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泉州特产
泉州民俗文化
德化山歌
德化山歌流传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唐至五代已经广泛传播,随着中原人口的南迁,鼓乐和古曲的不断传入,德化山歌也不断发展。据县志记载:晚唐归德场(今德化县建县时的前身)场长颜仁郁“有诗百篇,传于民间”,民间美称其为“颜长官诗”,颜仁郁所作诗歌反映农家、朱门、城市、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和封建社会的现实,长期以来在民间广为传诵。明代德化农村戏曲班兴起,至清代以来有木偶戏、高甲戏、布袋戏、舞狮、舞龙等;而到民国时期,随着新文化的传播和普及,民众俱乐部、歌唱队应运而生,为山歌的传播创造了良好条件。德化山歌反映乡村劳动人民在山间野外劳动时抒发自身内心的思想感情,富有当地特有的韵味,山歌用当地方言即兴演唱,旋律以五声
泉州跳鼓舞
泉州跳鼓舞流行于闽南的泉州、晋江、南安等地,内容是表现《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化妆混入大名府救卢俊义的故事,人物有鲁智深(持木鱼)、顾大嫂(持铜钲)、孙二娘(持扁鼓)、阮小二(持鼓槌)、时迁(持双铃)、燕青(持小钹)共六人,如八人者则多加石秀(持草锣)、扈三娘(持“四块”)等。泉州跳鼓通常是在迎神赛会、行傩踩街中表演。明何乔远《闽书》就有“大赛神像,装扮故事,盛饰珠宝,钟鼓震金甸,一国若狂”的记载。泉州古民俗中凡有迎神赛会、晋寿、佛诞、刈香、乞火、谒祖、庙会等活动,就有泉州跳鼓舞参加,百姓的婚丧庆祭也请他们表演。古朴的民俗风情代代相传,泉州跳鼓舞流传至今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跳鼓队的主角是舞鼓者,
安溪蓝印花布
安溪蓝印花布,始于宋代,盛于明清,是安溪古、近代最为普及的纺织品。蓝印花布采用安溪当地的天然蓝草染色,工艺简单:用油纸刻成所需要的镂空图案,以绿豆粉拌石灰浆漏印在白布上,放入蓝料桶中浸泡,最后在溪里漂洗净,晾干后便成了蓝印花布;花布图案题材广泛,多为人们对吉祥的向往。
南安蛇脱壳古阵法
中国古代野战的战斗队形称为“阵法”,泉州地区自古以来习武成风,在泉州南安丰州镇桃源村,世世代代传承演练着一种古老的阵法,其被称为“南安蛇脱壳阵”。所谓蛇脱壳阵,即队形演练采用两行纵队,两队逆向推进,按套路绕阵,队员依序不断交换对手,一个一个过招,犹如蛇脱壳一样,一节一节地行走。蛇脱壳阵参加演练的人数不限,器械可以是各种传统兵器和家具、农具,通称为“家私”,演练的拳法套路是当地传承的桃源拳。南安蛇脱壳阵有其独特的拳种阵法、兵器套路和历史背景。相传蛇脱壳阵阵法是由明代泉州人俞大猷所创的“独轮车”阵法演变而来,是应对倭寇纵深的疏散队形作战特点,克敌制胜的阵法。当年丰州桃源傅应嘉协同俞大猷、戚继光抗击
泉州祭祖民俗
汉代以后,中原汉人大批南迁入闽,祖先崇拜成为维系家族内部团结的重要纽带和最普遍的民间信仰。闽南祭祖形式多样,有自中原传承的宗教规仪,也有基于本地文化生态形成的习俗。其祭祖规仪严谨,富含地方宗教文化特色与历史文化内涵,具有民间普遍认同性,至今依然相续不断。闽南祭祖是两岸同胞寻根溯源重要载体,对于增进海峡两岸及海外族裔血缘感情、亲属联系,乃至民族归属、国家认同有积极意义。
泉州锡雕技艺
泉州锡雕技艺主要分布于泉州、台湾等地,其始于唐宋,盛于明清,有悠久的历史。从明代起,泉州市区中心就有一条集中开设大量打锡商铺的巷道,即“打锡巷”,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现名“打锡街”),它见证了泉州锡雕技艺的兴衰。锡雕艺术可分为花雕和素雕南北两大派系。素雕以北方为主,花雕以江南为代表,主要用于制作祭祀宫灯等用品。其中,泉州杨氏锡雕技艺是江南花雕的代表。在其锡雕艺术中,“天宫”、“东西塔”、“拱斗莲花灯”、“万字凤钗宫灯”、“北京故宫角搂”等最具闽南特色。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既有融入传统的古建筑造型风格的莲礼双拱斗灯、各式宫灯,也有依照殷周形制的祭祀用具龙灼、灯火台等,以及具有环保、实用性的
