间,至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大船坑“舞麒麟”作为当地客家人的几百年来民间传统喜庆、祭奠等活动,具有典型的民族性、民俗性和民间传承性,也有广泛的社会影响;该项目较全面的、完整的继承了“麒麟舞”套路和表演技法,并一代代得以传承,最大年龄69岁、最小年龄17岁、平均年龄35岁。大船坑的“舞麒麟”一般长六米。麒麟头部用竹片等扎成,眼睛可以转动,口部可以翕合,其身用绸布镶着闪闪发光的粼片。新制作好的麒麟首先要“开光见青”——即凌晨时分在预先选择好的古树下烧香,供神位,麒麟队中最长者将麒麟头上的红布揭去,敲锣鼓并鸣放鞭炮,使麒麟“出生”时便见到了青青的树叶,这
沙头角鱼灯舞
沙头角鱼灯舞起源于明末清初,流行于沙头角、盐田及香港新界等地,为渔民逢年过节、拜神祭祖必备节目。鱼灯制作精巧,用竹篾扎成鱼状,糊纸绘彩再涂上桐油,下装短棍,举棍起舞穿梭如海中鱼群。伴奏乐器有锣、鼓、钹、锁呐、螺号等。
松岗赛龙舟
松岗赛龙舟是极具地方特色的一项民间习俗活动,与全国其它地方赛龙舟活动不同,松岗赛龙舟起源于当地的一个神话传说,虽然在形成的过程中也受到端午节纪念屈原的影响,但它的发展兴盛却与本地文氏家族纪念民族英雄文天祥有着密切的关系。文氏家族为松岗赛龙舟活动赋予了独特的后辈祭拜先祖的宗族色彩,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规范的、严谨的仪式,成为当地老百姓的重大民事活动。松岗传统赛龙舟活动的地点有两处:一处是以金花围村的中心砘为起点——经松岗老街——到石鼓郎的龙船弯处为终点。另一处是金花围村的中心砘为起点——沿茅洲河——到碧头村的旧码头为终点。这两处也是当年宝安县地区和省港澳、海外侨胞端午节集中赛龙舟的主要地方。19
石岩客家山歌
石岩客家山歌流传于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有客家人居住的各个社区,用客家话唱,基本是四句和五句七字体,第一、二、四句押韵。演唱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个人自唱也可以两人一唱一和,其中擂台斗歌是客家山歌最精彩、最激烈、最吸引人的一种演唱形式。石岩客家山歌和所有客家地区的山歌一样,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地方风格特点。在唱法上,有假嗓、本嗓和细嗓三种。山歌歌体结构形式比较整齐划一,山歌中的格式和闽、粤、赣、桂、湘、川、台等地区大体相同,韵律也是平平仄仄的声韵为基调,歌词多以当地客家人日常生活中的口头语言,生动、形象、风趣,往往以物抒怀,真情实景,寓情于景。在种类和体裁上,石岩客家山歌有山歌号
松岗七星狮舞
松岗传统“七星狮”是南派狮子最具特色,独树一帜的,它具有文武双全的特点,武狮的主要玩法有蛇型、蜈蚣型、螃蟹型、鲤鱼型、踩砂锅型;文狮的玩法有写书法型。这些玩法具有沿海岭南鲜活的特色,在去年6月参加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日表演中给人深刻的印象。目前的代表人物是文琰森,艺名:文琰,生于1938年,今年70岁,祖籍宝安区松岗山门村人。8岁起就跟着哥哥,在醒狮团学艺。四十年代初期他拜在正式“七星狮”的传承人焦贤师傅门下,专攻“七星狮”。他很快就学有所成,学成后他回到家乡松岗,在宝安一带传承“七星狮”,在松岗街道的山门,东方水围、沙浦、燕川、罗田、塘下涌等社区收授学徒300多人,四周邻村纷纷来请他去办团传
坂田永胜堂麒麟舞
坂田永胜堂麒麟舞是广东省深圳市的汉族传统舞蹈,产生并流传于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村。永胜堂麒麟舞主要是通过舞动麒麟头,模仿猫、虎等动物摇头、摆尾、嬉戏、玩耍的动作和情景,并融合武术的一些基本步伐,以及伏、卧、弯、腾、跃、跳等动作来表演,以此为观众传递麒麟送福,传递吉祥喜庆之意。每逢春节拜年、娶妻迎亲、新宅落成等喜庆活动受邀表演。列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永胜堂麒麟舞的传统表演约1小时左右,主要包括舞麒麟和武术表演。永胜堂麒麟舞主要是通过舞动麒麟头,模仿猫、虎等动物摇头、摆尾、嬉戏、玩耍的动作和情景,并融合武术的一些基本步伐,以及伏、卧、弯、腾、跃、跳等动作来表演,以此为观众传递麒麟送福,
深圳舞麒麟
