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莆田 > 荔城区特产
荔城区民俗文化
妈祖祭典
湄洲岛位于福建沿海的湄洲湾口,属福建省莆田市,这里是四海共仰的海神妈祖的故乡,是妈祖文化的发源地。目前世界上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30个省市五百多个县、市建有五千多座颇具规模的妈祖分灵庙宇,恭祭妈祖民众近两亿人,每年前往湄洲妈祖祖庙朝拜的海内外游人超过一百万人次。妈祖文化起源于北宋初期,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妈祖姓林名默,北宋建隆元年生于莆田湄洲岛,雍熙四年因救助海难逝世。人们感念她生前行善济世,在她死后不久,自发在湄洲岛上立祠祭祀,始称“妈祖”,尊为护航女神。妈祖祖庙祭典在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圣诞之日举行,行祭地点设在湄洲祖庙广场和新殿天后广场。祭典全程约需45分钟,规模有大、中、小
莆田九鲤灯舞
黄石镇沟边村的《莆田九鲤灯舞》是莆田市民间舞蹈中一枝独特的奇葩,舞蹈语言丰富,所使用的道具和舞蹈表演形式全国少有。她源于唐代“百戏”,亦称“教乐”,是一种“俳优歌舞杂奏”的丰富多彩杂剧和歌舞表演形式,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其独特、稀有的“九鲤”龙(蛟)、鳌、鳜、鲈、鲡、鲤、鲫、花鱼、金鱼)道具,丰富的民间舞蹈语汇和表演程式,受到专家和学者的高度评价。沟边九鲤灯舞涉及民俗学、考古学、武术学、艺术学等诸多领域,并具有程序性、传承性、群众性、娱乐性、观赏性等五大特征及艺术、实用、推广三大价值。2005年10月,《莆田九鲤灯舞》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福建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被国务院
惠洋十音:莆田民间艺术
莆田素以“文献名邦”著称,这块古老神奇的土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传统文化积淀丰厚,民间艺术丰富多彩。日前,黄石镇沟边村的九鲤灯舞和惠洋十音分别被收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至此,我市共有5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九鲤灯舞民间艺人陈文水、陈金文以及惠洋十音民间艺人方元往、吴元林也被选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千年余音缭绕——惠洋十音当着装整齐古朴的老人们在你面前吹拉敲弹《古台序》《荔枝楼》《北台妆》等优美轻快的民乐时,仿佛把你带到梦幻般的江南风光中去这就是惠洋十音。近日,记者慕名来到惠洋,感受这千年古音。
妈祖信俗
文峰天后宫是湄洲妈祖祖庙在莆田城内的主要“行宫”之一,其妈祖信仰习俗的主要表现形式与湄洲妈祖祖庙一脉相承。自元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由白湖顺济庙迁建于此之后,该宫就有一系列适应历代兴化府1至此举行春秋二祭的礼俗活动。文峰天后宫妈祖信俗的主要内容有《妈祖三献礼》、《妈祖诵经》、《妈祖供品》、《妈祖庙会》、《妈祖进香》、《妈祖巡游》以及内涵丰厚的《妈祖元宵》、《妈祖烛山》、《妈祖签诗》、《妈祖香袋》等。这些活动的基本形式,具有可操作性和规范性的特点。它融汇了中华妈祖文化中的优秀传统,成为以湄洲妈祖祖庙为代表的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组成部分,不仅具有强烈的地域人文特点,而且催生了广大妈祖
妈祖回娘家祭祀民俗
