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宁波 > 海曙区特产
海曙区民俗文化
四明南词
四明南词也叫“四明文书”。曲艺的一种。用宁波方言说唱的弹词。流行于浙江宁波一带。原为文人的业余演唱,清末出现专业艺人。早期为按生、旦、净、末等分角色演唱,后发展为一人自弹三弦演唱,一人打扬琴伴奏,也有二三人加用琵琶、二胡等伴奏的。唱词为七字句。传统书目均为长篇,有《珍珠塔》、《玉蜻蜓》、《双剪发》等三十余部。曾称“宁波文书”。系宋代的陶真,明代的弹词衍变而成的浙江曲种,流传至宁波城区和郊县。清末至民国初期为鼎盛期,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衰落。清嘉庆十一年(1806),“温州鼓词”已有艺人白门松演唱活动的文字记载。用温州地方语言说唱,以瑞安话为准,有说有唱,以唱为主。演唱者自行伴奏说唱,伴奏乐器牛
寿全斋中药文化
宁波寿全斋药店创设于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创始人为王立鳌和孙将壳(后孙退出,由王氏独家经营,代代相传,解放后历经公私合营、股份制企业等,现为民营公司),原店址在最繁华的今中山东路56号。该店以其品种齐全、加工精良、服后能让人延年益寿而名《寿全斋》,当时还特延请了翰林杨亨泰书写了贴金匾额(店名),迄今已有230余年的历史,是被国内贸易部评为“中华老字号”的百年老店。寿全斋中药以其货真价实为宗旨,遵古法炮制为典律,采用紫铜锅、铁船、锡盘、瓷盅等等的古工具,精制各种膏、丹、散、丸、露、饮片、补酒和其他药酒,如“十全大补膏”和各类补酒、“水眼药”、“鹅毛管眼药”、“小儿退烧膏”等等,其独特
宁波汤团制作技艺
宁波人在春节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进汤团的习俗。“缸鸭狗”由宁波汤圆的创始人江定法在1926年筹集开设。他年少时,一直在国外的货轮当学徒工,攒足积蓄便毅然回到了宁波,在开明街开了一家汤团店,用自己的小名做店名,并根据谐音在招牌上绘了一只缸、一只鸭子、一只狗作标记。他的汤团制作精细,价廉物美,味道甜美,汤团皮薄而滑,白如羊脂,油光发亮,具有香、甜、鲜、滑、糯的特点,咬开皮子,油香四溢,糯而不黏,鲜爽可口,令人称绝。人们都喜欢吃他做的汤团,生意越做越大,一时间远近闻名,生意兴隆。那时候还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0四点饿过头,猪油汤团‘江鸭狗’,吃了铜钿还勿够,脱落衣衫当押头”,这充分说明了“江鸭狗”汤团受
宋氏妇科
宁波宋氏妇科起源甚古,由始祖宋广平世居鄞州之湘。在宋家妇科专家中,多次出现过出类拔萃的医家,无论是他们的医术、医德均称誉一时,如宋林嗥、宋博川、宋紫清各以其精湛的医技,把祖传的家业推向一个个崭新的高峰。不但对经、带、胎、产的治疗上积累独特的经验,同时对某些疑难重症治疗以中西医结合的手段进行了探索,为传统医学开拓的广阔的前景。
董氏儿科
董氏儿科历史渊远,历经七代,其医术名蜚海内外,特别是-传人董廷瑶老先生被誉为当代中医儿科之泰斗。他在八十多年的中医临床数百万人次的治疗生涯中,为中医事业发展,为广大儿童的身心健康,立下了卓著的功绩,是董氏儿科的真正奠基人。
宁波菜烹饪技艺(东福园宁波菜烹饪技艺)
“中华老字号”东福园始建于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徽州人吴子昭集资6000银元在东门口、面临三江口开设菜馆,取福如东海、吉祥之意,定店名“东福园”。东福园饭店将海鲜引到徽菜中,经过不断的摸索、创新,一改传统甬菜一次性放好调料的简单烧法,一道一道地进行精细加工,使色、香、味更为考究。在不断的融合与创新中,名闻宁波的东福园推出了冰糖玉燕、火踵金钩翅、花菇辽参、清炖鲥鱼、冰糖甲鱼、青鱼划水、雪菜大汤黄鱼等宁波十大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