深圳舞麒麟,是当地流传下来相当普遍的民间民俗舞蹈。麒麟,古代传说的一种吉祥动物。早在200多年前,新安县(深圳市前身)的观澜、黎围、龙岗等客家地区,崇尚武术,风行舞麒麟。如果哪条客家围没有舞麒麟、不懂武术的话,哪个村的青年就被看不起。每年除了固定春节期间在本村和前往深圳墟、南头、香港新界等地拜年表演外,平时族人婚娶迎亲、新宅落成等民间活动,都邀请麒麟舞前来助兴庆贺。观澜镇松元厦村“舞麒麟”队伍中,清朝就出现了陈国宾和陈觐高2名武举人和12名武秀才。观澜的“舞麒麟”经过200多年,已传承到第六代。罗湖区黎围村早在清光绪32年(1906年)就有30多个男青年舞麒麟。其中师傅郑宠传外号“生公”,意指
下沙黄氏祭祖习俗
下沙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西南部。现有常住人口559户,1500多人,村民基本为黄姓。原籍下沙现居海外的黄氏后裔约3000人。下沙祭祖习俗始于南宋时期。最初只是每天早晚在祖宗牌位前上香、叩首。南宋淳佑八年,下沙村开基祖黄默堂去世葬于村北莲花山,其子孙开始每年到墓地祭祖。至九世祖黄思铭时期,下沙的人口迅速增长、经济实力增强、村落规模扩大,进入重要发展阶段。黄思铭去世后,后人于明朝末年在村内建“黄思铭公世祠”纪念他,墓祭、祠祭的祭祀仪式也有了完整、严密的固定程序,并代代延续至今。改革开放后,旅居海外的下沙黄氏后裔也每年派代表回国参加祭祖。2004年秋祭,回国祭祖人数达到1500多人,分别来自13个
平乐郭氏正骨医术
平乐郭氏正骨医术源于河南省洛阳市平乐村,深圳平乐正骨是这个传统流派的重要分支。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座落在深圳市罗湖区。自郭氏先人于清嘉靖元年(1796年)创立郭氏正骨医术以来,其后的几代传人,都秉承祖训,致力于中医骨伤医学的发展、创新,使得源远流长的平乐正骨,由治病救人的朴素医技上升为造福人类的中华骨伤科学。1985年,第五代传人、郑州市骨科医院前院长郭春园率弟子、学生来到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创办了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郭春园于1959年、2001年分别撰写的《平乐郭氏正骨法》和《世医正骨从新》,是郭氏第五、六代传人中最具理论水平和指导价值的骨伤科医学专著。郭春园不仅大力发展、传播平乐正骨医术
下沙大盆菜宴习俗
大盆菜宴是深圳湾一带地区特有的一种饮食习俗,而以福田区的下沙村为代表。下沙位于深圳市福田区西南部,南跨深圳湾,与香港新界隔海相望。制作大盆菜的主要原料有萝卜、鱿鱼、门蟮干、蚝、鸭肉等15种;辅料有蒜头、生姜、蚝油等。制作工艺为采用煮、煎、炸、炒、烧等方法,将15种主料分别一一加工好,做成15道不同的主菜。以萝卜作为第一道菜铺底,把加工好的15道菜,按一定顺序,一层层依次盛入大木盆里。大盆菜就制作完成了。大盆菜宴习俗形成于南宋末年,最初是在榕树下挖坑垒灶,架锅制做,围锅而吃。后来,大盆菜习俗在流传过程中,又逐渐与祭祖、“点灯”、婚嫁等人生礼俗结合起来,成为这些礼仪的一部分。大盆菜宴举办的时间多在
甘坑客家凉帽制作技艺
客家人戴凉帽的习俗,从北宋年间就有苏东坡的“苏公笠”记载,至今近一千年。甘坑凉帽的制作从清朝嘉庆年开始也有两百年历史。早年甘坑凉帽村始祖张锦超学到从福建长汀府张太婆承传过来的凉帽手艺后,传给子子孙孙以织凉帽为生。甘坑,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往北十公里的山区小山村,村中有座凉帽山。此山种有几百亩“单竹”,该竹很特别,竹头竹尾一样粗大,节间长1米多,易开蔑。甘坑村祖传绝活是师傅用牙“撕蔑”,而且竹蔑需多薄就能“牙咬”撕出多薄,织出的“凉帽顶”竹蔑均匀、轻巧,竹的原色好,花纹图案多变。深圳、香港新界、东莞、惠州一带客家地区妇女,甚至东南亚、欧、美-街中的深圳藉妇女都喜欢它,即使不戴,也买一两顶挂在
红釉彩瓷(满堂红)烧制技艺
