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绍兴 > 柯桥区特产
柯桥区民俗文化
绍兴石桥营造技艺
绍兴石桥营造技艺是杭州省绍兴市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技艺之一。绍兴最早的桥梁,见之于史籍记载的为灵汜桥,始建于越王勾践之时。此后,历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至清,代有新建,代有重建。绍兴桥梁量多面广,据1993年底统计,全市有桥10610座,誉为“万桥市”。绍兴古桥营造技艺高超。绍兴的古桥营造技艺应追溯到春秋战国之前的浮桥和木梁桥,越国时期,因铁质工具的出现,使石柱、石梁、石桥面等新构件运用到古桥营造中。至汉代,石拱建桥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唐宋时期桥梁营造技艺不断提高。清代,石桥营造技艺发展到鼎盛时期。绍兴古桥一般的建筑程序为:选址——桥型设计——实地放样——打桩——砌
水龙会
预防火灾,保一方平安,明清时期,绍兴各村落都置木制水龙,并成立龙会。在火灾时,水龙奔赴现场扑救。龙会为了加强对“龙兵们”的训练,常备不懈,使救火龙拉得出,用得上,每年农历六月廿三日,俗传为火神菩萨生日,举行赛龙会,又叫“分龙口”。火神以火为灾,人们以“水龙”抗御。也有一说,古人以为龙主水,而盛夏常有“夏雨隔牛背”的现象,传说龙的上司这天命令下属各自分头行雨,以便“察看而治之”,是以有“分龙”之说。“分龙口”可谓绍兴人们结合地方传统节日施行的消防演习活动,主要是通过竞技让水龙会之间较量和比赛实力,是一项带有传统体育特色的群体竞技项目。“水龙”是旧时绍兴城乡普遍使用的一种木制杠杆式消防器具,其形状
柯桥豆腐干制作技艺
柯桥豆腐干制作技艺始于明代,至清末民初成型,俗称“素火腿”。1928年的《旅行杂志》第二卷上有记:“过柯桥,农家提豆腐干,云集求售,每札售十铜元。闻之土人,本地所制,殊驰盛誉”。柯桥豆腐干以优质黄豆为原料,辅以为桂皮、大茴、丁香、冰糖、红酱、食盐、黄酒、酱色等。其制作工序繁多、特色明显、营养丰富,为绍兴一大地方名特产。柯桥豆腐干制作重工轻料、以工取胜,全部手工制作。传统的制作包括滤浆、烧浆、点花、上箱、划块、包裹、上榨、散包、出白、烧煮、焖焐、出道等12道主要工序,而其中的关键工序为点花。据旧传,它的制作过程共有72道转手,许多工序都很严密很有讲究。柯桥豆腐干始作者为老蒋元兴水作坊。鼎盛期
绍兴青铜剑铸造技艺
绍兴青铜剑铸造技艺是利用纯铜和锡等材料,按一定比例科学配比后用铸浇技艺制成青铜剑,继而再精心研磨、抛光、装饰,是一门传承千年的传统手工技艺。她借鉴融贯了越地铸浇、雕刻等工艺,青铜剑铸造技艺是千年古越文化的精粹,是古越先民为中国古代文明奉献的弥足自傲的物质遗珍。越国铸造自古闻名天下,为天下一绝,而青铜剑正是越国铸造精华最集中的体现,也是绍兴胆剑精神最主要的物化品。绍兴特别是平水自古盛产铜和锡,青铜冶炼、铸浇、制造、雕刻等工艺十分盛兴。2500年前,越国就制造出独步天下的越王剑。绍兴很多地方和青铜剑有很深的渊源。平水是越王句践铸剑之所,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青铜器制造业已经达到鼎盛,特别是青铜剑和戈
绍兴扇艺