每年农历正月到三月,各地妈祖庙组团护送妈祖神像到湄洲祖庙进香时,必先来贤良港天后祖祠谒祖。进香队伍先来贤良港天后祖祠进香并驻驾一夜,称为妈祖回娘家。第二天天亮时,从贤良港码头渡海到湄洲祖庙进香,完成了请火仪式后,又于当天回到贤良港祖祠再驻驾一晚。贤良港祖祠设驻驾筵,点灯结彩,演戏庆祝,热闹非常,成为一道生动的民俗景观。这期间祖祠都依例举行盛大的祭礼。
江梅妃传说
江梅妃传说源于唐代《梅妃传》、五代《开元天宝遗事》,后演化为小说、戏曲等,这些再创作的艺术形式又再度赋予江梅妃以传奇色彩。江梅妃,福建莆田江东人,唐明皇妃子,人称江东妃。唐代《梅妃传》记载,江梅妃生于唐开元十一年(723),姓江名采苹。自幼聪颖,14岁即能吟诗作赋,自比谢道韫,曾作《萧兰》《梨园》《梅花》等七赋,远近传播,名声大振。唐开元二十六年(738),16岁时因才貌双全、知书达理,被选入宫,深受唐玄宗宠爱,因酷爱梅花,故封为梅妃。后杨太真入宫,妒梅妃,迫使其往上阳东宫。明皇甚念,适夷使贡珍珠,皇上以一斛赐之,妃不受,赋诗谢绝。唐天宝十五年(756),安禄山兵变长安,唐玄宗西蜀避难,杨贵妃
文峰天后宫“元宵烛山”
文峰天后宫是研究、传播妈祖信仰,弘扬妈祖文化的主要庙宇之一,位于荔城区文献东路繁华地带。其前身白湖顺济庙,初建于南宋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9年),迄今853年。元至正年间(1354年),时地方官为朔望行香及春秋二祭妈祖之便,迁址城内善俗坊前。据明周瑛、黄仲昭之《重刊兴化府志》卷之九“里考图”载称:“善俗坊,旧在县前。宋朝以莆善俗而作。国朝宣德间,县丞叶叔久重立,四方人久传诵之。”由此可知,莆田自宋以降,民风淳朴,传统习俗,沿袭相承。文峰天后宫的正月二十九日妈祖总元宵活动,俗称“尾晚灯”。除进行“化龙”,弄大五福、散福、游灯、三及第走马游街等民俗演示活动外,其中的“烛山祈福”,尤有特色。201
蒲洋神佛泥塑造像传统技艺
荔城区蒲洋1泥塑造像传统技艺发源于宋代。其技艺特点为保持古老的传统精华,工序规范,造型神态栩栩如生,实属民间工艺美术之上乘技法。特别是其泥塑技艺之精到,泥塑小样广泛应用于大型的石雕、铜雕、木雕工艺,成为一样母体技艺,更显其重要价值。泥塑成像传统技艺又与宗教的精神达到完美契合,对禅理的深刻领悟,以慈悲情怀独运匠心,使之成为传播宗教文化的一种艺术载体。至今在莆田各地保留着大量的宋代佛像神祇塑像,如黄石谷城宫、梅妃宫、重兴寺的塑像群,无不佐证其技艺之高超。2010年11月,《蒲洋1泥塑造像传统技艺》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12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非物
文峰宫妈祖诵经
妈祖经,亦称妈祖平安经,敇封天上圣母真经。妈祖是美的象征,善的化身,德的体现。她的各类传说美丽动人,充满神奇色彩,表现了正义、勇敢、无私、孝悌、仁慈、博爱、乐善好施的大爱精神。其核心价值在于它的普世性,反映了一种人性化的和谐崇高理念和深切的人文关怀。吟诵妈祖平安经,既是通过古老庄严的唱颂礼赞形式,默默传递着愿想与妈祖精神的力量,也是妈祖信众美好心灵的证明和信仰情感的结晶。2007年5月,《文峰宫妈祖诵经》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峰天后宫妈祖诵经源于元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迁建现址之后,原为庆贺开光告竣,吉庆活动时祭天进表,建坛诵经,祈安纳福的礼俗活动。明永乐
莆田神佛泥塑
莆田1泥塑主要分布于莆田市黄石镇,其发源于汉武帝时期。汉永定二年(558),随着金仙庵(后改名为金仙寺、广化寺)的修建,泥塑菩萨的技艺在此时传入莆田黄石。经宋、元、明时期的发展,黄石泥塑师匠的泥塑菩萨技艺名声大噪,莆田内外的寺庙、道观、祠堂,凡需造像者,无不以“黄石工”为首选。新中国成立后,莆田的泥塑造像艺术伴随着宗教、民俗文化的传播而发展,莆田1泥塑传统技艺得到较好的传承,其代表性传承人有吴文忠等。泥塑是莆田最古老的传统民间雕塑工艺,随着塑像材料的变化,又出现有木雕、石雕、铜雕等种类;但无论任何一种材料制作大型塑像,都要用泥塑作为底样(也叫做“小稿”),因此,泥塑是其他雕塑品种的母体,更显其
