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上海市 > 徐汇区特产
徐汇区民俗文化
海派剪纸艺术
中国剪纸技艺源于南北朝,到唐代以后广为流传,是中国民间装饰艺术中具有广泛群众性的一种工艺美术品种,它的艺术形式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和趣味性。上海剪纸上世纪已有出现,当时时常出现在民间的门笺、鞋花、绣花样上,在近百年的历史演变中,上海剪纸逐渐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海派”风格,在中国剪纸这一传统技艺中具有相当地位。在文化部编撰的《中国民俗文化丛书——剪纸艺术》一书中,列出了上海两位剪纸艺术大师:王子淦、林曦明。王子淦已故世,林曦明现为中国剪纸协会名誉会长、上海剪纸协会会长、上海美协理事、上海中国画院一级画师。王子淦将北方剪纸的粗犷、大气和南方剪纸的细腻流畅,恰当的融为一体,继承了前辈的优秀技艺,表现出了极
上海龙华庙会
上海龙华庙会是华东地区著名的传统庙会之一,是独特的海派庙会。它不仅对上海地区,而且对长三角地区曾经发生过深远的影响。龙华因庙兴市,因市兴镇。龙华庙会的发生期可以追溯到唐代。从明代开始,庙会由礼佛的单一庙会发展为集礼佛、商贸、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庙会。这是庙会的发展期。清代,庙会正日的时间由三月初三向后推至三月十五,与赏桃花的习俗结合起来,扩大了庙会的规模和影响,也扩展了庙会的娱乐内容。庙会进入全盛期。20世纪20年代以后,庙会发生了第二次转型,由乡村庙会向都市庙会转化,这是它的转型期。解放以后,政府参与组织龙华庙会,庙会结束自发状态,进入新兴阶段。龙华寺相传为弥勒菩萨的道场,因此,每逢弥勒菩萨的
海派面塑艺术
中国面塑又叫江米人,俗称捏面人,是清代晚期从民间糕团装饰演变化而来。赵阔明,人称“面人赵”,是海派面塑的创始人,在吸取面塑前人技艺技术的基础上,赵阔明归纳、开创了面塑“手掐八法”和“工具八法”,使面塑有可能运用多种艺术手段来表现人物的相貌形态以及各种质地,其作品有4大特点:1.人物表情细腻传神,2.服饰飘逸、质感丰富,3.人物众多、场面宏大,4.形象逼真具有雕塑效果。在他的努力和长期实践下,面塑这种民间小玩意儿发展成为了一种独立的民间工艺品。代表作有《二进宫》、《关公夜读》、《民族大团结》、《友谊长城》等,成功表现了各种不同人物的不同特征,达到了雕塑般的效果。赵阔明的徒弟赵艳林继承其技艺又研究
海派黄杨木雕
木雕艺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黄杨木雕以其紧密、坚韧的木纹成为理想的雕刻材料,有“木中象牙”之称。海派黄杨木雕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徐汇区初步形成,经过初步形成期、风格的形成期、风格的成熟期和鼎盛、继承发展期,发展至今,形成了成熟的海派雕刻艺术风格,有着鲜明的海派艺术特色和艺术价值。20世纪30年代,上海开埠以来,徐汇区曾是法租界区,多元文化和艺术在此交流融会。徐汇区土山湾地区曾有外国人开办的孤儿工艺院,培养了一批艺术人才,海派黄杨木雕的创始人——徐宝庆,就是其中优秀代表。徐宝庆经过七十多年的艺术锤炼将木雕艺术发展为有着独特艺术理念和艺术风格的木雕派别,形成一个完整的海派黄杨木雕艺术体系。海派黄
何克明灯彩艺术
上海近代灯彩继承了古代灯彩的优秀技艺,不仅灯彩的材质在不断更新,有麻、纱、丝绸、玻璃等,而且品种更为丰富,有撑棚灯、走马灯、宫灯、立体动物灯四大类。其中“何克明灯彩”又称“上海立体动物灯彩”,集观赏性、艺术性、装饰性于一体,是上海灯彩艺术中最精粹的部分。有“江南灯王”美誉的上海灯彩艺术大师何克明是立体动物灯彩的创始人,他从艺八十余年,“立体动物灯”已成为上海本土灯彩艺术的代表,并随着中外文化交流,影响远播海外。“何克明灯彩”的创始人何克明出生在上海,长期生活在卢湾。卢湾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一代灯彩艺术大师。卢湾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南部,东与黄浦区为临;南临黄浦江,以卢浦大桥与浦东新区相连,是2
中式服装盘扣制作技艺
盘扣或称盘钮,是由手工将长长的硬条回旋盘绕成各种造型的,主要运用于传统中国服饰上固定衣襟或装饰的一种钮扣。它是我国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劳动实践和生活积累而形成的民间手工艺品,它蕴含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精神。其制作工艺考究,造型细腻优美,花样繁多,富有想象力,是一种用来美化服装的手段。漕河泾镇,元代称王家宅,明正德年间渐聚成市,明末清初建镇。后为上海县五大镇之一。镇上居民多为上海本地人,聪明、勤劳、智慧,民风淳朴。而盘扣一直作为镇上女红的一项重要手艺在民间世代流传,相袭成风。现在珊丽娜•岚樱媛的梅楣实业有限公司专门从事中式服装的设计与生产,同时对于盘扣设计以及制作工艺在传统的基础上进