绍兴扇艺,是中国扇文化中的一朵艺术奇葩,它凝聚扇面画、扇面微楷、金银箔铲贴扇等古今工艺美术之精华,融合多项传统手工艺精粹,以独特的艺术风范成就绍扇文化,名扬四海,成为中华民族艺术领域之瑰宝,是绍兴走向世界的一张艺术名片。扇面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品,作为扇的装饰而诞生。早在在宋、元时代,团扇画便广为流行,明代以后,折扇画渐执牛耳。扇面绘画时,画家在命笔之时须考虑在特定空间范围中安排画面,精思巧构,展示技法,创造出富有魅力的形象和意境。传统的扇画图案分为仕女、山水、人物、历史曲故等等,其绘画手法也多种多样,有工笔、写意、烫画、铲贴等等。历史人物、远古传说、经典故事、帝皇将相、山水风景等都是
扯白糖技艺
扯白糖起源于明朝年间,曾经在江浙一带颇受欢迎,也很常见。扯白糖在上海被称作麦芽糖,是用饴糖(麦芽糖)与白糖溶解后熬成拔丝状,然后趁糖还未硬化时拉扯而做成的一种糖果。由于在糖中融入了清淡而有鲜味的饴糖,甜而不腻,富有营养价值。江南人种麦但不喜以麦食为餐,麦子除了用了酿酒外,让其发芽后熬糖也是一种食法,称为麦芽糖。以前,在浙江绍兴、东阳、义乌等不少地方,民间都有过年做扯白糖的习俗。扯白糖主要有熬、拉、扯、剪等过程。师傅将几大勺白糖放进铁锅,再加几勺水,架在灶上,任其煎药似的不停的翻滚着,一直要煎到用筷子一沾,糖水粘连成条条细线才算成功。糖出锅后,要盘糖,扯糖,摔糖。因其状如长龙,也叫盘龙,扯龙,摔
藕粉制作技艺
藕粉是久负盛誉的传统滋养食品,营养价值丰富,药疗作用也较好,味道鲜美,入口香甜,老少皆宜。绍兴是江南水乡,种植莲藕、制作藕粉已有2000多年历史,柯桥区的柯岩街道、齐贤镇以及越城区的东浦等镇都有种植莲藕、制作藕粉的传统。上世纪60年代,绍兴藕粉年产量达100吨左右,曾经名噪华东。会稽山阴北部,很早就有百姓围涂。当地勤劳的人们将那些常年积水的低田、池塘、河滩、洼边排种荷藕,一直延续至今。并有世代搓制藕粉的习俗,是绍兴著名的“藕乡”。据《神农本草经》记载,藕具有活血散瘀、消热生津、尤其对产后妇女有加快身体恢复之效能,深受人们之喜爱。荷藕搓制成粉,更受欢迎,销往杭州、宁波、南京、苏州等地,已有近二百
祝氏草科
下方桥“祝氏草科”曾与“三六九”伤科齐名,民间有这样一首民谣流传:有姓有名陈念义;无姓无名里西房;有姓无名祝先生。“祝氏草科”在当时是一家很有影响力的草科世家。民间草医多以问诊卖药,无所谓中医理论,而“祝氏草科”则与此有别,祝氏完全运用祖国医学理论,以“四诊、八纲”为依据,重于脏腑辨证,找病因,析病机、断病名。虽投草药,且注重药物的性味、归经、主治功效等。所以断病多能切中病机,施治则每每中的。其学观点:多宗虚湿,认为绍地之人劳务辛苦,戕伐无度,又地处卑湿,故病虽多虚,且每多挟湿,故治疗用药不可一味滥补,亦不可弃虚祛湿,以防“虚虚”,“实实”。常以仙鹤草、平地木、荷包草、六月雪等清利平补之品,治
平水珠茶制作技艺
“中华文化名茶”之一的平水珠茶,产自于全国唯一的“中国珠茶之乡”柯桥区平水镇。据考证,珠茶源于宋,成于明,清初成为朝廷贡茶并开始大量出口。明清时期,平水已成为茶叶加工贸易的集散地,清道光23年(1842年)宁波、上海等口岸通商后,平水镇成为我国珠茶加工中心和主要集散地,“平水珠茶”也从这一时期起声名大振,海内外茶商无不知中国平水珠茶,成为我国当时最为有名的名茶和最早出口的茶类之一,被誉为“绿色珍珠”。宣统二年(1910),“万年青牌”平水珠茶获南洋劝业会“褒奖”。现今,柯桥区炒制的珠茶出口量占全国珠茶总出口量的3/5,接近全国绿茶出口量的30%,是柯桥区最大宗的出口农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