壶山砂花传统技艺
壶山砂花传统技艺源于莆田锦墩。锦墩坐落于“漫道江南风景好,水乡鱼米亦如之”的南洋平原,是一个以手工冶炼铸造锻制各种日常生活用具和农业生产用具而著称的“铸造之乡”,其铸造锻制业的历史可上溯至明代中叶,现今有作坊三十余家。铸造锻制业的发达催生了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壶山砂花传统民俗表演。壶山砂花,亦名“土制烟花”,其创作灵感缘于冶炼铸造锅鼎时铁水灌进耐火土制作的模具中所产生的火花,或得益于锻制犁头、锄头等生产用具时,铁锤与软化的砂铁撞击溅出的火炽飞花所予的启示。其流程为白砂粉冶炼成铁水后,喷洒高大荔枝树的杈枝叶上,互相碰击,绽开无数的银光,飞花纷呈,蔚为大观,产生了“火树银花不夜天”的艺术效果。该
黄石登瀛高跷
黄石镇登瀛是莆田高跷的发源地,登瀛高跷可溯源至唐明皇的宫廷教坊歌舞,至今有千余年历史。宋元时期的大量人口迁入以及文化艺术的交流和融合,促成了登瀛高跷的成熟,兴于明清,盛行于清末民初。登瀛高跷经历代传承人沿革,转化融合了莆仙戏曲舞蹈表演形式,以高超、惊险、幽默等独辟途径的舞蹈艺术而日臻完美,形成一套稀有的舞蹈表演形式。登瀛高跷舞蹈语汇丰富,所用的道具和表演形式独特,是莆田地区“高跷”舞技表演出现时间最早,历史最为悠久的广场民间舞蹈艺术。高跷(俗称柴戈)的道具是由两支上方下圆的木棍,中间加一横踏板而制成,其高度各不相同,一般从0.6M至2.8M不等。演员脚踏横板,高跷上部紧贴小腿外则,用红色布带把
果馔盘盒制作技艺
荔城区后洋果馔盘盒制作技艺,是指黄石镇后洋吴氏家传的特种技艺。清代乾隆初年,著名艺人吴贤制作的贴金透雕花篮被兴化知府选为贡品,至今还完好保存于故宫博物馆。从清代中叶起,后洋果馔盘盒技艺名播遐迩。其作品以选材考究、造型奇妙、雕工精细为特征,综合运用镂通雕、圆雕、上漆贴金、金漆线描等工艺,成为一种极其珍贵的艺术品。其用途广泛,即可作为传统祭祀活动中用于盛放祭品的器物,又可作为富裕之家置放水果和干点的器具,还被艺术品收藏家视为宝物。2010年11月,《后洋果馔盘盒制作技艺》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黄石后洋果馔盘盒制作工艺在宋代就名传遐迩,被誉之为“后洋工”。宋元时代,因
文峰天后宫三献礼
文峰天后宫妈祖“三献礼”习俗,是清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妈祖被列为“春秋谕祭之神”,编入国家祀典,雍正帝又诏普天下“行三跪九叩礼”后,春秋二祭的礼制。仪式在宫门前拜亭广场举行,全程35分钟,其仪注内容分为祭筵、仪仗、乐舞、执事、仪程五个部分,仪式所需的相关制品,严格规范,遵从古制,符合礼俗要求,大小用具用品近千件。仪式规范完整,古朴典雅,场面壮观,严肃庄重,溶道教、佛教和民间民俗活动为一体,富有礼俗文化内涵。2009年1月,《文峰天后宫三献礼》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妈祖由人及神,并成为百代流芳、千秋褒扬、四海共仰、五洲同颂的海上女神,封号从夫人、妃、天
沟边傩舞
流传于莆田地域的沟边傩舞(俗称十恶舞),源于上古氏族社会中的图腾信仰,为原始文化信仰的基因,是傩仪式中的民间舞蹈部份。这种古老的傩舞之花,主要体现在傩表演仪式中,舞者戴着狰狞面具或绘画诡异面谱,拿着武器、奔腾跳跃、舞姿激烈诡黠,气氛神秘威严,借助神灵的威力,降魔镇恶,驱除旱、涝、火、虫等自然灾害及瘟疫疾病等灾害,经代代民间艺人沿承,不断完善,形成一套完整的舞蹈表演形式。它被作为驱邪纳福、保境安民的一种仪式传承、延续至今,成为我市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2010年11月,《沟边傩舞》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沟边傩舞,追溯其历史渊源,从表演形式和舞技探究,应是唐代“百戏”