泉州刣狮
泉州“刣狮”又叫“舞狮”、“弄狮”,相传为少林和尚“一元祖师”创建,是闽南地区一项集武术与民间舞蹈为一体的活动。“刣狮”已有几百年历史。“刣狮”,闽南话“刣”为“杀”,也就是“杀狮子”。“刣狮”有不同的套路表演方式,最为出众的是宋江阵表演阵法。泉州“刣狮”是中华武术文化和闽南文化交融的结晶,完整保存了我国少林五祖拳的传统技艺的精华。
源和堂蜜饯制作技艺
源和堂蜜饯已有近百年历史,是福建最早且规模较大的手工业作坊。厂区现址在泉州市鲤城区新门街350号。其生产地鲤城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由于终年温暖湿润,四季长青,十分适宜发展蔬菜、水果、花卉等城郊型特色农业。源和堂蜜饯制作技艺始于1916年。庄杰赶、庄杰茂两兄弟开设一家水果摊,为防止余下的水果烂掉,用食盐腌渍,再晒干制成咸、酸干果。而后进一步研发,加糖、各种药材而制成咸、酸、甜俱全的李咸饼、七珍梅等产品,颇受顾客青睐。庄氏兄弟从销售中得到启发,又进一步发展,选用当地盛产的水果、蔬菜为原料,配以食盐和糖,加上中药配方等研制加工成系列蜜饯产品。源和堂蜜饯分为草制品、蜜制品和酱类品三大类,以鲜果
泉州妆糕人制作技艺
泉州妆糕人是以传统大米粉、糯米粉、调色素、蜡油等为原料,经过祖传工艺加工,配制成为五颜六色的具有良好的塑造力的糯米团,以多种捏塑手法,制作塑成高约10厘米的妆糕人。经过近些年发展,新妆糕人已从传统的、粗犷形的手工制品发展到精致的、细腻的、惟妙惟肖的手工艺术品,成为闽南地区所特所有的艺术奇葩。
永春漆篮制作技艺
永春漆篮制作技艺历史悠久,至今已有近500年历史。据乾隆《泉州府志》载:唐代龙纪元年(公元889年)永春等地已有竹制家具、竹编农具生产。据《永春县志》记载:“明正德年间(1506—1522),西向龙水的油漆匠,把传统产品竹篮和竹盘的胚件放在石灰水中煮后,晾干抹上桐油灰,表以夏布,涂上生漆,制成漆篮,使之坚固耐用,以后逐渐改进,在漆篮的提柄、篮盖、篮体上精心装饰图案,雕花绘画,经过30几道工序制作,成为名贵的漆篮。”永春漆篮制作有制篮胚(竹编)、灰篮、油漆、绘画、堆雕等5个工种33道工序,是在精致的竹编篮基础上,经特制桐油灰加工,并施以漆、画、堆、雕加工而成的民间手工制品,工种多,流程长,也称竹
惠安南派布袋戏
南派布袋戏,指泉州地区掌中木偶戏,以泉腔演唱,有别于唱北调的漳州北派布袋戏。明中叶至清末是南派布袋戏兴起与发展时期,具有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特点及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其艺术风格独特,行当角色分工细致,木偶头雕刻形神兼备,表演细腻,动作传神,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泉州笼吹
泉州笼吹是流行于闽南泉州民间的一种吹鼓乐,相传原为古代宫廷官衙用于迎宾送客、祭奠、庆宴的仪仗大乐。流传到民间后,艺人为了方便,平时把所用乐器收藏在一担红漆缀金、古色古香的细蔑皮编织的箱笼,或雕龙画凤的木制箱笼中,故称“笼吹”。泉州笼吹的乐器有大唢呐、唢呐、洞萧、二弦、三弦、大小鼓、锣钹、双音、小叶、木鱼、木板等,鼓主要以南鼓为主。
晋江深沪褒歌
深沪褒歌就是渔们在出航或归帆水程上,为驱散航程的寂寞和孤单,同航又相邻的船只互邀“合四句编歌仔”,以此来营造一些轻松气氛,消除劳累而自然发出的一种心声。歌词大多是即景生情,即兴编唱,内容一般是以他们在与大海搏斗进行多种形式的生产劳动的呼号为主线,进而抒发出生产和生活中的各情感或所见所闻。
泉州鲤城火鼎公火鼎婆
火鼎公火鼎婆流行于闽南泉州,厦门等地.一对老公婆合抬一口大鼎,鼎火旺盛,公与婆步履矫健,神态风趣,时而摇摇晃晃,时而插科打浑.两人手里还各拿着扇子,沿途扇着鼎火高抬旺盛的鼎火,象征兴旺发达,吉祥如意用民间曲艺答嘴鼓形式,幽默生动,为群众所喜爱.这民俗节目,多出现在民间喜庆的广场文化活动中
泉州十音铜锣锻制技艺
泉州洛江“十音铜锣锻制技艺”是由始祖黄瑞台研究发明的。黄瑞台,泉州市罗镇镇人,大约出生在明朝万历年间,其养父是位制作铜锣的能手,便将技艺传授于他。黄瑞台制作铜锣技艺不仅越做越好,而且研究发明了十音铜锣的制作技艺。十音铜锣分别由10个内径8公分、外径11公分、厚度约1毫米的帽型铜锣组成,每个铜锣可分别敲出一个音,十音铜锣锻制技艺的“刨、削、调音”工艺技术采用南音的洞箫音阶来定音堪称独特。