安昌腊肠制作技艺
腊肠俗称香肠,因在腊月晾制而称“腊肠”。每到冬令时节,古镇安昌的腊肠挂满民居廊沿窗前、沿街廊下,是岁末年夜饭必备之菜,意味“长久团圆”。安昌腊肠制作相传明嘉靖年间。清时,安昌镇上仕宦商贾聚集,对酒席上下酒之物,颇为讲究。有人开始改进制作方法,辅以佐料,香味优异。民国时期,镇上三元楼、明华楼、萃茂昌、同茂泉等酒肆自行晒制腊肠、鱼干等作“酤酒坯”招揽顾客,生意十分兴隆。安昌腊肠以手工灌制而成,制作工序包括刮肠、选料、切丁、漂洗、腌渍、灌肠、晾晒等。其制作用料十分考究,均选用上等精肉(以后腿精为佳),瘦肥搭配,以当地绍兴酒、手工酱油、糖等为佐料拌匀后灌入薄如蝉翼的猪小肠内,分段结扎后晾晒5-7天后即
石门槛钱氏妇科疗法
钱氏女科,又称石门槛女科。北宋末年,钱氏第十一代孙所创,迄今已22代,有《大生秘旨》、《胎产要诀》、《钱氏产科验方》等书存世。宋高宗赵构在绍兴行宫暂留期间,后妃染疾,每延请钱氏女科诊治。第十四代钱象垌,甚有医名。清嘉庆《山阴县志》称其“荟萃先世精蕴,声远播焉”,著有《胎产要诀》。象垌之子廷选、孙登彀、曾孙琦瑶,能绍先业,精女科。第十八代茹玉亦精胎产。第十九代宝灿与族弟宝楠及宝楠长子少堂、次子少楠、孙寿琪、寿铭,皆精女科,享誉绍地,至今尚有后裔继其业。钱氏女科善以风药调经;治崩漏不用固涩方,常以桑叶、菊花清肝凉血澄源析流;治带推崇“五色带下”理论,不拘泥于“带下皆责于脾”之说;主张胎前宜调肝脾、
炼度宝幡制作
炼度宝幡制作是集剪纸、篾工、彩画、明火于一体的民间技艺,它源远流长,风格奇特。据考证其历史追溯到古代神仙和民间巫术,流传甚广。入宋,流传更盛,民国期间,其势更旺。直到当今,无论是大陆本土或港台地区,在黄簶类道,道场中炼图宝幡一应其旧。目前,绍兴县福全、杨汛桥等地均有技艺传人。据《绍兴县志》、《福全镇志》记载,越人自古好卜筮,盛行鬼神祭祀,故道教流传甚广。早在西汉居摄间(6-8年),南昌尉梅福去官弃家,传说遇仙人引渡,后成为神仙。在道教中,各种符、簶、经、忤中,炼度宝幡属上等珍品。而在修斋行道,超度亡灵的仪式中,非炼度宝幡莫属。炼度宝幡皆出自羽土之手,用剪刀在彩纸中剪成宝幡雏形,然后用竹篾搭成形
欧冶子铸剑传说
欧冶子(约公示前519年—约公元前423年),又称区冶子,相传为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越国人。善铸剑,与另一冶工干将齐名(一说干将为欧冶子徒),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铸剑人之一,宝剑铸造业的鼻祖。少年时代,欧冶子从母舅那里学会了冶金技术,开始冶铸青铜剑和铁锄、铁斧等生产工具。他刻苦耐劳,具有非凡的智慧。欧冶子铸造的一系列赫赫青铜名剑,冠绝华夏。在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争霸战争中显示了无穷威力。他曾为越王句践铸造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巨阙等五把大小不同的青铜宝剑,均“风吹断发,削铁如泥”,五剑齐出,五色毕现。今绍兴县平水铸浦岙、若耶溪、日铸岭一带,相传为欧冶子铸剑场所之一。《越绝书·外传记宝剑第十三》云