陈氏工艺雕塑
“荔城陈氏工艺雕塑”是一种始于宋代的民间工艺雕塑艺术。经受历史的洗礼和沉淀,至今仍系统地保存、传承陈氏雕塑技艺。其工艺雕塑是艺人们巧妙地发挥其“雕”和“塑”的特点,一:“雕”鬼斧神工,在硬质的材料上如木、石、玉上大刀阔斧雕刻出“活灵活现、典雅大方,简练古朴的传统艺术美的作品”;二:“塑”化泥土为神奇,用几分钟时间可为人现场塑像,创作塑造出朴实、大气、生活浓厚的艺术作品。2009年1月,《荔城陈氏工艺雕塑》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莆田工艺雕塑源远流长,已有上千年历史。在唐代,莆田工艺雕塑已见诸建筑装饰,佛像和刻书。宋代,陈氏工艺雕塑先人刻书雕刻家陈振孙,刻有蔡襄《荔
江梅妃信仰习俗
梅妃生前为家乡做了很多好事,给莆田人民带来无限荣耀,所以莆田人民纪念她,衍生许多民间习俗。江梅妃信仰习俗主要有:“春秋二祭”、“尽封孺人与于归俱赐銮驾”、“莆仙戏发源与发展”、“妃子脊头”翘起的独特建筑等民俗已成为地方独特信仰文化。一、春秋二祭。春祭:时间为正月初三至初七,内容有“初三清晨大吹大鼓打通”。初三上午“红桔叠果龛”,初四晚新娘晋宫朝拜,盼求龙子凤女,初四至初七演戏并正式举行春祭。春祭最庄严是初四晚,主祭梅妃和其兄江采芹,江家因散尽家财赈济灾民,永为人们纪念;春祭最隆重是初七全天梅妃和其兄采芹金身巡游全村。巡游队伍有“仪仗队”、“信女队”、“车鼓队”、“马队”等各种文艺队,参与巡游人
田公元帅的传说
“田公元帅”的传说已有千年的历史。黄石镇江东村“飞云庙”主祀的戏神田公元帅,原名雷海青,系唐朝著名乐师。自唐郑处诲《明皇杂录补遗》记载至今,关于田公元帅的传说,人们用莆仙戏剧目、书籍、专题片等各种方式,传播其富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事迹。据说闽中主祀田公元帅的宫庙计480多处,其他旁祀的则不计其数。福建省各个剧团,如泉州梨园剧团、福州闽剧团、越剧团,均有信仰戏神雷海青的习俗。台湾省民众有三分之一信奉田公元帅。2010年11月,《田公元帅的传说》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舞龙·弄九鲤
镇海街道长寿社的《舞龙•弄九鲤》源于唐,盛于明清,是一种流传莆田地区有千余年历史的民间舞蹈。它节奏明快、粗犷豪放,是一种深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广场艺术表演形式。其表演程式是把龙的首、尾、身各节和九鲤相互交融,在大鼓吹等的伴奏下,与莲花灯舞、扇舞等莆田民间舞蹈共舞。每逢元宵佳节或重大庆典,长寿社皆进行《舞龙弄九鲤》的表演,以祈求全年平安吉祥,财运亨通,福寿延绵,子孙昌盛发达。2010年11月,《舞龙•弄九鲤》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镇海街道是莆田市荔城区政治、文化、教育中心,著名历史人物众多。宋代始,兴化文化比较发达,文人中举及在外居官的不少。他
莆田木偶戏
莆田木偶戏源远流长,是被誉为“宋戏活化石”莆仙戏的戏兄,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江东提线木偶戏是莆田木偶戏的代表性剧团,它历史悠久,表演动作传统,演艺技术高超,传统剧本丰富。梅妃故里也是莆田最早的木偶制作村,木偶制作精湛,系统地继承和发展了莆田木偶戏的艺术。钟灵毓英才,秀水传古艺,一千多年来,江东木偶剧团情注木偶艺术,为继承和发展木偶戏艺术做了大量工作。长期活跃在兴化大地的民间木偶戏剧团,深受人民群众喜爱。2010年11月,《木偶戏》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木偶戏是演员操纵木偶以表演故事的戏剧。根据木偶原体和操纵技术不同,分为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线木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