陶瓷红色釉的生产工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代,成熟于明代,永乐时红釉有鲜红为宝之称,宣德红釉更为盛名,被列为皇室用品。“满堂红”陶瓷高温颜色釉的生产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有史料记载的传承关系可追溯到清朝末年。根据记载,清末刘氏家族人员运用当地资源和当时引进的进口化工颜料,开发出第一代“满堂红”高温颜色釉陶瓷,其颜色鲜红、色相纯正,釉面光润、细腻,产品的品质是古代的红色釉瓷和当时市上的红色釉瓷器不能相比的。它的出现在当时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如今刘权辉传承家族多年的探索和研究成果,结合新的技术,以一种崭新的方式复原高温陶瓷色釉技术。2007年,永丰源的陶瓷作为国礼,由胡锦涛主席赠送给俄罗
大鹏清醮
大鹏清醮相传缘于600多年前建筑大鹏古城;大鹏所城史料载有刘起龙将军(1772/1830)和赖恩爵将军(1795/1849)率部,每年农历三月廿三拜祭天后和每隔5年参加“打醮”活动。大鹏所城地处广东沿海,为抵抗倭寇,明洪武年间建成大鹏城,相传当时建好开光(使用)前,北城门附近几位子民忽然无疾亡故,牲畜发生瘟疫,引起百姓恐慌。建城的头领马上请来堪舆大师,认为北门是白虎门,开不得。除了堵上北门外,还请来道士“打醮”做法事。古时新安县“打醮”大致两种模式,一为解除瘟疫的“瘟醮”或“傩”。二为感谢神明庇佑、祈求平安的“太平清醮”。大鹏所城历为军事要塞,战事频发,大鹏清醮相当一段时期是为纪念阵亡将士和超
上川黄连胜醒狮舞
据“宝安县志”“群众文化”(716页)载:“民间舞蹈主要有狮舞粤语属的新安多兴狮舞;配以大锣大鼓,又兼刀枪剑戟武术场面,声势浩大…”。“上川黄连胜醒狮团”创始人黄连胜(原名黄胜华)1906年生于宝安区新安街道上合村(见纪念照片),是个传奇式的爱国人士。少年学艺得高人指点,三十年代后在香港、荷兰、印度开过武馆,桃李上万人。据香港黄锦辉(1942—)说,解放前(约47年),黄连胜就数次带领宝安醒狮赴蛇口赤湾妈祖庙会,与各地醒狮交汇竞技。传统舞狮以平台表演为主,新狮初舞前,需经开光点睛仪式,开过光的醒狮便具有生命和灵气,可以进行表演了。黄连胜传下的狮舞有两个特点,一是武术引路,展示一番徒
贾氏点穴疗法
以指代针的点穴疗法是来自民间、源于实践、根据武功点穴原理演化而来的,即是将作为进攻或防御的强刺激的武功点穴术演变为人体所能接受的治疗方法。术者根据不同病种和病情,运用意念力,在患者体表适当的穴位或特定的刺激线上,用手进行点、按、拍、叩等不同手法的刺激,通过经络的作用,促进体内的气血畅通,使已经发生障碍的功能活动得以恢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贾氏流派第二代传人、深圳市中医院点穴专家陈荣钟副主任医师从医40年,发扬传统、大胆创新,首创“治瘫十法克偏瘫”、“以惊治惊疗脑瘫”、“唇睑刺激治面瘫”等学术理论和治疗方法,是目前国内屈指可数掌握点穴绝技且有建树的专家。曾受到联合国副秘书长莫瑞斯·斯特朗、
骆氏腹诊推拿术
骆氏腹诊推拿术创始于清代,是运用中医腹诊理论判断病之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根据不同的证型以辩病论治来指导推拿手法的一种程序推拿方法。把独特的腹部诊断与推拿治疗方法密切地结合起来,根据腹诊辨证,选用不同的手法、治法用以防治疾病。腹诊推拿法以阴阳五行、脏象经络理论为指导,主要通过望诊和触诊,观察腹部形态的变异与触知其腹壁的紧张度及是否有块状、索状、网状等不同情况,以提供必要的诊断依据,再按八纲辨证方法判断其表、里、寒、热、虚、实及与全身的关系,从而确定推拿的治则。腹诊推拿的治法,有补、温、和、通、消、汗、吐、下“治疗八法”。其主要手法,有推、拿、按、摩、捏、揉、搓、摇、引(牵引)、重(包括肘压、
大鹏山歌
大鹏山歌是深圳大鹏、南澳地区的人用“大鹏话”口头传唱的民歌。大鹏话当地人俗称“千音”,又叫“大鹏军语”。“千音”是大鹏所城有一千二百多户,一千多个籍贯,一千多个口音。大鹏山歌的基本特征是语言独特、曲调多样、内容丰富、形式灵活、通俗易懂、委婉动听。大鹏山歌具有历史价值、语言价值、音乐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大鹏山歌沿用“大鹏军语”演唱,对研究“大鹏军语方言岛”的语言演变具有非常高的语言研究历史价值。大鹏山歌通俗、易唱、内容丰富,有很好的群众基础,这项民间悠久的自娱自乐活动,对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社会作用。历史渊源:大鹏话和大鹏山歌的形成与大鹏所城有关。大鹏所城城内外居住的军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