永春顺德堂老醋酿制作技艺
永春顺德堂老醋历史悠久,创始于959年,酿制技艺是在永春传统酿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据《永春县志》记载:“早在北宋初期,永春民间就盛行陈酿老醋。”顺德堂老醋创始人颜仁贵沿用了祖传的酿醋技艺和秘方,潜心研究、大胆实践,终于研制出颜氏老醋新方,声名远扬。明成化年间(1465—1487),颜氏老醋改进酿制技艺,老醋品质提升,深受民间普遍赞誉,并得明宪宗皇帝御笔亲题“顺德堂”,刻匾褒奖,从此声名鹊起。永春老醋与四川、山西、镇江三地生产的醋并称中国四大名醋,色泽棕黑,醋香浓郁,性温热,酸中有微甘,醋味柔和,醇香爽口,回味生津,紫薇鲜美,存放愈久风味愈佳,享誉海内外。其酿制流程分别为:选用优质糯米泡浸12
陈三五娘传说
“陈三五娘”是一个广泛流传于闽南文化圈的美丽传说。传说始于历史故事,后来演化为戏曲,泉州书生陈三随兄嫂广南赴任,路经潮州,邂逅黄九郎之女五娘,一见钟情,决意求婚,与当地武秀才林大閟发生纠葛,几经曲折,终成眷属。为追求美好爱情,陈三以一介书生,隐瞒身份,甘心为奴三年,黄五娘敢于与封建礼制决裂,与心爱的人私奔,有情人终成眷属,表达了与命运抗衡的精神,寄托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历史上的陈三是福建泉州河市人,五娘是潮州府城(今湘桥区)人。传说中的陈三五娘最后回到泉州,在陈三的家乡河市一带,还流传着与陈三五娘有关的风物和故事。据清海阳人郑昌时《韩江见闻录》记述,泉州书生陈三送嫂赴广南兄之任所,路经潮州,邂
洛阳桥传说
洛阳桥始建于北宋皇祐五年(1053),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梁式石桥,与卢沟桥、赵州桥、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洛阳江是泉州市仅次于晋江的一条滨海大江,波涛汹涌,水流湍急,自古以来因搭渡翻船、葬身江底者多不胜数。至和二年至嘉祐五年(1055~1060),蔡襄两次出任泉州太守,在任期间对洛阳桥的建造呕心沥血,有口皆碑,民间产生了许多有关蔡襄建造洛阳桥的传说如“蔡襄母亲渡江发愿”、“蔡太守移檄海龙王”、“八仙襄助建桥”等,将建造洛阳桥之功归于蔡襄,把蔡襄与洛阳桥之间传说编排得出神入化。而建桥工匠独创的“垒址于渊”、“筏形基础”的建桥工艺,八百多年后还应用于厦门海堤建设工程。泉州地区的洛阳桥传说故事
闽南讲古
我国宋代以来就有专业说书,而且非常流行,说书成为集市或市场里的一道独特风景。宋元时代,古城泉州以世界贸易大港闻名中外,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南外宗正司”迁至泉州,中原“河洛语”,也就是闽南话,成为泉州语言艺术的主流,一直保存至今。专业讲古的讲古人在民间被尊称为“讲古仙”或“讲古先生”,过去的讲古以章回小说为主,现在更多的是讲地方历史故事。泉州地方讲古书籍主要有:《泉州讲古选辑》、《涂门关岳庙签诗典故专辑》、《泉州讲古新编》等。以闽南话表演的泉州讲古形式完备、内容丰富、独具特色,主要有五种形式:专业讲古、聊天讲古、教育讲古、法事讲古,以及电视讲古。聊天讲古在泉州话中叫“讲天说皇帝”,而街
泉州金苍绣技艺
泉州绣品古称刺桐绣。明清以来流行于闽台两地的宗教绣品,即采用刺桐绣的一种特长刺绣技艺金苍绣。金苍绣与唐时“蹙金绣”工艺相同,在罗缎的底子上,用金丝线绣出各种美妙的纹样,特殊针法有荔枝跳、菠萝凸、三叠线、龙鳞迭甲等。由于绣线包金箔其状如葱,民间叫金葱绣,雅化为金苍绣。宋、元之际,刺桐缎举世闻名,刺桐绣逐渐普及,由个体生产逐步扩大为商品性生产,同时出现专营的绣铺。古代泉州城分设铺境进行管理,宋代泉州城内东隅有个“衮绣铺”,传说就是刺绣业的集中地。衮绣者,绣制朝服之缩称。南宋南外宗正司迁泉州,皇亲集中泉州居住,带动了泉州刺绣业的繁荣。此外,泉州自宋以来,就有“此地古称佛国”的美誉。至明清,地方戏曲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