土山湾手工工艺
土山湾位于上海市区西南部的徐家汇。此地因有明末礼部尚书徐光启的墓地及徐氏后人结庐居住,两侧又有肇嘉浜和法华泾两条河流交汇,故被称作“徐家汇”。大约一百六十年前,徐家汇南面的肇嘉浜沿岸一带,因疏浚河道,堆泥成阜,积在湾处,故得名“土山湾”。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门户被打开。法国天主教传教修会耶稣会重返江南。1847年移驻徐家汇,先后在此修建起天主堂、藏书楼、圣母院、博物院、天文台等宗教文化设施,并在徐家汇一带形成了以土山湾为中心的方圆十几里的天主教社区。19世纪60年代,西方传教士为解决大批宗教用品和孤儿谋生能力的需要,在该地创办了土山湾孤儿工艺院,传授各种手工技艺。中国近代的不少新工艺、
陆氏针灸疗法
陆氏针灸疗法陆瘦燕(1909-1969),江苏昆山人,少年时随其父——素有“神针”之誉的针灸名医培卿公学医,18岁学成即在上海悬壶济世。因他刻苦钻研针灸医理,不断总结经验,针刺沉疴,屡见奇效,不久蜚声上海,求治者络绎不绝,成为一代名医。他生前历任上海中医学院针灸系主任,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针灸科主任,上海市针灸研究所所长,国家科委委员,第三届全国政协特邀代表,上海市第一、二、三届政协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委员,上海市中医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针灸学会主任委员等职。在十年浩劫中,陆老遭受残酷破孩,于1969年4月27日在原上海市针灸研究所隔离室含冤逝世。陆瘦燕是我国现代著名针灸学家,他
匾额习俗
匾额习俗匾额,简称为扁、匾或额,凡是宫室、殿堂、亭榭、书斋、商铺等以大字题于门额上,均可称匾额。匾额作为一种生活技艺习俗,也形成了一定的惯制和表现形式,在中国大地广为流传,成为了一种帝王将相与黎民百姓共享、汉民族与少数民族共有、大陆与台湾地区共存的、极富中华民族特色的习俗。匾额习俗其历史可追溯至秦汉,发展至明清广为应用,几乎称得上“凡有井水饮处,皆能见匾额”。其形式可分为横匾和竖匾,材质可分为木质、石质与金属。匾身一般含有题词匾文和款识,款识中包括题匾者、受匾者、立匾者及立匾时间,有时还有身处高位的题匾者的印章。匾额的制作形制纷繁,包括雕刻、堆灰、泥金、榜书等,色彩丰富,装饰灵活,且能如实表现
连环画
连环画产生于19世纪末,由于上海开埠较早,租界林立,因此成为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形成了一种不同于内地传统文化的市民文化消费心理,颇具海派艺术特点的连环画艺术正是在此背景下起源于上海。20世纪30年代,连环画在上海逐步发展起来,1928年前后,除上海以外的国内其他城市甚至包括东南亚市场的发行网络都已经形成,连环画发行量从此前的几百本发展到当时的每种2000册左右;1932年前后,上海出版连环画的书局达到30余家,占整个上海书局总数的一半左右。涌现出了一批连环画名家,其中四位最为著名的连环画家,人称“四大名旦”,他们是赵宏本、沈曼云、钱笑呆、陈光镒。鲁迅先生曾经热情洋溢地评论连环画:“连环图画不
海派旗袍制作技艺
旗袍由满族女装演变而来,因满族曾被称为“旗人”而得名。原本只是满族妇女和宫廷中女性服装样式,到了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被汉族的妇女模仿穿著。到了三十年代,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由于上海得风气之先,受欧美服装影响,改制旗袍的式样,显示了“曲线美”的特点,突破了传统的中国妇女忽略人体曲线的着装风格,使这一时期的上海成为旗袍新款的策源地。“人人都学上海样,学来学去学不像,等到学到三分像,上海已经变了样。”20世纪三、四十年代流行于世的歌谣,形象地反映出上海在当时的服装界占有多么显要的领先地位。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由于种种原因,旗袍退出了女装的历史舞台,在中国民间一度绝迹。直至八十年代后,随着中国
沪上闻人名宅掌故与口碑
“沪上闻人名宅掌故与口碑”是今上海徐汇区天平街道、湖南街道区域内流传的人物、地方传说,以房宅为载体,以历史时间为背景,反映上海开埠以来的近现代人物、地方和历史事件传说。“沪上闻人名宅掌故与口碑”在今徐汇区天平街道、湖南街道(北到复兴路,南到肇嘉浜路,东到襄阳路,西到华山路)区域内流传,该区域是上海市著名的历史文化区,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7处,徐汇区文物保护单位6处,徐汇区不可移动文物登记单位80处,已挂牌的名人寓所7处,有着浓厚的历史氛围和文化气息。近代上海开埠以来,这里曾是法租界区,遍布各种建筑风格的花园住宅,聚集了近代上海各社会阶层的历史名人,是上海百年风云的一个