调大头
民间舞蹈(哑剧)《调大头》系唐宋时代参军戏和宋杂剧滑稽戏衍变而来,又脱胎于绍兴著名文人明·徐渭杂剧剧作《四声猿》其中《玉禅师翠乡一梦》第二齣“月明和尚度柳翠”,早在明初就产生并流传于绍兴民间。据艺人回忆,明代后期由最早初创的绍兴调腔班加工搬演,并由绍兴乱弹(绍剧)班移植,并在余姚、慈溪、宁海、新昌、嵊州、上虞、诸暨、萧山和绍兴一带上演,还流传于徽州部分区域。绍兴民谚:“正月月半调大头”,就是指绍剧传统演出的惯例,俗称“彩头戏”,表示“祝吉祈祥”,是继五场[即头场、二场、三场(庆寿)、四场(跳魁星)、五场(跳加官)]之后的第二道程序,它作为应景的小戏节目,显得较为简单短小,以增加热闹气氛。《调大
石门槛徐氏儿科
徐氏儿科,原籍绍兴县柯桥州山乡项里村,迄今已有十四代。初时,徐氏以农为业,兼操治惊、挑痧服务乡邻,临床经验日积月累,逐代相传,渐而弃农从医,名闻山阴、会稽二县。第六代世医,年仅弱冠即精通医理,求诊者风雨无间,门庭若市。其时,山阴某太守之子,突发高热转惊,昏迷数日,城内众医回春乏术,太守即接徐氏进城诊治,徐氏诊后处一奇方,服后患儿热退惊停,神志清醒,又服数剂而愈。由此,徐氏儿科名噪一时,求诊者遍及诸暨、上虞等县。传至第十一代徐静川(字溶)即由项里迁入城里石门槛(今仓桥直街)悬壶行医,与石门槛女科毗邻,此即石门槛徐氏儿科之名的由来。传至第十二代徐仙槎(安),15岁随父静川习医。19岁父亡即接班行医
绍兴民间石雕工艺
石雕,亦称“石刻”。我国的石雕艺术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实用性和装饰性。民间石雕工艺渊源久远,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格与地理特色。与其它雕刻一样,石雕有着辉煌的历史。它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日趋成熟,秦汉至唐代是石雕艺术的高峰阶段,精品层出不穷,遍布全国各地。我国古代石雕的题材可以说包罗万象。宗教、民俗、伦理、教化等都可以在石雕上得到反映。有些石雕作品甚至承载了大量的历史信息,犹如一幅社会风景画。许多叹为观止的石雕精品,以巧夺天工的造型,多样化的风格,带着永恒和不朽的魅力,跨越漫长的时空,展示着自己博大与精深。在柯桥区,历代工匠留下很多优秀的石雕杰作,其中以舜王庙雕龙石柱和柯岩大
童家岭罗汉会
旧时的绍兴县稽东童家岭,有一个舞拳弄棒,踢腿翻滚的杂耍组织——俗称“罗汉会”。罗汉会理既有年长的“大罗汉”,又有10余岁的“小罗汉”。罗汉会最出风头的是赶每年农历九月廿七的两溪舜王庙会。这时,六七名乐师、挑武器担的以及大罗汉们是步行去的。小罗汉则一律红巾抹额,打一英雄结,上扎两颗红绒球,穿着绣花边的裤子,由人用竹轿抬着去。从童家岭到两溪舜王庙需经十多个村庄,罗汉会每过一村均要表演并受到当地村民们的热烈欢迎。特别是村妇们见到活拨可爱的小罗汉,便—边往孩子的袋里塞油枣、蛋糕、桂花糕等好吃的东西,一边将小罗汉领进卧室,要他们在床上翻几个筋斗,以图吉利。罗汉会演出时均有乐器伴奏。在舜王庙的整场演出可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